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刘医佐看着丰王的眼睛,非常伤心的说道。
“放心,本王瞎不了,若不是哭成这样,能这么顺利的把你请来吗?”
丰王李珙嘴角淡然一笑,脸上的悲伤一哄而散。
刘医佐心头微微一惊,马上开口说道:“丰王白天哭的可真是太伤心了,想必一定会赢得兄友弟恭的美名,当时身边的医佐和大臣们,都称赞丰王呢?这些话若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一定会让陛下对丰王另眼相看的。”
丰王李珙吁了口气,说道:“父皇可不是一般人,想用这么点感情就取得他的认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后要走的路还早着呢?若不是你告诉我,这些兄长的身子都不太好,那个位置永远都不可能轮得到我。”
“丰王太自谦了,诸皇子的能力都相差无几,谁也不比谁差,只要有机会,丰王也一定不会做的比他们差的。”
刘医佐开口拍马屁道。
丰王李珙笑着说道:“一切还要多靠刘医佐,现在庆王薨世,父皇一定会伤心,这正是做儿子表现的时候,明日就不去丰王哪儿了,直接去宫里面见父皇,看看能做点什么。”
刘医佐开口说道:“丰王,陛下伤心难过,必然茶饭不思,若是丰王能亲自下厨,给陛下做些点心,想必一定会让陛下高兴的,这样的事情做的做了,日积月累之下,丰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就会大不一样的。”
“亲自下厨?刘医佐,本王哪里会做饭呢?要是做的不好,岂不是弄巧成拙。”
丰王李珙皱着眉头说道。
刘医佐眉毛一挑,笑着说道:“丰王不用担心,我的表弟便是御膳房的御厨,手艺不是一般的好,让他在旁边指点,丰王还担心做不好么,其实,丰王就算不动手,只要站在旁边做做样子,给灶台添点柴火,也算是亲自动手下厨了,谁也不能说什么。”
“好,那就这么办,明日本王就进宫给父皇请安,你先去宫中打探我父皇的情况,是否真的茶饭不思,也让你表弟早些准备,明日可千万不能拖后腿。”
丰王李珙开口说道。
刘医佐会意一笑,点头道:“丰王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妥,哦,这些药要尽快用,告辞。”
说完轻轻的离开了。
丰王李珙拿起药膏,在自己的眼睛上抹了抹,疼的是龇牙咧嘴的,不过,很快他便改了主意,不继续用药膏了。
好不容易才把眼睛给哭肿,若是用了药膏之后,把眼睛给治的不肿了,那岂不是白哭了,明天进宫见皇帝的时候,又怎么能打动皇帝,显示自己是真的伤心了呢?
想到这里,丰王赶紧把药膏给抹掉了,就让自己的眼睛一直肿着吧!肿的越严重越好,一想到自己可以在父亲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丰王的心里就颇为高兴,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十年之后,或许自己就能取代当今的太子,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很显然,丰王准备的是持久战,他知道就凭自己的地位,是万万不可能动摇太子储君之位的,但太子的身子骨并不好,还不如皇帝,只要太子比皇帝先死,难道让皇孙来继位吗?在大唐帝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皇孙是不可能有继位机会的。
庆王已经薨世,太子也抑郁成疾,荣王身子也垮了,寿王因为贵妃的问题不可能上位,永王外面问题太大,显然没有君主的威严,只要这几位竞争者被排除掉,剩下的那些皇子与自己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尽管自己的母亲只是身份低下的美人,可剩下的那些年轻皇子,他们的母亲也基本上都是美人和才人,母亲是妃子的很少。
也就是说,只要他好好表现,是完全有机会得到自己父亲认可的,尽管这个难度很大,但他是打算用十年时间来准备和谋划的,有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应该是足够的。
与丰王的蠢蠢欲动不同,太子李亨除了去十王宅看一眼庆王的遗体,与自己的弟弟们聊了一阵子,然后就回宫了,并且,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也没有刻意的去伤心,基本上与平常一模一样,看不出有任何的区别,晚上的时候,广平王李豫去宫里看自己的父亲,见没啥问题就离开了。
晚上给庆王守灵的只有身边伺候的人,还有李俨,李俅这些子孙,别的皇子皇孙都回去了。
哭的最伤心的自然是李俨和李俅兄弟俩了,他们的父亲一死,他们也都没指望了,原本作为皇长子,庆王还是很受重用的,只要太子再出点什么事儿,谁能肯定庆王一定不会上位,而庆王只要能上位,他们兄弟俩就还有机会,而现在,他们两兄弟是指定没有机会了,这还不算完,庆王没有,他们的依靠也没有了,以后的地位要明显弱于其它的皇孙了。
对于李俅来说,这简直是双重打击,本来他就不是庆王的儿子,而且前太子李瑛的儿子,因为李瑛被赐死了,所以,皇帝就让庆王抚养李俅,这一养就是几十年。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瑛是冤枉的,所以,李俅自小心里就颇为不甘,自己的父亲是太子,而且,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这么被赐死了,若是李瑛没被赐死的话,他就是太子之子,将来有很大的可能会继承皇位,而后,他被庆王抚养,身份自然大大的降低了,而庆王薨世之后,他的地位将再一次降低,虽然名义上不会有丝毫的降低,但实际的影响力是肯定会降低的,在很多官员眼里,李俅的将来现在已经注定了,那就是一个郡王的命,已经完全没有可能登上最高的位置了。
而其余的皇子皇孙都至少还有一丝的机会,而李俅和李俨两兄弟,是肯定不会再有机会了,这是他们的悲哀,尤其是李俅,还是前太子李瑛的儿子,心理两次落差,心情可想而知。
丰王李珙已经打算好,要在第二日一早进宫见自己的父亲了,不过,若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过去,就显得是故意讨好父亲了,这做的就太明显了,他必须要做的隐蔽一些,以免起到相反的作用,而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联络几位兄弟,第二日一起入宫见皇帝,同时,选择的兄弟还应该是比自己差的,或者明显无心争夺帝位的。
丰王看上了年纪最小也最弱的凉王李璿,还有崇尚道教的恒王李瑱,以及身体不太好的陈王李珪,四个人一起入宫,就显示不出讨好父亲的意味了。
这四个皇子,是皇帝现存最小的四个儿子了,陈王是二十五子,丰王二十六子,恒王是第二十七子,而凉王是二十九子。
四位皇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母亲都是地位低下的嫔妃,陈王李珪的母亲是王美人,丰王李珙的母亲是陈美人,恒王李瑱的母亲是郑才人,而凉王的母亲是武贤仪,没有一个是地位高的,其中,丰王和恒王的身体较好,而陈王和凉王的身子都比较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恒王身体好是因为痴迷修道,三个人可以说都不能对丰王造成威胁,所以,他选了这三个伴儿。
陈王和凉王因为身体弱,耳根子也软,丰王三言两语就把他们给说通了,也答应明日一早随他们进宫见皇帝,而恒王李瑱是一个啥也不关心的人,必须要花点精力才能说通。
“二十七弟,还在修道呢?”
丰王一进门就开口打招呼。
恒王李瑱看了一眼丰王,漫不经心的开口说道:“二十六兄,你的眼睛。”
“没事儿,过几天就会好的。”
丰王开口说道。
恒王叹息道:“大兄都已经薨世了,伤心也是无用,十三兄说的对,哭是不能把大兄给哭回来的,二十六兄又是何必呢?”
“二十七弟,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忍不住伤心,父皇知道这个消息,肯定比我们还要难过,明日,我们去宫里给父皇请安吧!”
丰王开口说道。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丰王与恒王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是因为他们年龄相仿,是同一年出生的,是从小的玩伴,二是因为他们的母亲都是地位低下的美人和才人,他们在宫里的地位同样也比较低,在皇子之中没啥存在感,属于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三是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挨在一起。
虽然十王宅本来就是在一起的,但能够完全紧挨着在一起,那联系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的容易了。
尽管丰王与恒王的关系非常好,但他们的性格却完全不同,恒王一心求道,是道教的忠实信徒,而丰王只是表面偶尔信奉道教,迎合恒王的兴趣,其实,内心对道教并没有认同感,他还是对帝王之术更有兴趣一些,但性格与爱好的不同,并不妨碍他们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
“有这个必要吗?父皇有贵妃照顾,轮不到我们兄弟操心。”
恒王从小与皇帝就不是很亲,既然父亲轻视他,他也就没有关心自己父亲的必要,安安心心的修身养性其实也挺好的。
丰王嘴角微微一笑,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位好兄弟没有那么好说服,每次都要花点心思才行。
“二十七弟,不论如何,我们都是父皇的儿子,就算父皇不曾关心我们,但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父皇给我们的,大兄刚刚薨世,我们也不需要做别的,只要去宫里给父皇请个安就行,走一遭就算是修行了。”
丰王开口说道。
恒王的心里顿时舒坦多了,道教的教义之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也没什么不对的,就当是修行的,虽然,去不去对他都是一样的,但君子成人之美,既然他的兄长这么想去,他也不在乎陪着走一趟,反正对于一心求道的人来说,不论做什么都是修行。
“好吧!既然二十六兄一心要去,我陪你就是了。”
恒王笑着摇了摇头,十个道士九个傲,凡是一心求道的人,心里都是比较傲气的,总是会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至少在心里上是高人一等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二十七弟早些休息,我回去了。”
丰王非常高兴的说道,至此,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就看明天他的表现了。
在大明宫寝宫之中,一名太监站在旁边伺候着,皇帝坐着闭目养神,他实在不想睁眼看文字了。
旁边的太监则负责读颂,把文字内容转换为语言内容,这样皇帝接受的时候,会更加的轻松,不至于让自己的眼睛受累。
正在汇报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国家大事,而是有关庆王薨世的消息,比如朝廷的官员们是否都过去祭拜了,现场的情况如何,诸皇子的表现怎么样,是否发生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这些事情都要向皇帝汇报,尤其是其余诸皇子的表现,更是汇报的重中之重。
“太子还是这么默然不语,颖王还是这么傲气,荣王和仪王与庆王是一母所生,比旁人更伤心也是情理之中,丰王倒是一反常态,哭的比荣王和仪王还要伤心,他平常与庆王交好吗?”
皇帝仍旧闭着眼睛,开口询问。
十王宅距离皇宫并不远,里面也有皇帝的心腹对这些皇子进行监督,所以,皇帝对皇子们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从未听说丰王与庆王关系有多么的好,这一次丰王居然伤心成这个样子,确实是最让人意外的一个。
“陛下,丰王和庆王平时来往并不多,不过,他们都是陛下的龙子,庆王不幸薨世,丰王伤心过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太监开口解释道。
皇帝点了点头道:“但愿丰王是真的因为兄弟之情,而不是为了别的。”
说完挥了挥手,让太监退下,今晚他要好好的休息休息,就连贵妃都被他打发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是很痛苦的,需要好好的安静一下,好好的休息一夜。
庆王薨世,这是一个让长安城都感到悲伤的消息,大唐报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并把所有版面的彩色图案全部取消,改成了黑白的图案,以显示对庆王的哀思,同时,副版也明确指出要让青楼停业半个月,酒楼店铺的所有彩色装饰都要收起来,靠近十王宅的街道更是要挂上白色的灯笼。
其实,在这些要求登报之前,积极的官员们就已经这么做了,而商人和百姓们也非常的配合,几乎没有人迟疑和反对,全都在第一时间把彩色的装饰去掉,甚至还有直接关门歇业的,以免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好,被人抓住小辫子,狠狠的敲一笔。
不过,因为庆王死的太不是时候,居然赶上了春收和春耕,在这种农忙的时节,相关官员和百姓都忙得很,根本不可能停下手中的活,去给庆王戴孝,不违农时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农业的损失就太大了,所以,大唐报也明确指出,老百姓要抓紧干活,不要因为庆王的事情有丝毫的耽搁,任何人都要全力配合农忙,相关小吏若是影响了农忙,只要被处置的。
在交通和媒体都已经逐渐发达的长安城,各种消息的传播是非常迅速的,庆王薨世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让京城内外的所有老百姓知晓了,就连田间地头干活的老百姓也不例外。
但因为庆王并没有做过一些对老百姓非常有利的事情,所以,对于庆王的薨世,普通老百姓的内心是没啥感觉的,这是皇帝死了儿子,与他们没啥关系,他们该干啥还干啥。
皇子的丧仪非常的麻烦,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好的,就算是普通人都需要耗费好多天,皇子当然要数倍于普通人了,而为了不影响工作,李安只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去一下就行了,比如棺材下地的时候,李安肯定要去送一程的。
一大早天还没亮,李安就起床了,昨晚休息的比价早,醒的自然也就更早了,早点还没做好,李安去了果院,看看时不时又有花朵落地了。
果然,昨天只是刚刚开始,今天一大早,李安去果院的时候,发现又有不少花朵落地了,这些都是被严寒冻坏的,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挣扎,最终还是支撑不住而落下了。
三分之一的果树损失了超过一半的花朵,这对产量肯定会产生影响,还好李安图的只是个心情,并不很在乎果树的产量。
“夫人怎么都起的这么早,不多睡会。”
李安回来的时候,一个个的都起来了。
颜如玉开口说道:“庆王薨世,我们要结伴过去看一看。”
“也是,庆王妃是个不错的人,现在还指不定多伤心呢?你们过去好好劝劝庆王妃。”
李安开口说道。
庆王薨世,大臣们是自然要去的,而家眷也同样要过去,李安居然把这一茬给忘了。
吃完早饭,颜如玉她们全都一身素服去了十王宅,而李安并没有去,先在家歇息一阵子,然后去了研发中心,督促工匠们努力研究更多更好的机器。
丰王昨日哭了一整天,晚上的时候,又拒绝使用刘医佐提供的药膏,这导致他一大早起来的时候,眼睛肿的比昨日还要厉害,都快要睁不开了,把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都给吓了一跳,但丰王自己却是挺满意的,眼睛肿成这样,可以去捡自己的父亲了。
天还没亮,丰王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先是打扮了一番,然后,去请恒王,陈王,凉王三人,四个人一起用了早饭,吃完先去庆王的灵柩前拜了几拜,丰王又哭了一阵子。
此刻,李俅的眼睛也是红肿的,李俨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兄弟都是一夜未眠,那是又困又累。
“叔父,您的眼睛。”
尽管自己的眼睛也是红肿的,但看到丰王眼睛的那一刻,李俅不淡定了,一脸的诧异,昨天人太多,他没有在意,今天丰王几人提前过来,周围人不多,李俅这才发现,自己的叔父居然哭成了这个样子,让他都自愧不如。
“四郎,叔父没事,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啊!”
丰王开口说道。
“是,叔父也要节哀。”
李俅开口说道。
继续哭了一阵子之后,丰王便告辞离开,与恒王等人一起入宫了,而此刻,别的皇子还没有过来。
皇子入宫还是很轻松的,皇宫就是他们的家,想什么时候进去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是被禁足的皇子,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皇宫之中,所以,丰王一行四人入宫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路上丰王又哭了一阵子,在陈王和凉王的劝说下才止住,恒王只是欣赏风景,既然有两个兄弟劝说丰王了,他也就没有必要张嘴了,看风景也是一种修行。
“高翁,这是怎么了?”
见高力士旁边的小太监端着早饭出来,丰王连忙开口问道。
高力士摇头叹息道:“陛下没胃口,就吃了一小口就让人端出来了。”
“这怎么能行呢?长兄已经薨世,父皇可一定要保住龙体才是,不吃早饭怕是不行。”
丰王一脸真诚的说道。
由于声音不小,殿内的皇帝已经听见了
“谁在外面啊!”
皇帝问身旁的小太监。
小太监会意,连忙跑了出去,由于是新来的,并不认识几位皇子,只好跑到高力士的面前。
高力士直接亲自返回殿内,开口汇报道:“陛下,是丰王,恒王,陈王和凉王,他们入宫来给陛下请安。”
李隆基点了点头,开口道:“我儿真是有心了,请安就不必了,刚才的点心赏给他们了。”
“陛下口谕,这顿早点就赏给四位殿下了。”
高力士一直走到四位皇子的跟前,小声的说道。
“谢父皇。”
丰王大声的谢恩,然后,第一个拿起早点就吃了起来,而且,还是皇帝吃过一口的糕点,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这是皇帝吃剩下的。
另外,他们是吃过早饭过来的,其实,肚子里是不饿的,根本就没有食欲,尤其是丰王,早饭吃的还不少,可这是他们的父亲赏赐给他们的,丰王为了表现自己,直接大口的就吃了起来,还故意吃下皇帝吃剩的糕点。
旁边的凉王和陈王显得有些目瞪口呆,他们肚子一点也不饿,父亲也是糊涂了,居然也不问他们是不是吃过了,这就赏赐了早点,虽然是一个人的早点,但皇帝的早点可是不少,就算早饭只吃一点,但御厨准备的肯定不止一点,尤其是糕点,更是五六倍的准备,好几个品种,皇帝每种吃一个就行了,剩下的全部撤走,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稍微浪费一些也是没啥关系的。
这个早饭的分量,因为有糕点的加入,足够四个人享用的,若是没吃过早饭的话,四位皇子倒是真的可以吃一顿,可眼下他们都吃的饱饱的了,实在有些吃不下。
看着丰王大口的吃着糕点,凉王和陈王一脸的诧异,既然是父皇赏赐的,哪怕肚子并不饿,那也是要吃一点的,算是领情了,于是,二人各自拿了两块糕点吃了起来,而恒王则只拿了一块糕点,就成了一口就放到丰王的手里了,既然丰王一副饿死鬼的模样,就都让他吃好了,反正自己也吃过一口了,算是领了父亲的情了。
此刻,凉王和陈王的心里,怕是要抱怨丰王了,都是这货出的主意,非要来宫里给皇帝请安,这下好了,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却要撑着肚子再吃一顿,这是得罪哪路神仙了,居然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
还好丰王比较给力,一个人就吃了大半的早点了,最后实在吃不下了,让陈王和凉王再各自分担两块糕点,至于恒王那是打死也不吃,一个修道的傲娇人士,你就算刀架脖子,他说不吃那就一定不会吃,就算皇帝出来,他也会说自己吃过了,已经不饿了,就是这么的牛逼,丰王自然知道这货的品行,也不敢强迫。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丰王李珙喝完最后一口汤,轻轻的将碗放下,顿时打了个饱嗝,因为用力的憋着,所以后面的饱嗝才没有打出来,但丰王显然憋的很难受。
费尽心思的过来,结果不但没有见到自己的父皇,反而还吃了一肚子的糕点,都快把自己给撑死了,丰王自然很是不爽,也不甘心,眼睛都肿成这样了,总要让自己的父亲看一眼才是,要不然岂不是白哭了,就算他的父皇已经知晓了,那也要亲自看一眼才能确定到底肿的有多严重。
高力士摆了摆手,让小太监下去,然后微微行礼之后,就回去伺候皇帝了,而丰王一行四人只能转身离开。
“都吃完了?”
李隆基开口说道。
“一点没剩,都吃完了。”
高力士开口回答。
“他们倒是真有胃口啊!”
李隆基感叹道。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不敢欺瞒陛下,丰王一行似乎是吃过早饭过来的,恒王只吃了一口,陈王,凉王面有难色,硬挨着吃了几个糕点,剩下的都被丰王一个人吃了,这是陛下的一片关爱,丰王他们也是一片孝心,陛下也该吃点早饭,要不老奴再让人去准备一些汤水。”
李隆基愣了片刻,摇头道:“不用了,朕真的吃不下,你也下去歇着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高力士不敢再劝,微微行礼的退下了。
“吃不下还吃,这真的是一片孝心吗?”
李隆基自言自语的说道。
丰王一行走了不足百步,凉王和陈王已经开始抱怨了。
“二十六兄,我说不来你非要来,这下好了,父皇没见到,我们还撑了一肚子,午饭都不用吃了。”
凉王李璿开口抱怨道。
他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在四个人之中算是相对最好的一个人,小时候被皇帝关爱的比其它三个人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这个父皇眼里只有女人,对儿子似乎没有太大的关心。
陈王马上开口附和道:“就是,白来一趟,吃饱了硬撑可真是难受啊!”
恒王李瑱倒是很优雅,开口说道:“谁让你们吃了,饱了可以不吃啊!这不是自找的么,又是何苦呢?”
说完看向走路都不太稳的丰王,一脸的唏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