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而既然太子的生命力如此脆弱,且与自己的父亲已经积怨很深,自然不会是他的目标,寿王的王妃成了现在皇帝的宠妃,自然也要被排除在外,永王长相太丑,若是做了皇帝,太影响大唐帝国的脸面了,显然也是不行的,恒王就是一个道士,整体钻研道术,寄情于山水,对朝政非常的不上心,也做不了帝王,颖王李璬倒是有点才能,可这个人太放荡不羁,对杨家很不友好,显然也不能支持,还有几个身子骨很弱的,当然也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没几个了。
“父亲,荣王和庆王的身子骨如何?”
杨暄开口问道。
很显然,除了身体不太好的太子,就属荣王和庆王的地位最高了,但杨暄猜测这两个年纪较大的身体也不会太好,只是还不确定。
杨国忠咧嘴一笑,开口说道:“庆王就在今年了,荣王五年之内,他们还不如太子呢?”
说完一脸的感叹,这些皇子的身子骨也太弱了,都才四五十岁的年纪就不行了,远远不如皇帝活得久。
杨暄闻言,自然颇为惊诧,蹙眉说道:“居然都如此短命,除了他们三个,剩下的皇子如何?不会还有更短寿的吧!”
杨国忠笑着说道:“这个不太清楚,为父所知道的也就这个三个人了,其余的皇子阳寿如何,这就不太清楚了,你问这些干什么?”
说完警惕的看向自己的儿子,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走错误,一旦走错就是万劫不复。
“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不会给您添麻烦的,没有您的允许,孩儿不会与任何皇子接触,以免给父亲添麻烦。”
杨暄开口说道。
不过,这话显然不是真心的,他岂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早就打算好了,要尽快在剩下的皇子之中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然后,暗中与之接触,试探是否对他有好感,然后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皇子取得太子之位了。
既然太子已经抑郁成疾,有很大的概率活不过皇帝,庆王和荣王也大限不远,如此,还活着的最大皇子,就是皇十二子仪王李璲了,十三皇子太傲气,对杨家不友好,已经被他排除了,十六十八皇子也不行,排除掉,二十皇子延王李玢子孙众多,为人和善,倒是挺合适的一个人选,可惜人太善良,就怕不肯争夺皇位,让自己白费心,下面的年轻皇子,杨暄确实还不太了解,一时间确实不能确定选择谁。
不过,杨暄也不用着急,时间多的是,皇帝最少也能撑个十来年,这么长时间也够他物色和准备的了,他的终极目标,就是获得与自己父亲一样的最高官位,为了这个目标,他必须要确保自己支持的皇子是下一任皇帝才行,一定不能判断错误,否则等待他和家族的就是灭亡了。
十二皇子,二十皇子,还有后面的皇子,就要在他们之中选择一人了,他必须要加快部署心腹对这些皇子进行观察和了解了,以免拥护的太晚而成不了心腹,影响自己爬向最终的高位,像自己父亲一样的高位。
看着自己儿子眼中发出的精光,杨国忠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可有些事情他也无法左右,小辈有小辈的想法,自己有时候也未必能够阻止的了,一旦真的惹出什么事情会比较麻烦,可他依靠皇帝就够了,而他的儿子却必须要面对帝国下一任的继承人,若是不早些为自己打算,将来说不定会很惨。
“大郎,不论你将来做什么,一定要非常谨慎,千万不能让任何人抓住你的把柄。”
杨国忠开口提醒道。
杨暄点头道:“父亲放心,我会万事小心的。”
“好了,不谈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小麦已经成熟了,明天就把这些粮食全都收了吧!一天时间应该足够了。”
杨国忠不容置疑的说道。
他今天就是过来欣赏麦田景色的,欣赏完之后,明天就要全部收割完,尽管这里有好几千亩小麦,但只要有足够的机器进入麦田,半天就能全部搞定,根本就用不了一天,虽然现在的收割机还很稀缺,但杨家可不是普通的人家,早就拥有了足够数量的收割机,只需要把各家的机器都几种起来,几千亩小麦算不了什么。
实际上,今天的收割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收割的不是他们家的麦田,而是韩国夫人家里的,就连他们家的机器也被借走了,而明天,所有的机器都会过来收割他们的家的几千亩麦田,然后继续收割下一家的,直到把所有家族的麦田全部收割完,之后,这些机器也不会闲着,会帮忙收割缺少机器的麦田,并收取一定的收割费,这能让他们狠狠的赚上一笔。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此时的长安城,很多有权有势的大家族,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人脉,获取足够的收割机,这不但能够让他们轻松的收割自己家的麦田,同时,还能够帮助别人收割,从而挣取不菲的一笔使用费。
杨家就是这种情况,他们每一家都购买了足够数量的收割机,总数大约有两百台之多,如此数量众多的机器,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收割五千亩以上的麦田,甚至一万多亩都毫无压力,只要组合起来使用,每天都能轻松的收割其中一家的麦田,然后第二天收割另一家的,最后还能剩下一半时间有偿为别的种粮大户收割,为自己挣点小钱。
其中,杨国忠所拥有的机器是最多的,足有五十台收割机,其余最少的一家也有十几台,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获得更多,只是为了平衡各大权贵的利益,他们一家不能占太多,若是把占据太多,其余贵族就会极度不满了,他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来决定购买多少的,当然,还有他们每家在京城附近所拥有的土地,若是利用强权买空了收割机,一些愣头青御史就可能要弹劾了,任何时代都有不怕死的御史,不惧怕任何报复,而就算不能从根本上伤害杨家,但影响肯定是负面的。
就算只拥有两百台,在整个京城的所有贵族之中,这也是最多的一份了,别的大家族拥有百台以上的没有几家,大部分都只能获得几十台,就凭一个月百台的产量,确实很难保障京城这么多权贵的使用,更何况,东都和其它地方也有不少权贵,他们也对机器有很大的需求,都在争破脸的购买机器,谁家买的过多都会遭到别家一致的愤怒,所以,谁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最高风亮节的就属李安了,虽然这个机器是李安发明的,李安的家中也有不少田地,身份和地位也不低,但李安却只拥有三台收割机,远远少于别的贵族所买到的数量,让很多人都钦佩不已,当然,他们都是花钱买的,而李安是直接向朝廷索要的,一分钱也没花,如此,当然不能要太多了,要不然也会面临弹劾的。
而李安之所以不花钱硬要,不是出不起钱,而是这机器是李安发明的,自己要几台不算过分,同时,也显示自己爱贪点小便宜的特点,给自己整点小瑕疵,没有多大影响的瑕疵,不至于让自己显得太过于高大。
能力已经够强大了,若是形象再无比的高大,那李安的威望就太高了,这样就容易引起皇室的猜忌了,李安可不想活在被猜忌的生活之中,那样的感觉非常不好,是李安一辈子都不愿意去感受的生活,让自己有点缺陷,损失的只是一点形象而已,但却可以很好的保护李安这个人,让李安不至于被皇室猜忌,不会陷入被构陷的境地。
人还是有点缺点比较好,一个没有缺点的人,其实并不是完美的,反而会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因为正常人都会有七情六欲,而一个人拥有七情六欲的人,总会有点缺点的,有时候只是为了自己的形象,刻意的进行掩盖罢了。
与老杜分开之后,李安准备回去了,这一次出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另外,还了解了一些局势,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随着春收春耕的到来,天气已经变得越来越暖和了,而天气暖和之后,每个人身上的衣服自然也是大减特减了,要不然热得难受啊!
不过,春季的气温是非常不稳定的,未必能够一直暖和下去,很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你来一个倒春寒,而这个倒春寒显然是非常要命的,不但会让很多植物受损,同时也会让人生病。
这不,上午还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刚吃过午饭之后,就突然阴云密布,一阵阵冷风吹过,气温也是极度的降低,至少降低了十度左右,在稻田里割麦子的老百姓,都不禁打了个哆嗦。
上午出门的时候,他们看是个好天气,所以,自然没有穿很厚的衣服,而到了午后,他们刚刚开始干活,气温就骤然降低了,还好他们是在割麦子,属于体力劳动,所以,身体还能够坚持,若是停下来休息,马上就会受不了的。
农民的体质还是不错的,只要不是太老弱的,都能经得起这个倒春寒的考验,而那些出来散心的文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不,十几名身穿单薄长衫的读书人,此刻正被冻得瑟瑟发抖。
从他们的装束就能看出他们不是贵族,但也不是普通穷人老百姓,而是有点家底的读书人,他们一行人相约到城外的麦田里欣赏农民割麦子的景象,顺便找找灵感,赋诗几首啥的。
早上出门的时候,他们见天气晴朗,气温也不低,所以,自然没有穿棉衣,而因为他们不是贵族,自然没有马车和后备棉衣,此刻突然遭遇寒流,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没过多久,就一个接一个的打起了喷嚏,很明显是感冒了,而附近稻田里干活的农民,却没有一个哆嗦和打喷嚏的。
这些农民见读书人的身体如此脆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他们干活很累,身上也很寒冷,但至少他们很强壮,比旁边欣赏风景的读书人强壮的多。
在冷空气到来之前,这些农民干活累的一身臭汗,而这些读书人居然在旁边指点江山,时不时的拽文赋诗,都是这些农民听不懂的之乎者也,让这些干活的农民心里颇为不舒坦,而此刻,见这些家伙被冻得发抖打喷嚏,顿时,心里就平衡舒坦多了。
“诸位书生,天气太冷了,不如帮我们割麦子,暖和暖和吧!”
一名强壮的农民笑着打趣。
“哈哈哈!”
顿时引起了很多农民的共鸣。
书生虽然颇为恼怒,可此刻被冻得浑身哆嗦,也没有闲心去反驳,可让他们去割麦子,那是万万做不到的,他们是高贵的读书人,怎么能干割麦子的事情呢?这太有辱斯文了,可这里是野外,距离有人家的地方还有很远,一时半会怕是很难找到避风的地方,所以,他们只能躲在一刻大树的旁边,利用粗大的树干遮挡寒风的侵袭,他们的心里在祈祷,希望这要命的寒风能够停下。
毕竟,虽然气温下降了很多,但若是没有超过五六级的大风,这点气温的下降根本算不了什么,而有了这五六级的大风,气温下降的效果就大大增强了,甚至直接翻倍,毕竟,刺骨的寒风会将人身体的热量一点点的带走,让人感受到加倍的寒冷。
稻田地旁边的大树也不是很粗,遮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就算这些书生全部聚在一起,也很那阻挡那刺骨寒风的侵袭,一个个都被冻的够呛,可若是离开大树的保护,吹在他们身上的冷风就会更加的强烈,所以,他们也是别无选择,只能依靠大树暂时抵御部分寒风,等风小点再走。
此时此刻,所有吟诗作赋的心情都没有了,他们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寒风赶紧停止,要不然非把他们冻死不可。
一名年老的农民用眼神斥责刚才取笑读书人的后生,然后,叫上几个农民,把收割在道路两旁小麦捆摞在靠近大树的旁边,并尽可能的堆高,以帮助这些书生阻挡严寒,然后老农民又拿了一些小麦捆放在这些书生的身旁。
“天气太冷了,你们坐在这些麦捆上,这样会暖和一些。”
老农民说道。
毕竟,他们靠着大树堆的麦捆还不是太高,只有半人高的样子,但只要这些书生坐下,寒风就吹不到他们了,为了防止地面凉,还特意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麦捆板凳,考虑的也算周全了。
“今日之恩,他日必将涌泉相报。”
书生也是感恩的,开口说道。
“算了,老头子还指不定能活几日呢?记着以后当官对老百姓好些就行,呵呵呵!”
老农民大笑起来。
有了这些麦捆的阻挡,再加上坐下之后身体更蜷缩了,这些书生的身上顿时感觉舒坦多了。
御寒的方式就这么两种,一种是持续的运动,还有一种就是保暖,而书生们的体质根本就不适合持续的运动,如此,也就只剩下蜷缩保暖了,除此之外并无更好的办法。
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自然被外出的李安看到了,他今日本来不打算出来的,毕竟,前几日已经去外面的麦田看过了,不过,一直待在研发中心实在是太闷人了,李安忍不住想看看春收开始之后,麦田的收割速度,还有收割机的使用比例,从而对春收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却不想看到了这一幕很生活的场景。
“这些农民真是朴实,居然拿自己的小麦捆给这些书生御寒,非常的难得啊!”
李安开口赞叹道。
不过,虽然这些农民暂时解决了这些书生的御寒问题,但寒风并没有停止和减弱的迹象,若是这刺骨的寒风继续下去,到了晚上也不停止,这些书生岂不是要一直被困在这里了,况且,农民割麦子不是放在这里给人御寒的,等车辆来了之后就要运走了。
“咱们车上有多少御寒的衣服?”
李安开口问道。
“只有两件棉衣,还是阿郎前几日留下的。”
一名跟随过来的小管家开口说道。
“才两件,太少了,这里足有十几名书生,不够用啊!”
李安开口说道。
小管家诧异的说道:“阿郎,这天气也不是太冷,冻不死人的,这些书生也太娇弱了,况且,阿郎的衣服怎么能给他们穿呢?”
说完一脸的鄙视,这个小管家是跟随李安多年的一个小管家,也算是心腹了,他的心里自然非常崇敬李安,但对于这些普通的书生,那是不屑一顾的,读书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依靠学问是很难获得高官的,而且,这天也不是太冷,就不会跑着离开吗?
李安白了小管家一脸,开口说道:“我记得后备箱还有一件毛毯,连同这两件衣服都给他们送去。”
“阿郎,这……”
小管家一脸的不情愿,但在李安的目光下,最终还是妥协了,连忙把毯子和棉衣送了过去。
很快,这些御寒之物就被送到了十几名书生的手中,虽然他们没有过来,但全都轻轻站起来,向不远处的小车行礼,姿势颇为恭敬。
虽然这些书生看上去很普通,但读书人都是大唐帝国的未来希望,谁能保证他们之中将来不会出现一个有用的人才,若是被冻坏了,那就是巨大的损失。
三辆驴车很快就出现了,他们肯定是要把堆积的麦捆运走了,不过,让李安诧异的是,老农民不但运走了麦捆,顺带这将这些书生也一起运走了,三辆驴车上分别躺着三四个书生,为了防止把这些书生冻着了,他们的身上都盖着麦捆,只有一辆车上盖着毯子,两件棉衣也被两个身体最弱的读书人穿上了。
李安的两件棉衣并不是外衣,其实都是穿在里面的棉衣,档次非常一般,并没有华丽的刺绣,所以,也值不了几个钱,毛毯是用来铺地的,上面甚至可能还有泥土,当然,对于御寒来说,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这么猛烈的倒春寒,家里的果树今年要减产喽!”
李安无奈的说道,然后下令回去,不是回研发中心,而是直接回家去。
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次的倒春寒颇为猛烈,或许夜里会更加的寒凉,所以,要早些做好准备,不但要把后院的大棚保暖,同时也要在果树院子里熏烟,利用烟雾来抵御严寒对刚刚开花果树的影响,而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布置的。
李安猜测的没有错,这次倒春寒确实很猛烈,到了睡下的时候,外面的寒风更加的凌冽了,很显然,夜间的气温将会更低,若是不早做准备,果树上新开的花朵估计要凋谢大半。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夜里睡下之前,李安听到了外面狂吼的大风,风力至少在六级以上,否则是不会发出这种巨大吼声的,而在李安睡着之后的夜间,风力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七八级,这个风力虽然不是太大,但在内陆的长安城附近,出现如此大的强风还是很少见的。
如此猛烈的强风会导致不少的灾害,很多质量不好的房屋很有可能抵挡不住如此强风的冲击,各种灾害和次生灾害肯定少不了。
而最可怕的并不是风力,而是强风所带来的寒冷,这庞大的寒风是从北方吹来的,而北方是寒冷的区域,从寒冷区域吹来的寒风,不用说自然是寒气逼人了,风力越大意味着吹来的寒风就越多,长安城的气温下降就越大,各种次生灾害也就会更加的猛烈。
寒风肆虐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日一早,风力才逐渐的减弱,但阳光并没有出现,是一个大阴天,天空白蒙蒙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样的天气被人称为白眼天,一种让人非常不舒服的天气。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寒风过后并没有下雨,否则,那绝对是一场可怕的灾难,毕竟,此时正是收割小麦的关键时期,若是一场雨倾盆而下,那将是怎样一种场景啊!粮食相比于蔬菜,具有保鲜时间长的优势,可这是在粮食干燥的情况下才行的,若是被雨水浸泡了,那粮食在几天的时间就会发霉,而发霉的粮食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当大量的粮食都霉烂的时候,那损失将有多大,所以,当李安走出卧室,看到地面干燥的一瞬间,便送了一口气,但那一股刺骨的寒气还是让李安皱起了眉头。
虽然最可怕的雨水没有出现,让李安送了一口气,但如此猛烈的倒春寒,还是让李安感到了这次灾害的严重,不知烟熏之后,自己家的果树是否抵挡了损失。
回屋穿了一身厚点的棉衣之后,李安准备去果院看看,这个院子里由于全都是果树,所以,李安就给这个院子起了个名字就叫果院,
“夫君再加件衣服吧!天气太冷了。”
颜如玉关心的声音在李安的耳边响起。
“不用了,这点倒春寒还算不了什么,我要去看看果树,前些天刚开了不少花,经过一夜的寒风洗礼,不知道损失了多少?”
李安说着走出了卧室,前往果院而去,颜如玉多穿了一件棉衣,也跟了上去。
由于昨晚的交代,府邸的下人轮流忙活了一夜,足足十多个小烟堆至今还在散发着烟雾,只是这烟雾并不大,也不是很浓烈,就好西炊烟一样,但比炊烟稍微大些,要是特别浓烈的话,怕是要惊动巡逻的士兵了,那样就不太好了。
烟雾自然是有一定保暖作用的,可以防止娇嫩的花朵因为寒冷而掉落,但昨晚出现的可不仅仅是寒冷的气温,还有高达七八级的强风,就算气温不低,光是大风就足以将花朵吹落了,何况还是两者共同作用,效果一定是叠加的。
刚走进果院,李安的心就凉了,虽然自己早就做好的保护措施,可地面还是飘落了满满的一层花朵,全都是各种果树上的花朵,这一夜确实是损失惨重,那么多果树的花都凋谢了,这无疑让李安很是心疼。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无疑给李安府上的果树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满地的落花就是最好的证明,秋天的时候能收获多少果子,与春天开花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若是春天的花朵大规模的被倒春寒摧毁,那么,到了秋天的时候也就没有几个果子了,在水果的生长过程中,开花的阶段无疑是最脆弱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容易被摧毁的,若是倒春寒早些和晚些出现,倒是可以减少不少损失,毕竟,那张开的花朵受力最大,很容易被强风刮掉,而花骨朵和小果子就不太容易被强风刮掉了。
此时此刻,有好几种水果正处于鲜花盛开的阶段,而这一次倒春寒的到来,打掉了这些果树差不多一半的花朵,到来秋天的时候,收获自然要少一半。
不过,这也算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间果了,或者秋天得到的每一个果实都相对大一些,果子的数量少了,每一个果子吸收的营养自然就多了一些,个头自然要大一些,如此一想,李安的心里就平衡多了。
当然,若是没有提前进行准备的话,损失的花朵可能会更多,若是只剩下很少的花朵,就算个头再大,那也是弥补不了损失的,一棵水果树是有最大数量的,太多了长不大,太少了总的收成也少,一棵果树若是只有一个果子,就算再大也弥补不了损失。
“阿郎,我们忙活了一夜,可还是没能阻止……”
几名正在忙活的仆人开口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没事,你们已经尽力了,至少还保留了一半,别人家的果树估计要损失大半了,今年秋天,这几种果子肯定要涨价了。”
说完不忍心再看,迈步走了出去。
“不过掉了一些花而已,这些水果也值不了几个钱,夫君为何如此伤怀?”
颜如玉开口问道。
李安吁了口气,开口说道:“我们家自然不在乎这么点损失了,可有些靠种植水果养家的,损失可就大了,另外,果树都被这场倒春寒摧毁这么多,别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夫人不妨去药铺看看,生意一定很好。”
说完嘴角苦笑了一下。
从刚才出门,李安就听到了府上有人在咳嗽,显然是天气猛然变冷,被冻得有点小感冒了,这还是身体较强壮的仆人,那些身体不好的老弱病残就更不用说了,早起抓药的人肯定不少,甚至,还会有人支撑不住而挂掉,也许很快,办丧事的人家就会突然增多一些,至少也能增加二成。
1...661662663664665...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