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生气管什么用啊气也白气,照样卖不出去。
至于售货员没事找事,他可不怕,因为他私下里给故宫管理处的人上着供呢。
即使真吵起来,管理处的人也得和稀泥,绝不会偏向国营商店。
不过说完这些话,洋洋得意“菜刀”却没料到,洪衍武竟然不高兴了。
板起脸来,就把他教训了一顿。
“我说你傻啊,有了矛盾你不说赶紧想办法解决,你还放任扩大你也不想想,你只是个体,人家可代表国家。矛盾激化了,你真以为小胳膊真能掰过大腿怎么着”
“我跟你说吧,别不当回事。别的不说,人家要说咱们的坏话,只要跟上头反映几次,给咱们罗织点罪名,扣上什么不正当竞争的帽子。弄不好就能让故宫把咱们清退。”
“对,咱是跟故宫签了六年的合同,可人头下令想让你走,你哪儿喊冤去即使不清退,六年之后呢你还得续合同,会不会因为这事儿有什么变故”
没错,这样的担心确有可能啊。
俗话说的好,一颗耗子屎就能坏了一锅粥啊。
真要弄成这样,那不亏大了
于是“菜刀”立刻不镇定了,搓着手直跟洪衍武讨主意。
却没想到更招来洪衍武一通臭呲儿。
“哎呦,你小子,可气就可气在这儿了。遇着事儿,自己怎么不动脑子啊。我说你就知道巴结故宫管理处的啊怎么就不知道喂喂这帮售货员啊还是拿钱开路啊……”
“菜刀”登时睁大了眼睛。
“洪爷,您没开玩笑吧。咱们卖工艺品,他们也卖工艺品,让我拿赚到的钱填乎他们那咱……咱成什么了凭什么啊,也太贱了点呀。再说了,我给他们钱,这要让管理处那帮人知道,他们肯定把咱们当成了软柿子。那今后要的好处肯定得加码啊。咱不亏大了……”
洪衍武简直是恨铁不成钢了,没想到该点的都点到了,“菜刀”还是不理解。
这就叫缺乏悟性。
他只能再往了细了说。
“你小子,怎么净算小账啊而且还没离开流氓思维那一套啊我都没法‘夸’你了。这笔账还是我帮你算算吧。你给我好好听着啊。”
“第一,咱们和国营商店虽然都买工艺品不假,可却不会是竞争对手。因为今后这里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的,只要肥羊数目到了,到时候连他们的买卖也会好起来的。”
“而且咱们是为了自己干,他们是为了公家干啊,这区别大了。咱们是纯粹为了卖货,可他们在乎的只是奖金。那才有几个钱啊咱们挣得多,给他们补上不就完了你没必要觉得不忿,为这点事置气。换个角度想想,这叫花钱买闭嘴,不挺好吗”
“第二,咱们和他们的利益也不是不能一致。而且这笔钱未必就是平白无故给的。别忘了,公家的好处是工资保底,可奖金少,体制死。咱们干吗不让他们挣着公家的工资,同时替咱们卖货呢”
“你完全可以答应他们,谁拉来的客人买了咱们的货,你就给他一成提成。这钱假如从你的百分之二十里出,那你还白落一成呢。他们这就成了给你干活了,你还气吗就是管理处的人知道了,还得佩服你呢……”
“第三,我给你交个实底儿,这买卖忒肥,又是人家的地儿。这不是咱们能长久把得住的。迟早有一天人家把这买卖揽过去,就没咱们事儿了。所以咱们能
第969章 治病
至于最后,在巡视完东华门夜市、西单服装夜市、百货大楼夜市、秀水街之后。
洪衍武在这些贸易市场上,依然发现了一个共同性问题。
敢情除了西单因为有他的市场管理员盯着,情况还算不错。
其他几处,偷窃行为都开始死灰复燃了。
他见着不少丢了钱的主儿怨声载道,骂骂咧咧。
这可是市场繁荣的大忌啊。
贼要越闹越凶,谁还愿意来啊
尤其如今又是以晚上营业为主。
老丢东西,肯定给人的感觉不安全啊,那女性能不害怕吗
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洪衍武决定要增设安保力量了。
他便特意从南城招揽了十几个属于风暴下的“漏网之鱼”,又有心改邪归正的佛爷。
以每月八十块保底,逮着一个十块钱奖格儿为报酬,天天让他们分头在几个市场里“见义勇为”。
要说这帮人可都是有师傅的“传统派”。
是靠热汤滚油,苦练出来的“手艺”。
最怂,俩手指头也练齐了。
而且他们能应这份差的前提,是必须先得从用唾沫贴在墙上的信封里,把一个五分硬币掏出来才行。
那捏初来乍到的新手还不容易嘛。
其实有时候都不用抓现行,这帮人候在厕所或是垃圾箱附近守株待兔就行。
于是这几处市场附近的派出所热闹了。
自此,每天都能有脸被扇肿了的小偷被扭送而来。
而相反的,老百姓自从发现这个市场有人管,提心吊胆就越来越少。
几处市场的繁荣程度自然一日赛过一日。
这就叫以贼制贼。
说起来倒很有点辩证法的意思。
别看抓贼之时,仍免不了有一点小小的伤和气。
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极端不文明的冲突、龃龉。
但这种“不和睦”,却能换来真正的瑞气祥和、安宁太平。
说完了洪衍武自己的买卖,还得再转头说说公家的事儿。
正因为经营性质的不同,私营买卖诚惶诚恐的麻烦,对于公家却是毫不畏惧的。
比如说,前些天,《京城晚报》听说了“北极熊日夜食品商店”在便民方面做得不错,就派记者过来查访。
后来他们亲眼一看,情况不但属实,而且还发现服务公司的经营方式和内容,非常符合政府提倡的“夜晚经济”概念。
于是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北极熊”的灯,照亮夜空》的文章。
把服务公司作为搞活夜间经济,丰富百姓生活的样板,好好赞扬称颂了一番。
甚至写这篇文章的记者,真把水清描写成了一个可以媲美尹盛喜的干部。
坚信她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很快就会把服务公司发展成另一家媲美“大碗茶”明星企业。
而这篇报道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北极熊”服务公司的名头更响亮了。
引来了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各项业务的每日流水均有增长。
水清个人,也终于难以避免的成了轻工局的模范典型。
开始要坐着小车去开会,作报告了。
这虽然像洪衍武所料的一样,有点影响实际工作的负面效果,可带来好处同样不少。
一是水清经常会委托魏大姐代劳,让老太太出尽了风头,越活越精神焕发。
二是杨厂长作为厂长功不可没,为此得到了上面的赞许。
那他自然在厂里说话办事更管用了,完全稳固了厂长的权威,同样是扬眉吐气。
三是水清同样因此得到了局领导的青睐,她还通过开会、作报告,认识了许多轻工业局下属企业的领导,扩展了自己的人脉。
这样一来,不但为商店开拓业务的渠道更宽了,她在厂里厂外地位也提高了。
人人把她视为魏大姐的接班人,认为她最差也会是将来“北极熊”的第三把手。
但这还没完呢。
这事儿就连街道和派出所的主管领导也跟着捞到了好处。
敢情他们配合“北极熊”的工作的事儿,被水清提及,也登载在了报上,因而获得了上级表扬。
那不用说,几位自然承情,今后更得是加强亲密合作了。
这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一片花团锦簇啊。
但顺理成章的,如果反过来再看,那么和这样的先天优势一样。
服务公司也会存在一些本身很难避免,私营公司却不当回事的毛病。
那就是固有体制下,国营企业的职工们实在太容易知足了。
因为毕竟是正式的国家工人。
哪怕日子过得再捉襟见肘,可总有旱涝保收的工资和厂子的公费医疗制度。
从来也到不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有病无法就医的地步。
这样,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就特有安全感。
安全到了眼睛只愿意看着自己脚下走路的地步。
于是不同于未来毫无保障个体户们,挣起钱来没个够。
在不错的工作成绩、高人一等的收入和荣誉、好评的包围中。
服务公司的职工们就知足了,大多数都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
&n
bsp;就拿商店来说吧,在刚开张时,大家那种谨小慎微的仔细和昂扬的斗志都消失了。
特别是对于日常工作驾轻就熟之后,许多人也都开始耍心眼少办事了。
有人开始借着补货的时候聊天,有人开始算计怎么倒班划算。
普遍性的,是女的上厕所的时间长了,男的去后面抽烟的次数多了。
这就是国营企业的顽疾,一旦没有生存压力,企业需要的高效几乎总会和职工的惰性“伤和气”了。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虽然看似只是一些小节,但这种苗头却不容小觑。
如果放任不管,“大锅饭”得过且过的习气一旦恢复。
那很快就能把服务公司跟其他的国营单位拉平,还何谈什么发展啊
所以洪衍武一经发觉,就赶紧提醒水清,说这就是企业的毒瘤,哪怕一个企业有再大的优势,不思进取也得彻底完蛋,必须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没错,这个道理水清也明白,她对此深以为然。
可到底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其实做企业的最怕就是这样的情况。
职工变成了一滩泥,自己愿意往下出溜。
 
第970章 房多钱多
既然对职工做出了许诺,那接下来的岗位考核和调整,就将会是个大动作了。
这成了水清下一阶段要亲手来抓的主要任务。
如果再考虑到天气转凉,音乐茶座很快就会结束营业的话。
那么,到时候恐怕得把音乐茶座的人安置到餐厅去工作,才算是一举两得。
所以洪衍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再招聘培训新的职工了。
多弄几十号人来,实在是不划算的一件事。
餐厅开业,其实没必要着急,不如往后推迟一下。
至于明年,到时候再说呗。
这样一来,洪衍武的脑子就又有了空闲。
于是他的思路一下转移到“是不是该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古建队”上了。
这事儿要说起来呢,其实他早就在琢磨了,并不是突然冒出这个想法的。
因为自打修了老宅之后,他对单先生带领的这些能工巧匠的本事就彻底服气了。
他是搞房地产的,不是没接触过古建行。
实话实话,他上辈子,认识的那些真靠古建发家的那些人。
几乎心思全放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上了,而真正的本事却没多少。
跟这帮老匠人一比,不是差的一点半点,是云泥之别。
这让他不能不产生一种隐忧。
那就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后。
等单先生老了,这帮老匠人们干不动了,他的祖宅还有人能照原样给修好吗
他可不是杞人忧天啊。
别忘了,即便是有单先生在,有这些老工匠们在。
洪家老宅里那个石头小洋楼,不也因为建材缺少和工艺难关没修成吗
后来呢,因为单先生要出书,这件事就更是遥遥无期的耽误下去了。
当然,单先生也没撂挑子。
老先生专门答应他,会让他那故宫建筑队上班的女儿单香筠继续负责这件事。
但是呢,偏偏实际情况却又不允许。
因为单香筠也得上班儿啊。
故宫的事儿其实挺多的,这殿那殿的老得修,经常加班。
这一遇着事儿忙起来,人家自然也就顾不上他这头儿了。
而且洪家的老宅修完,并不是房子往那儿一摆就没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