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楚玉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并不抬头,只是自己说着这些话,说完之后,又重新拜倒在地上,萧瑟的身形显得和其他宫女并没有什么两样。
皇帝刘彻皱着眉头,在他的经验中,皇后这会儿的表现应该是暴怒了,然而很奇怪,听完那宫女的话,她稍微有点儿呆滞了片刻,脸上冷冷的笑着,却什么话都没有再说。也没有看任何人,只是自顾自地坐回原先的地方,残茶冰冷,凝目呆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在他们对答的这片刻功夫里,大批的羽林军早已在校尉的带领下,对椒房殿的里里外外进行了彻底的搜查。皇帝就在漫天大雪之中等着,负手而立,等着他想要的结果或者是他不想要的结果。韩嫣在一边替他遮打着一把油伞,雪花在四周飘舞,一句话都不敢劝解。
在外面封锁椒房殿的一名羽林军士进来,拱手对李敢禀报了一句什么,李敢一愣,他不敢擅自拿主意,连忙进前几步。
“陛下,椒房殿外面,皇太后从漪澜殿过来了,她要进来。未得陛下命令,领军校尉不敢放行。特来请旨示下。”
李敢和韩嫣,都是在皇帝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以良家子身份随侍东宫,可以说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他们也都非常了解这位皇帝的性情。要是搁在往日,自然不敢阻拦皇太后的大驾,但今天形势不同,眼瞅着椒房殿中就是一场大的变故,而皇太后在这个时候赶着过来,却让人猜不透她的动机。
“无妨,恭迎太后进来就是。她既然想看个究竟,就让她在殿中安坐等候吧。”
皇帝淡淡的吩咐了一声,李敢领命,越过在后面等着的一众人等,径自按照皇帝的意思安排去了。
王太后在大批宫人们的伺候下,顾不得路上的雪滑,就这么匆匆的赶过来了。自从窦太后死后,她与皇帝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母子不睦,在宫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皇帝没有去多想自己母亲为何而来,田家的助力早已成为了过往,自己的羽翼渐渐丰满,不再需要她的庇护,他逐渐揽到手中的大权,是不容别人染指的,就算是亲生母亲也不行。
皇帝亲自带领羽林军侍卫封锁椒房殿,进行搜查的消息,宫中人很快就知道了。虽然不知道究竟情形如何,但各种情绪开始在宫中蔓延。那位骄横善妒的皇后也会有今天很多曾经被她欺负过的夫人、婕妤、美人们都在私下里暗自庆祝着。派去椒房殿外打探消息的内侍宫女络绎不绝,为自家的主子探听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杀机初绽透甲光
天地间的雪时断时续,虽然还是白昼,厚厚的云层下,长安城却显得阴沉灰暗。
不久之后,收回思绪的皇帝刘彻,命韩嫣把去皇后寝宫中搜来的东西打开时,他感到有些奇怪,不明白呈现在眼前的这两个桐木制作的小人偶是做什么用的。
刘彻是听了段礼的告密后,又命令韩嫣带着侍卫亲自去他看到过的那个地方,仔细的找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
结果他们去了以后,很快就回来了,果然找到了东西,就埋在皇后寝宫的侧门外,用一个木盒盛着,韩嫣不敢私自打开,他小心翼翼地捧在皇帝面前,按照吩咐启开木盒,把包裹的红缎解开,就见到了这两个奇怪的木偶。
小木偶的五官刻的很生动,可见雕琢者有着精良的刀功,皇帝匆匆看了一眼,并没有太在意。皇后小的时候,非常喜欢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物,这一点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她现在这个年纪,还如此珍而重之的藏着这些,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摆了摆手,示意韩嫣拿走,相比起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他最在意的反而是皇后的态度。如果她能好好的向自己解释清楚那男子衣服是怎么回事,也许……还会再考虑一下应不应该对她如此绝情。
“陛下,您应该好好看一看的,奴才感觉这件事很蹊跷啊。”
声音很尖细,带着阿媚,寻常人听了会感觉有些反胃,但宫中人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说话的人是那个太监,副总管段礼。
“此话怎讲”告密者虽然让人从心底鄙视,但对于主人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样的人在某些时候很有用。
“陛下,奴才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就是觉得有些可疑。因为当初我看到宫人往那里埋东西的时候,鬼鬼祟祟的。所以,奴才才记住了这件事的。”
听他这么说,皇帝的脸色果然又变了变,他正要从韩嫣手上再拿过那木盒,仔细的看几眼时,一只手已经先前一步从旁边伸过来,拿走了那对木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的王太后,只看了一眼,就已经脸色大变。她不禁失声说了一句:“皇帝,这个木偶的眉眼间与你竟如此相像!”
她的话音很大,附近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就连在亭中一直背转着身子独坐的陈皇后,也回过头来朝这边望了一眼,脸上有些迷惑。
皇帝刘彻心中一愣,拿眼去看时,那木人看模样竟是一男一女,那男的五官果然和自己有些相似,就连他如鹰隼般的鼻子,也雕刻得有模有样,十分生动。
忽然有一丝久违的柔情涌上心头,他首先想到的是,难道这是阿娇因为想念自己,在无聊的时候亲手雕刻的可是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她会做这么精致的活计啊
可是,王太后下面说出的话,击碎了他的猜想,一切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全盘皆错,诸事无功。皇帝!这后面刻的有字,这是什么意思”
桐木的偶人很光滑,翻过来时,在背上果然刻了这八个细小的篆字。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全盘皆错,诸事无功”!皇帝接在手中,翻来覆去的又看了一遍,嘴里喃喃自语地念着,脸色阴晴不定。这不是一句好话,似乎是咒语之类,虽然不知道所指为何,但绝无好意。
“皇后,这是你做的吗你来说说,为什么照着皇帝的样子做了这个木偶,还要刻上这么不吉利的话!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王太后面沉似水,厉声喝问。对皇后不再有往日的笑容,她早就对窦家人暗中怀恨了很多年,今天终于不用再忍着。
“我不知道!这不是我的东西,不要来问我。你们既然有那么大的神通,就自己去查好了。”
陈皇后连站都没有站起来,这对依靠她们窦家才在宫中站稳脚跟,并且在窦家的支持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母子,此时的所作所为竟然如此让她厌恶。
王太后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失去了窦太后的窦家早已经今非昔比,而皇后竟然还如此刁蛮,对自己这么不尊重,还以为是那些年呢!她的眉毛立了起来,就要指挥从漪澜殿跟过来的几个老妈姆上前去教训教训皇后,让她长点儿规矩。
“好了!都别再闹了。现在是朕在办正事,你们在闹腾什么劲儿!宫中的安危要紧,还嫌不够乱吗!”
刘彻又恼又烦,眼前的事还没有理出头绪呢,婆媳之间又要开始论战他厉声喝止以后,手中拿着那木偶人走到皇后身前,正视着她的眼睛。
“阿娇,你说,朕要听你亲口说,那男子衣衫和这木偶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
简单的三个字,冷漠而倔犟。她已经失去耐心,不想再多解释一个字。既然已经没有了彼此信任,多说一些,又有什么用!
“好!你不说是不是不管你
第二百六十九章 恩断义绝摧肝肠
仙师李少君,这位通过前丞相田玢的推荐而进入大汉未央宫的修道之人,有着神秘的传说。据说他已经有几百岁的年纪,而容颜不老,依旧是壮年的模样。
在未央宫内,他受尽尊宠,皇帝尊其为仙师而不名,为他专门儿在甘泉宫修建了一座露台,以做清修之用。各类供应,自然都是人间珍品,应有尽有。
皇帝在做这些事的方面,一直都是非常诚心的,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不仅是对李少君,就是对其他供养着的那七八个仙师,也一直是以礼相待,从不懈怠半分。
而李少君也不负所托,虽然还没有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但只是听他讲经说道,就已经是受益非浅。更何况,他还可以用普通的砂石,在炉中炼出黄灿灿的真金。预测占卜,十猜九中。
因此,皇帝对他是非常信任的,相信他的那些手段,更相信他对祸福吉凶的预测。
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神仙之态的男子轻轻用手在木偶背部拍了几下,一道浅浅的缝隙显露出来,他用小手指挑了一下,一块木片被揭开来,原来这当中有个小小的机关。
“陛下请看,此中却另有乾坤。呵呵!”
王太后对这件事的关心好像比皇帝还要来的热切,她也不回殿中坐着了,不怕雪深天寒,几个宫女在一边打着黄罗伞盖,她专注地看着事情的发展。
“这些是什么东西奇怪,这头发……皇帝!这缕头发莫不是从你头上剪下来的和你的一模一样,母后绝对不会认错!”
一男一女两个木偶人都被打开来时,只见他们肚腹之中却是空的。一个里面只有一张写满字的布条,而另一个里面除了布条之外,却还有一小缕头发。王太后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了几眼,不禁大声的说起来。皇帝刘彻的头发有些特别,乌黑中带了微微的赤红,所以两相对照,确认无疑。
“陛下,太后,这两张布条上所写的,乃是人的生日时辰,却不知道是何人的我不敢妄自猜测。”
皇帝接在手中,看了看没有说话,脸色变的异常僵硬。王太后一把夺过去,只瞅了一眼,她的手就抖了起来。
“这生日时辰,就是皇帝的!每年生辰祝贺,天下臣民皆知。写在这里,这、这是想干什么!皇帝,你可一定要问个清楚啊!有人真是太大胆了。哼!”
其实不用她说,刘彻看到的第一眼,心中就已经惊疑不定,这两张布条上,一个是写的他的生辰,而另一个,是建章宫的卫子夫。
“仙师,请说明白些,此物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大凶之说从何而来望如实相告。”
李少君昂首苍穹,看着密布的彤云,脸上现出悲天悯人的神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此物为蛊,又叫巫蛊,把人的名字或者生辰还有身体发肤之物放入偶中,施以诅咒之语,可达到目的。它的发源地在遥远的西南边夷,乃是一种民间的秘术,可为善也可为恶。当年我游历天下,曾经听道友说起过,最先有人利用它来为害,出现在商纣宫中,商纣王昏庸无道,残暴臣民,与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后来岁月辗转,朝代变迁,到了春秋时期,在吴楚这些诸侯国家的宫室中,也曾出现过它们的踪迹,荼毒诸侯贵人,危害匪浅啊……!”
听到他娓娓说来,周围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似是要化为冰霜,人人心头开始惴惴不安,难道这小小的木偶,危害竟然如此严重
“李仙师,你是说……这两只木偶,就是那巫蛊了难道未央宫中竟然有人懂得此术,要拿它来做恶不成”
“太后,不是有人要拿它来作恶,而是已经在这么做了!皇帝陛下和卫夫人的生辰八字放在其中,已经被人施了诅咒,咒语想来就是那八个字,全盘皆错,诸事无功。巫蛊之术实行之后,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不出百日,被施法者必定会有灾病加身,药石无医,却甚是厉害,很难化解!”
听他说得十分郑重,煞有其事的样子,不由的人不相信。而且因为白衣刺客事件,今天来搜查椒房殿,就已经先入为主,对陈皇后已经存了很多怀疑,没想到又出现了比刺客更可怕的巫蛊,这件事就越来越严重了。
已经不用再怀疑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椒房殿的主人~大汉皇后陈阿娇!男子的衣服、行巫蛊之术的木偶,上面所写的字迹也都是她的手笔,而且,皇帝的头发,椒房殿的这些人也只有她才能剪的到。东西都是在她宫中找到的,这还有什么话好说
还有更深的一层,建章宫及太子刘琚从几年前就被她和大长公主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些事,皇帝都一清二楚。在宣室阁的密档里,有许多西凤卫报上来的秘密情报,都被皇帝保存着,包括很久之前,小太子刘琚出
第二百七十章 铁骨傲寒气无双
强行忍住情绪,陈皇后重新坐回原处,耳边的世界有些嘈杂,可是这一刻,她只想静静的回想一些事。深恩负尽,新怨难消,无需再多言一句。
她面前摆着一个紫檀的木盒,是她命令身边的贴身侍女去殿中取来的,这当中所盛放的,便是大汉皇后的印绶。侍奉她多年的妈姆在一边惊恐地看着皇后的神情,拼命的对她摇头,示意她不要做出什么傻事来。而她却并不去看也不去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红袖挥过木盒,亲手打开来时,里面的这件东西,已经跟随了她十几年,一直被她视若珍宝。只是今天以后,她不想再拥有它了。
世间人都羡慕持有这东西之人的尊贵,它代表着母仪天下、荣华富贵、荣宠无极……!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她想要的不是这些,这些东西她从出生就已经注定拥有了,一点儿都不再稀罕。她想要的只不过是这皇后之印上承载的爱和独自拥有。
只是这样的要求算是很奢侈吗从前在很多次对负心之人怨恨的时候,她经常这样问自己,这么简单的事都得不到,心中便越发的恨恨不平。这样的要求,在寻常人家,当然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在这深深的宫殿中,就是最难的奢望!从前她想不明白,现在她懂得了。
“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印,金螭虎钮。”此刻这块玉玺,就静静地躺在她的面前。它是以整块的羊脂白玉雕成,色彩纯净无暇,晶莹剔透。玉质坚硬致密,制作十分精美。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雕刻出来的一只匍伏螭虎,在虎腹之下有小小的钻孔,穿过紫金绶带。玉玺正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四周饰以卷云纹,十分端庄大气。
大汉制度,皇后之册立,事关重大,必须要授予金册玺印,才是母仪天下的凭证。可见皇后之玺的重要。
而今,没有了恩爱的皇后玉印便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她不再需要,盒盖关上,余生不再见,就此一别两宽!
残茶已无添香人,小炉中的炭火也早已熄灭,感受着世间的寒冷,就此……做个了断吧!虽然楚玉的背叛,让她感觉到今天的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她也无力再去争辩了。皇帝既然已经绝情,这儿还有什么人可以帮她呢陈皇后再次抬起头来时,见名叫元召的那位小侯爷正穿过殿门,在飞雪中向这边走来。不禁心中冷笑一声,又来了个落井下石之人!
皇后对元召素来没有好感,这不仅是因为他屡屡与大长公主府作对,更是因为他与建章宫过从密切。虽然许多恩怨她早已看开,但也总有一些还是难以释怀。
元召身上的雪很厚,他一路马不停蹄的赶来未央宫,来不及顾得这些。从朱雀门赶到这边的距离内,他想知道的事,已经有人简明扼要的说了个大概,他不禁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辗转江河,飞流直下,元召先期回到长乐塬,从渭河码头登岸,他甚至来不及嘱咐几句什么,就只带了赵远飞马直奔长安。大雪扑面,人马皆白,却心急如焚。
“元卿,长途归来,就应该好好休息。这么急着来见朕,难道此行出了什么大事”
见他衣衫单薄,满脸征尘,眉间发梢都被雪染,皇帝先放下即将要做的决定,关心的看着他走到近前。
“陛下,西行诸事一切顺利,待会儿容微臣细禀。敢问陛下,今天椒房殿发生了什么事”
见他一上来就问起当前的事,皇帝心中一愣,微微有些不悦,身为外臣,在皇帝没有主动说起前,就私自询问宫中之事,这属于窥探宫闱之罪,是为大忌。别人躲还来不及呢,这小子倒主动往上凑,是想干什么
“宫中的事,乃是朕的家事,什么时候需要你来管了好好办好朕交给你的差事就行。既然你没有什么别的急事,就先回家好好休息吧!”
皇帝见到元召之后,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不让这小子搀和进来,这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宫中的争斗,看似简单,其实背后的错综复杂凶险之处,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