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这便是一个信号,一个杀人的信号。杀人者不是他一人,而是多年来隐蔽在宫中的潜伏者。/p>

    椒房殿的殿门被从里面关了起来。几个在此警戒的羽林军士拔出刀来,忽然就砍向了自己身边的昔日同袍。变乱不仅只生在殿门,值守在殿角、庭院、墙边的许




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须臾分成败
    当刀剑惊破了繁华,鲜血染透了庭院,死亡之花逐渐在雪地上绽放,这惊心动魄,落在陈皇后眼中,却只是一幕幕无声的暗哑。

    前尘若梦,心字成灰,世间生死又与她何干只是楚玉……她低下头,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子,终于还是忍不住,伸出自己的手来握住了那只刚刚还要握剑杀她的手。只是,这双曾带给她另一种柔情的手,已不复往日的温度。

    “皇、皇后,那一剑、那一剑……不是真的要杀你的,只是、只是要引他过来……没想到……他好厉害……皇后,对、对不起……!”

    “楚玉……我不怪你。”

    在那些最寒冷孤独的日子里,曾经得到过楚玉许多温暖,至少那时候她是真诚的,对于这位生来就高傲无比的皇后来说,这就足够了。

    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是楚玉在流逝的生命最后,最想听到的话。她眼里流露出满足的神采,松开那只紧握的手,芳华碎尽,就此凋零。

    除了几个贴身侍女和妈姆围在皇后身边之外,这会儿没人顾得上这一角发生的事。不到半刻钟的功夫,远近死伤了一地,宫人们惊慌失措的看着前方的羽林军士越来越少,就连李敢将军都落败差点儿丧命,敌人如此凶悍,无不心中惊骇。

    等到李少君带着满面的煞气,凝聚全力掷出那一刀的时候,挡在皇帝身前的韩嫣和另外几个内侍,早已心中哀叹必死无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耳边一声大响,被一股大力甩到一边的韩嫣吃惊的睁眼去看时,从亭子一边转过来的那个青衣身影正用自己的剑劈中了那把飞来的刀。

    即便是李少君见多识广,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把佩剑当砍刀使的。如果是用厚背的汉刀斩劈,这一招“破刀势”还有可能会挡住自己尽十分内力掷出去的刀,这一把普通的薄剑怎么能够?

    然而在元召身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是所有败在他手上的敌人的共识。李少君已经尽可能的高估元召的身手,面对他一点儿都不敢大意。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对他的认识还远远的不够!

    李少君身在半空,与元召不到三尺的距离,已经能够看清对方嘴角的冷笑。然后“啪”的一声响过后,五六点寒芒带着破空之声,直奔他周身上下射来。这一惊非同小可,根本无暇去细想发生了什么,李少君就在无所凭借的空中腰间摆了一下,横力陡生,硬生生的把身体漂移了几分,躲过了来历不明的暗器。

    他这一手功夫也真是厉害。元召也不禁轻轻的“咦”了一声,果然是有两下子的啊!对方的刀被自己附着在剑上的内力震碎成了十七八块,他把剑尖顺势一旋,这一招儿取自后世太极剑的“粘”字诀,在那剑身周围的五六块碎刀片,被这股力量所吸住,然后借力打力,随着剑身转了一个方向后,如同几把利锥一般,反射向了原刀之主!

    李少君躲过元召的这一杀招,落地以后,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心中的惊惧自不待言。他咬了咬牙,正要变幻刀招,忽见元召身影一动,他出手了!

    取自韩嫣手中的那柄普通长剑,在元召手中竟然变的威力无比,只不过是一剑平常的直刺,带动的乱雪飞卷,那股凌厉之气扑面而来,李少君连眼睛都睁不开了,他大骇之下连连往后退去,手中仅剩的单刀舞成了一团,即便用尽全力,似乎也挣脱不开这无形剑气织成的刃网。

    元召一剑刺出,双脚虚空踏雪而行,身形晃动之间,已经逼迫着李少君退出去十余丈远,正看到身边并肩的羽林军士们在负伤苦战不退,他脚下略一停滞,长剑变换招式,由直刺改为横斩,这招叫做“横扫千军!”。

    李少君胸中强撑的一口气堪堪竭尽,如果元召这一剑再追迫着他不放,他就真的支持不住了!正在气血翻腾之际,忽然觉得全身一松,压迫之感顿时消失。他连忙长出一口气,刀势一变护住面门,却听得耳边惨叫连连,一瞥眼间,已是魂飞魄散。

    元召正在大开杀戒!就在李少君喘口气儿的功夫,身穿羽林军服饰的人倒了一片,不过不是对方的人,而是自己手下的那些死士们。

    在元召想要立威的时候,他杀人的手段很有些残忍啊!李少君虽然很早就听过他的威名,但他心中总是以为那是被夸大了许多。什么阵斩左贤王,一刀削三首这些,他认为是有很多水分的。然而现在他不再这样认为了,那个形如鬼魅的身影冲过来时,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一招。不是不想挡,而是根本就看不清他出剑的方向,而且他手中的剑当做了刀使,全是劈、砍、斩的招式。

    开膛破肚、斩成两段、头颅横飞、四肢皆断……元召一路杀过来,两边倒下的就全是这样的尸体!

    世界上有的人也许不怕死,比如死士们。但死要死得有价值,要死的轰轰烈烈,要死在酣畅淋漓的拼杀中,要死在和自己对等的对手手中……但如果这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寂若花开心似海
    李少君直到在雪地上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他都死不瞑目。因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元召到底是怎么穿过十把九臂连环弩的攒射,从天而降一般杀入他们潜伏之处,展开血腥屠杀的。

    元召受了伤,李少君亲眼看到一支弩箭终究还是穿透了他的身体。然而,受伤以后的猛虎,好像才是世间最可怕的。他,把他们全部杀光了……!

    这处靠近朱雀门的地方,是九州隐门在长安城内的一处秘密所在。宫内外消息的传递,就是在这儿完成的,具体是怎样的操作,外人不得而知,他们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在这条街上据点中的人,有着各式各样的身份。他们或者是小商贩,或者是挑脚的走卒,或者是府衙中的小吏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配合李少君在宫中的行动。

    虽然外界对隐门所知者甚少,但其实他们在各个渠道都有很深的渗透。他们竟然有办法能够持有这几年才配备军中的利器九臂连环弩,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二十几个人死在了靠近未央宫朱雀门的地方,且死状惨烈,本来应该是一件轰动长安的大事件。然而很奇怪,长安府衙在第一时间严密的封锁了消息。

    那位平日里和颜悦色官声甚好的长安令姚尚大人,亲自顶风冒雪,领着人封锁了整条街。对住在这附近,听到或者看到一些事情的很多人,进行了严厉的训话。

    这些长安居民,有些吃惊地看到,长安令大人的脸色比天空的云层还要阴冷,这样的事在这位亲民官身上是非常罕见的。所有的人都被下了封口令,不许把知道的事泄露出去一字,否则全家下狱。

    带着全班衙役清理完现场的姚尚,看了看总捕头云猛,这位多年的老友与他对视一眼,两人的心头同样沉重。长安城内藏匿着这么穷凶极恶的匪类,而他们竟然毫不知情。幸亏这次被小侯爷全部铲除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虽然还不知道未央宫中发生的事,但紧闭的宫门和戒备森严的守护,以及在随后接到皇帝传出来的诏令,命令长安城全城戒备的时候,已经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

    但愿小侯爷的伤势无大碍才好啊,吉人自有天相!姚尚和云猛两人在暗中祈祷。与他们具有相同心情的人还有很多。得到元召受伤消息的人,反应也各不相同。

    元召的伤确实很重,换成普通人,恐怕这次就死于非命了。但他特殊的体质,自然与常人不同,几天的时间里,恢复的很快。当在某个夜深人静之后,一身黑色夜行衣的淮南郡主翻窗进入他的房间后,元召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

    “怎么,你讨厌看到我来看你啊既然如此,那我马上走就是了!”

    “啊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嘛,这么大脾气干什么呵呵!”

    “那你是什么意思哼哼!”

    “我只是受不了这种……跟你说你也不明白。反正就是感觉整天人来人往的探望,比去杀人要累的多啊!都说了没事了嘛。”

    “解开衣服!我要看一下……。”

    “看、看什么你想干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看看你的伤……小贼,你解不解?你不解我真生气了啊!”

    在对方的疾言厉色之中,元召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儿,磨磨蹭蹭的把上衣解开,虽然伤口处敷着药,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但中箭位置被撕裂的血肉依然翻卷着,看上去触目惊心。

    刘姝的眼圈蓦然间有些发红,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他如此关心,这个和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家伙,年纪比她小了五六岁,本来是不应该对他动心的,可是此刻看着那伤口,痛楚竟然感同身受。

    “你、你就这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吗皇家中的事少去掺和啊!那里面的凶险……你不知道吗”

    一双纤软的手掌轻轻抚上那伤口附近,在寒夜中带来温暖的柔情。听到那略带责备的细语,元召感觉有什么异样的情绪在心中升起,在这一刻,他竟窘迫的有些无所适从。

    自从孤单无依的来到汉朝,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时间了。从最开始的漫无目的和迷茫,到逐渐开始融入这个时代,回首前尘,只如一梦。他一直没有空细想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价值。

    直到在朱雀门外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他才忽然意识到,这个时代,因为自己的到来,终究还是改变了许多。也许,由于自己的努力,一些遗憾的事永远也不可能发生了。

    元召很清楚的知道,在千年之前的这片土地上,皇权还是不可动摇的最高统治,虽然在这样的制度之下,他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会有许多的障碍和无奈,但他还是尽量的想办法小心翼翼的绕过一些禁忌,在不动声色中迂回的去做成。

    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有些事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样做,也许不如大刀阔斧来的酣畅,但却是最保险而不容易激起巨变的策略。在元召的野望中,也许有一天,等到他把所有的局面都能掌控在掌中,那时候他才有能力彻底的放开手脚,让这世界的巨轮转向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想到过的方向。



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长安烟云暮
    在这一年冬天生在未央宫的刺客事件,并没有大肆宣扬,具体情形外界所知者甚少。不久之后,这件事便如同许多宫中秘辛一样,最后不了了之。当然,这只是天下人看到的表象。/p>

    背后的主使者,已经成为西凤卫全力追查的对象。这是大罪,不容宽恕。九州隐门,第一次被重重的记在了有关部门的密档上,开始在天下郡县查访缉捕。许多较量才刚刚开始。/p>

    宫中生了这么大的事,按照王太后的意思,是要把权力交给廷尉府严加查办的。皇帝正在犹豫的时候,出宫去长乐侯府探望的太子刘琚回来,带回来了元召让他传达的话。/p>

    “大乱骤生,人心未定,陛下切勿兴起大狱,牵连无辜,只宜查清事实真相就好。”/p>

    皇帝听到元召伤已无大碍的消息,长舒了一口气。心有所感,考虑再三,终于没有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府处理,而是把它托付给了司隶校尉终军,命令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真相,迅结案。/p>

    元召在终军来长乐侯府的时候,早已对他交过底,一些具体的细节对他说的很清楚。加上他自己的推测,因此,终军对于整件事的始终,已经胸有成竹。/p>

    在接到皇帝的诏令之后,司隶校尉府迅行动起来,这个年轻的机构,第一次开始挥出它的效率。不过短短的几天时间后,一份详尽的奏章便出现在了皇帝的案头。终军用简练的文笔,详细清楚的梳理了整件事从始至终生的经过,线索简单明了,推理严谨细密,真相证据历历在目,让人一看就明白。/p>

    皇帝对司隶校尉府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相比起廷尉府那一套残酷勾陷来查案的手段,终军这样的才是他想要的精干之臣。/p>

    未央宫中当然是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清查,以保证不会再有叛党的余孽存在,但并没有大肆株连。唯一没有死去的副总管段礼,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在对他进行了拷问,逼供出他所知道的全部事实后,被明正典刑砍了脑袋。/p>

    如此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解决了这次危机,没有引起朝局动荡,所有知道这件事内幕的人,也都暗暗的松了口气。现在只剩下唯一一个难办的问题,椒房殿和皇后那儿,要怎样做呢/p>

    这样的事,是没有人会不知好歹进言的。皇帝和皇后之间的矛盾,谁掺和谁倒霉。元召更是不会傻得去添加意见,因此,他借口在府里养伤的日子便一天天的拖了下来,正好可以好好歇歇。/p>

    然而,别人可以躲开,他却终究没有躲过去。当日在椒房殿中,他从楚玉的手中接住那皇后玉玺,使它得以安然无恙,没有损坏。后来打斗追杀之际,他顺手放在怀中,一直没有来得及还回去。/p>

    等到他受伤以后,刘琚来长乐侯府中探望时,便让他顺便带回了宫中,交给皇帝,随便他们一家人关起门来怎么处理,自己才不去操心呢。/p>

    可是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估摸着元召的伤好的差不多了。这一天,忽然差身边的贴身内侍来长乐侯府传旨,说皇帝有重要事情,要长乐侯去宫中伴驾。/p>

    元召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出这次召见有什么紧急的事情。问起那来传旨之人时,这位内侍虽然对元召毕恭毕敬的,却是一问三不知,啥也不知道。/p>

    元召无奈,只得先跟着去看看再说。这段日子,崔弘和小冰儿也从长乐塬跑到长安城里来了,在元召身边寸步不离。师父受伤,对他们是天大的事,如果现在再有隐门中人出现,估计这俩弟子就算拼却性命不要,也要把他们杀得干干净净。/p>

    听到元召要出府进宫,他俩早就全副武装起来,早早的在外面等着,崔弘背负无缺剑,骑在青骢马上,弓弩齐全,身子挺直,如一把出鞘的利剑,已经初显英雄之气。而从西域万里归来的小冰儿,跨上天山龙马,横握赤火剑,更是如一块璞玉经过了风砂的洗礼,眉目顾盼之间,开始闪烁光华。/p>

    龙马本来是她想要送给师父的礼物,可是元召没有收。当时他脸上带笑看着自己,说龙马跟着她,才是真正的主人。当她有一天统帅着千军万马叱诧风云的时候,龙马就是她最好的陪伴。/p>

    见元召的态度很坚决,小冰儿只得委委屈屈的答应下来。不过,师父说她给龙马起的名字稀松平常,一点儿气势都没有,还是用原来那匹马的名字好听。冠军,这才是这匹真正的龙马所应该具有的名字嘛!/p>

    她嘟起嘴巴,在师父面前又恢复到那副调皮依赖的样子,好嘛,冠军就冠军好了。她拍了拍马的脑袋,大声对着它的耳朵喊,喂!以后你的名字就叫冠军吧!/p>

    龙马长嘶了一声,似是听懂了她的话。倒是把元召和旁边的人都惹得哈哈大笑起来。小冰儿虽然有些迷惑,为什么师父老是对“冠军”这个名字感兴趣呢但她心中还是振奋的多些,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够如师父说得那样,自己作为将军,能够领着麾下的大军驰骋纵横,那可真是太好了。这可是她从小到大最大的梦想呢!/p>

    元召看着这俩弟子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不就是要出个门而已,弄得这么紧张干嘛?哦,还有元二到元十八这些府中人,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丹心只在人之初
    《大汉帝国史?皇后传》记载:“……冬十一月,陈皇后退皇后之位,仍居椒房殿,一切恩养如旧。元旦之日,立皇后卫氏,为其大赦天下,与民更始。孝景后三年之前非大罪者,皆释狱……。”/p>

    后人阅史书,翻过史官笔下这寥寥数语,也不过一眼而过,却不知道,这一眼之间,隐藏了多少风云激荡,人间悲欢。/p>

    这已经是元召尽力所求得的一个最好结果。“金屋藏娇”本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寄予了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只是这份美好生在了不该生的地方~未央宫中。/p>

    阿娇皇后没有错,皇帝刘彻也没有错,错只错在,这儿不是寻常巷陌百姓之家,凡间的爱情之花生长在皇家,结局只能是逐渐的枯萎凋谢。/p>
1...101102103104105...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