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时间是午后,旭日暖阳照得人身上很舒服。青瓦山庄那处被弟子们视为神圣之地的庭院中,金永吉正在喝一盏清茶。这种近几年刚刚从汉朝流传到真番国的茶叶,他非常喜欢。

    看着几弯碧绿的嫩芽,在清澈的水中舒展开来,沉浮上下,他品过滋味后,闭目片刻,心中竟似有几丝明悟。刀法之道,对于他来说,已臻化境。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而此时此刻,他忽然又有了一点所得,心中自然是十分欢喜。

    汉朝人果然有许多好东西啊!这小小的茶饮,竟然能使人平心静气,神台清明,不得不说,是世间的珍品。虽然那些商贾泛海运过来的价格十分昂贵,但在如他这样注重清修而得道的人看来,却是十分值得的。

    一长一短两把玄刀安静的躺在身后的刀架上,金永吉盘膝而坐,平息下流转全身的气机,睁开双眼,正要伸手去拿茶盏时,忽听一阵喧哗声从远处传来,随后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打破了这方庭院的宁静,也扰乱了他的心境。

    金永吉皱了皱眉头,在他静修时,门下弟子们是不敢随便进来打扰的。他预感到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目光投向院门的方向时,几名弟子面带着惊慌之色跑了进来。

    “师尊!大事不好了,雪哲师弟回来了!他、他……。”

    来报信的人也不知道因为紧张还是害怕,嘴唇哆嗦着,一句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遇事镇定,莫要慌乱!跟你们都说过多少次啦。他们人呢雪哲徒儿呢让他们过来。”

    金永吉双手扶在几案上,神色自若地问了一句。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动!这是他一直对弟子们的要求。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三四个弟子扑通跪倒在地,眼中含泪说出了令他大吃一惊的话:“师尊啊!他们都回不来啦!出海的十名同门师兄……都已经身遭不测。除了雪哲师弟一人身受重伤回来以外,别的都已经葬身在大海,尸骨无存了……呜呜呜!”

    晴天白日之下,如同有惊雷响起在耳际。金永吉嚯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即便如他这样心性修为已达深厚境界的人,也有些失态了。

    “你们说什么怎会如此……!金雪哲现在何处速速带我前去。”

    说完,他跟本就等不得别人起身,自己当先急匆匆地向外面走去。几个弟子连忙爬起来,抹去眼泪,边走边向师父说着。

    “师弟就在前面厅堂中,他……他伤太重了,是被在永川口的驻军抬回来的。”

    “……刚才看过了,师弟他四肢筋脉俱断……。”

    玄刀神的脚步略微停滞了一下,然后转出厅门,就看到了脸如金纸躺在木板上的青瓦山庄衣钵传人金雪哲。

    王险城景阳宫的大门开处,几匹战马疾驰而出,在贴身护卫的跟随下,名叫卫无忌的真番国三王子纵马跑在最前面,心中怒火升腾。就在青瓦山庄得到消息的同时,景阳宫中也已经知晓了海上发生的一切。

    不用等到卫王传令,卫无忌早已心急如焚飞马而出去看个究竟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舸争流战永川
    真番之地三面环海,一面毗邻辽东境。这样的自然地域,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以水为生者不在少数。出海口自然也有好几处,但要说是地理位置最重要的一处港口,自然就是永川口了。

    真番国用作军事用途的较大型船只,也有千八百艘,虽然都是些征集自民间的木船,满员装载不了百名士卒,但也足够用了。偶尔出动到近海,也不过是为了杀灭几个胆大包天劫掠来往商贩的海盗而已。

    弓箭、刀、石块、长勾杆……这些,就是他们在船上的wuqi。这些船,都停泊在永川口外的海面上,有一支五千人的海上军卒,就驻扎在永川口。这也算得上是真番国仅有的一支水军力量了。

    要说起来,这么薄弱的海上力量,对于真番国是远远不够的,这四五十年的时间以来,无论是卫满,还是卫右渠,他们的最大愿望,当然是建立一支能够纵横在这片水域的船队,从水陆两个方面,保障真番国的安全。

    但没有办法,综合全部的国力,他们也建造不出多少真正的大船。每当想到这个问题,卫王都会有些烦恼,看着三面浩瀚无边的大海,想要借助海运之力来增强国力的雄心,便一天比一天强烈。

    当又一轮朝阳,开始升起的时候。永川口内外已经是一片紧张的肃杀气氛。五千真番驻军早已经在领兵将军的大声喝令下,全副武装的登上了他们的战船。而负责留守的,一面加紧戒备,一面紧急派人飞马去报知王险城中的卫王知道,汉军的大批战船来到,请求派兵支援!

    其实,名叫崔被的永川口水军将军,在昨日傍晚就已经得到这个消息了。只是当时他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因为他认为消息来源并不十分准确,还达不到全军临战的程度。

    昨天暮色平西时分,在海边巡逻的一小队士兵发现了一艘自海中漂流而来的小舟,上面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带回营地经过随军医官简单救治之后,那个人终于醒了过来。而他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所有人大吃一惊。

    虽然崔被和他手下的士卒们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半死之人就是那位名头甚大的“真番英雄”金雪哲,但本着对青瓦山庄和玄刀神的崇敬之意,他们还是派出了十几个人连夜把金雪哲送回了云头山。

    人送走以后,真番的水军将军虽然心中也有些惊疑不定,对于要不要立即布置兵力封锁永川口海面有过犹豫,但经过与部下们商议一番之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天已经黑了,再说了大汉的船队不一定直接来到这儿,就算来了也不怕他们,自己手下这么多兵马战船,地形有利,本土作战,难道还对付不了区区一支渡海而来的汉军

    有些兴奋的崔被将军,甚至夜里还做了一个梦。汉军果然来到永川口,而自己率领真番水军一战成功,尽数消灭了他们。汉军被全部杀光,所有战船都被自己俘获,卫王传旨,加官进爵……。

    可惜,梦终究是梦,而且越是美梦越往往反而成了噩梦。崔被是在黎明时分被手下副将唤醒的。永川口瞭望台上的士卒,远远的发现了大批不明船只,看方向正是朝着这边来了!

    还沉浸在美梦回味中的崔被,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仅没有感到惊慌失措,反而有些兴奋起来。他一跃而起,一边在侍从的帮助下穿戴齐甲胄,一面大声命令着副将去集合人马,准备打一个大胜仗。

    然而,这样的兴奋劲儿并没有维持多久,当他带着人马来到海边,登上高处亲自观望的时候,崔被的心中忽然感觉有些发紧。他隐隐的觉得大事不妙啊!

    天光大亮,朝霞初升,一轮红日从海面跃出。光芒斜射在海面上,无数的海鸟盘旋飞舞的,越来越近的船帆之下,一列列巨大楼船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它们如同是海底的远古大鱼忽然浮出水面一般,就那样缓缓地移动着,带着无与伦比的压迫感,夹裹着波涛汹涌,直直向永川口碾压过来……。

    崔被感觉自己喊出口的话都有些嘶哑之音,心中的幻想早已经丢到了九霄云外,他声嘶力竭地催促着所有的兵卒赶快登船,散开队形赶上去迎战,那些巨大的汉朝船只肯定不灵活,瞅准机会靠近之后用弓箭射杀船上的汉军,勇敢的登船作战,也许是唯一的取胜之道。

    要认真说起来,崔被将军还是有些水上作战经验的。自己一方的船只在对方的那些大船面前,如同小舟一般。如果不积极出战,等着汉军逼近过来的话,那根本没有抵挡之力,要让对方趁机登上岸来,万一有个好歹,再把守卫的永川口丢弃了,那他就必死无疑了。

    真番五千水军士卒都是些水性极好的勇猛蛟龙,只要自己的这些船靠近了汉军楼船,那么利用它在水上行动笨拙



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剑分长短
    金色飞檐穹顶,王险城中的那座辉煌建筑就是景阳宫了。真番虽然国力并不富强,民间也多有疾苦者,但卫王右渠穷奢极欲,平时生活用度宫廷宴饮无不奢靡无度,极尽繁华。

    今日景阳宫大殿之上,卫王正召集群臣议事,得到永川口守将派人飞马来报的消息后,他心中还是有些重视的。尤其是听到三王子卫无忌去青瓦山庄探望带回来的情况,几天前他亲口赐予“真番英雄”称号的金雪哲,竟然这么快就死了?而且当日陛辞而去的十名玄刀神弟子无一生还!这不免给当前的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难道这次来的汉军真的这么厉害真番国会不会有危险呢?怀着这样惊疑不定的心情,卫王对下面的几个臣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被紧急召集而来的,自然都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们。当初卫满建立真番朝廷的时候,一切都是仿照的秦朝制度,因此,大多数的官名皆是与中原没有什么区别。

    国相崔明贞是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此人素来行事沉稳虑事周全,当初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同意与汉朝交恶,非常熟悉汉朝情况的这位国相,内心深处其实对汉家是十分倾慕的。毕竟他们的先人,都是东渡而来的,在祖辈相传的讲述中,广阔的中原大地才是这世间文明的发源地。

    但是卫王出于自身统治的考虑,最终还是这样做了。那个从汉朝逃亡而来的齐王世子,其实也曾经给崔明贞送过重礼,不过他没有收。而卫王终究没有经受住财宝的收买和野心的蛊惑,再加上匈奴人在这个时候添了一把火。于是,与汉朝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崔明贞不相信卫王不知道汉朝有多么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擅自挑起边衅,不过是一种侥幸心理在作怪。面对这位主上的一意孤行,身为国相的他,想要去阻止,根本是无能为力。

    真番大将军全太中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卫王给了他荣华富贵,他的这条命便卖给了王室。他对卫右渠忠心耿耿,只要是卫王下令,他统领着手下的兵卒当会遇神杀神,遇魔杀魔,不分对错!

    大殿当中还有几个参政的大夫,他们也都是朝廷的世袭贵族,都拥有着不小的势力,在这样的时候,卫右渠当然也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三王子卫无忌与他的兄长卫离人并排而立,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按照惯例来说,比他年长十岁的卫离人应该是将来真番王位的继承人,朝野民间的大多数人也都属意这位敦厚的离人王子,但这其中的关系有些微妙。

    最近几年以来,很多人已经觉察出卫王的心思发生了改变,他对少子卫无忌的关注逐渐超过了卫离人。他曾经在私下场合说过“无忌类我”这样的话,可见他对这个无论行事手段还是心胸都与他本人十分相似的小儿子,是十分器重的。当然,这也与卫无忌与青瓦山庄的渊源有很大关系。玄刀神金永吉的名头,并不只是一个虚名那么简单,卫王在很多事情上还要借重于他们。

    在一些持重的大臣看来,卫王的心思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兄弟阋于墙是最可怕的事,尤其是在宫廷之中,这简直就是取祸之道啊!

    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因为这样的事而亡国的例子,简直是数不胜数。远的就别说了,强大的秦朝不就是近在眼底的教训吗秦始皇帝宠溺少子胡亥疏远太子扶苏,身死之后,终于酿成难以挽回的恶果。如果那位伟大的千古一帝泉下有知,看到身后发生的那些事,估计会懊悔的呕血三升,连续再死上十次吧!

    相比起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全太中还有那些只知道维护自家利益的大夫们,国相崔明贞对这其中的隐患看得非常清楚,他的心中其实是有许多忧虑的。毕竟他的头上还顶着一个太子太傅的身份,他可不想做李斯第二。

    不过,卫王右渠是个非常固执的人,在不到非常合适的情况下,国相大人是不会去轻率劝谏的,这无分忠奸,只是最明智的保身之道。

    现在大敌当前,这些事只能先放在一边。渡海而来的汉军实力竟然如此强大,打破了君臣之前的幻想,是要好好的商议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了。

    “王上不必担心!听说汉人有句话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怕什么末将愿意率领我真番勇士把来犯之敌全部歼灭!管教他们一个个有来无回。”

    全太中的嗓门奇大声音宏亮,震的大殿之中嗡嗡作响。在他的认知中,什么汉人匈奴人,只要敢拼命,他们便都不是对手。

    并没有人附和与他,这位真番将军的鲁莽是出了名的,朝臣们大多都与他合不来。只不过都是碍于卫王的面子,又有些畏惧于他的残暴,因此才忍让他而已。

    &nbs



第二百九十九章 战鼓惊雷冲霄汉
    蔚蓝天空下,距离永川口十余里的海面上,滔滔海水开始翻起巨浪。不过,这不是因为风起,而是因为激战!

    说是激烈的战斗,其实有些不确切。如果要用准确一点的词语来说的话,这应该是一场单方面的剿杀。

    作为贵族子弟出身的韩嫣,从来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也从来没有杀过人。自从入宫伴驾之后,这些年来,眼界自然是开阔了许多,不过他经历过的最盛大场面,也就是在终南山上林苑千骑卷平岗挽弓射走兽了。

    在少年的梦想中,弓马骑射浴血杀场应该就是最慷慨的豪气。作为长安纨绔公子的那些岁月里,先辈的英雄功绩,往往会成为他们酒后矜夸的骄傲。韩嫣领着羽林军侍卫们跟在皇帝身边纵马驰骋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上了战场,会是怎样的表现。

    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人生经历的第一场战事是在海上。从大江入海跨越千里来到这里,韩嫣觉着自己已经丢了半条命。这个从来没有坐过船的标准旱鸭子,一路海上吐了个七荤八素,头脑昏昏沉沉的,这几天一直都躺在船舱里,动都不想动。

    每当看到元召那张幸灾乐祸的脸从自己面前闪过,韩嫣都会禁不住有些深度怀疑,这家伙当初那么痛快就答应带自己来,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啊?

    脚底下像踩着云朵,吃什么吐什么的滋味真的是太难受了!韩嫣现在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赶快上岸吧,只有双脚踏上坚实的大地,他觉得自己才能重新活过来。

    就在他迷迷糊糊不知道什么时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有些异样。睁开眼睛时,他发现船舱里所有人都不见了,就连那些一直在养精蓄锐的黑鹰军都不见了踪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心头猛然就剧烈的跳动起来!

    在下一刻,他知道自己的预感没有错。第一声战鼓开始敲响了,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绝对没有听错!他知道这是主战船最顶端的那面最大的牛皮战鼓发出的声音。

    紧接着,远近船上密集的战鼓声开始敲击起来。心脏随着鼓点跳动,热血在脉搏中翻涌,真正的勇士从来无所畏惧!韩嫣也不明白从何而来的力气,一下子跳了起来,脚步踉跄了几下,他稳了稳身子,背弓提刀冲出了船舱。

    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变得辽阔起来,东方的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粼粼碧波翻涌着一层又一层,所有的大汉男儿都各就各位,守护在楼船的四周甲板边缘,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视野前方无数的真番船只正密密麻麻的驶过来,真番人的面目和兵器的闪烁已经清晰可见。

    韩嫣抬起头来时,就看到了楼船最高处平台上的元召。千万缕朝晖给他的身上染了一层灿烂的色彩,穿着普通青衫的少年在这一刻是如此光彩夺目,宛若谪仙人物,不似人间所有!两柄巨大的圆木鼓锤握在他的掌中,双臂交错,左右开弓,“咚、咚、咚……!”的鼓声震动天地,也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魂。

    这位韩王信的子孙忍住心头的悸动,也拔出了自己的汉刀,在这一刻他不再是贵族子弟,他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建功立业,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和他的祖先都是真正的将门,而不是只会投机取巧的幸臣。

    与韩嫣同样心情的有很多人。一千黑鹰军精锐分列成两队,在公孙戎奴和张次公这两位随军校尉的带领下,奉命观战。今天的海上没有他们出手的机会,不过他们并不遗憾,不时有人偷偷抬头去看那个擂鼓助威的身影,心中热血沸腾。

    同样在这艘主将船上观战的,还有在护卫们层层保护下的太子刘琚。听着那些宫中侍卫们兴奋的议论,他的心中更是激荡的厉害。他亲眼看着巨大的汉军船只一艘一艘的排开阵型,汉军士卒在紧张地装配好船上的作战武器。甲板下专门装载武器的船舱打开来,那些成捆的弩箭,还有装在大木箱中的圆滚滚巨石,都被用简易的滑轮儿木架吊装上来,堆垒在床弩和投石机的周围。

    前锋船上的元十三和所有突进战船上的指挥者,早已经得到了大将军船上由旗语发出的作战命令,时机成熟时,自由开战!
1...107108109110111...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