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第三百零七章 踏征途 将旗出
今年冬天的气候确实有些反常,不仅北方的草原上温暖少雪,就连往年会被大雪封闭的终南山,也只在上个月下过一场后,就再也没见过一片雪花。
终南山山麓以北的大片地界,自从扩建了皇家上林苑之后,这里便成为了禁区。寻常人等是不准靠近的。而自从几年之前,相隔这里不远的长乐塬被赐封为长乐侯元召的封地,开始大规模的建设之后,更是有大片大片的地域被圈了起来,成为不同用途的基地。
至于到底是什么用途,在戒备森严的层层哨卡之下,外人根本就无从探知,因此,长安附近三县的居民虽然有很多猜测,但里mianju体真实情况为何,却是云里雾里不得而知。
名叫杜尚元的蓝田县令是知道这其中详情的人之一,毕竟终南山周围这片地面,在名义上还是属于蓝田县管辖的范围。那时曾经有砍柴的平民误入禁区,被巡守的士卒拘押起来,他身为父母官前去交涉,有幸得以窥见内里真容。
当时很凑巧的是,杜尚元遇到了长乐侯元召。彼时那位小侯爷刚从北疆回来,正是刚刚展露锋芒,名震长安。
他所看到的那一处禁区内,散养着大批的良马,那个时候怕不就有了几千匹之多。元召领着他大略看过之后,笑眯眯地告诉他,这些都是从西域和北部草原上通过不同渠道运过来的。其中的母马比例多一些,是为了让它们更好的繁殖,将来会有大用处。
杜尚元看着更远处那些在驰骋冲杀训练的精锐士卒,他当然明白元召所说的将来大用处是什么。因此,不用元召多嘱咐,他把所看到的一切咽在肚子里,一个字都没有对别人透露过。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对蓝田县辖区内的所有治下之民下达了严厉的禁令,无论有任何需要,绝不允许再踏入禁区内半步,否则后果自负。
每当想起这件事时,蓝田县令心中都很激动。有一支帝国的精锐骑兵,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茁壮成长着,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吏,却也知道大汉军队虽然有几十万之多,但真正的善战能战之师,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的骑兵队伍,更是几近于无。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多少年来,面对着匈奴骑兵肆无忌惮的随时侵入汉境而无能为力。长安附近有很多人家的亲人曾经死在匈奴人的弯刀下,这其中也包括杜尚元的叔伯。
这样的血仇,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去讨还的。杜尚元和许多人的想法一样,也并没有奢望能去报仇,只求得以后不要再发生被匈奴骑兵突入到长安附近这样的惨剧就可以了。然而自从那次听长乐侯透露过某种信息以后,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期待。
当不久之后,这位蓝田县令从很久之前就暗暗关注着的那支精锐骑兵,终于惊艳亮相在世renmian前,踏上北伐征程的时候,他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已经可想而知。不过现在,他和普通人一样,对此还一无所知。
如同他当年看到过的情形一样,时至今日,终南山至长乐塬之间地域内的马场已经发展到五六处,放养的战马也已经有了几万匹之多。这样的规模如果被外界所知,是很惊人的。
光是为了繁殖培育这些战马,元召和长乐塬上的人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虽然有皇帝陛下的暗中大量扶持,但元召只在这几处马场上耗费的钱财,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这几年里,皇帝刘彻曾经微服来过好几次,看着越来越庞大的马群,他心中的喜悦和振奋就一天比一天强烈。
“小子,就算你没有为朕做过任何别的事,只凭着给大汉培养出这几万匹良马的功劳,就算再赐封给你一个万户侯也是值得的啊!”
在不久之前秋风正好时候他最后一次来时,看过这些膘肥体壮的战马之后,曾经抚着元召的肩膀,发出过如许的慨叹。
而今,这些战马终于要离开终南山下的牧场,去到它们真正纵横的天地。
自从入冬以来,在这些广阔牧场里,黑鹰军的军事训练就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冰雪还是暖阳,也不管是密林还是山岗。人马纵横呼啸,排兵布阵往来厮杀,各种体能的训练和配合作战的演练,不嫌枯燥的一遍遍进行。因为在每一个黑鹰军将士的心头,都牢牢记着长乐侯元召在当初给他们制定下训练规程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正是这样平凡朴素的几个字,却胜过千万条大道理。再加上主将卫青的严格要求,黑鹰军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敢于懈怠。
不过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同,不管是在长乐塬上的留守军营,还是在终南山下的各个训练场里,黑鹰军将士们脸上都泛出压抑不住的兴奋之色。虽然不敢大声喧哗,不过都在悄悄议论着即将会得到证实的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不知道是从哪儿最先传来的,今天一早就开始在将士们中间流传,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认为和从前的几次一样,是有些人想上北疆前线立功想疯了,又编造出这样的谣言,如果被严肃的卫青
第三百零八章 黑鹰飓 汉之羽
第308章黑鹰飓汉之羽收藏本站手机看纵横纵横小说首页首页>历史军事>架空历史>汉血丹心正文第三百零八章汉血丹心作者:流年书柬更新时间::19字数:3100北疆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相继点燃了,几百里防线范围内,都已经能够看得见从草原方向而来的烟尘,那自然是万马奔腾形成的巨大场面。疾如流星的快马,载着马背上的红翎信使,不停的向长安城传递着最新军情。时隔几年之后,匈奴骑兵又一次大规模踏出草原,开始发起对汉朝的攻击。这个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传遍江北大地,夹杂着谣传和一些不实信息,一时间不免闹得有些人心惶惶起来。匈奴骑兵的来去如风,曾经给许多北方郡县的人造成过很......作品订阅:汉血丹心章节名:正文卷字数:3100字价格:15.0纵横币订阅本章该书不再显示扣费提示,此后新发章节自动购买下载客户端免费看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客户端目录背景字体宽度夜间章节评论发表章评当前章节:正在努力加载中...小说推荐小说排行榜|言情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都市小说|同人小说|科幻小说|悬疑
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战 血光寒
大汉帝国与草原匈奴之间的千万勇士,在向着他们宿命中即将展开生死较量的地方汇聚,风起云涌,波澜起伏,多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正式会战,在不久之后,就会轰然爆发。
相比起这一场举国轰动的大战,在遥远的东海之外同时发生的战争,由于山海的阻隔,似乎动静就小得多,但其深远意义,却同样的重要。
就在卫青统领的黑鹰军于终南山北麓广阔地带,进行沙场点兵誓师北上的时候,元召和一千黑鹰军同袍,在真番国土上刚刚结束了他们的第一次战斗。
与真番军队的第一次较量,赢的非常轻松,轻松的甚至超出了大部分将士的想象。在海上的时候,黑鹰军将士作为旁观者,曾经亲眼目睹了永川口水军的凶悍不畏死。那些冒着死亡的危险奋勇划船向前赤膊冲锋的战士,曾经给他们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正是因为那些人的表现,使他们从踏上敌国陆地开始,就在心里暗暗地戒备起来。
当行进中的公孙戎奴和张次公被元召派人叫到马前,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告诉他们两个人准备一下,一刻钟后将有三千驰援的真番军队来到,马上就会开战的时候,这两个人心中禁不住大为疑惑和吃惊。
不过他们并没有丝毫的犹豫,根据大将军的命令,马上就大声吩咐下去,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利用眼前的地形,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迎击,一路从侧翼迂回作为奇兵伺机突袭。
一千人马一分为二,他们两个人分别带队,行动非常迅速,平时的队伍分合演练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巨大的作用,每一个军卒对即将开始的作战意图都心领神会,如臂指使干净利索。
韩嫣就在元召的马后,相比起公孙戎奴他们把提前知道敌人行踪这样的事,归结为小侯爷的神机妙算,韩嫣却清楚的看明白了元召行军作战的一切细节。
通过他一路的认真观察,他惊奇地发现,在大队人马前进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不明身份的人来到元召马前,向他送上印有特殊标记的小竹筒一类的东西,然后,元召会亲自取出里面的布条,看过之后立即销毁。
韩嫣也是个聪明的人,他虽然不会去看字条上的内容,但心中已经大略猜想到,那上面写的一定就是关于真番军队的动向和前进路上的情况了。
想到这一点时,他心中已经是极为震惊。难道说在大汉远征军正式踏上这片国土之前,元召已经提前派遣了许多人潜入真番境内了如果自己的猜想没有错的话,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还在船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细致的安排好一切了。
原来他已经有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自己从前了解的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看着眼前稳稳坐在马上的身影,韩嫣感觉越发高大起来,他心中追随的念头也就更加强烈。
短暂的时间过后,前方开始响起杂乱的声音,脚步声和兵器撞击声以及乱七八糟的叫喊响成一片,转过路口,一处丘陵山脚下终于出现了真番人的旗帜。
徒步行进的真番军队人数大约有三千多众,这一点,提前传来的情报上说的很准确。不过,战斗力如何呢元召对早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公孙戎奴略微点了点头,第一战,要全胜!
负责正面迎击的公孙戎奴胸中的热血开始沸腾,他轻蔑的看了看对方的阵容,没有拔出那把特制的宽厚汉刀,而是从马鞍旁摘下了他的金钉狼牙槊。
“每当临战必先勇”!这句话,是后来元召对他的评价。彼时已经位列帝国十大名将之中的公孙戎奴,每当酒后自夸时,必定会把元公对他的这句赞誉,骄傲的说上那么十遍八遍的。
也不怪他会如此骄傲,若论起冲锋陷阵之猛烈,就连后来与他并称为“公孙双璧”的另一猛将公孙敖,也自甘略逊三分。
公孙戎奴原先的马上兵器是一把沉重的大铁椎,不过那玩意儿虽然杀伤力大,但用起来并不顺手。他当年第一次追随元召北上送利安公主和亲的时候,见到匈奴左贤王手中所擎的独家兵器狼牙槊时,心中十分喜欢。不过很可惜,元召在万军阵前,斩杀左贤王时,一刀削三首,把狼牙槊的槊头都砍断了,毁了那杆宝槊。
后来在长乐塬上的时候,有一次无意中闲谈说起,元召喜欢他的爽直性格,就根据他的身长力气亲自设计了一柄,吩咐冶炼师傅按照分量打造出来,送给了他。
得到合手兵器的公孙戎奴简直喜欢的不得了,心中的感激之情自然不必细说。今天,他要用这柄小侯爷亲自赠送的金钉狼牙槊,开始这场踏平真番国的大战。
对面来的这三千真番军队,正是从王险城外大营中派遣出来的先锋队伍,他们奉三王子卫无忌的将令,先头赶往永川口,目的就是堵截住从此处登陆的汉军,牵制住他们,让他们不得前进,给随后赶来的大队人马创造围歼条件。
领头带队的是一名深受卫无忌器重的偏将,他接到三王子的亲自派遣后,自然十分振奋。他
第三百一十章 仇与怨 转念间
真番国三王子卫无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那位如神一般的师父,会在与敌人的决战中死去。他在青瓦山庄学艺八年,对金永吉有着怎样的修为,知道的非常清楚。/p>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认知,当他带着手下心腹们兴冲冲地来到王险城外大营中,准备调兵遣将,去围歼在永川口那儿登6的汉朝军队时候,听到突然传来的金永吉已经身死的消息,他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p>
这怎么可能这是他的第一个念头。然而当他听完详细的汇报之后,一颗心沉了下去,他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玄刀神果然死了,死在更强大的对手之下。/p>
卫无忌继承了卫王右渠的狠辣与残酷,被自己的父王期许为一个能干成大事的人。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人类的感情。早些时候金雪哲的死,已经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恨,本来以为师父亲自出马,一定可以报仇雪恨的,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p>
如果说五千永川口守军的死,是属于国家仇恨的话,那么,现在添加上这两笔血债,真番与大汉军队已经是不共戴天,不死不休。/p>
卫无忌胸中怀着巨大的仇恨,命令最先准备好的三千先锋军先行出,以最快的度去永川口方向迎击出现的汉军,他咬牙切齿的下达了必杀令。对于出现在真番土地上的汉人,不要俘虏不留活口,要全部杀光,方能解心头之恨。/p>
卫无忌把这三千人派出去后,又命令心腹部将们,抓紧时间把大营剩余的近两万人整备完毕,随后出。而他自己则骑了快马,在几十名护卫的簇拥下,风驰电掣的来到了云头山上的青瓦山庄。/p>
这个时候的青瓦山庄,已经是哀声一片。师尊金永吉的遗体被弟子朴友南背了回来,放置在了平日里众人聚集听师父讲解武学奥义的厅堂中间。几个同门正在一边哭着,一边给他整理遗容。/p>
无论金永吉生或者死,进到了青瓦山庄,卫无忌便不再是王子的身份,而只是众弟子的同门。大放悲声自然是免不了的,在生死面前,无论身份如何,一些感情会变的单纯。/p>
朴友南已经详细的把过程讲解了一遍,敌人的强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点,即便心中不服,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但对于师父最后留下来的遗言,大多数人的心中却并不赞同。/p>
“要青瓦山庄的所有弟子都不要提他报仇,从此后不理世间是非,专心研究武事……师尊真的说过这样的话?”/p>
卫无忌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满脸悲伤的大师兄朴友南,问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p>
朴友南神色很平静,他自从用不带任何感**彩的话,原原本本的说完玄刀神与那个汉人少年的决战过程后,便低头静默着,没有再多说什么。此时听到来自同门的疑问,他也只是略微抬起头,看着躺在那儿的金永吉遗体,点了点头。/p>
“这句话是师尊临去时亲口所留。想来他的本意,是为了要大家不要去无妄的送死,我想,我们自当遵从。”/p>
卫无忌不以为然的冷笑了一声,玄刀神金永吉门下三千弟子,遍布真番国内各地,并且都是武艺高强之辈,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他正盘算着怎样好好的利用起来,又怎会因为一句话轻易罢手呢!/p>
“师尊不幸为奸人所害,我们正应该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去把那汉人元凶诛杀授,为他报仇雪恨!如此,方不负他老人家教导一场。如果就此撒手不管,任凭敌人猖獗,又怎么对得起这些年师尊的恩情呢身为青瓦山庄弟子,枉生于天地间矣!”/p>
他的这番话还是很有鼓动性的,练武之人,胸中的血气遇到难平之事,终归是有愤慨郁积,虽然有师尊遗言在先,但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还是觉得要去报仇的,否则真的是余生难安。当下就有许多人大声附和起来。/p>
“三王子,师父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不可鼓动同门妄自违背。想必师尊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你们这样做。”/p>
朴友南虽然看到大家都已经是愤愤难平的神色,预感到有可能很难说服他们,但他还是面无表情的又劝说了一句。汉军的强大,还有对手的武功之高,使他清醒地认识到,真番国这次可能要有劫数了。/p>
但青瓦山庄弟子们心中的仇恨,已经被卫无忌成功的煽动了起来。没有几个人再理会这位大师兄的话,一时间群情激奋,复仇的怒火已经燃烧在每个人心中。这样的气氛,在听到外面传报,说有大批来自中原的武人请求来祭拜玄刀神的时候,达到了顶点。/p>
这次来的人很多,有二三百之众,其中的几个面孔,朴友南和几个同门认了出来,他们就是几天前来青瓦山庄拜访过师尊的那些人,据说是来自于九州隐门的一股庞大势力。/p>
卫无忌大喜之下,以真番王子和青瓦山庄主事者的身份接待了他们。一番密谈之后,达成了某种共识。青瓦山庄将与这些
第三百一十一章 无缺剑 男儿胆
甘云岭的名称由来,已不可考,虽然被真番当地人称之为岭,其实它的地形十分险要,深沟峻岭密林陡坡。也正是因为利用了这些险峻环境,一支汉军的残部才得以在这儿负隅顽抗到现在。/p>
在附近民众的眼中,逃亡到这儿的这支汉军,全部被歼灭也就是早晚的事儿。总共有三万多真番军队包围了这片山区,封锁了全部的进出通道,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月时间了。/p>
领兵的将军们之所以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攻势,把这些汉人全部消灭掉,是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接到卫王传达的命令,为了尽量减少真番士卒的伤亡,不必急着动进攻,围而不打慢慢的困死他们,却是一条最简单的办法。/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