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小侯爷,我相信这个日子一定很快就会到来的。既然你亲自出马了,平定真番指日可待。到时候我一定专门儿铺开这条通道,让这儿的每一个人都能喝到我们汉朝的佳酿。呵呵!”
十几个真番人目瞪口呆,这、这算什么事啊!眼前这些汉人也太猖狂了吧这还没有开打呢,就已经在盘算平定自己国家后怎么样赚钱了?他们就有这么大的自信?
“好吧!就凭着你们是些好酒的汉子,我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每人赏一坛酒,但是必须要喝的点滴不剩。”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不仅是金日丸,所有的真番人都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明知道也许喝完酒之后就会被处死,但对方的话还是让他们感到悲喜交集。
“将军!此、此话当真?”
金日丸什长哆嗦着厚厚的嘴唇问了一句。元召却并没有再理他,而是挥了挥手,转身回去了。随后他们就被带到一间空屋子里,果然有人搬进十个酒坛放在了他们面前,然后解去他们手上的绳索,反锁上门,不再理睬。
一股浓郁的酒香环绕在房间里,双手得脱自由以后的真番人只不过迟疑了片刻,就扑到酒坛旁边,一人抱起了一只。金日丸用肥胖的手急不可耐地除去泥封,搬起来咕咚咚就喝了几大口。一股清冽辛辣入喉,直到肺腑间。
“好酒!好酒啊好酒!兄弟们,没想到临死之前还能喝上这么好的酒……都喝!全喝光!一滴也不准剩……!呜呜呜!”
泪中带酒,酒中有泪,十人痛饮,无人再多说一句话。
多年以后,今夜的这座小镇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大城镇,在街心有一座当地最大的酒坊,经营着从中原内地运来的各种美酒。酒坊的酒类非常齐全,不仅在这高丽郡名声最大,就连临屯、乐浪、玄菟这其余三郡的所有酒类经营商全部算上,这儿也是规模最大的。
店主人是个姓金的胖胖家伙,有着精明的经商头脑,大家都喜欢叫他金胖子。这处酒坊之所以能把规模做到那么大,是因为传说中,金胖子与皇都长安的某个大人物有过渊源。只不过每当有人问起他这个传闻时,已经是巨富身价的胖子总是笑而不谈,显得高深莫测。
其实那个世间的传奇人物,他也只不过就见过一面而已。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取出那幅很多人家都会暗中供奉的画像,想起那次生死关头的奇遇,他的心中便涌生许多感慨,当时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那夜那坛烈酒的滋味是那么浓烈,彷佛已经渗透进他的骨髓里,在此后的岁月中,原名叫做金日丸的这个胖子尝遍了世间的许多美酒,却再也没有喝到过那么好的滋味……。
之所以没有杀这十个真番士卒,倒不是因为元召有好生之德,在战场之上没有什么仁慈可讲,这一点他从来不会手软。不过,“不杀俘虏”是他很久之前就对黑鹰军将士们灌输过的一种思想。毕竟战争的手段,不是为了消灭,而是为了降服。
“……更何况,这些临死前还想着喝口酒的人,才是真正的好酒人士嘛,将来他们就是最好的消费人群,杀了多可惜呀!哈哈!”
对于元召这个笑嘻嘻的解释,公孙戎奴这些厮杀汉都挠了挠头,他们虽然很有些听不明白这些话中的意思,但想来小侯爷一定是有深意的,大家都自当遵从就是。
大战临至,情绪激动的黑夜自然过的飞快,将近四更天的时候,休整过后的一千黑鹰军将士都已经集合完毕。一切已经不用再多
第三百一十五章 西风烈 疾如火
《大汉帝国史?元公世家》记载:“……冬十月,元公拜将征略辽东。时真番王右渠桀骜,杀掠汉境民众者众。又素怀野心,与匈奴勾结,欲攻汉久矣!真番者,习俗善变,狡诈无义,元公为消除后患,临战谓诸将士曰‘彼国民狡黠,必临之以上国兵威震慑,方得使其归服。故战,当不忌杀戮,以战尽全功。’/p>
月仲日,入真番国腹地三百里,至甘云岭救围汉军残部。平旦,突袭真番大军营地。元公身先士卒、披坚执锐,火烧敌前军大营,挫其锐气。后激战,率千骑破三万余众,几杀戮殆尽。真番军大恐,后闻元公兵锋到处,望风而逃。公所部以雷霆之势,五日追敌近千里,大小十余战,下城三十二,真番国近大半国土平定!元公时年十六岁,闻者无不叹服,公弱冠时之雄姿伟烈,虽古之名将已难望其项背矣……!”/p>
如果不是《大汉帝国史》素来以“信史”而著称于世,后世的人很难相信这一段记载的真实。仅从这寥寥数语中,已经可以遥望当年斯人之风采,为无数兵家所膜拜。/p>
不过,在当时的人眼中,史书中的这一段记载,不仅没有一点儿夸张的成分,而且还简略了许多精彩细节之处。/p>
其实,在元召波澜壮阔的百战生涯中,甘云岭战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的战事。大汉史书上之所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不过是因为这场战役,是元召真正战场生涯的开始而已。/p>
而相对于汉军和黑鹰军来说,这是他们代表大汉帝国和邻国进行的第一次大战,能取得这么骄人的战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信心,使大汉健儿从此真正踏上百战百胜、威震四海的征途!/p>
当日的甘云岭战役爆后,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黑鹰军的厉害之前,围困汉军已达一月之久的真番军队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下场会那么惨。/p>
前军大营乱起不久之后,身在中军的金太中将军就接到了手下的紧急来报。他从睡梦中被推醒,只听了不到两三句,就大吃一惊的蹦了起来。事情生的太突然了,这难免让人措手不及。/p>
不过,此时还没有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听闻到对方好像只有千余人马时,金太中一边顶盔贯甲穿戴整齐,一边大声的传令,赶快从前营和中军大营抽调精锐,去把来袭的这股汉军消灭!/p>
简直是太猖狂了吧!在真番的地盘上,即便是骑兵,想要以千余人马来冲击三万多军卒的大营?这不是自己找死吗!不管他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一定要把他们都留下来,不能让一人一骑跑掉了!/p>
见到将军怒,几个闻讯匆匆赶来的部将不敢怠慢,看到后营冲天而起的火光,连忙赶赴各处督促士卒赶快集合,准备迎敌。不过一时半会儿哪有那么容易就组织起人来正在沉睡中的士兵们被粗暴的叫醒,许多人起来时还有些懵懵懂懂,根本就不知道生了什么事。/p>
燃烧着的火堆光影中,许多慌乱的人影晃动、兵器碰撞的声音、将校们暴躁的大声呵斥、一些埋怨和咒骂……显得乱七八糟,没有一点儿秩序。这些士卒本来就是从各地不同地方来的,平时还好些,在这黑夜的乱局中,想要快的组织起来作战,那又谈何容易呢。/p>
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或者失败,往往就是在极短暂的瞬间而已。这边正在整军迎战的空档里,后军大营却已经大事不妙了!/p>
真番人的辎重粮草堆处被引燃以后,火势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再加上连绵的帐篷一顶接着一顶,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是火光冲天,一片火海烟雾弥漫。/p>
很多没有来得及逃出来的真番士卒,都被活活烧死在了里面。还有一些身上或者衣服上着火的在惨叫着到处乱跑乱撞,虽然最终不免一死,但这些凄惨的景象,却使人更加心惊胆战。/p>
当然也有许多手脚敏捷行动迅之辈,来不及穿衣服就拎着刀剑跑了出来,但他们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身边经过的高头大马如同黑色旋风,马上的汉军骑士,都化身为暗夜里收割生命的死神。挥刀而过时,一颗颗头颅已经滚落在地。/p>
类似的夜间作战训练,黑鹰军在终南山那些山林草丛之间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都无比默契。他们共分成了几队,在大营当中穿插前进,时而汇合时而分开,遇到大批真番人聚集时,就合力歼灭,遇到小股的慌乱逃窜者,马蹄踏过处,早已屠戮灭尽。/p>
在这样的战场上,骑兵作战的优势挥的淋漓尽致,再加上黑鹰军训练十分有素,从开始接战到突破后军大营,也不过就是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而已。这些真番国的地方部队遇到黑鹰军,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可以说,黑鹰军将士们根本就没有遇到有效的狙击,整个局面只是一边倒的杀戮和追亡。/p>
一些侥幸逃得性命的士卒拼命的往后面跑去,后面是己方的大队人马所在,也许只有逃到那里才能活命。然而,他们想错了,在这场战斗中,越往人多的地方聚才死的越快,最后活下来的,反而是少部分见机不妙装死滚进路边草丛里的人。/p>
不过很可惜,没有人会预知随后将要生的事,悲惨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蜂拥而至的逃亡者冲乱了中军大营中刚刚组织起来的阵型,看着跟在他们后面纵马追逐过来的黑压压一片骑兵,几个部将急得大喊大叫,命令赶快冲上去迎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p>
&n
第三百一十六章 当无敌 万军破
每战必先的公孙戎奴,这个以一介平民身份而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的人,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在开启大汉盛世的这个将星璀璨的时代,他最后能有资格被列入十大名将之列,这也绝对不是侥幸得来的。
相比起后来峥嵘岁月中的许多场大战,这次在甘云岭战役中的表现,对于公孙戎奴来说,只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刚刚杀死的是真番大军的主将,但看到前方敌人阵脚大乱,四散溃逃的情景后,这样的时机,他当然不会放过。
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槊,纵马驰骋之际,真番士卒死伤无数。后面几百骑黑鹰骑士散开队形,开始肆无忌惮地砍杀一切马前敢于抵抗者。
黑鹰军三路突进,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随着后军大营整个的成了一片火海之后,中军大营的士卒们在听到金太中将军已经身死的消息后,看到迎面而来的那些杀神们,魂飞魄散,也早已经无心迎战,乱哄哄的四处奔逃。
一切和预先推演过的一样,几万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大军,不过如同一盘散沙而已。被黑鹰军驱赶着,像是虎狼在后面追逐着羊群,一众残兵败将鬼哭狼嚎冲入了前军大营这处最后的屏障。
然而他们的噩梦并没有结束,这些曾经残杀过许多汉军的真番军卒,也许注定今天是他们的索命日。一口气冲杀至此的黑鹰军重新整合为一,在前军大营前面稍作休整。随着元召手中刀一挥,重新变换了战斗队形,开始全面突击。
此时前军大营中的士卒大约还有一万五千人左右,除去一路败逃至此的,其余的也都算是这其中的精锐了。他们作为攻打甘云岭上汉军的主要力量,被安排在此处扼守要害,今日天明以后本来是要展开总攻的。
预料之外的战乱开始后,得到消息的几个将军马上就开始紧急集合起各自手下的兵马,等看到敌人踪迹出现的时候,已经大体整好了队形,跟随着严厉的指令,这些真番士卒有的开始放箭,有的从侧面出击,开始进攻。
元召并不迟疑,一马当先就朝着前面的万军之众冲了过去。到了这个时候,真正的战斗也许才刚刚开始。后面的所有将士,没有一个人犹豫,战马骤然提速,马上骑士伏低了身子,用刀和随身所带的盾牌护住马的前方,避免战马被流箭所伤。至于他们自己,却没有这种顾虑,只要在冲锋时放下面甲,在全身盔甲的保护下,这些真番人的箭雨根本就伤不到他们。
大营前面的空地并不算太宽阔,两边不远处就是山谷断崖,当先涌出来的几千人都是真番军中的敢战之士,凶猛的叫喊着挥刀前冲,仗着人多势众,并不惧怕前面冲过来的马上汉军。
羽箭射在头盔和甲胄上,叮咚作响,偶尔有人被射中掉下马去。黑鹰军手中的九臂连环弩也开始发威,一排排的平射过去,死亡与鲜血的花朵,但随着双方越来越近,开始大片的绽放。
就在这个时候,大营的后方突然爆发出了喊杀之声。许多真番人心中一沉,回头看时,只见从甘云岭的山道上、树林间、乱石后,大批衣衫褴褛的汉军,呐喊着正冲杀下来。
此时天光大亮,一轮红日从远山深处蓬勃而出。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平静的冬日清晨,然而有一场千骑万众的鏖战却正在发生。
左将军荀羽双手持刀冲杀在队伍的最前面,从山上往下奔跑时,踞高临下早已经看到身形矫健的黑鹰军骑士杀敌的场面,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令人血脉喷张。
他手中的汉刀,有一把是自己的,另一把却是死去的兄弟的。跟随他从辽东进入真番的一万多人,如今只剩下了四千余众,再加上楼船将军杨仆全军覆没的那两万人,共计两万六千多大汉将士一个月的时间内都葬身在了这片土地上。
血债要用血来偿!被围困了这么久,九死一生之下还能留得性命在,今日终于等来了援军,此时不拼命杀敌,更待何时!
自从看到山下远处传来的火云箭xinhao之后,焦急等待了大半夜的荀羽便兴奋地一跃而起,率领着早就集合起来的全部汉军开始往山下冲来。只不过上半段山路陡峭非常难行,这一路下来倒用去了不少时间。
此时终于冲到山下,敌军大营就在前方半箭之地外。千骑奔驰的黑鹰军已经冲入了真番军队中,杀声震天。看到那些熟悉的影子,荀羽身边人影掠过处,早有人已经冲到了他的前面,崔弘手中无缺重剑迎风而立,劈斩横砍光华绽放,一时间,赶过来接战的真番士卒死伤一地。
其余的汉军也如同疯虎一般与追上的敌人厮杀起来,到了这个时候,要想活命,就唯有拼命了。
这一面大乱开始的时候,另一方面的真番军队却根本就无暇后顾,因为等到那些黑袍玄甲的汉军骑士透阵而入时,真番人才发现,这是一股如此可怕的力量!
&n
Www.aiXS.OrG 第三百一十七章 镰勾月 乱风波
当夜幕再度降临的时候,海天连接处,一弯新月如钩。王险城中的喧嚣渐渐散去,一切重新归于平静。冬天里的城市本来就显得萧瑟,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处于贫瘠的国家里,平常人家更是早早的就关门闭户,或者是早些睡觉休息,或者是盘算着明日里艰难的生计。
最近在都城内外,流传着一些很不好的消息。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听了总是让人心慌乱。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传来的风声,说是这次卫王和他的臣民们,要有劫数了。
因为卫王的贪婪,为了侵占汉朝的沧海郡,不惜与匈奴人勾结,屠杀汉朝的军民人等,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以至于惹得汉朝皇帝龙颜大怒,派遣了精锐部队,以他们朝中最厉害的无敌将军带领,渡海来到了真番国境内,不久之后,就会展开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了。到时候眼看就是生灵涂炭,生死难料啊……!
这样的消息,是最近几天才刚刚开始在王险城内外流传的。普通百姓虽然将信将疑,但人心惶惶总是难免的。
相比于大多数地方被黑暗笼罩,有几处烛火通明、夜间饮宴、歌舞之声的场所,除了卫王所在的景阳宫之外,应该就是贵族们的居所了。
真番国中,贫富差距严重,大部分的国民被残酷的奴役着,他们辛勤的劳作,为国家出力去战争去掠夺,国库的财富和资源却被以卫王为首的极少一部分人垄断着。在这样的局面下,贫者日益贫穷,富贵阶层却更加奢侈无度。
社会不公和压榨造成的反抗也不是没有,不过一些底层勇敢的行为,却都被掌握着十几万军队的卫王血腥的镇压了。
小国寡民,君主无德,曾几何时,在大贤箕子的教诲下,流传在民间的那些仁德教化早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是最近百年来,因为战乱而逃亡至此的人日益增多,更是使这片土地衍化成了唯利是图、崇尚暴力的国度。
有很多人其实早就在暗地里祈祷卫王右渠赶快完蛋!这些人中,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有很多贵族对他的不满也由来已久。只不过这样的情绪,没有人敢在表面上表露出来,即便是一言一行的不满也不行。卫王对待怀有异心者的手段,不是一般的残忍。
夜色阑珊中,真番国相崔明贞的府中依然亮着灯火。崔家也算是当地的大族了,他们的祖上自然也是从中原来的,不过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旧事。相比起卫姓王室不过百年的历史,崔家对这片土地的认识,显然要更深刻的多。
年近五旬的崔明贞近来感觉很吃力,这倒不是因为朝堂。朝堂上的大事,只要卫王做出了决定,他一般不会再有什么异议,奉王令传达下去,照办就是。这不能怪他尸位素餐处事圆滑,而是一种在现在形势下最明智的保身之道。
这本来不是他的风格,身为先王遗留下来的老臣,他应该在朝堂上拾遗补漏、犯颜强谏才是。不过,自从这位右渠王继位以来,大搞铲除异己加强集权那一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弄得朝廷内外腥风血雨,一波接着一波的诛连治罪之后,他便明智的闭上了嘴巴,从此以后只做一个顺从的臣子、泥塑的国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