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一起,言辞犀利。
“罪证?呵呵!你堂堂的蓝田县令,跑到长安地界来搞事,这本身就是违反大汉律例的行为。如果在皇帝面前参奏,你以为凭着你舅舅的关系就能轻易的脱罪吗”
景行却没想到任宽这么不留情面,当着许多人的面,直接就揭穿他与刘屈牦的特殊关系。不禁心中恼怒,反口还击道。
“那你就去皇帝面
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机
长久以来,素汐公主都在太子刘琚心中占有重要的份量。也许可以这么说,她是除了卫皇后之外,他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亲人。
宫中岁月,在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惊涛骇浪。他们姐弟经历过酸甜苦辣,更有生死时刻。这其中的滋味,远非外人所能理解。
世人都说当今太子仁慈,可又有几人知道,在他隐忍之下深藏的,却是一颗多么敏感的心!
成年之后的太子刘琚,并非不知道皇帝对自己母后的日渐冷淡。他曾经为此深深苦恼,却也无可奈何。而皇帝对他的不喜,最近几年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是他的背后有强大助力,恐怕在经历的几次危机中,早已经难以幸免。
然而现在,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有力的依靠,都已不在身边。未央寂寥,长安空荡,他第一次感觉到心中的慌恐与无助。
太子已经不再是小时候那个遇到什么事都跑到母后面前寻求庇护的孩子。他有自己的力量,想要张开羽翼,独自去抵挡外界的风雨了。
只不过,他心中涌起的杀机被几个心腹大臣阻止住了。不管是东方朔、司马相如,还是终军、严安等人,他们是绝对不会同意太子用激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殿下!且息怒,不可乱了分寸。皇帝陛下现在出巡在外,长安绝对不能出任何乱子。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太子殿下在皇帝心目中处理朝廷政务的能力啊!”
东方朔虽然智慧过人,但在当前的局面下,他也有些不太明白以尚书令刘屈牦为首的那些人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地发起挑衅。按理说,就算是元召、卫青相继出事,可太子毕竟还是太子啊,和注定在不久将来继承皇位的人作对,这是何其不明智的行为。以刘屈牦的老奸巨猾,他这样做真是令人费解。
“这些日子,他们屡次在朝廷政务上故意刁难,也就罢了。针对我的一些流言蜚语,我也能容忍。可是却没想到,这次竟然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先是派人借故扰乱长乐塬,更于昨夜突袭安国侯府……如果因为太子的缘故而对这样的事都能无动于衷,那我宁愿不当这个太子,也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太子刘琚心情激荡。自从在不久之前那些不好的消息陆续传来,他也曾数次以各种理由去长乐候府探望过阿姐素汐公主。每次见到她一副幸福憧憬的样子,他的心中便说不出是怎样的滋味。虽然明白侯府上下人等都严密的封锁了消息,不让素汐公主和苏灵芝知道元召的事,但他却很清楚,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早晚有一天,阿姐会知晓一切。太子刘琚不敢去想,那时她会是如何的悲伤!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几人互相摇头叹息。他们完全了解太子的心情,更明白他话中的决绝之意。但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在没有完全弄明白对手的最终目的之前,如果一旦判断错误,轻易的做出任何决定,都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且不可擅动刀兵啊!说不定有人就是故意如此,想要激怒殿下,从中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此不可不慎!”
司马相如自从长乐塬回来之后,又亲自派人去渭河上下探查过那件事的来龙去脉。确定那些所谓的盗贼与长乐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关系。只是想要指出背后主使之人,却是非常困难。如果对方真的是想要借助这样的事来牵连上太子,那就更不可掉以轻心了。
其他几人与东方朔和司马相如是相同的意见,劝太子冷静下来,从长计议。刘琚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压抑住怒火。他抬头看到跟在最后面的长安令任宽时,又有些焦躁的问了一句。
“那个蓝田县令与中山侯到底是什么关系”
“回太子殿下,中山侯刘屈牦正是蓝田县令景行的亲舅舅。他们这次擅自搜查安国侯府,是奉了刘屈牦的命令。”
任宽毫不隐瞒。既然这场斗争已经势不可免,他必须为太子和大家提供最准确的消息,也好做出清晰的判断。
“毫无疑问,这背后就是刘屈牦这只老狐狸在撑腰!太子殿下,诸位,我主张这次必须要狠狠的回击,绝对不能让元侯府上承担任何莫须有的罪名。对方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想要打击元侯势力这么简单。他们矛头所指的方向,恐怕是在太子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司隶校尉终军抬起头来,眼中光芒闪烁。经过这么多年的
查奸纠恶,见惯了这世间的魑魅魍魉,他比任何人都深深的了解,在权利的争斗中,没有做不到的恶,只有想象不到的恶!
虽然早就有这方面的猜测,但终军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还是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他们都很清楚刘屈牦是什么人。作为宗室中地位最高的朝廷重臣,依附在他背后的势力如果联合起来,将是一股十分可怕的力量。
太子刘琚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想听到的话。终军此
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
在许多重大事件发生之前,掌握先机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通过秘密渠道与随着皇帝出巡的吾丘寿王等人保持随时联络的刘屈牦,现在的手中就有着长安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绝密情报。
中山侯府,面对着许多双疑惑探寻的目光,刘屈牦收起了笑容。这个连太子都要尊称一声皇叔的老家伙,此刻心中的热血澎湃,不输于青春少年。
“把你们每个人所能召集的力量,都召集起来吧!也许会有大用。”
看到他的严肃神情,在座者面面相觑,大多都不太明白他这句话中的意思。
“尚书令大人,恕我等愚昧,在这长安城内,真的需要这样兴师动众吗”
说话的人是暗地里早就投靠到这方势力中的南营将军,他最近这段日子心情很不痛快。因为他麾下的得力助手,也就是那位名叫郭昌的倒霉蛋,带着三千精锐的骑兵出去,糊里糊涂就掉了脑袋。这口气一直憋在心底,令人难以下咽。不过,当此刻察觉到刘屈牦话中流露出的危险气息后,他还是暗自感到有些吃惊。
他问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大家之所以投奔到位高权重的中山侯门下,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各自的仕途着想。谁都知道,等到皇帝出巡归来,刘屈牦势必会成为朝堂上的第一人。等到那时候,大家跟在后面摇旗呐喊,锦上添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继续葆有荣华。
可是现在,看尚书令大人的意思,这是要有大动作呀!许多人心中也和那位南营将军一样,十分不安起来。
刘屈牦眯着眼睛,早已把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在心中冷冷一笑,既然都是为了利益而来,那就必须在接下来的风云大潮中群策群力,替自己冲锋陷阵充当爪牙。谁也别想等着捡现成的果子吃。
“诸位,我想你们都已经听说了。几天之前,咱们的太子殿下亲自出马,为了维护长乐塬,竟然不惜大开杀戒,当众诛杀南营骑兵将士五十余人。这简直是骇人听闻之举!而明日的含元殿太子问政,眼前这位为了捉拿盗贼而不惜以身犯险的蓝田县令已经被责令前去。可想而知,他即将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说到这儿,略微停顿。刘屈牦轻轻咳嗽一声,景行早已领会他的意思。连忙重新站起身来,面现慷慨之色大声说道。
“尚书令大人无需如此!下官职位虽卑微,但为了国家正义,社稷安稳,却也甘愿舍身赴死……明日含元殿上就算刀斧加身,我也绝不屈服!”
景行声音洪亮大义凛然,颇有昔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刘屈牦虽然面无表情,却暗自称赞,自己的这位外甥虽然年轻,却是十分会烘托气氛,堪称可造之材。
果然,蓝田县令的悲情“表演”很有效果。不管是发自内心的愤慨还是因势利导的附和,底下的人开始发表各自意见,其中颇有对太子刘琚不满之词。而嗓门儿最大的要数那位南营将军。
“蓝田县令勇气可嘉,让我等武人自愧不如!哼!皇帝陛下这才离开几天,太子就如此独断专行。前日诛杀南营将士,是本将军为了维护长安的稳定,才极力的压制下来诸将士的不平……如果明日他真的敢对蓝田县令怎么样,本将绝不会容忍!”
一边说着,他一边眼露凶光。而围绕在他身边的另外几位不同职位的武将,也是愤愤不平。既然有人开了头,其余在座者也七嘴八舌地开始声讨起太子刘琚在监国期间所做的一些事来。
自古以来,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皇帝都可以在私下里议论,为了取得刘屈牦的信任,在这里说起太子的坏话,这些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同样老奸巨猾的大宗正刘不识,却一直没有吭声。他相信刘屈牦今天把大家都召集到这里来,绝对不是只为了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这么简单。他皱起眉头,看着眼前的一片喧嚣,略微探了探身子,靠近刘屈牦一些,低声问道。
“侯爷,手中到底有什么好牌,应该到了让大家都知道一些的时候了。否则这么乱糟糟的,白白浪费时间,也拿不出一个章程来啊!”
刘屈牦对他点了点头。他本来就是要宣布一些重磅消息的,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透露,不过是想要先借机观察一下每个人的真实态度而已。既然都看明白了,也听明白了
,接下来就到了他运筹帷幄,指挥全局的时刻。
“蓝田县令不用担心,大家也无需埋怨。太子殿下既然如此不遗余力的摆明了是要维护元召遗留势力,这恰恰说明了他心中有鬼啊!长久以来,皇帝陛下并不太满意自己早些年所立下的这位太子,他也曾数次起过改立太子的念头。此事宗室很多人都知道,也无需隐瞒。”
他说到这里,目光扫视全场,所有人精神一震,都预感到接下来很可能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
正文 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
?
当长安城又一个早晨来临的时候,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今天这个寻常日子,必将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而对于普通市井小民来说,那些国家大事朝堂权谋,离他们过于遥远了些。每天醒来关注的头等大事,还是家里的柴米油盐生计好坏。
虽然说盛世来临,大多数人已经温饱安康,不再有饥寒交迫之苦。但长安市上各种物价起伏的高低,却还是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长安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啊!自从几个月前开始,昔日最热闹繁华的东市,突然就开始变得萧条起来。许多南北大商暂时停止了供货,关门的商铺也不在少数。物价虽然说不上飞涨,但终究是贵了许多。长安民众私下里议论起来,心中产生许多抱怨是免不了的。
只不过,不满归不满,抱怨归抱怨。该过的日子还得过,平常生活还得继续。早晨起来,城门开放,人员流动,出来采购一天生活用度的各府仆从们开始出现在各处市场上。
长安附近三县的菜农们,把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各种农作物挑进城来叫卖,是在夏秋两季经常见到的情景。这些犹带着泥土和晨露的菜蔬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也是一项补贴家用的重要经济来源。
长安城外有大量的土地,在种植麦黍之余顺便种菜,是最近十几年以来才开始的事。长安三县的民众都很明白,这样的利国利民之举究竟是怎么来的。一是得益于以龙首渠为主的大量渠槽开挖,使环绕长安城的八大水系都连接了起来。虽是西北,却似江南。这样的便利条件,使多项种植有了可能。
第二个当然是多亏了商业流通的发展。来往的商船,从岭南和海外诸岛带回来了大量的蔬菜种子。更有通行于西域的胡商,把一些中原从来没有见过的珍稀物种千里贩运而来。不过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长安乃至于大半个中原,都已经把适宜于当地气候的作物和蔬菜大规模的种植开来。
从来世间,普通民众才是最懂得感恩的群体。有些话不用挂在嘴上,心里却知道究竟是谁带来了今天的大好局面。也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表达自己微弱的敬意,就是他们最朴素情感的表现。
就如同被乡人称作“六公”的老汉,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六公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家就住在城外的蓝田县。这老汉侍弄了一辈子的庄稼,在这方面却是一把好手。自从开始种植蔬菜以来,虽然称不上大富,生活却也是安康有余。
在六公这样的年纪,本来有什么事自然由几个儿子代劳。生计不缺,更用不着他辛辛苦苦的来城里卖菜。但自从初夏地里的蔬菜开始长成,一直到现在,这几个月以来,他每隔三五日,便要亲自赶着牛车,采摘下最新鲜的蔬菜来长安城中的这条巷子附近等候。之所以如此执着,不过是为了报答一种心底惦念的恩情而已。
这条位于城东的巷子,本来并没有市场。但就是因为和六公怀着相同想法的许多人自发来到这里卖东西,而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热闹的街市。
如果按照长安府衙某些条文的规定,在这样重要的街道上是不允许存在买卖街市的。但对于在这条临近朱雀大街的巷子口附近形成的市场,不管是有司官吏还是巡城衙役们,似乎都故意视而不见,默契的允许了它的存在。
巷子口两边排开的大小摊位,秩序井然。各种田间的应季蔬菜和新鲜的土特产几乎应有尽有。每天一大早,这附近几条街的许多府邸都会派遣家人们来这里采购。但不管怎么发卖,许多人总会预留出最好和最新鲜的部分。即便是侯府的人当天用不到,他们也总是留着。
大家伙儿口中的侯府,自然就是坐落于这条巷子中的长乐候府了。侯府中那个待人和善的管家,总是会按时领着人来这里挑选侯府用的上的厨房饮食材料。这里的所有人都和管家元一很熟悉,虽然有时侯府所用的东西很少,但没有人会抱怨什么。侯府的两位少夫人都有喜了,她们都需要最好的饮食来调理身体。而作为这些普通人来说,所能够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六公佝偻着身子,抬头望了望不远处的侯府大门,然后吩咐马车上的那小子把满满的一大竹筐青菜搬下来。那是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只是,此时却似乎有些不情愿的样子。六公听到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前几天已经被赶走过一次,今天还到这里来卸菜……如果再吃上几鞭子,可真是倒霉!”
六公瞥了自己这个小儿子一眼,刚要瞪眼训斥。不过看到他胳膊上还没有消肿的那条鞭痕,又把到嘴边的喝骂咽了回去。年轻人安逸惯了,怕招惹麻烦,这本来怨不得他们。最近这些天,长安的风向变了,有人要招惹侯府麻烦,连他们这些升斗小民都能察觉的出来。
巡城御史会带着人来驱赶聚集在这巷口的乡下菜农,说他们在这里会扰乱京城秩序。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上一次就因为有人不服气抗辩,那
正文 第七百九十二章 当殿对决
?
又一次踏进含元殿的太子刘琚绝对没有想到,他马上要面临的,也许会是生命中最激烈的一次狂风骤雨。
也许是提前预感到了会发生什么事,有一部分大臣今天没有来朝堂。至于不能来的理由,当然是五花八门。偶感风寒卧床不起的有之,突然家中有人病亡需要奔丧的有之,还有什么儿子娶亲女儿出嫁之类的……最令人听了无奈的理由,是身居九卿大臣的光禄寺大夫在来的路上从马车上掉下去,崴了脚了。
留守长安负责主持朝政的大汉尚书令刘屈牦,不动声色看着陆续走进来坐好的文武官员。他在心里暗自冷笑。想要在这场即将席卷长安的风暴中当缩头乌龟,想要两面都不得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今天没来的人,他都记在心里,等这件事过去之后,再慢慢的算账。
而投奔到他阵营的朝廷臣子们,则来的很全。他们都心照不宣的彼此暗中打过招呼,做好了对尚书令大人声援的准备。
至于太子,刘屈牦淡淡的撇了他一眼。自从来到之后,他的脸色很不好看。神情木然地坐在上面,似乎有些发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