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义之所往
    世间美人如玉,玉又何尝不似美人!

    毛皮毡椅后,匈奴大单于那双握惯了刀剑的手,轻轻抚弄着一块玲珑剔透的玉璧,只觉掌心微凉,又温润生暖,腻滑熨帖,很是舒服。

    “却是好东西!南朝人心思也真是机巧,只不过,我最喜欢的却不是这些。国师,这块玉就赏给你了。”

    羿稚邪随手把掌中美玉扔给张中行,哈哈大笑着拿过案边的宝刀来,“喀啷”出鞘,但见刀身流光妖艳,锋利无匹。他用手指轻弹,铮铮作声!

    “好刀!”羿稚邪不禁大赞。

    “大单于,此刀乃是西域精钢打造,可吹毛利刃,削铁如泥,小人今日特意带来献给您,还望笑纳。”

    聂壹满脸堆笑,态度殷勤。

    “嗯!不错,此刀正和我意。挥刀指向,征战杀伐才是长生天赐予我的大任,至于货物财宝,还是留给草原子民们去消受吧。哈哈!”

    聂壹连连点头称是。一边的张中行捋着須髯,面有得色。

    “聂先生,家中可都布置停当?”

    “好教大单于与国师放心,一切安排妥当!等到大军到时,自有我们的人手在城中举事,杀掉县令与县丞,打开城门,恭迎草原勇士们的到来!”

    “哈哈!很好。想必国师早已跟你说过了吧,只要这次能攻进马邑城,答应你们的条件绝不会食言。到时候自然有天大的富贵等着你的家族呵!”

    羿稚邪盯着聂壹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锐利。

    “但是,如果因为你们没有好好配合,而导致大军失利或者有其他折损的话……。”

    “绝对没有这种可能!大单于尽管放心。大单于是有所不知啊,这边贸五城苛捐杂税之重,远远超过内地。城中众家商户对汉朝官吏的压榨早已愤怒已久,简直是度日如年啊!所以还在忍耐,只是在等一个机会而已。如今大单于既然肯起兵,那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这正如同久旱盼甘霖啊,都在盼着早日攻进马邑城呢。呵呵!”

    聂壹脸上露出期盼已久的神情,大帐内的匈奴王爷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单于,既然如此,我们就早日进兵吧!也好救这些汉民于水火。哈哈!”

    “是啊是啊!勇士们早已集结完毕,就等着大单于下令了。”

    “哈哈!这次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以前的小打小闹总是不够过瘾啊,如果打进了马邑城……恐怕做梦都会笑醒吧!”

    “哎!耶律王这次可不许争功啊,上次让你们拔了头筹,这次我土浑部可不再相让了!哼哼!”

    “土浑王,你这样说就不讲理了,谁家的勇士们勇猛,谁家得到的好处自然就多。我部健儿就是这么厉害,那又怨的了谁呢!”

    王庭大帐内熙熙攘攘,如同开了锅一样。聂壹在心中暗自鄙夷,这些匈奴人真是嚣张,这仗还没开始打呢,马邑城就好像已经是囊中之物了一般。

    “好了好了,都先不要吵!乱糟糟的,像个什么样子?”

    大单于羿稚邪终于忍受不了吵闹,大声呵斥了几句,大帐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家王爷们对他还是有些忌惮的,连自己亲老子都射成刺猬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

    张中行见大单于对自己使了个眼色,他心领神会。

    “聂先生,一路劳顿,且请下去好好安歇一番可好”

    说完,他对帐外招了招手,早有亲近随从进来,听候示下。

    “好说好说,那聂某就先告辞了。待大单于启程之日,再来伺候。”

    羿稚邪点了点头,示意他自去 。张中行又低声对随从嘱咐了几句,然后聂壹施了一礼,跟着出帐去了。

    “各位王爷,相信这次计划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要用这些汉朝的内应,替我们打开城门,到时候飞骑直入,马邑城就唾手可得了!谁还有什么意见,现在就可以说出来了。一旦大军启程后,那可就只剩了服从了,如果到时候再有谁唧唧歪歪的多事,可休怪本单于刀下无情!”

    羿稚邪看到聂壹走远,大帐内已经没有外人,变下脸来,开始显露出草原之王的峥嵘。

    听到他开始说起正事,几家部落王互相对视一眼,有片刻的沉默。

    “各位王爷,如果有什么顾虑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趁此机会,何不向大单于明说呢相信我们英明神武的单于王一定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的。”

    张中行见一时无人搭话,遂拱了拱手,抛砖引玉。说实话,他对这些部落王们心里是瞧不上的。平时都只会为了各自部落的利益而争抢,遇事都是先考虑自家会不会得利或者受损失,一点儿都不考虑大局,这一方面儿倒是与汉朝的诸侯们有些相似。

    因此,大草原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大单于才能震慑住他们啊!这些部落,凝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无敌的力量,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眼光长远、心狠手辣、行事果决,这就是历代大单于共同的特性。而现在,惟有羿稚邪才能够胜任。

    这也是他最终选择了羿稚邪而不是那位小王子余丹的原因。

    其实说起来,张中行与小王子余丹的关系反而更亲密一些。因为,他曾经是那位已经逃亡而不知所踪的小王子的汉学老师。

    而他在这场变乱中,最终选择了羿稚邪,就是看中了他的狠绝毒辣!也许,这才应该是草原之主该有的气象吧。

    至于有些仁慈心软的余丹,如果是生在中原,倒还可以做个守成的仁君。在这弱肉强食的苍茫草原上,显然他驾驭不了这些桀骜不驯的草莽王爷们。

    “大单于,这些汉朝的商人到底靠



第一百二十章 温酒棠梨 青戈剑气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连绵起伏的前秦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向无尽的远方。

    近年来,由于匈奴人不间断的侵袭,此处长城内外,人烟稀少,几处民居村屯都已经被烧成了废墟,土地也渐渐荒芜起来。

    一处地势还算平坦的山坡高处,黄鬃马低头啃了一口刚刚泛青的草根,打了个响鼻,慢慢的咀嚼着,它的主人已经在此地驻立了很久了。

    “要是匈奴人真能来到这儿就好了……!”

    良久之后,将军终于收回了远望的目光,低低叹息了一句。

    脚下的山谷里很安静,一座座军帐如同雨后冒出的蘑菇,密密麻麻连绵几十里。虽然已经到了开饭的时间,但并看不到一丝烟火。

    军士们几天来都是吃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在此潜伏等待,等待着宿命中大敌的到来。

    在此之前,行踪必须要保密,任何人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否则,军法官手中的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即便不是为此,这只七八万人的汉军也无人抱怨,因为他们的主将,素有“飞将军”美誉的老将李广也与所有人同吃同住在这山谷中,待遇并无分别。

    峥嵘岁月久,老将白发生。离开这片北疆的战场已经十年有余了!

    十多年前,先帝驾崩,新皇继位,窦太后为了震慑不臣,以防不测,以皇命把两位边关名将李广、程不识调回长安,分别担任两宫羽林军卫尉,从此,他们便再未远出过帝京。金戈铁马、大漠孤烟也就只成了梦中的喟叹!

    而今天,这片山河重回眼底,兵甲在手,士气正旺,千乘万骑,大战在即,又怎不教人豪情陡生呢

    眼见夕阳即将落山,老将军抖了抖马的缰绳,黄鬃马从坡上驰骋而下,在亲随们的簇拥中直入大营。

    “前线宁静,这几日匈奴人看来还不会有什么动作,命令各位将军好好约束部下,继续潜伏待命,老夫要星夜赶回右北平城中,即刻启程,现在都回去好好布置吧!”

    面对帐中聚集听命的部将校尉们,李广只是大略一说,简明扼要。这也是他一贯以来的作风。

    大汉军中流传,李广与程不识都是当世名将,是最令匈奴畏惧的汉朝将军了。但两人治军之道却大为不同。

    李广率领军队行军对敌时,并没有严格固定的编制和行列,往往在他看中的地方安营扎寨,士兵们行动自由,从来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军规约束。他制定传达给部将们的公文命令也都是内容简洁,数量很少,一听就明白的那种。

    按理说,这样自由散漫的队伍岂不正是敌人袭击的好目标吗

    可就是邪门,匈奴人从来没有敢偷袭过李广军队那漏洞百出的营地!这就只能归结为被“飞将军”的威名所震慑了。

    天下汉军,千百将军里还再没有一人敢如此托大呢!

    例如与李广齐名的程不识那就谨慎多了,他的军队以严厉而闻名。每次出兵都是编制完备,队形整齐,阵营有序,四周拒敌设施齐全,夜间敲打刁斗巡逻不断,各类文书军律细致,弄得整个营地如铁桶一般,虽然全军上下累是累了一点,但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让敌人完全找不到机会来偷袭,也算是奇策了,因此被称为“守城名将”。

    两将分别与匈奴对阵多年,在他们的驻防区内,匈奴人讨到便宜的时候很少,令单于头疼。可是,相比较起来,匈奴人最重英雄,还是对李广畏惧多些的。而汉军士卒也更喜欢在李将军帐前听令,这就是老李的人格魅力所在了!

    此时听到他要急着回城,众将官互相看看,有些疑惑。

    “老将军,天色已经这么晚了,眼看马上就黑下来了,山路难行,不如明天一早再走,也不迟啊”

    副将张晋趋前一步,脸上带了关切之意,拱手相劝。见其余众人也有不放心的意思,李广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再多说。

    “适才斥候飞马来报,公主车驾已经到了……那孩子,老夫戍卫未央宫时,也曾蒙她叫的一声伯伯,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今日她以柔弱之躯,身荷重担,为国至此,老夫身为大汉将军,又怎么能不去迎接呢!”

    言罢,帐中有片刻的沉默。

    “如此,却是理所应当。末将等恭送将军早去早回!另外,也请老将军给利安公主带去全军将士的敬意。”

    所有部将一起躬身行礼,军人风骨,最重为国为家而不惜此身者,即使女子,也不例外。

    右北平与其说是一座边城, 还不如说是一个军事堡垒。

    城中住户人家并不多,四方纵横的几条街道,反而到处可见的是军营和粮仓库房。

    这儿就是大汉帝国在北国边疆的军需大本营了。此处位置至关重要,再往北百里就是毗邻匈奴的最前线雁门关了,往西与云中、鱼阳遥遥相望,往东北则是上谷、建州等军事要塞。可以说,右北平是从关内中原各处去往前线的必经之地了。

    这么重要的位置,朝廷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历年来一直都是有重将镇守的。而这次直接就委派名将李广以骁骑将军的身份兼领北平郡太守了。

    马蹄踏碎夜幕,将军铁甲,戴月而归,长安来客却还未睡,正秉烛以待。

    “小侯爷怎会知道老夫今夜就一定回来的呢”

    卸甲后的将军隐去了那种肃杀之气,在元召面前,布衣缓带,却更像是一个和蔼的老人,带了略微的好奇。

    “因为,你是飞将军嘛!这几十里路,还不够放马一跃的呢。呵呵!”

    已经等候良久的元召起身相迎,顺便把温好的醇酒一盏递给他解乏。

    老李家从那位先祖李信起,就是忠贞为国的表率。当年赵国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误杀李信,自毁长城,最终倾覆了社稷。而手绾重兵的李信宁愿含冤而死,也不肯叛国降敌,其忠烈可见一斑。

    &nb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朔风乍起 雷霆霹雳
    梦里长安,黄沙塞北,多少柔肠缱绻。这一眼回眸,等了谁千年之久,曾许诺,免你忧苦,岁月几多……!

    右北平的北门内附近有一座山丘,汉军在上面修筑了瞭望塔和刁斗,更有小小的箭楼,可以居高瞭望到很远的地方。

    匈奴的游骑和斥候是不敢轻易靠近这座坚城的,因为那高处值守的都是汉军中的善射者,硬箭大黄弓,可是专门猎杀城外飞骑的利器。

    这里历来都是军事禁地,平时是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的。不过,今日有些例外,从长安来的小公主想登高看看北国风光,而骁骑将军已经答应了下来。

    凭栏远眺,古城前一马平川,隐约可见几处战火残痕。更远处群山叠嶂,目极苍茫,风从北方来,似乎仍带了铁血气息。身临此境,不禁平添几丝惆怅。

    元召侧头看了看少女的脸,见她眉目凝愁,容颜苍白,自从昨日到此后,笑容就没有再出现过,想必心中一定在反复思量明日之后的事吧

    “元……元哥儿,你说山的那边会是什么啊”

    素汐的手紧紧抓着面前的木栏,樱唇有微微的颤抖,在最信任的人身边,她心底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终于压抑不住。

    “越过这崇山峻岭间的长城,北出雁门关,就是塞上草原,大漠风光了……。”

    元召暗自叹息,他虽然心肠刚硬,却也能体会她此时的孤单无助是种什么滋味。

    “还有……风沙、狼群和野蛮残暴的匈奴人,对不对”

    听不清是害怕还是埋怨的低语中,素汐公主垂下头去,一缕青丝遮住了颜面,再抬起来时,明眸含着的清泪,已是晶莹欲滴。

    “呃,素汐,你不要多想了。心情好好放松,过几天就会没事的了啊!”

    元召有些头疼,两世为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哄女孩子开心了,尤其是被弄哭了的女孩子,虽然这不是他的原因造成的。

    “是啊,会没事的,边境又可以安稳几日,朝廷又可以摆脱了运筹,父皇……父皇也可以暂时无忧了!我、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个身体本来就是属于刘氏皇家, 属于社稷的祭祀……嘤嘤嘤。”

    她终究是豆蔻的年纪,从拜别长安到千里行来,虽然强忍着满腹的不甘与愤懑,可是心底的山呼海啸早已千百遍!明日之后,再无人可予诉说,怎不悲从中来!

    在箭楼边刁斗里值守的将校都默默低下了头,他们虽然听不清楚两人的对话,但也猜的到这其中的情由。

    “其实,大可不必伤心的。这次,嗯,也许不用去草原呢!”

    仿佛有一道亮光划破了眼前的迷茫,素汐被吓住了一般,又似乎是没有反应过来他这话中的意思,呆呆的看着面前的少年有些发愣。

    元召微微叹了口气,他终究没有忍住,说出了事实。

    “你说什么元哥儿,你再说一遍好不好我没听清楚啊!”
1...4344454647...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