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素汐眼中含着泪,却充满了希翼的光芒。

    “陛下这次的本意,并不是真的要你去草原和亲,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所以,你不要害怕的,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回长安了。”

    元召附在她耳边轻声说着,素汐感到脖颈间痒痒的,脸上有些羞恼,但心底的喜悦慢慢一点一点开始聚集起来。

    “你、你不是为了安慰我才这么说的吧这是真的吗”

    少女紧紧抓住了他的胳膊,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没有骗你的,我说的都是真的了。你仔细想想看,你的父皇为什么派了大批的宫中高手跟随在你身边啊就是怕你在这军中会出什么差错。他这么关心你,又怎么舍得去送给那些匈奴人呢!呵呵!”

    元召有些无奈,这小妞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守着这么多人拉拉扯扯的。

    刚才只不过是一时情急,素汐这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雅,连忙放开了手臂,用丝帕拭去泪痕,借以掩饰窘态。

    “可是,没有人去和亲,匈奴人会答应吗那岂不是,他们又要来侵犯我们的边境了吗!”

    听她说此,元召淡淡的笑了。

    “汉、匈两国, 短时间内是不会和平相处的,所以无论和不和亲,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而且,当今天子,也就是你的父皇好像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与匈奴人彻底的开战了。此次过后,可能就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吧!”

    “你是说,父皇和他的朝臣们真的已经决定要与匈奴人开战了不用再忍受那些献赋、和亲的屈辱了吗”

    素汐的声音中带了兴奋,她越来越觉得元召对自己所说的可能都是真的!那么,自己就真的可以再次回到长安了耶!

    “应该是吧,虽然现在想要打胜可能还会有些艰难,但只要朝廷下定决心,打败匈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远方山峦重叠处,目力所及看不清楚的远方,有林鸟飞起盘悬在半空,西风从燕山而来,警讯自草原传至!

    “终于来了……!”

    元召喃喃自语,随着他手指处,箭楼上的所有人瞪大了眼睛,片刻之后,有数骑战马自山脚转出,急似飞羽流星,直奔城门而来!

    这些都是常年在雁门关外游荡的汉军斥候,他们带回的最新消息是: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着迎接大汉公主的队伍,即将踏出草原,看方向是直趋雁门关左侧大道,共计近十万精锐铁骑!

    几个时辰之后,各自接报的五军主将飞马而来,齐聚右北平将军府,召开了他们大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骁骑将军李




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日之后 同仇敌忾
    当落日的余晖又笼罩了草原的时候,匈奴单于羿稚邪回首望了一眼身后,漫无边际的麾下勇士如海啸波涛,正一波接着一波汹涌向前!

    人似猛虎,马赛蛟龙,千军万马,踏起的烟尘遮蔽了天日。

    即将要踏出草原了,距此三十里就是汉匈两国交界的地方,而再往南百里即是大汉塞上门户~雁门关。

    羿稚邪挥了挥马鞭,行进中的马上健儿在各自百夫长的带领下举刀致敬,如山如林,气势非凡!

    草原景色如此壮美,战士勇敢无敌,得到长生天眷顾的匈奴人难道不应该拥有全天下最好的女人、财富和土地吗

    身边护卫的近百“飞火”勇士们,都是王庭特意挑选的其中高手,他们唯一的职责,就是保护大单于的安全,避免有一丁点的闪失。

    羿稚邪又斜眼撇了撇在一边满脸卑微笑意的汉朝商人聂壹,心底不屑,暗自冷笑。

    “聂先生,大军马上就要进入汉境了,但不知何时可传来马邑城内的消息呢”

    一路上小心翼翼伺候在侧的聂壹听到询问,连忙拱手答道:“大单于放心,聂某临行之际,早已与城中诸位同仁商议妥当,一旦大单于的铁骑越过雁门关,马邑城内就会立即准备发动,等到望见烟尘起处时 ,各家护卫们组成的队伍就会突袭汉衙杀掉汉官打开城门,迎接大单于的到来!至于守城的区区几千汉军,想来还经不起大单于麾下这千军万马的雷霆一击吧!呵呵。”

    “好!哈哈哈,此次功成,你们聂家当为首功,本单于绝不会亏待!”

    “我们北地的商人也愿意真诚效忠,这是大单于可汗赐予的荣幸!”

    面对着马前谦恭的身影,羿稚邪哈哈大笑,派骁骑传令前锋左大都督,全速前进,今夜就在雁门关前扎营,也好让老是龟缩在城内的汉军好好看看匈奴铁骑的威风,吓破他们的胆子。

    于是,在暮色四阖,薄雾轻拢的傍晚时分,雁门关城头上的守将刘恭友和冯德以及全副武装戒备的汉军,就看到了一幕壮观的场景。

    灯火阑珊千万点,疑是星河落九天!

    “匈奴人,越来越强大了,与这样的虎狼之邦为邻居,非我大汉之福啊!”

    虽然早已经得到密令,命令雁门守军只管守好城池,放匈奴人过去,做壁上观就行,可是此时眼中所见,仍然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刘恭友三十多岁年纪,也算是皇室子弟了,只不过他们是高祖皇帝很远的旁系远枝,所以享受不到那些世袭罔替的特殊待遇,祖上余萌已尽,想要建功立业,就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了。

    想当初他也是长安纨绔子弟,走马行猎,少年意气,呼朋唤友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年长以后,折节进取,进入军中,来到了这北疆前线戍守,凭着一股狠劲儿,在与匈奴人的历次冲突中屡立战功,终于升到了雁门关主将的位置,这一呆就是五年有余了。

    冯德是刘恭友的副将,两个人搭档很默契。他们都是与匈奴有着深仇大恨的人,这么多年来,有成千上百的同袍死在了匈奴人的弯刀下。就是因为有这个原因,曾经有好几次可以调离升迁的机会,但他们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因为,有许多的血债他们还没有与恶魔算完……。

    “是啊!朝廷的当政者对他们一直姑息迁就,这些年,用无数中原百姓的血汗钱,给他们送去了粮食、布帛、各种生计所需的用品……养肥了他们的战马,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他们手中的刀子是越磨越亮了!”

    冯德叹了口气,暮色中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想来也是愤懑加嘲讽的多。

    “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两位先帝虽然都是明君,但身居朝廷高位者却没有勇气和胆略,对内手段还行,对外虏却总是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致使匈奴坐大,才拖延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冯将军,你看这次出动的这些匈奴主力,与我军相比战力如何”

    虽然凭自己的作战经验,心中早有定论,但刘恭友还是心有不甘地问了一句。

    “如果是平地对阵,白刃冲杀,我军三倍兵力恐怕也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

    冯德性情耿直,军伍老将从不会转弯抹角的掩饰,有一说一,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城墙之上,从将军到士兵都沉默了下来,事实就是如此,只要与匈奴铁骑交过手的人,都知道这种差距有多大,这不是只凭了不怕死就能弥补的事实。

    “苍天保佑!希望这次能够一战成功,大大挫去匈奴的锐气,也好让这边境百姓迎来一段安宁。”

    许久之后,有人低低的发出这样的祈祷。

    刘恭友没有与部下们再就这样的话题继续说下去,这样打击军心的事不说也罢。他又仔细的看了看距离自己驻守的城池不足二十里的匈奴联营,回头扫视了所有将士一眼。

    “不管怎样,明日他们由此而入我汉境后,两国的战争,就算正式开始了!虽然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坚守雁门,但该做的准备我们还是要做的。”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转为严肃,所有部下站直了身子,听侯主将示下。

    “全体雁门关将士听令,从今夜开始,人不卸甲、马不离鞍!斥候全部出动 ,密切关注匈奴人的动静。前方我军一旦取得大胜,匈奴败兵必然还会从此路退回草原,到那个时候,难道送到嘴边的肥肉,我们还能不吃吗哈哈!”

    刘恭友把大手一挥,事到如今,也只有把别的疑虑抛到脑后,只做胜利的准备了。

    众将士齐声答应,要说痛打落水狗这样的事,那谁不想呢!何况是有机会痛打生死大仇的匈奴人。

    夜幕终于降临,刘恭友又详细的检查了一遍城防,见没有什么漏洞,与冯德并肩顺马道向城下走去。

    “刘将军可曾想过,一旦前方埋伏的五路



第一百二十三章 雁门关内 杀机乍现
    北国大地终于从沉睡中醒来的时候,东方露出了鱼肚白。片刻后,即是朝霞万道、瑞霭千重的色彩!

    三箭之地外的匈奴大营,已是马蹄如雷,人声鼎沸,其势直如黑云压城城欲摧,胡笳号角山色里!

    雁门关,万里长城上的一道最重要关隘。两侧千山壁立,陡峭非凡,传说“南雁北归至此回”,可见其险峻异常。

    在绵长的北疆防线上,这座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首建的关城素来被称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那位伟大的君王为了抵御来自北方草原的宿敌,破旧创新、胡服骑射,发动民役筑建了云中、雁门、代郡三关,派重将镇守,以备匈奴。自从那时候起,这儿便是中原戍边的最前沿。

    当天光大亮,十万匈奴大军在雁门关前汹涌而过,终于完整的显露铁血峥嵘的时候。城墙之上,从将军到士卒尽皆面色凝重,静默无言。

    强大与胜利不是朝臣们用嘴说出来的,在真正的实力面前,千般谋画也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星夜从后方赶来的汉廷使臣,被带到了羿稚邪的马前。匈奴单于傲慢的居高临下看着那位鸿胪寺官员讲完了迎接大汉公主的流程,只是挥了挥马鞭,示意知道了。然后就有“飞火”勇士把使臣连同他的随从带到后面,看管了起来。

    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现在匈奴勇士们唯一会接受的命令,就是长生天的召唤了!至于这些繁文缛节,哪里有刀剑来得爽利。

    大军平安的度过雁门左道,那座坚城上如临大敌的汉军将卒没有射出一支羽箭,这让匈奴人的气焰更加嚣张。

    “大单于,现在我们可是已经在汉朝的土地上了啊!哈哈,十万铁骑入汉境,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壮举。”

    左贤王呼延都乃是单于王庭第一大部落的首领,他的声望居于各家王爷之首,此时这位如同铁塔般雄壮的草原汉子,前后望望一眼无尽得队伍,不由得甚是得意。

    “是啊!从前也不过是轻骑突袭的多,毕竟两国还在表面上维持着和平局面,闹得太厉害了,面子上也不好看,到似乎是显得我们匈奴人得了好处还不罢休似的。”

    旁边早有随行的王庭官员随声附和。

    “先王们,对中原人还是太客气了!每年只不过区区那么少的供养,怎么能够满足勇士们的需求呢既然如此,就怨不得我们自己来拿了。”

    “大单于天纵英才,此刻大展兵威,正得其时啊!也好让那位南朝皇帝知道一下厉害,以后保管他会乖上许多。哈哈哈!”

    “是啊是啊!大单于威武,草原勇士威武……!”

    羿稚邪脸上挂了稳操胜劵的微笑,仿似一切尽在掌握中。听着部下们的吹捧,他又回头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话的张中行。

    “国师,在想何事啊为何沉默不语”

    思路被打断,听到自家主子询问的这位汉人子弟有微微的犹豫,但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大单于及各位王爷,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先前那位汉朝使臣的神情。”

    羿稚邪略微一愣,他先前却并没有注意到那位使臣长得什么样儿,甚至连他说了些什么都懒得去听。在他想来,这些现在有什么重要的!只要好好准备好厮杀就行了吧。

    “国师有何发现难道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虽然他信心满满,但也知道张中行素来细心,不会无的放矢的乱说什么,因此还是很认真的问了一句。

    张中行把马的缰绳带了带,离得自家主子更近了一些,那匹马刚才有些跑偏了。

    “面对着十万铁骑大举入塞这样的场面,汉使的脸上竟然很平静,没有什么惊慌失措的表现。这只能说明他们早已经知道了会出现此事……。”

    说到这儿,他有些沉吟不语。

    “若是只为此事,国师无需多虑,这几日草原上如此庞大的调动军队,那些暗中潜伏的汉朝探子们,想必早已传回消息了,他们早已预知此事,也不足为奇啊。”

    羿稚邪并未多想,在他看来,铁箭弯刀、十万劲旅足以横绝天下,又何必顾虑许多!

    “大单于有所不知,现在的汉廷虽然军力于我们相差甚远,但谋略之术却是故老相传,如果对方早已预知了我们的打算,有些事倒是不得不防啊!”

    羿稚邪有些奇怪,自从踏上汉朝的土地,这位足智多谋的国师怎么变得胆小起来了。

    “唉!国师如此婆婆妈妈的,倒是像极了那些中原人的做派,怕这怕那的!只是你好像忘了,这些年一直卑躬屈膝、恭恭敬敬的人可都是汉人,草原铁骑踏处,谁敢不服!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早就素来看他不顺眼的耶律王带了嘲讽的语气,出言挑衅。

    张中行以一介汉人书生的身份,在匈奴王庭受到两代单于王的信任,几乎是言听计从、优礼相待。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处在如此重要地位,不可能不介入各部落的权利相争中,因此,有人怀恨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部下的各怀心思,外表桀骜自大,其实极富心机的羿稚邪看得明明白白。相比较起这些王爷们,他其实更为信任张中行,因为,那是一条已经没有了退路的忠犬。

    “好啦,不必再多说!速去问问,此地已到何方”

    羿稚邪皱了皱眉,截止了耶律王的话头。纵马驰上一处高坡,向远方打量一眼。但见平原百里,渺无人烟,过了雁门已经半日,却不知道是到了什么所在。

    听到大单于询问,早有前锋探马回报,前方再有十余里,就到了武州塞了。而经过武州塞七八十里地,就是汉家北方重城右北平!

    “传我号令,全军下马,在此地暂歇。让勇士们养足精神,吃饱喝足,下一站就看他们的了!”

    大单于的军令,被“飞火”勇士们传向各军。每个领队的万夫



第一百三十四章 侵略如火 势卷云疾
    聂壹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作为聂氏家族的长子,他自少年时候就挑起了重担,而今风雨兼程、行商天下已经近二十年矣!

    作为一个商贾来说,如何让自己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才是最应该去做的事。而作为一个炎黄后裔,当需要为这片生存的土地去做出一点事情的时候,他没有去计较其中的得失,自从允诺那位身为大行令的王恢之后,就毅然而然的来到了草原,来到了凶残的虎狼面前。
1...4445464748...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