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巨大的兴奋感使这些只随着皇帝在上林苑打过猎的家伙激动起来,人人手脚麻利,披好了铠甲,束上大红的战袍,带上白羽头盔,刀箭齐全,跨上战马,威风凛凛的集合在了将军府的门前。

    元召带了卫青等人出来时,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他面无表情,没有理会他们。

    这群心高气傲的家伙,和后世的那些某某二代们没有什么区别,今天的事一点都指不上他们,他们不来添乱就烧高香了。

    留守偏将关喜早已经急匆匆的去城头观望敌情,布置守备去了。也不怨他惊慌失措,因为,现在右北平内的守城兵马不到千人!

    “事情变得有些麻烦了哦……。”元召暗自思量。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很明显,计划有变,不管匈奴人是怎样察觉的,大军未至,而只派轻骑前来,一定没有什么好事啊!

    匈奴单于既然已经起了疑心,这次……恐怕终究还是功败垂成的多。

    此时,将军府中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名叫谢九的大内总管,面色阴沉的聚集起了那三十名“西凤卫”侍从,把公主所在的住处严密的警戒了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好利安公主的人身安全,是他们唯一的职责。

    “长乐侯,意欲何往?”

    谢九已经挎上了刀,而且所有的三十名侍从都是统一制式的刀。他们的刀都是皇家所赐,效忠的也只是皇家。在这儿,三十一把刀,效忠的就只有一个人~利安公主!

    “匈奴人马上就来了,我们去城头看看。”

    元召停下了脚步,他身后跟着的是卫青和那十名骁骑营兄弟。

    “刀箭无眼,你……年纪终究小了些,城头总是有危险的,还是与公主待在将军府中为妙。”

    谢九那张呆板严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话语中却流露出一丝暖意。

    元召对他露出一个笑脸,又瞄了一眼那边大门外已经上马开拔的羽林军们。

    “那帮家伙既然都已经去了,我们就跟在后面看看匈奴人长什么样子嘛,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声夺人 索命追魂
    匈奴左贤王呼延都是个有野心的人。但他的野心不是做草原可汗,更不是财宝美人。

    引十万精骑,横绝天下,鏖兵斩将,所向无敌!这才是他的梦想。

    草原虽然辽阔,但似乎还不够承载他的雄心,放眼天下,也只有南边这个邻居的广袤土地才能够尽情的纵马了。

    这次突袭马邑的行动,呼延都和他的部骑是从遥远的草原西边赶回来的。就在年前,他统领着一万铁骑屠灭了祁连山下的大月氏国,拥有二十万军队的这个邻国没有经受住这雷霆一击,剩余残部被迫举国西迁,让出了那片水草丰美之地。

    而今,这位事实上的西部草原之王在大单于的召唤下又来到了这里。如果再能扬威与此间的战场,那他纵横四方的梦想就会一步一步实现了!

    万马奔腾的滚滚洪流中,平原、山丘、密林、河谷不住闪过,又远远的抛在身后。“只是来试探虚实吗哼哼!”

    想起临行前那位国师叮嘱的话,左贤王嘴角敛过一丝冷笑。自己行事还用得着别人吩咐?带的人马虽然不多,但也足以做许多事了!

    在他想来,此行无非就是有两个结果而已。第一 ,如果真是如张中行所料,汉军已经在匈奴大军前进的路上设下伏兵的话,那么李广应该会率领精兵坐镇指挥,而右北平就必然只剩了一座空城了。若果真如此,那大好的机会可就来了!

    此行虽然没有带得什么大型的攻城器械,但在兵力占据绝大优势的情况下,以强弓压制住城头守军,再以重甲巨木强行破开城门,想来也不是办不到的事。

    如果这次自己凭借这区区一部的兵力就破开了右北平,那这个功劳就大了去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马邑城所能相比的。

    再有一个可能,就是汉人根本就没有发觉单于此行的意图,那自己的任务就有些乏味了。 不过就是强迫他们交出公主,然后飞马传讯给单于本部,大军继续按原来计划奔袭马邑,到时候人财兼得,凯旋而归。

    呼延都正思量间,猛然抬头,已经能看清远处的城墙了。他挥手以狼牙槊为号令,大军慢慢的在离城两箭之地外停了下来。

    此时过午不久,阳光很好,视线清晰,很奇怪,他第一时间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

    只见前方那座大城,城门洞开,有四五个守城的兵卒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城门内外却静悄悄的,并没有行人来往。

    呼延都稳住了战马,心里有些起疑,按理说看到大军突然杀到,汉军应该惊慌失措,严守戒备才对,怎么会一点儿异常的样子也没有呢

    等到他凝目仔细端详城头时,却见箭楼上有少许人在向这边指指点点。而绵延的城墙上旌旗密布,旗脚下隐隐露出甲胄兵器的踪影。

    “有诈!这绝对又是汉人的诡计!”呼延都心中一动。。

    他虽然素称勇将,但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相反,在看似粗鲁的容貌下却藏着缜密的心思。

    对方可是素有“飞将军”美誉的名将李广!呼延都不相信他治军会松懈到这种地步。大敌当前,兵临城下,而对方一点儿防备都没有,这样的事说出去没人会相信。

    “难道是李广设下了陷阱,想诱骗本王进入城中……?”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自以为识破了对方诡计,不禁暗自冷笑,就这点伎俩,简直是浪得虚名,枉自称为名将!

    “不过,李广本人到底在不在这城上呢”这不仅是单于吩咐来确定的一件事,更是自己内心的某个想法,他很想会一会这位享有大名的汉朝勇将,一决高下!

    而现在的右北平城楼上下却是另一番情况。当隐雷终于静止,马蹄扬起的烟尘散去,城上所有人都看清了来犯之敌的模样。

    这是真正的铁血之师,皮甲与箭翎上的血迹还残留着斑斑,杀戮的气息似乎隔了这么远也能感受的到,一种凌厉之意使人胆寒。

    曹襄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回头看了看其余的羽林军兄弟,发现他们的脸色也与自己一般,并不好看。

    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真正的杀过人,想象中的战场与敌人一旦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才发现自己原来还并不够勇敢。对面的匈奴骑兵与从前打过的猎物不同,虽然隔得远看不太清楚他们的面目,但光是连人带马表现出的那种彪悍劲儿,就足以令人打怵了。

    而守城小将关喜也比他们好不到哪里去,还是春寒料峭的天气里,已经是紧张的冷汗都出来了。他也曾射杀过匈奴游骑,因此倒不是害怕了对方的气势,那最多也就只不过一个死而已。

    现在让他无比懊悔加担心的是,自己在一刻钟前,为什么就一时鬼迷心窍的答应了面前这位小侯爷的话,下令把西城门给打开了!

    这上万铁骑要是纵马一冲,那可就全完了!别说守城的这些人性命不保,对整座城来说都会是一场浩劫!匈奴人到底有多凶残,还有比他们这些与之常年打交道的边军更清楚的吗

    只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又看了看身边神情镇定的那位少年,不由得在心里把满天神佛拜了个遍 ,祈求真如同小侯爷说的那般,把这些匈奴人都变成瞎眼的家雀吧!

    元召把城墙上众人表现尽收眼底,暗自叹息,与匈奴人比起来,汉军所差的不仅仅是战马、武器的不如,更重要的是缺少一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气概啊!

    不过,随着卫青而来的骁骑营十几位兄弟还不错,包括张骞在内,虽然也是神情凝重,但却人人带了慷慨赴难之色,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儿害怕。

    “苏建、周霸、韩悦、张次公、李望、公孙戎奴……。”

    元召默默的记住了这几个名字。又俯首瞧了瞧下面城门边这几个自告奋勇扮作守卒的人,有一点微微的动容,他们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信任才主动接下了这个安排。明知凶险,慷慨去之,可谓勇者!

    忽然,苍凉的牛角号音开始在匈奴骑兵阵中响起,先是一个吹响,然后两个、三个……直至千百相合!

     



第一百三十八章 英雄赤血 长虹贯日
    斜阳如血,朔风扑面。右北平城门口,元召慢慢的把革囊交还给满脸悲愤的那位送亲使随从,没有再看第二眼。

    这位随从他还有点印象,是跟随孙连从长安赶来的,在匆匆拜见过公主一面后,一行三人就去了雁门关,跟匈奴单于交涉和亲事宜去了。

    可是现在……孙连的一颗头颅就在革囊内,鲜血尚温,死不瞑目。

    听完事情的缘由,在城门边扮做守卒的苏建等人已是怒不可遏,拔刀出鞘就要宰了同来传信的那个匈奴人。

    元召挥手制止了他们,眼神冷冷的看着眼前半截铁塔般的匈奴汉子,平静的听他说完了左贤王呼延都要求立即送公主出城的要求。

    对于对方派出一个孩子来接待自己,这位左贤王身边的亲信护卫有些感到奇怪,不过在听到对方的身份是位侯爷的时候,他也就心下释然了。在他想来,不过就是某个汉家贵臣家里的少爷,随军来到这儿,想捞点儿军功什么的镀金罢了。

    还是自家主子大王霸气啊!不耐烦儿那汉使的唧唧歪歪,一刀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了。再随便安个对单于可汗言辞不敬的罪名,看你们汉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你回去吧,告诉左贤王,此事且待商议,让他先带兵退后一舍之地,免得惊了公主仪驾。”

    “你们能做得了主吗!我要见李广将军,这是我家王爷对他说的话。”

    匈奴人蛮横地瞪起眼睛,看了看城头上的人影,对元召说的话不屑一顾。

    “飞将军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你们这些卑劣的草原蛮族人。快滚回去传话吧,在我还没想取你狗命之前!”

    怕元召有什么闪失,匆匆赶下城头的卫青听到他这几句话,不由吃了一惊,这可是小侯爷从来没有过的表现,与苏建等人对视一眼,都知道他是动了真怒了。

    这匈奴汉子也曾是杀场冲锋过的勇士,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所以才被左贤王看中,收在身边。可不是被吓大的主儿!

    听到一个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口出恫吓之言,尤为好笑,他轻蔑的撇了对方一眼,仰天哈哈大笑!

    “小兔崽子,好大的口气!回家问问你妈……。”

    嘲笑声中,还没等他的污言秽语出口呢,忽见那少年的影子似乎是动了动,然后脑际反应过来的时候,剧痛突然开始传来。

    偌大的一条汉子,疼的在马上当时就坐不住了,双手报头,跌落尘埃,声变嘶哑、惨嚎连连。

    城上城下都看的清清楚楚,刚才那小侯爷身形如同鬼魅般,意起、身动、飞跃、寒芒闪过、落地退归、袖手冷笑,一气呵成,也只不过在瞬间!

    虽然不知道那匈奴勇士被他伤的怎样,但只这份身手,就足以让人震撼了。

    守城的偏将关喜,曹襄和他带的羽林军们早已目瞪口呆,心驰神摇!如果说此前在城头元召弩箭毙敌,还只是让人佩服他的果决狠辣的话。那他现在展露的卓绝功夫,看到的人就只剩拜服了。

    即便是卫青所带骁骑营的兄弟们,隐约知道他当初在雪原一剑扬威的事迹,但今日眼前亲自目睹,与听说的又自然不同,苏建等人两眼放光,对今日能退却强敌的信心大增起来。

    “既然你不想传话,那只有我自己来告诉那位左贤王喽!呃,老兄,借你点血用用啊,就写几个字。哎,你老实点啊,别乱动!”

    强壮的汉子伏在地上,看着那小恶魔走过来,刚要翻身爬起,已被一脚踏住,只觉似被千斤巨石压住了一般,一点都动弹不得。恐惧与愤恨中,只见那少年从自己身上扯下一块白布来,蘸了自己淌落在脸颊上的血,刷刷刷挥就几个大字,掖进了他怀里,然后抬腿一脚,低喝了声“滚吧!”

    这汉子挣扎着起来,嘴里“嗬嗬”有声,却已说不出话来。此时众人已看的明白,见他满脸满嘴都是血,却是被元召一个照面的功夫,把他两耳和舌头都割去了!

    眼见那个丢了半条命的倒霉家伙骑在马上狼狈的逃回去了,元召咂了咂嘴,感觉胸中的翻腾血气稍减了几分。

    怒火是被革囊中的头颅点燃的,那双未曾闭上的眼睛刺激了他沉眠已久的血性。原来,自己终究还做不到超然世外啊,我族我土,千年相连,血脉同胞,岂容轻贱!

    转身拍了拍那位面目呆滞看完了眼前一切的鸿胪寺小吏肩膀,吩咐他把孙连的头颅保护好,带回长安好好安葬。

    “左贤王……这笔账,我会替他讨还的。”

    斯人虽去,魂兮归来,希望到时候会看得见!

    手捧革囊的普通小吏早已大礼拜倒地上,泪落如雨……。

    望着转身重新往城头走去的身影,卫青什么都没说,脚步坚定的跟了上去。而苏建、周霸几兄弟则面色激动,庄重的朝那个方向行了一个军中之礼。

    左贤王呼延都之所以杀了那位送亲使,一是为了泄愤,二是为了给城上的李广一个颜色瞧瞧。你能箭杀我的百夫长,我就刀砍了你们的汉使,别以为就会怕了你!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边的亲信护卫又被对方弄的半死不活、看不清头脸的回来了。

    疼痛、羞耻、加上害怕,从怀里掏出那方写了字的白布交给主子王爷后,那汉子闷吼一声,就昏死过去了。

    呼延都一边看了看他的惨状,吩咐人赶快上药治伤。一边抖开那方白布,定睛瞧看时,只见上面鲜血淋漓一行大字:

    “马上退后十里,否则要尔狗命!”

    左贤王在草原帝国,贵为单于可汗之下王庭第一人,哪里能忍受得了这般羞辱!

    再加上今日满腹豪情奔驰到此,却处处受到压制,当真是怒气勃发、气冲斗牛。他伸手在马鞍一侧把雪亮的弯刀拔了出来,斜指向前,就要下命令冲锋,去找李广老儿算账!

    “大王小心!快……!”

    有随身护卫急声惊呼,多年沙场征战练就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使左贤王心中警兆大生!

    &n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
    《大汉帝国史?元公世家》所载:“武帝元光元年春,汉廷集兵三十余万,设马邑之围,谋在单于 。匈奴兵至武州塞,见牛羊盈野,起疑,遂发精骑驰右北平以探虚实。时汉兵大军尽出,五路设伏,城内空虚,事急矣!元公时随侍公主车驾在此,闻讯登城,指挥若定,奇计空城,三箭退敌,匈奴万骑不敢掠其锋芒!飞将军李广闻之叹曰‘虎子也!若在此,老将甘为马前卒。‘三军皆赞服。人皆谓,此为元公百战百胜之第一战也!…………。”

    其实,相比起元召后来岁月里的无数波澜壮阔,后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于这次右北平发生的故事。因为,这是被后世顶礼膜拜的这位完人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展露卓绝的军事才能,如同绽开的烟花,从此璀璨惊艳。

    看到匈奴骑兵大队果然缓缓的后撤了一舍之地,右北平城头上不禁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声,所有人再次看向那个少年侯爷的眼光,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1...4647484950...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