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叮嘱了跟在身后的管家一句,让他替自己好好记着点,等到那两位钦差使节功成归来之日,就是自己收账的时候!哼,到时候要想抵赖,没门儿!

    元一的嘴巴惊的能塞进一只鹅蛋去,小侯爷说的啥丞相田玢和廷尉张汤?这两人的一半儿家产要归我们啦

    朝野内外,那两个家伙的老奸巨猾外加凶残,谁不知道哇!小侯爷竟然给他们两个挖了个大坑?一半儿的家产……!今年头上已经出现白发的管家感到身体有些哆嗦,他感到有必要去好好的算一算,到底会有多少钱进账了!

    至于得罪人,会遭到报复这种事,不管是元一,泠家姐妹,还是侯府中的上下人等,并不担心。经过了这么多事,自家小侯爷在他们所有人心中,已经是无所不能般的存在。更何况,背后还有宫中的两位大神在罩着呢!还怕啥

    当下精神振奋,人人手脚麻利,将近午时,宴席逐渐排开。今天这么多贵客来看望小侯爷,当然不能失了侯府的面子,山珍海味,杯盘罗列,极其丰盛。

    在元召这位精通美食的主人熏陶下,侯府厨子们的水平也是突飞猛进,虽然还达不到他的水平,但做出来的菜品滋味,已经远非别人家可比。

    四五张席面,坐的满满当当,这都是将来的人脉啊!元召哪一个也不能怠慢。逐一敬酒,推杯换盏之间,举座皆欢。

    人人都知道,长乐侯府中好酒最多,就连平时不怎么爱喝酒的,今天也打算要放开肚量好好品尝一番。更不用说窦婴领着的一帮老酒徒了。也多亏了元召从前世带来的好酒量,要不然这一圈下来,非喝趴下不行。

    饶是如此,元召也感到有些头昏昏,脸上已经有点挂色。苏灵芝、小冰儿与泠霜泠雪在旁边偷偷看着,有些担心他身体受不了,又有些埋怨那帮家伙非要逼着他喝。小冰儿眼珠一转,悄悄附在那姐妹两个耳边,嘀咕几句,却被灵芝听到了,眼中喜悦,还是这古灵精怪的小妮子鬼点子多!

    那对姐妹花心领神会,抿嘴笑着,溜到后面准备去了。

    “小侯爷,老夫今日敬你的这杯酒,你是必须要喝的,不得推却,呵呵!”

    挽着他手臂说话的这人,头发胡子已经都白了,方面大耳,面容慈和,一看就是一个忠厚的老人。

    元召不敢怠慢,先把手中的酒杯仰脖子喝完,点滴不剩。这才连忙搀着眼前人入座,态度十分恭敬。

    因为,眼前这位老人本身就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专家型官员~朝中大司农石宽。

    &n




第一百六十七章 执手岁月 掌握乾坤
    青郊外,古道边,十里长亭,芳草依依,有人从此启程去。

    却不知,谁拨断生死别离。谈笑间布棋,执子应无悔,问这一盘可输得起

    此生南北东西,几番注定宿命,苍天也听我转逆!挥袖断却前尘意,千秋史书已落笔。

    郁郁苍苍的林边,青衣少年默默的看着那对璧人,酒楼前修竹旁,谁挥毫泼墨过的布幡迎风而动,酒香如同岁月陈酿。

    司马相如拂去妻子眼角的泪花,轻轻抱了抱她,万千叮嘱早已说完,这一刻,心中柔情与豪情并存。

    他身负大才,这些年来,颠沛奔波,始终青眉不展,袍襟未开,心中自是郁郁不甘。今日终于要有机会去施展了,踌躇满志,自不待言。

    文君已经把一切都给他打点整齐,又把一枚穿了红绳的平安符给他系在胸前 ,虽然有些担忧不舍,但也知道他今次出行与从前不同,自己当然不能作那小儿女态,拖他的后腿。

    得妻如此,复有何憾!万般绸缪叙罢,司马相如摆脱温柔情怀,转过身时,等在不远处树荫下的少年,脸上笑容亦如阳光般灿烂。

    昨日长安城内宴罢,终军与严助已经分别起身,在朝廷随员的护卫下,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在元召的认知中,严助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别看他外表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但此人内心十分坚忍刚毅,是个做大事的人。因此,对他无需担心。

    最让他不放心的,反而是奔赴南越的终军。

    人世间,世事多变,难得圆满,老天最是嫉妒英才,夭折遗憾,多有所在。

    因此,元召又细细的叮嘱了他一番,让他一定注意观察南越国内形势的变化,一旦有什么危险发生,保护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他终究还是不放心,又把崔弘叫到了身边。这一趟,派些自己人跟着去,很有必要。遥远的南疆之地,也许有些特别的惊喜,会带回来呢!

    完全领会了元召意图的崔弘,很是兴奋,师父肯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去完成,说明自己的勤奋已经得到了他的认可。当即立下保证,在保护好钦差使臣安全的同时,一定把师父需要的那些东西都带回来。

    元召很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崔弘做事现在已经越来越让他放心了。这次之所以突然想起让他跟着去,一个原因是让他跟着去保护终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他借机多加锤炼。

    一把宝刀的形成,需要有磨刀石一次次的磨砺,才能成为百战神兵!对崔弘,他寄予厚望,对那支刚刚成型的暗中力量,他同样很期待。

    是的!一点儿都没有错,元召现在的手上,已经有了一支暗中力量。负责的是赵远和崔弘,骨干就是来自原流云帮中那些可以争取的帮众。这个秘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当然,这支力量,现在还很单薄,但元召有信心,假以时日和机会,一定可以把他们打造成自己想要的那一种力量。

    因此,终军启程的时候,崔弘带了一个十多人的小队,扮做了他的贴身随从,一起南下了。

    而相对于西南夷来说,元召的打算却与那两处不同。

    昨日朝会议事结束后,他又单独向皇帝请了一道旨意,请求皇帝陛下准许,给予钦差使司马相如以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

    刘彻想起吃过的那道菜,自然知道他心里打的是什么小九九。如果元召真的能利用西南夷的资源大量制作出那种白糖,那就放权给他,尽着他放手去折腾就是了!

    因此,毫不犹豫的,皇帝就答应了这个请求。

    “平定叛乱,把好东西都弄到长安来,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哈哈!”这是皇帝刘彻的原话,虽然他这次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口的,但元召相信,这样的话,以后会成为他的一句口头禅。

    因为,大汉朝的兵威,现在只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文君,元哥儿,长卿这就去了,别后无需担心,此去一切,我必定会做到圆满。方不负此行!”

    青郊外酒楼的生意,现在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卓家也派了很多人来帮忙。更有元召照应着,一点儿都无需他挂念。

    元召把自己日常所骑的那匹青鬃马送给了他,这是匹纯种的草原烈马,膘肥体壮,耐力奇佳,是聂壹从北地运过来的,在中原并不多见。

    司马相如接过缰绳,伸手抚摸了一把光滑的皮毛,赞叹一声好马!却见元召又顺手递过一把剑来。

    连鞘古朴,匣隐锋芒,正是那春秋九剑之一的名剑“澡雪”!司马相如本来就是文武全才之人,对世间名剑也与普通练武之人一样,自有痴绝处。

    在长乐塬上时,他也曾经细细鉴赏过那些宝剑,尤其对这把澡雪剑心中十分喜欢,没想到今天自己远征之际,元召竟然以此相赠。即便似他这般胸襟豁达的人,心中也已经是十分感动。

    “元哥儿,深情厚谊,都已记在心中。多余的话,长卿就不说了。来吧,大家一起,喝完这杯酒,就此告辞了! ”

    司马相如举起了手中的那杯送行酒,环绕半圈儿致意,然后一饮而尽,仪态潇洒。

    道旁有雄壮声音应和,兵器撞击,甲胄轻响,倾浆酒液,入口如注,气势甚是豪迈!

    三百骁骑营骑士,全身披挂,高头大马,刀剑配齐,而人手一把斜背于肩后的,正是刚刚装备军中不久的神兵利器~九臂连环弩!

    以苏建领头的这三百骁骑营精锐,奉了小侯爷的命令,将要跟着钦差使去往西南夷平叛了。

    这将是九臂连环弩这种杀人利器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战场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对于西南夷那些部落小国来说,只要司马相如到了那里,征集起驻守巴蜀之地的部分守军,再加上这三百骁骑营精锐,已经足够用了!

    元召心中有数,西南夷这些小国地处偏僻,民众贫瘠,素来仰仗汉朝的供给,才得以生存。这次之所以叛乱,一定是有人许给了他们极大的利益,见利忘义,才做出如此的行径。

    要对付这些蛮夷之众,只讲仁义是不行的,纯粹依靠武力镇压也是行不通的,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过无数的例子可以借鉴。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听从大汉的意志,最可行的办法,不外乎八个字而已。

    “凌之以威,诱之以利!”

    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对待邻邦蛮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汉朝堂,这是一个延续了很多年的难题,在皇帝和群臣眼中,这个问题很棘手,轻不得,重不得,一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

    而在元召眼中,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对付这些难缠的小国,他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了。

    后世的某超级霸权强国,在这一方面就做的非常成功嘛!胡萝卜加大棒,根据各国的国情,分化处理,听话的就有肉吃,不听话的就吊打!结果儿都被弄得乖乖的,不得不仰其鼻息而行事。

    未来的大汉帝国,在对外关系上,如果走这条路子,可不可以呢元召早就想拿来试验一下,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长乐塬上驻扎了这么久,在卫青的统领下每日操练,八百骁骑营骑兵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最近半年,小侯爷空闲时,也会经常去营中指点一番,教授一些新式战术战法,大家受益匪浅。而经过上次北疆之行,与匈奴人小规模的接触较量后,原先对匈奴人心存的那一丝惧怕,早已转化为了汹涌的战意。

    新式的战法,精锐的武器,良好的精神面貌,加上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元召有信心,这样的队伍,即便只有三百人,十倍之敌不足畏也!

    司马相如跨上战马,扬了扬手,没有再回头,在三百精骑的簇拥中,绝尘而去。马蹄踏起烟云,遮断了视线。

    且努力!身后有患难红颜、有忘年知己,胸中信念如猛虎,鱼龙之间,尽在此行一跃尔!

    远行的人都走了,带着嘱托,带着期盼,也带着暂时无法预知的未来。

    送别的柳枝折罢,笛声落尽,回望千堆锦绣处,巍巍宫阙,依然汉时长安……!

    “元哥儿,你要回长安还是长乐塬呢”

    身穿红罗纱裙的女子如同初见时一般温婉,眼前少年,在她心里,和自己的弟弟卓羽分量相同。

    “阿姐,长乐塬上很多事呢,所以我还是以待在那边为主的。怎么了?有事情吗”

    看到文君欲言又止的模样,元召感到有些奇怪。她的性格一向豪爽,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有些扭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无声业火 得琉璃身
    未央宫庞大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优质的木质结构,当初在建造的时候,负责这项工程的丞相萧何,可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雕梁画栋,环宇回廊,飞檐斜挑,恢弘磅礴,自不必说。不管是每一处单独的宫殿,还是整片的禁苑,都展现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

    在西北方向的轩辕殿,建有巨大的平阔高台,这是一处祭祀天地,供奉神明的地方,平时大多闲置,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的时候才用得着。

    然而,在这个夏天雷电交加的夜里,轩辕殿就突然起火了。值守的侍卫、内监虽然努力扑救,可是火势很大,蔓延开来,根本就无法扑灭。

    等到皇帝刘彻得到报告,披衣而起,出来观看的时候,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整座大殿都燃烧起来,映红了未央宫的上空。

    刘彻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停止救火,把周围清理出来,就让那座宫殿烧吧。毕竟,人命才是最重要!

    很奇怪,最需要水的时候,雨总是下不来,所以等到天亮以后,好好的一座轩辕殿已经烧成了灰烬。

    经过详细的问询查看,宫中的调查结果是,火灾是由雷击引起的,不是人为。这让皇帝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商周以来,治天下、牧万民的帝王便自称为天子,自诩为秉承上天之意,管理芸芸众生的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固然被臣子们称颂,说成是他们的德行感动天地,上天满意,所以才赐福于人间,是天子的功劳。

    然而,如果天子有什么德行有损的地方,上天开始有意见了,要惩罚他和他的子民了,就会先开始有预兆加以警告了。

    按照史官的记载说法呢,警告的形式会有很多种,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雷鸣电闪,去皇帝家里放一把火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啊!雄心勃勃,正要大展手脚的皇帝皱起了眉头,心中很是烦闷。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朝堂上,果然有臣子开始上奏,说什么既然有此不详预兆,皇帝是否应该自省其身了有过则改,否则到时候招来灾祸,那麻烦就大了!

    不得不说,这一套理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笃信不疑的。随后更有人上奏说,上天降责,也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朝廷擅自更改祖制,启用身份低下之人上位所致。又或者是与邻邦交恶,轻起刀兵有关,旁征博引,言之凿凿,附和者众。

    看到一大帮臣子们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意思,刘彻在心中暗自生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的怀疑起来,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事,上天开始对自己提出警告了

    可是他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啊!心中的不甘、委屈、愤懑、犹豫种种情绪交织着,无法排解。他又一次感到了身为帝王的无奈。

    现在只不过刚迈出了第一步而已,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朝野民间,议论纷纷,如果因为这件事,摧毁了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那以后自己那些更为宏大的想法,想要展开,困难将会更大。

    刘彻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以强大的力量帮他度过这次难关。可是,他想来想去,没有人能帮到他。

    这不是凭刀和剑就可以办到的事!皇帝的无上权威,是建立在秉承天意基础上的,“代天行事,统治万民”,这句口号本来是维护皇权的法宝,可是现在,它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皇帝的心中本来还是有几个希望的,但当他以探究的口气,去问询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想理清它们互相的因果,企图寻求帮助的时候,却很失望。

    长乐宫,他没有去。因为老祖宗既然已经把这个天下全都交给了自己,就不应该再去打扰她的清修了。何况窦太后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对自己将要开始的折腾未必心中满意,在没有看到成绩之前,刘彻不准备去说这些事。

    要不,天上的事就去问问神仙甘泉宫中,听完皇帝的疑惑,有活神仙之名的大仙师李少君淡淡的笑了。

    “陛下难道还不明白吗春天的千里旱灾,上天已经做过一次警告了。这次轩辕殿大火,只不过是火德星君感念大汉朝的恩泽,不忍心骤然降下灾祸,使黎民受难,所以又作出的一次小小警示而已。”
1...5859606162...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