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素汐捏着鼻子听母亲的教导,一颗心早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哼哼啊啊的答应着,脸色有些微红,一面盼望着母亲的话赶快说完,一面不停地向外面瞧着,唯恐刘琚不等她就自己走了。
卫夫人又气又笑,也不知道她听进了耳朵里几句没有。看着她急急向外走着的身影,再回头看看安静的坐在那里学刺绣的云汐,她不禁发出了微微的叹息。
以她的蕙质兰心,当然已经看出素汐的心事。女儿终于长大了,她心中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有了自己的小
第一百九十六章 余生风雪 初见不忘
明月楼的饮食,认真说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在长安市上,算是首屈一指的地方了。各种新奇的菜品,装饰豪华的环境,再加上季家的影响力,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尤其是从前段时间以来,通过元召的关系,明月楼与长安城外的青郊外酒楼结成了一种业务关系,同行之间互相交流,传授经验,各自受益非浅。青郊外出产的酒,已经开始大量供应给明月楼,这使得此处的生意更加火爆。
时近中午,明月楼客满,到处座无虚席。就在离元召他们这间房不远的地方,另有一帮青年公子,也在进行着一番饮酒叙谈。
他们这帮人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有六七位公子哥模样的人,另有一个却是位明艳动人的妙龄女子。他们的身份可都不简单。正是几位汉室诸侯王之家留在长安的世子们。
自从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爆发以后,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各家王爷把世子派在帝都的府中留守,便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这其实是未央宫与各诸侯国之间的一种默契,虽然不曾说破,但都心知肚明。以世子为质子,留守长安,加强沟通,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一些误会,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在座的有楚王世子刘品之,燕王世子刘远,赵王世子刘利安,齐王世子刘玄和他的小弟刘广,河间王世子刘奉车,以及淮南王世子刘健和他的同胞妹妹刘姝。当然,在长安之中的诸侯国世子们还有很多,他们这些人是素来合得来的,也就是关系最铁的,所以才经常一起出来聚会。
时光飞快,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重阳节就要到了。这是大汉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这个时候,除了特殊情况外,分封在天下各地的王爷们都要从自己的封地出发 ,来到长安,祭拜祖先和高庙,给尚健在的太皇太后祝寿请安。
这些为质的世子们在长安的日子其实过的非常惬意。此处繁华,为天下之最,在这儿又不用做什么事,整天吃喝玩儿乐而已。而今自己的老子们又快要来了,到那个时候,又会要拘束上一段日子。因此,趁着他们还没来到的大好时光里,彻底放纵的游玩,就成了这群贵公子们的主要生活。
在他们这些人里面,大多骄横而不学无术的多,这当然与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其中,淮南世子刘健算是比较能干的了,而相比起身边的妹妹刘姝来,他却又逊色了几分,甚至对她有些轻微的畏惧。
刘姝其实刚刚二十一岁,正是青春绽放的年纪,但在这个时代,却已经被当做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对待了。所谓嫁不出去,并非是没有人要,而是因为她的心气儿太高了!高到那些暗中倾慕的男子,也在她面前自惭形愧,不敢表露出一丝情意来。
刘姝生的很美,倾城倾国这个词,好像就是为她而量身定做的。她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聪慧过人,被淮南王刘安当做掌上明珠一般珍爱。再稍稍长大些,刘安亲自开始教授她各种学问,并委派江淮之间最著名的剑客雷被传习武艺。
冬去暑来,时光流转,这位南国女子渐渐长大。文武双全,机敏过人,骄傲高贵,胸藏锦绣……这些,就是淮南之地的人对这位王府郡主的暗中评价。
淮南王刘安曾经在一次酒后吐真言:“若的姝儿为男子,人中龙凤何能及!”可见他对自己这个女儿的重视。
王府中的人,除了刘安之外,从上到下都对刘姝是有些又敬又怕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她的哥哥和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们。因为,她很厉害!不管心机还是武艺,稳稳的超出他们一大截的女子,惹不起呀!
刘姝来到长安的时间并不长。长这么大,她还是头一次来,算是为父王提前来打前站的。她一来到,刘健便自动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跟班的地位,随着她四处拜访与淮南王交好的叔伯辈,以及介绍她给一些刘氏子弟认识,很是殷勤。
淮南王刘安以他的势力和流誉天下的名声,在诸侯王中也算是领头人了,他有个能干的女儿这件事,在这个层次的人中,都早已知道。此时见到真容,一见之下,有很多人把她惊为天人。原来,这位南国郡主,竟然是这样一位绝代佳人。
刘姝的大方委婉,给淮南王加了不少分儿。其中也有某些长安子弟风流才俊,想打她的主意,利用各种手段接近,想要一亲芳泽,却无一例外的遭到了冷遇。抛开淮南王府的地位不说,只说这位郡主的才情手段,就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只得心有不甘的远远看着,简直是又倾慕又恨恨啊。
今日她也是一时兴起,就随了刘健出来见识一下长安风物。在这明月楼上,稍微各种菜品都尝了一点,感觉还不错。坐在那里,耳中听到几位世子在高谈阔论长安风月,心中不由得暗自冷笑。
这些蠢物,怎么能配入的了她的眼中!可
第一百九十七章 荣辱兴衰 系一念间
太子微服出宫,照例是有宫中侍卫相随保护的。虽然跟着元召,在安全方面,皇帝很放心,但派些精细些的人,随侍打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十几人都留在了楼外四周守候,跟着在房间门口的三四人中,身形挺拔装束普通的领头侍卫,正是上次随扈公主车驾去草原和亲的张骞。
此时他守在门口内侧,听到长乐侯所说的那些异域风情,西部见闻,心中有着兴奋之意。他不知道这位小侯爷为什么对这些情况这么明白,然而,这一切却深深的吸引了他。
张骞有好几次几乎要把心中的某种想法脱口而出,却又强行忍住了。这个场合,不适于他问那些问题。不过,他下定了决心,这几天一定要抽时间,找小侯爷讨教解惑。
关于西域的话题,是有太子刘琚引起来的。他虽然年幼,但皇帝对培养太子的政治敏感性很重视,博望苑中有专门的教授,会定期把朝堂上的新近国政讲解给他听,以便他学着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开通西域通道,便是他这几天刚刚听到的一个消息。虽然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但也知道了大体是怎么回事。再加上当年在梵雪楼,刘琚也是隔三差五的跑过去,和余丹倒是也玩的来。现在知道了他匈奴王子的身份和来长安的意图,又与自己有血脉之亲,态度就更加亲热了起来。
元召本来也只不过是随口说说大概,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后来看到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样子,却忽然又有了另一个想法。
有些事,既然已经打算开始做,要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到尽善尽美,得力的助手是必不可少的。而眼前的这些人,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虽然年纪都还小了些,但却更易于雕琢,让他们提前开始担负起自己将来要担负的责任,就从这次开始磨练,也未尝不可。
“元哥儿,这么说,大汉皇帝陛下和朝臣们已经同意我提出的事了如此,倒不枉了这万里之行的期盼……。”
余丹有些感慨,黎明的曙光已经透出了第一缕,虽然还不知道未来的结果会怎么样,但总算是有了希望。如果大汉的力量,加上西域那些对匈奴人暗中不满的国家帮助,大单于羿稚邪就算再强大,到时候局面也会不同了吧。重回草原,从王庭解救出阿姆,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
“放心好了,一定会达成你所愿。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呵呵!”
元召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使余丹很放心。他想了想,又说道:“我的手下们,在那边也有一部分力量。如果大汉派出使臣前去的话,我一定会传令给他们,全力协助汉使达成使命的。”
“怎么,余丹,你不打算跟着回去了吗”刘琚略带惊讶的问了一句。
匈奴王子冲刘琚微微的笑了笑,又看了看元召,以非常认真的态度说道:“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从阿姆那里接触到了汉家文化。后来,父汗又延请中原儒学之士,教授我书经知识,长期以来,我心中对汉学倾慕已久。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来到此处,又怎能错过?我早已请求皇帝陛下的恩准,愿意留在长安,好好学习汉家文明,以偿夙愿。”
别的人听他说出这些话,以为他真的是想留下来学习,倒是想不到其他意思。元召却暗中叹息了一声,看来这也是一个聪明的家伙啊!
“好!这个想法倒是不错,陛下既然已经恩准,那就好好安心留下来吧。哦,长安学院很快就可以建成,到那个时候,大家都可以去到那里面学习的。南越来的那位王子也已经提出这个请求了,说不定,以后也许还会有楼兰啊大宛啊朝鲜啊什么的王子们,都争着要去长安学院进行再教育的,这样的事情,谁说的准呢!呵呵!”
元召说这些话时的语调非常奇怪,似乎蕴含着某些深意。尚在弱冠的这些人大多没有明白什么意思,余丹倒是似乎领悟出了一些什么,脸色略微僵硬了一下,但随之也跟着笑开来。
楼外秋色宜人,楼下是熙攘的散座酒客们,二楼廊间朱玉栏杆上,附身在上面装作看风景的曼妙身影,把身后所有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原来此人就是长乐侯元召啊!在遥远的淮南王府中,她曾经从父王口中听到过这个人所做的一些事,父王似乎对他极为推崇。在她的印象中,能够得到淮南王重视的人,怎么也应该是些朝堂重臣或者是年长的饱学之士。
然而,今日一见,她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以至于最先开始的时候,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他,原来还未成年?!
这样的发现,让刘姝心中有些震惊。随之涌起的,更是深深的不服气。自己只不过就是生了个女儿身而已,要是变成男子,凭着自己的本事,弱冠封侯也只不过是寻常事罢了。
以她的冰雪聪明,元召话中之意当然会听的明白,不禁在心中冷哼一声,这小子好大的口气!听这些话外之音,说的那些西域国家好像已经尽在掌握似得,而且还会臣服在大汉脚下,纷纷派王子们来长安为质这样重
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楼头 覆水难收
诗曰:
秋风沽酒明月楼,
公子意气不罢休。
早知今日大祸起,
只恨覆水再难收!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或者是世间真的有后悔药可以卖的话,再给刘玄一次机会,他,还会不会做出今天的莽撞举动呢
如果可以,相信这位齐王世子一定会乖乖的离那个少年远远的,有多远逃多远,最好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人的名字才好。
可惜 ,世间没有如果,也没有重来,所以他的悲催就是注定!齐王连带着其他诸侯国的命运,也将由此而发生巨变。
当听到耳边刘健的低语,说是自家妹子有可能对里面的人有意思的时候,刘玄,这位一向跋扈惯了的小王爷连想都没有多想,甚至不屑于问问那些人都是什么来历,酒意上涌,妒火中烧,抬腿咣当一脚就把虚掩的门给踹开了。
“他妈的都是些谁在这儿乱嚷嚷什么!打扰爷爷的兴致。哼!”
趾高气昂,气势汹汹,肥胖的脸上纨绔痞气十足,在遥远的东海之滨齐国,这张脸和他父亲的胖脸就是无上的威严!
然而,这是长安,距离齐鲁大地千里之外,两者的效果自然也是上下千里,天渊之别。
房间里的说话声停下,有片刻的安静。可是很奇怪,好像没有人害怕,投过来的目光里有惊奇,有莫名其妙,还有揶揄的微笑。
正好好的听着小侯爷的话呢,突然就蹦进来这么一个彪货,其余人倒没什么,守在门内两侧的张骞和几个侍卫却大吃一惊,保护太子安全!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念头。
侍卫们身手十分敏捷,急忙驱步上前,反臂拧身,倒拖着齐王世子庞大的身躯就扔到门外去了,然后张骞回身把门关上,就跟了出来,打算教训他两句。
刘玄一向养尊处优的人,虽然还年轻,却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一个趔趄,扑倒在廊间地板上,这下子摔得不轻,不由得大怒,身子还没爬起来呢,已是怒喝咆哮!
“哪里来的狗东西!胆敢如此……来人啊!没看到本王子被人欺负了吗人都死哪儿去了!”
张骞他们这些侍卫本来是想简单教训他一下就算了,毕竟太子和长乐侯他们是为了出来开心的,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狂徒,闹出太大动静,不值当的。
然而,还没等到他们开口呢。对方早有两人把地上那个肥胖的家伙扶起来,脸上带了凶狠的神情,眼神冰冷的看过来,一副你们惹了大祸的样子。
随赶着,有二三十名守候各自主人的精壮汉子,从走廊的那一头涌过来,人人带刀执剑,护住这三个锦衣鲜亮的公子,而另有几个和他们气质相仿的人,听到声音,也从另一个房间里出来了。
“怎么回事玄哥,这是怎么啦是谁如此无礼,大胆!”
“岂有此理!待兄弟们替你出气。你们还待着干什么,去,上去教训他们!”
这些诸侯国世子们彼此交好,在别的事情上,不见得怎么样。在同仇敌忾盛气凌人的这些道道上,却最是喜欢抱团儿打不平的。何况被欺负的又是平日里出手大方的齐王世子呢。
跟在他们身边的这些精壮汉子,都是从各王府中挑选的身手高超护卫,他们才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主子下令,闯下多大的祸都不怕。
当下早有十几人凶神恶煞的闯过来,不由分说,就要对张骞这四五个宫中侍卫出手。这几人也是长安子弟出身,平时心气儿也是高的很,见对方这么嚣张,还没等理论呢,上来就要打人,心中也是怒气勃发,跨步上前,毫不退让。
还是张骞老成些,想的事情比较周到。太子他们都在身后房间里,能不把事情闹大,尽量不要闹大。他连忙疾步来到中间,先摆手制止了身后的兄弟,然后朝对面一抱拳。
“诸位请稍安勿动。今日是长乐侯在此宴客,刚才这位仁兄不知道什么原因,贸然就闯了进去。我们兄弟怕彼此造成误会,因此才请了他出来。这本来就是你们有错在先,如果我们兄弟有冒昧之处,且请见谅,现在彼此各退一步,如何”
他不卑不亢,几句话就把事情说的明白,却是存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如果对方知趣,他们自然不再追究,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就此罢手,对双方都好。
可是,他有些一厢情愿了,本来以为自己说出这些话,就够忍让了,对方却并不领情。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哦?长乐侯……是什么玩意儿你们听说过这个人么”
不屑一顾的口气中,带了淡淡的鄙夷。说话的是楚王世子刘品之。其余几人摇了摇头,在他们的眼中,除了风月场中的优伶,能记住的朝堂要员也就是三公九卿而已。
“长乐侯,名元召,是靠投机取巧而小小年纪就封为侯爵的人物,呵呵,此等际遇,连我们这些王室子弟也是远远不如啊!”
刘健话中有话地在旁边插了一句。听他说的阴阳怪气,几位小王爷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健哥儿真会说笑,长安城中这些阿猫阿狗的,也能入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败有因 祸福无门
在几千年的风云激荡中,每一件历史进程中的大事,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些事是经过精心策划,轰轰烈烈的开始。有些壮阔则是在某些细微的小事中,无意间逐渐酝酿而成。
元召好不容易领着小伙伴儿们一起来明月楼吃个饭,算是难得的团聚,却无端的就被人骚扰。最开始,他并没有想怎么样。门外聒噪的人,除了那个淮南王世子有些印象外,其余的,他一个都不认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