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之所以没有给他什么实际的官职,就是怕他过早的陷入朝堂的权力倾轧中,折损了锋芒,辜负了良才美质,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现在那个“尚书令”的新头衔,估计还没有人会认识到它将来的分量。先戴到这小子的头上,慢慢的磨练,这样有才能的人,自己用不完,还可以留给太子用嘛!哈哈!

    元召虽然猜不出皇帝心中所打的小算盘儿,但自然知道他最近的心情很好。遂把自己已经选定了一块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地方,适宜建设长安学院的事说给他听。选址就在长乐塬东南角,临近通往长安的大道,水路也方便,往南不过三五十里就是终南山,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皇帝自然同意,这也是前段时间早就商议好的结果。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芳华如梦 得失随心
    诗曰:

    憎宠随帝心,金屋蒙旧尘。

    苔痕销履迹,花影朝露浸。

    暮雀重门少,秋萤别殿阴。

    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

    元召在某次入长乐宫给窦太后问安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当今的大汉皇后,那位著名的金屋藏娇儿。不过,她与她的母亲一样,都是高傲的金枝玉叶之身,从来不屑于理会这凡间的人情世故。

    在这一点儿上,她们与执掌大汉后宫近五十年的汉文皇后差得真是太远了。自古慈母多败儿,对外坚毅刚强的窦太后,把满腹的柔情都倾付给了儿女,羽翼之下,养护的却是傲慢与娇纵。

    阿娇生的很美,倾城之貌加上最高贵的出身,这天下能入得她眼底的东西确实不多。即便是当初坐在母仪天下的皇后位子上,在她心里也并不觉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她舍却尊严和骄傲去争取的话,便只有唯一的一样~她生命中的爱情。

    世间大凡至情至性之人都有一种执拗,一直看重的东西即便是明明知道注定远离,却死也舍不得放手。希望、失望、绝望……再失望、失望、绝望!如此循环,自我折磨。

    花儿开了又落,叶子绿了又枯,几番风雨,岁月不饶人。静静守着孤寂的日子,喜欢穿一身宫妆红纱裙的女子有时候有些恍惚,她不知道自己的痴心守候,到了现在,到底是为了那个人,还是为了曾经的初心。

    “阿娇,若还有来生,再不要倾心你的彻儿了!人心易变,他亦如此。纱窗日渐落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些年,你可有难过?可有后悔?可有怨恨可有悲伤……为了当初的那一句感动,你守候了这许多孤寂,仍然痴心不悔。而那人却早已变心,三千粉黛,万种艳色,流连花丛中的人遗忘了这个角落,诺言被风吹散无痕。不被那一份执着的爱所伤,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淡忘,可是你放的了手吗……”

    她得世界太小了,如同从小被豢养的美丽金丝雀,只不过是从一个笼子来到了另一个笼子。她富贵荣宠冠于天下,她贫穷寂寞只有一颗心!

    昨日母亲进宫的时候,给她带来了一个女仆,说是很懂事,并且会许多乐器,还会跳漂亮的舞蹈。长公主便把她带了来,希望她能给自己女儿孤寂的宫中生活增添一点儿乐趣。

    阿娇并没有放在心上,只不过是多了个宫女而已。她的心事已经浓到化不开,没有人能够排解,除非是重新回到那些还没有被背叛玷污的年代。

    秋日的白昼开始渐短,薄暮降临的时候,椒房殿四处都亮起来灯火,典雅的宫苑和淡粉色的墙壁便发出有些梦幻的色彩。

    这样的时刻,阿娇皇后很喜欢在有着微风的庭院中坐着,虽然石凳已经有些微凉,但这凉意似乎让她的心火减轻了几分,脑中的胡思乱想便也少了很多。

    在她少女的时候,有个男孩曾经带着几个侍卫偷偷的溜出宫来,在后山忙碌了半夜,只为了她说过的一句戏言,她想要把辽阔夜空中的那些星星摘下来,放到自己的屋子顶上去。

    那个秋夜,她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满屋子的萤火,妆点了她的梦……。虽然第二天那些萤火虫都死去了,小名叫做彘儿的小王子因为私出禁宫,也被皇帝狠狠的揍了一顿。但她在替他屁股上的伤敷药时,滴下的泪珠,滋味是甜的。

    这又是一个秋夜,可是,物是人非,清愁如旧。这般寂寥长夜,又当如何消遣

    “皇后娘娘,天凉露重,请更衣。”

    声音很好听,阿娇似乎被从回忆中惊醒,侧了侧身子,名叫楚玉的女子手上捧了一件半坎披风,轻轻的抖了开来,给她披在身上。

    楚玉的手臂很白,阿娇皇后心中一动,她闻到一股很好闻的香味儿,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动人心矜。

    阿娇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花香,在大长公主府的时候,便在自己的闺房周围种了满满的花草,各种香料更是应有尽有。

    在这一点儿上,却正是不和那位皇帝的兴致。因为,刘彻长大后也不知道身体怎么了,天生对浓烈的脂粉香气过敏,鼻子中一碰到这些气味,就不停的打喷嚏,流眼泪。因此,后宫中美人们所用的香脂也尽量的清淡些,就是怕触犯了他的忌讳。

    阿娇一直以来才不管这些,在她的心里,她喜欢的东西,他也要无条件的喜欢才行。就像她想要星星,他也会想办法满足她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知道他对自己到底有多在乎。

    现在,他既然长年不来椒房殿,她就更不会在乎那些了。因此整座皇后宫中便都香气缭绕。只是,今天她闻到身边女子身上的香味很特别,之前她从来没有识别过。

    “你的名字……是叫做楚玉吧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不知道宫中会很闷的吗”

    阿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突然对一个刚刚来宫中伺候的侍女说话,也许是这暮色的黄昏,勾起了她某种情绪。也许是因为那一点关怀正撞进了她柔软的心思。她很少见的微微笑了笑。

    “皇后娘娘,您笑起来真好看,您的美是奴婢从来没有见过的呢!”

    楚玉长了一双狡黠灵动的眸子,南国口音,听起来软糯而甜。她的年纪也就是二十五六岁,与皇后相仿,个子高挑,如果不是两个人穿戴不同,倒真像是姐妹。

    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美貌,向来自负的阿娇在这方面更甚。听到这般好听的声音,又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她自然很高兴。

    “呵呵,你的嘴巴倒是甜。嗯,你用的什么香闻起来却是很特别。”

    楚玉的眼角弯了起来,她的笑有一种刻骨的媚态。如果你与她对视,就会不知不觉的陷入进去。

    “启禀皇后娘娘,这种香的原材料是奴婢家乡的特产,出自大泽深处,有奇异冠木,开出此花,经过秘方加工而成。因为这种植木只在此处生长,一年只开一次,别处不可见,因此极为难得。这种香就被命名为幻云香。难得皇后娘娘喜欢,却是奴婢的福分。”

    说完,楚玉早已从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胭脂色泽木盒,双手送到阿娇的面前,示意供送。

    阿娇是个喜欢完美的女子,尤其是对于这些特别而稀少的东西,有着一种很大的喜爱。看到如此雅致之物,心中早已有了三分喜欢。

    “楚玉,这种东西既然如此稀罕,却不能夺人之美,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愿赠与你相换。”

    “皇后娘娘说得哪里话来!奴婢能有机会来到这里伺候您,却不知道是几生修来的福分。这些小物件,其实有着它们的灵性,在奴婢手里是白白糟蹋了,只有到了皇后娘娘身边,才能相得益彰,借您的绝世风华,方不负了它们出现在这世间的一场。”

    阿娇听得心中怦然而动,这样的说法,以前她从来没有听人说过。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一遍眼前的女子,暗自有些好奇。

    “呵呵,你的话听着倒是新颖。那好吧,我就收下来。楚玉,你以后就跟在我的身边吧,也好经常陪我说说话。”

    一缕某种计算得逞后的得意之色从嘴角掠过,又迅速的消失不见。名叫楚玉的女子俯身下拜,恭敬地行礼,感谢皇后娘娘的看重之情。

    不久之后,有清越的古筝之声开始响起在椒房殿的雕梁画栋之间。盘旋绕梁,甚是好听。大红宫妆的皇后阿娇静静的看着离她三尺之外纤指挥弦的楚玉,眼中有着淡淡的喜欢。

    暗香风满袖,明眸笑嫣然,青丝缠玉腕,红尘染眉弯!

    一袭月白束身锦绣的女子,绾发端坐,在认真的弹奏着悦耳之音,面容俊逸,曲线玲珑,侧面的剪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有风吹过来时,椒房殿主人久已干涸的心灵仿似有了丝丝润泽,对眼前的这一幕情景竟然有了留恋之意。

    “楚玉……谢谢你带给我一个美好的夜晚。”

    情丝细腻,余音委婉,古筝的音符随着秋风飘散,融进未央宫深墨色的夜空。在某处高阁栏杆之旁,有人侧耳倾听了片刻,曲中意,计中谋,早已了然于胸。

    &n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来
    夜色很深,山林浓密。这里不是熟悉的草原,更不是北方的家乡。虽然认真说起来,他的身上流淌着一半的汉家血脉,但他的归属终究还是草原。

    终南山,周围的山麓真的是太广阔了。广阔到即便是世代生活在长安附近的人,有时候也会迷路的。更不要说外地人了。

    余丹王子记得那年曾经来过这里,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去往长乐塬上的道路了。从昨天下午来到这里后,转到天黑,依然没有走出这方圆十里。

    跟在他身边的人并不多,都是忠心的“飞火”勇士。人世间,在暴力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怕死,总有些忠诚的信徒奉守着一种承诺,这种事,无关贤愚,无关种族。汉人中有流传千古的义士,匈奴人,自然也有传唱草原的英雄。

    两年前发生在匈奴王庭的那场巨变,单于珺宸死后,大部分的人都投降了羿稚邪,屈服在了新单于的威严下。这些人,有些本来就是羿稚邪的部从,有些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虽然也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肯顺从的,但都很快遭到了灭亡。羿稚邪的手段素来毒辣,对于顽固者,他绝不会姑息迁就。一个连自己的父王、美人都可以毫不犹豫杀死的人,还有什么能让他怜悯的呢

    早已被老单于期许为继承人的小王子余丹,在羿稚邪的清除名单中,更是必死之人。然而他终究没有死,在“飞火”勇士们的保护下,历尽九死一生,终于还是逃了出去。

    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在草原上传承了近百年的王庭守护者“飞火”,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分裂和蜕变。

    “飞火”从一开始诞生在那位草原之王的手中起,奉行的宗旨,就是忠实维护单于可汗本人的意志,守护王庭的安稳和草原子民的福祉。

    然而,新单于羿稚邪的王位来的不正,可以说是一场篡夺。这样的结果,被许多忠诚的王庭卫士们所不认可。在他们心中,老单于可汗曾经指定过的余丹才是继承王位的最佳人选。

    追杀与逃亡的历程,当然很凶险。有许多勇士在路上死去了,剩下的护着小王子逃到了草原的大西北,翻过阴山,最后流亡到了最西边的大月氏国。

    寄人篱下的日子自然不好过,这两年多来,这些流亡者们,无时无刻不在密切关注着草原上的消息。凭着残酷的铁血手段,新单于的政权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并且开始了新一轮的掠夺,并渐渐赢得了草原子民的拥戴。

    这些消息,令人沮丧。复仇、回到王庭……这些曾经的希望火花,在一天比一天暗淡。余丹却与随从们整天所想的不同,已经在这两年的厮杀与挣扎中成长起来的匈奴王子,也想早一天有能力回去,但他不是为了夺回那个王位,而是为了救出自己失陷在王庭的阿姆。

    每当望着东边的一弯新月斜挂半空,想起那些在阿姆身边承欢的日子,余丹的心都要碎了。草原的传统,父亲死后,当家的儿子不仅会继承他的全部家业,还要继承他的全部女人。

    那个残暴的哥哥羿稚邪会对自己柔弱的阿姆怎么样呢……他不敢想象下去!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有机会回到草原,阿姆要是毫发无损,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坏事,都可以原谅你。要是你对阿姆做过了什么……不管有任何理由,你都必须死!”

    无尽的苍穹下,这是余丹王子对着草原的方向所立下的誓言。身为大汉和亲公主的阿姆,是他生命中最神圣的所在,容不得一点玷污。

    时间消磨,重回草原的日子仿佛遥遥无期,更不要说那些复仇的奢望。然而就在这低迷与无助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通过潜伏在匈奴王庭的暗探传了过来。

    自从马邑之围汉匈开始交恶以来,两国终于在边境大规模开战。最新的结果是,大单于羿稚邪亲自组织率领的入侵行动,以失败而告终。近两万匈奴铁骑,死在了雁门关外,可以说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所处的立场不同,态度果然是不一样的。虽然死的也是同族的匈奴人,但在这些流亡者心中,涌起的却是巨大的惊喜。

    在追随着余丹王子的队伍中,除了几百“飞火”勇士之外,还有几个从小教授他汉学启蒙的文士,他们都是当初因为各种原因来到草原的,被老单于任命为了最喜欢的这个小儿子的老师,教授汉学。

    他们几个倒是忠心,感念当初的恩德,追随在余丹身边,替他出谋划策,却也是缓解了不少危难。

    听闻到这样一个重要的消息,他们马上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契机也许就在眼前。战国经典、春秋战略中,有的是合纵连横的例子。在这些精通史事的文士手中,随便借鉴一下,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于是,在派人详细的了解了这次的两国战情之后,一个成竹在胸的方案就很快制定出来。必须马上派人去汉朝联络,匈奴王子余丹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织起阴山以西的匈奴部落以及说动大月氏国,协助大汉皇帝,共同对付匈奴单于,铲除羿稚邪,重新恢复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局面。

    余丹有必要亲自去一趟长安了。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么重大的事,只有他亲身前去,才能表现出诚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他与那个地方的一些人有着某些渊源。

    所以,他今天站在了这里。不远万里,从西北遥远的阴山脚下,来到了终南山下。他想要先去见见那个人。在“飞火”勇士们综合而来的资料中可以知道,当初曾经共同相处了一个秋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长安内外举足轻重的人物。

    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山间的夜晚已经有些冷。既然已经迷了路,就只得在此暂且休息一夜,好在,露宿野外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这些什匈奴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的位置就在林间靠近山路边缘的地方,能跟在余丹身边来到中原的,自然都是最忠诚的勇士。十余人的首领名叫离竿,当初曾经也是“飞火”中的大统领,如果继续留在匈奴王庭,现在应该也得到了新单于的重用。只是他选择的道路,是舍却高位,继续保护余丹王子。

    这次以他为首,挑选了勇士们当中武艺最高强的十几人跟着前来,为了不出什么意外,都乔装打扮成汉人模样,而余丹就扮作一位富家公子。稍微富态些像是管家跟着的,是名叫平式的谋主,他便是余丹的汉学启蒙师者。

    虽然对此行怀着巨大的期望,但在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心中总是有些忐忑不安。此时在火堆旁说起来,长夜无事,不免又对可能会遇到的几种对方反应细细的推测一番。

    蓦然,山脚背后不远的地方,有马匹的嘶鸣声响起,随后有人大声说话的声音传来。

    离竿一惊,连忙打个手势,早有人迅速扑灭了火堆。在这山林之间,又是深夜,摸不清对方来人的底细,为了余丹王子的安全,还是小心些为妙。

    他们所处的地方地势较高,又比较隐蔽,一行人伏到山岩之间,悄悄地向下面看过去时,却见火把照亮之下,有几匹马慢慢行来。
1...7172737475...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