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卓文君早已派人准备好一切,专门清出一层酒楼来招待他们。多日不见元召,这位即将为人母的温婉女子,亲自出来张罗着接待。
元召看着她挺大的肚子和脸上的幸福,心里也替她喜悦。司马相如治理西南夷成效显著,政绩斐然,不仅迅速平息了那片地区的骚乱,使几个蛮族番邦重新归附大汉。而且,利用水路运输的优势,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的渠道,使西南夷诸邦所独有的土特产通过江河转运,来到长乐塬上,转化为巨大的财富,成为未央宫中那处秘密内库的重要来源。
这些,外人知之者当然甚少。可是,司马相如仅凭着这一点,已经令皇帝心情大悦,当着元召的面称之为“能臣”!再加上他此前的名声,早已经是简在帝心的人物了。只待秋后西南夷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后,就会有诏命令他回长安述职,可想而知,觐见天子之日,就是委任重任之时了!
元召找了个机会,悄悄把这些情况说给文君知道,好让她安心养胎。她自是惊喜,复又感激。
文君今年芳华已经二十七岁了,她的第一段姻缘并不如意。锦瑟青春,年华虚度。遇到司马相如后,虽然算得上两情相悦,琴音和弦,但良人为了胸中抱负,常年奔波四方,聚少离多,她婉转细腻的心中一直空空落落,没有什么寄托。
而现在,长卿如同展翅的雄鹰,终于飞上了云间。自己在这个年纪竟然也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爱之结晶……什么都是这般如意,复有何求!文君看着眼前的少年,清秀的眉间写满了感激。
“元哥儿,姐姐的好运气,都是从认识你之后才开始的呢!呵呵,你就是那种命格中注定的贵人吧等长卿回来,我们可是要好好谢谢你的了。”
元召听到她这么说,连忙谦逊的摇了摇手:“阿姐无需多言!元召孤身流浪世间,五年前相识之日起,早已把阿姐当作自家亲姐姐一般看待。吉人自有上天福佑,阿姐这么好的人,自然就会得到幸福安宁多多的。”
“借小侯爷吉言了!我家小姐每次私下说起小侯爷来,也是从来没有当成外人过的。即便是家主老太爷,每当听到从长安传到蜀中有关小侯爷的消息,也是要仔细询问详细的。闻喜,则饮酒赞叹,闻忧,则担心难以进食啊!”
在一边恭敬的插话之人,是卓家从蜀中派过来的管家。巴蜀第一豪门自从与元召建立起关系以后,连带着对这个早些年叛逆出家门的女儿也重视起来了。
在详细的了解了元召与青郊外酒楼的亲密关系以及蒸馏酒的巨大效益后,卓逊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派出大批家中精干,奔赴长安青郊外,好好帮着自家小姐发展壮大产业,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了呢!即便文君生下的孩子是司马家的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替外孙创下一份偌大的家业,不也是一桩美事吗
元召感谢谦逊几句,顺便问侯一下卓逊老爷子的健康。在未来的发展中,卓家还将会是重要的臂助,这个关系需要好好的维护。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东来 非友是敌
进入关中后,通往长安城的道路很宽阔,这说的,并不只是城西大道,而是每个方向都四通八达,行路方便。
这些,大部分其实要归功于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百年春秋战国,纷乱不休,而最后之所以是秦国一匡,统一天下,当然是依靠秦国几代帝王底蕴的积累。
帝都咸阳的雄阔壮丽就不用多说了,只看方圆百里之内修建的道路,就可知道当时这个帝国的伟大了。宽阔平整,并排可容六辆马车奔驰,笔直进入咸阳,规模令人赞叹!
秦灭亡后,咸阳城毁于兵火,大汉皇都长安,就重建在咸阳旧址附近,这些宽阔的道路,却也正好不用再建了。
秋色宜人,爽风阵阵,在大道之上缓缓行来一队人马。几辆装饰华丽的双辕马车被近百人的卫队扈从在当中,虽然路上的普通百姓并不知道里面的乘客是些什么人,但光看这份气派,就知道不是什么等闲之辈,纷纷躲到路边,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遭受无妄之灾。
齐王刘定国是个胖子,不仅胖,而且肥,这是他们家的世袭标志,是来源于第一代齐王刘肥的基因。
心宽体胖这个词,是说肥胖的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但,刘定国显然不是!在他骄横的面容下,胸襟狭窄,心狠手辣。
每年一次的秋后赴长安,觐见皇帝,祭拜高庙,他是不得不来。除了某些另有所图者之外,大约在每个诸侯王的心里,这一趟是都不愿意来的。
在自己的封地上多威风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和皇帝没有什么两样。已经习惯了抬头看天的王爷,再让他们来对比自己年轻的那个人低首垂拜,心中总是不情愿的。何况还有这么遥远的路途之苦。
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来还是要必须来的,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刘氏子弟不可违背。
其实,离开东海边的齐国,开始西行旅途的时候,齐王的心情还是很好的。他是一个会享受的人,醇酒丽人,音乐美食,这些都是一刻也离不了的。因此,除了随行的精锐护卫之外,几辆车中都装满了他的私爱,以备聊解旅途的寂寥。
从留守长安的世子传回来的消息中,刘定国得知,长安城现在又出现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因此,他对于到达后的享乐还是充满期待的。
所谓每年的觐见,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皇帝例行接见一下,说些勉励的话。然后去长乐宫参拜一下老祖宗。再祭拜过祖庙,奉上献金。剩下的就是拜访好友,饮宴游玩儿的时间了。
都是老一套儿,未央宫与诸侯们之间的关系,不过就是笼络与敷衍,猜忌与计算,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在长安城中去吃喝玩儿乐了。
然而,他的好心情持续了没有多长时间。行程刚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马车之内,旅途无聊,齐王正把一双肥胖的手,伸进随行美人的胸间,在细细的把玩儿。由长安传出的消息,快马加鞭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什么世子与人争执被人斩去了一只手什么人如此大胆,不知死活!齐王惊怒,手上用力,心中已经起了要把对方粉身碎骨的念头。
正在被他玩弄的美人胸间吃痛,挣扎了一下,忍不住叫出声来。齐王冰冷的眼神扫过,美人吓得连忙不敢再动弹,然而,已经晚了。刘定国心中的戾气,需要有一个载体来发泄。
“啊……!”痛苦的低音刚刚响起,似乎戛然而止,便再也无声无息。一具还温热的身体从车厢一侧被抛了出来,跌落尘埃,一动也不动,脖颈间汩汩的鲜血,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娇艳……。
刘定国把锋利的宝刀细细的擦干净,缓缓插进鞘中。他的脸上带着冷酷的笑意,美人血,溅落眉间,如同嗜血的狂魔。
等到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听得长安来人说清楚,刘定国的怒气中又夹杂了几分怨气。事情已经发生好几天了,伤人的凶手竟然没有得到任何惩罚!皇帝是什么意思他难道会不知道打死齐王也不相信。
什么元凶长乐侯是两宫的宠信之臣他再受宠也是臣子不是!难道高祖皇帝的血脉能容忍受臣下的欺负,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罢休。斩了吾儿的一只手,那就要用项上人头来偿还!
在剩下的行程中,齐王已经无心享乐。他虽然有九个儿子,但世子刘玄是正妃郭氏所生。这位王妃有些来历,性情凶悍,刘定国很是惧内。如果不把这件事处理好,不用说将来继承王位是个麻烦,只是那位王妃闹将起来,他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齐国在各诸侯国中,是最大的几个诸侯之一,疆域广阔,底蕴深厚,这些年,豢养在齐王府中的江湖能人异士也有不少。此次随行者,便都是挑选的一些精锐。刘定国把几个头领叫到车旁,阴沉着脸,嘱咐一番,他们各自领命,在来到长安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复仇的准备。
之所
第二百章 长剑既出 饮血方休
在百年之前,那个列国纷争的大时代里,江湖游侠是个受人尊重的群体。侠肝义胆,忠烈在心!为了一个“义”字而不惜生死者,数不胜数。
其中的声名卓著者,如聂政、荆轲、专诸之辈更是气贯长虹,英名不朽于青史。
所谓“大争之世”,千年难遇。就如同是天地间酝酿的灵气,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迸发释放了一般。无论文武百科,都是灿若精华,光辉夺目。
而义烈勇者,无双侠客,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粒粒明珠而已。
然而,不过短短百年的时间,侠义之道,在这个世界已渐渐凋零。练武之人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维护公平道义,而是成为掠取世间富贵的手段。
为虎作伥,甘为爪牙!武者精神沦落至此,先辈魂魄有知,也当扼腕而泣。
在曾经少年的热血中,魏无双也曾追慕过先辈的余烈。几许挫折后,终究随波逐流,热血转冷,看待世事麻木,他,便也成了齐王府中的一条猎犬。
不过,魏无双是有真本事的人,否则,也不可能在齐王身边坐到贴身护卫统领的位置上。
双刀悬停,杀人无命!这些年,为了齐王殿下的安全,死在他刀下的亡魂,也不知道有多少了。杀人,寻常事尔!只要齐王有令,管他死的是谁呢!
因此,听到齐王对他说,去把楼门口的那个少年乱箭射死时,他便马上执行了。
魏无双并不关心死的是什么人,甚至连是否伤及无辜,他都没有顾及。虽然他已经看到,那十余人都年纪不大,甚至有妙龄的少女,还有挺着肚子的妇人,但这些不是他考虑的事。
他只是一把利刃,一柄夺命的寒芒,没有灵魂,没有主见,一切随着主人的命令而行。
魏无双抽刀在手,笔直指向前方,不需要发出任何命令,刀锋所指,就是目标!
训练有素的王府护卫们手中的箭几乎是同时射了出去,这么短的距离,每个人对自己射出的那支箭,都抱有绝对的信心,一定会射中人肉靶子的胸膛,无需怀疑!
第一轮羽箭射出后,并没有人去看战果如何,第二支马上搭弦蓄势!这是他们一向训练的惯例,如果敌人不死,可以立即补箭,三十人动作迅捷,如同一人!
时光回溯,片刻之前,阳光很温暖,如同相互间流动的情意一般。一群人要回长安了,在自己亲手经营到现在规模的酒楼前,卓文君伸出手,把元召被风吹乱的头发给他重新梳理整齐,细心的用木簪扎好在脑后。
“一天天大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在长安城中,你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以后别再这么随随便便的,怎么说也是万户侯了,算的上是朝廷重臣,要好好注意仪表,这样才显得贵重。姐姐的话,听到没有”
周围的人便都随着笑起来,苏灵芝用手指刮了刮脸,笑他不害羞。元召感到有些不自然,他腼腆地笑着点头,只不过就如同普通的邻家少年一般,在听姐姐的训导。心底却是淡淡的温馨与喜乐。
“文姨啊,你可要经常教育教育他的呢!他这个人,懒散的很,也只有你和娘亲的话,他还能听的进去些。”
终究是快要生产的人了,秋日的阳光照在脸上,文君感到身子越发慵懒,她看到对面路边停下一队骏马锦衣之人,也并没有太在意。应该是长安的富贵人家出游来的吧她一面心中这样想着,一面笑着看了看灵芝,又看了看元召,打算调侃他们几句。
“元哥儿叫我姐姐,你这丫头却喊我文姨,哈哈,那你岂不是要被他赚便宜了……。”
然而,文君的一句话并没有说完,蓦然间,她看到元召的脸色一下子变了!那是一种她从来没有在这少年脸上看到过的神色,说不上来,却令人害怕。
当冰冷的杀意突然出现的时候,元召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这种信息。然而,对方的动作很快,他连让身边人小心的话都来不及说,更不用说让他们躲避了。
羽箭离弦的声音响起,破空之声大作!一片箭雨直奔他们所站的位置而来,死亡的气息瞬间笼罩了这片天地。
所有人都是猝不及防,谁能想到有人会突然对他们动手呢就连武功最高的崔弘都没有来得及反应,大惊之下,想要去拔背负在身后的无缺剑,已经根本就来不及。
在这个世上,想要以弓箭来射杀元召,恐怕神箭李广都做不到。他只要一个纵跃就可以躲开箭雨,连他的衣角都别想射到!
然而,他没有躲,也不能躲。身后左右都是他的至亲之人,伤到任何一个,都将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当崔弘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伸手欲去拔剑遮挡,然而,他只觉得背上一轻,手抓了个空。
有一道炫目的光华,蓦然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就在正前方不足盈尺之处,有细微的叮当声音,有些悦耳,仿佛是石子溅水的涟漪,又仿佛是敲打帘拢的雨声。在这一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崔弘的眼睛瞪的已经不能再大!只有他才看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长期训练形成的敏捷眼力,从元召抽走他背上的无缺剑开始,他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那道锋芒的轨迹。
师父的身影就好似脱离了大地的羁
第二百零一章 千里东海水一瓢
人间四季中,秋天,是一个最色彩斑斓的季节。尤其是在长安城西临近终南山的这片地域,层林尽染,万紫千红,盛景无限。
清爽的风吹过来,身边是妖娆的美人服侍,如果再喝上一壶美酒,欣赏一下眼前景致,本来是该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呢!
这会儿,在齐王刘定国和他的护卫们眼中,景致还是那么美,就是红色太多太浓了些,并且逐渐蔓延,遮盖了这片空间的一切色彩,只剩下血红……和血!
从齐国带来服侍了一路的几个美人,早已经被眼前的场面吓得花容失色,战战兢兢的抱成一团,就差瘫软在地上了。
齐王脸颊上肥胖的肉哆嗦着,身体发抖的厉害,紧张的把手掌都掐破了,自己都没有察觉。视贱民如草芥的皇子龙孙,有人竟然敢当面这么杀过来
一字排开呈半月形放箭杀人的三十护卫,只不过在短短一个照面的功夫,甚至连敌人身形都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下,已经被尽数所伤,无人幸免。
胳膊掉落一地,也分不清是谁的了,残损的弓箭、飞溅的鲜血、大声的惨呼,无人顾得上这些,只剩下满地翻滚。
魏无双脸色发白,使劲咬了下嘴唇,双刀一错,十字插花式,飞身跃起,刀锋左右分开,向身前一丈之外的少年搂头盖顶砍去。
要说起他的刀法,可称一绝,双刀变幻,神出鬼没,多少江湖客曾经亡魂刀下。
眼前之人是生平遇到的最厉害敌人!所以魏无双这一跃双刀,用尽了全身的功力,就算不能伤敌,也要逼退他的脚步,才好给后面的护卫们留出时间,把齐王保护好。
然而,少年犹如御风而行,又似闲庭信步,脚下不停,直奔齐王。听到头顶刀锋带起的劲风,连看都没有去看,只是轻描淡写的抬臂往上随便挥了一下,就像是赶走一只讨厌的苍蝇。
魏无双身在半空,用尽全身力气斩下的双刀,眼看就要砍到对方头顶,心头一喜,以为奏功。忽觉精光耀眼,有磅礴剑气排山倒海扑面而来,刀剑相交,双刀齐断,齐王护卫统领倒飞而出十余丈远,跌落路旁灌木丛中,胸口气血翻涌,猩红热血从嘴里喷将出来,只觉四肢百骸如同废了一般,再也爬不起来了。
“快上!挡住他,别让他过来!快呀!都上啊……!”
齐王刘定国瞪大了眼睛,声音里带着颤音,恐惧涌上心头,心里砰砰直跳。大中午的阳光下,他却觉得有阴森刺骨。因为,他看到那越来越近的少年,脸上露出诡秘的笑容!
区区百名诸侯王府的护卫,能够挡得住师父的脚步吗在楼前紧紧盯着的崔弘摇了摇头,看了看身旁左右,自己一方人的表情,神色各异,都很精彩,具体不好形容,反正唯一没有的就是担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