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关东联军三路齐出,兵进洛阳。司空可有破敌之策。”卢司空文武双全,乃蓟王恩师。又是纯臣,不谄二戚,不媚三宫,深受少帝信赖。

    “回禀陛下。臣思,关东联军因何兵出三路。”卢植对曰:“破虏将军孙文台,乃军中宿将。通晓兵事。洛阳八关锁固,阻断交通。唯水路可直达城下。因何将飞云舰队,托付轻车将军曹操。反自领步骑,强攻轘辕关。避易就难,兵家大忌。”

    “轘辕关,有何不同?”少帝遂问。

    卢司空答曰:“轘辕山,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轘辕隘口,传说为远古时大禹所凿,乃历代兵家必扼之地,亦是洛阳通汝、颖、襄之捷径。然谷道艰险,车马难行。故过往商贾,多取道伊阙上洛。明知兵临险地,雄关障道。孙坚却偏要强攻此关。故臣以为,此乃分兵之计。”

    略作思量,少帝这便醒悟:“八关之内,不过数万兵马。关东联军兵分三路,二路佯攻,以分洛阳之兵。剩下一路主攻,当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陛下明见。”卢司空言道:“窃以为,轻车将军曹操所携飞云、盖海二舰,乃三军主力。谨防声东击西,沿洛水逆入阳渠。蓟式楼船,暗藏攻城机关重器。若临城下,洛阳危矣。”

    与会公卿,纷纷点头。蓟国机关之利,世间罕有,何必多言。

    少帝言道:“关东联军先发。乃为‘据大义’也。三路并进,二路佯攻。车骑营屯驻广成聚,周遭关邑,当由何车骑守备。”

    “臣,遵命。”何苗责无旁贷。

    “董骠骑能者多劳。主河洛津渡,并四郭守备。”二戚此时不齐心协力,共赴国难,更待何时。

    “臣,遵命。”董骠骑义不容辞。

    “左中郎将。”少帝又唤一人。

    “臣在。”吕布稳稳起身。

    “八关乃京师屏障,万勿有失。”少帝叮嘱道。

    “喏。”吕布领命。

    待其落座,少帝忽问:“函园还有多少兵马。”

    卢司空奏曰:“还剩兵士三千。由军门都尉华雄统领。”

    “足保函园安危否?”少帝又问。

    “自保无虞。”卢植答曰。

    “如此,便好。”少帝轻轻颔首:“闻墉宫七玉女,车驾入蓟王宫。欲奏昆仑九音,唤醒蓟王。不知然否。”

    董骠骑抢先答曰:“然也。云霞慧妃,豪掷亿钱,聘娶墉宫玉女等七人,并上元、云华二夫人。凑足‘昆仑九音’。待巫山神女北上,合奏上古仙音。引九天玄女降,弥蓟王灵台之伤。”

    “原来如此。”少帝亦知,太妃上表为蓟王赐婚。二宫太皇,无不应允。话说,王爵妻妾不过四十。然事急从权。为唤醒蓟王,聘娶墉宫七玉女并二夫人,亦不为过。蓟国行事,有礼有节。从未僭越。桓灵二帝,后宫佳丽成千上万。蓟王后宫满打满算,不足千人。已是难得勤俭之君。且螽斯衍庆,多子多福。年不及而立,已有三百子嗣。比先祖中山靖王,亦不逞多让。

    传闻后宫自王妃以降,倾国倾城,姿容殊丽者,比比皆是。百花争妍,群芳吐蕊。号称“四时不谢,八节长春”。

    先前侍寝,已避孕期。否则以蓟王之英姿勃发,又何止三百子嗣。

    “水军之利,非同小可。”少帝最后言道:“若得余力,宜早做谋划。”

    “陛下明见。”蓟国造船术,可与蓟国营城术比肩。三足踆乌船宫之大,洛阳上下皆得亲见。此乃真·行宫也。七重船楼,并上下船舱,可容万人而绰绰有余。平时三千兵马,足够守备。踏浪而来,泊于港口。水上坞堡,宛如一夜建成。进攻退守,防不胜防。更加船上设施齐备,军民两用。便是远游海外,亦全无后顾之忧。

    洛阳敕令,一日抵达。

    太妃并王妃,亦开朝会,商讨对策。

    幕府中丞贾诩奏曰:“三路兵分,只为壮大声势。徐豫七国五万兵马,仓促组建,不堪大用。孙坚、曹操二人,亦多佯攻。故臣窃以为,此次勤王,多行掩人耳目。关东群雄,必另有图谋。”

    贾文和之智略,举世无双。此次,亦不出所料。

    荀攸亦奏曰:“并州牧董卓,并未参战,颇不寻常。”

    太妃言道:“黄将军所部,即日顺下大河。拱卫京师。若遇飞云、盖海,宜当驱离。切莫强取。”

    “喏。”黄盖心领神会。

    “函园只三千兵马,若兵乱骤起,如之奈何。”太妃又问。

    “太妃且安心。”贾诩奏对:“函陵令鲁肃,并军门都尉华雄,足可守备。”

    “如此,且依令行事。”

    “喏。”




1.196 家门之争
    洛阳百里之内,兵马频繁调动。

    虽明知二路寇关,多为佯攻。然却不可不防。骠骑并车骑营士,分批前往洛阳各关津守备。沿途另设行营多处,屯驻兵士,已备不时之需。

    自合肥侯关东自立。董骠骑并何车骑,难得不计前嫌,联手应对。三宫亦一团和气。何后邀二宫太皇,亲临试儿之礼。亦无不应允。

    诚如程璜、曹节所料。大敌当前,唯有君臣齐心,上下戮力。先前种种纷争,皆按下不表。待除大患,再内斗不迟。

    关东军情,一日数报。闻二路联军被雄关所阻,难有寸进。飞云、盖海二舰队,已被蓟国横海将军驱离大河航道。洛阳百姓,皆暗出一口凉气。

    六月三日。千秋观属吏来报,巫山女神已入观中。

    本以为八关鏖战,神女此行必遥遥无期。不料竟已翩然而至。果然神通广大。

    太后得报,心中悬石落地。依太后所料,关东逆乱不过癣疥之疾。蓟王不醒则已。若待醒时,只需传檄天下,谓关东群雄,必如鸟兽散。合肥侯自诏退位,上洛请罪,唯恐不及。天下重归正朔,指日可待。何必急于一时。

    知神女抵京。

    西宫上下,即刻预备。试儿乃楚礼。如何施为,皆无头绪。幸得神女派门人相助,先行预备。料想,断不会有失。

    只不过,与寻常江南人家不同。试儿时,不仅置弓、矢、纸、笔,珍宝服玩,还另置玺印册书,诸如此类。何后本欲借传国玉玺一用。奈何国难当头,恐为人非议。故以皇后玺代之。

    自定下六月六试儿之期。何后便广邀宾客与会。试儿之后,当大宴群臣。若非受时局所限,何后定要风光大办。如今稍有收敛,亦足称京师盛会。

    洛阳宗亲,列侯封君,文武百官,皆受邀出席。

    便在此时。

    一支船队,悄然抵达东郭港。船上所载,乃后将军兼领并州牧董卓麾下健勇百人。为首胡将,名唤胡车儿。

    乔装胡商,入住马市客舍。暗中与骑都尉李肃,舍中相见。

    “李都尉。”见李肃命人抬数个大木箱入舍,胡车儿忙问:“此何意?”

    “且打开一观。”李肃笑道。

    胡车儿遂开箱一观:“此又是何意?”

    “且附耳上来。”李肃故弄玄虚。

    胡车儿不疑有他,侧耳聆听。

    “只需如此如此……”李肃密语相告。

    “原来如此。”胡车儿心领神会:“且回禀将军,胡车儿自当奉命行事。”

    “熟记军令,谨防识破。”李肃叮嘱道:“高官厚禄,皆在此一举。”

    “喏。”胡车儿郑重抱拳,恭送李肃不提。

    南宫,玉堂殿。

    少帝通宵达旦,日理万机。洛阳军情,一日数报。军士调度,关津守备,不敢有片刻之松。太傅杨彪、太尉曹嵩、司空卢植,司徒袁逢,累日来长伴君前。共商对策。

    曹操,袁绍,皆为各路主将。然诚如新帝亦出汉室,终归乃家门之争。为江山社稷长久计,少帝自当不计前嫌。且国难当头,若自断臂膀,自剪羽翼,亦非明君所为。曹嵩、袁逢、袁隗,皆三朝老臣。忠于汉室,绝非奸佞之辈。当可信任。

    “孙坚连日强攻,轘辕关告急。”太傅杨彪将最新军情,朗声诵出。

    “孙文台,世之虎将。恨不能为朕所用。”少帝摇头苦笑:“麾下江东健儿,讨伐黄巾时,曾为先登。攻城拔寨,无往不利。速调车骑营士相助。”

    “早先,车骑将军遣人来报,已无兵可用。”卫尉张温言道:“广成关下五万联军,坚甲利兵。攻城诸器齐备。弩炮齐射,石发如雨。累日来守关将士,多有死伤。车骑营士,皆弃马登墙,与联军鏖战。”

    “南阳乃巧工之都,又仿学蓟国诸多机关技艺。被贼人所据,着实痛心。”少帝又道:“换骠骑营士前往。”

    卫尉张温又道:“洛水多见飞云、盖海从舰往来游弋。恐择机登岸,骠骑营士往来巡视河岸,亦无兵可用。”

    “这可如何是好……”略作思量,少帝又道:“来人,速传五官中郎将。”

    “诺。”黄门令左丰,亲去传命。

    少顷,五官中郎将张绣,奉命入殿。

    “臣,张绣,叩见陛下。”

    大将军火烧二宫时,小将张绣,战功显赫。凭一己之力,护窦太皇安危。战后论功行赏,擢升为五官中郎将,统领北军五校。便是何车骑,并董骠骑,亦礼上三分。

    “轘辕关告急,北军能否一用。”

    “当可一用。”张绣答曰。

    “中郎将能调动多少兵马。”北军五校,各有分属。饶是少帝,亦无十足把握。

    “三千精锐,皆可一用。”张绣果称良将。

    “甚好,甚好。”少帝大喜:“且领三千北军精锐,代轘辕关都尉,会一会江东猛虎。”

    张绣眼中精光乍现:“喏!”

    “北军精锐尽出,恐致二宫空虚。”卢司空进言。

    “无妨。”少帝宽慰道:“还有卫将军麾下,南军羽林、虎贲二营。足可拱卫宫禁。”

    “敢问陛下,卫将军戍守北宫,南宫当交由谁人领护。”卢植仍不放心。

    “左中郎将吕布,乃适宜之选。”少帝早有定计。

    “如此,可行。”卢植又道:“洛阳八关,宜需兼顾。西线无战事。可调函谷军士驰援北军,拱卫京师。”

    “司空所言极是。”少帝从谏如流:“速去传令。”

    “喏。”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少帝默诵《孙子兵法》,一时慨叹:“关东群贼,不可小觑。”

    “只恨蓟王不在。”忽听黄门令左丰,有感而发。见众人闻声来看,自知失言,左丰急忙伏地请罪。

    “黄门令道破朕之心意,何罪之有。”少帝苦涩一笑,并不怪罪。虑及蓟王,忽问道:“何时奏昆仑九音。”

    “待明日试儿,巫山女神即刻动身,奔赴蓟国。料想,至多不过三五日,蓟王当醒矣。”黄门令左丰,日夜默念。焉能错记。

    少帝眼中精光乍现:“为期不远矣。”



1.197 试儿之礼
    六月六,试儿之礼。

    盛夏时节,暑热渐起。

    先帝时,掖庭令毕岚,奉命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旋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天禄乃是与麒麟、辟邪并称之三大神兽,虾蟆便是蛤蟆。毕岚所铸,乃是以天禄和虾蟆为外形的汲水器,类后世喷泉。

    翻车、渴乌则是引水器。尤其渴乌,利用虹吸效应,“以气引水”。结构简单,却巧妙实用。尤其赵忠、毕岚、宋典,死里逃生,得何后庇护重用。感激不尽,大肆修造西宫。引流香渠水,泼洒覆道屋脊。顺檐而下,形成雨帘。清凉解暑,令与会嘉宾,啧啧称奇。

    与先前王母降为弥月之喜类似。试儿之礼,亦分主次。

    长秋殿内观礼,皆是主宾。家眷则分置各馆。席面亦分上中下品。能入长秋殿观礼,代价不菲。

    长乐太仆赵忠,意气风发。迎来送往,老当益壮。

    能在累次宫斗中,保全性命。历经数帝而屹立不倒,足见老而弥坚。今服侍太后,照看麟子。辟祸积福。料想不出十载,必见端倪。少帝能够稳坐大位,犹未可知。然二戚心中,各有归属,洛阳人尽皆知。

    众人窃以为。若董骠骑胜出,必废少帝,罢黜何后,扶立王美人贵子登基。

    即便何车骑胜出。少帝亦难善终。只因少帝出身,为先帝诟病。且自幼长于宫外,与何后及何氏一门皆不亲。更有甚者,随着年龄渐长,元服后必然亲政。那时,必与外戚大将军争权。而麟子将满周岁,距元服,足有近二十载。试想,若立麟子为帝,何后垂帘监国,何氏一门何止延续十年富贵。

    更有甚者,麟子种出谁人,天下渐有风闻。

    只需麟子为帝。宗室、外戚、党人、名门、豪右,乃至天下纷争,立刻偃旗息鼓。

    其政治红利,远非少帝可比。

    麒麟之子。何必多言。试儿之礼,引洛阳勋贵趋之若鹜,足见一斑。

    千秋殿内,居中置榻。榻上陈列之物,流光溢彩,琳琅满目,皆有出处。嘉宾就位,二宫太皇及何后并坐帘后。殿内众人皆翘首以盼。

    吉时将到,忽见一束五彩霓虹,自天边投来。裹挟风雷之声,直撞殿中。

    引殿内宾客,惊呼四散。

    五彩霓虹忽固化成云锦天衣。楚之神女,翩然而落。降临人间。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1...439440441442443...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