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一言蔽之:“其象无双,其美无极。”

    神女至美,高山仰止,涤荡心灵。难起一丝一毫,亵渎之心。

    “拜见神女。”饶是三宫帝后,亦离席下拜。

    五彩云袖,悬垂半空,绕身荡漾,竟不垂落。神女朱唇不动,仙音自生:“请起。”

    “麟儿何在。”

    “麟儿在此。”何后忙将怀中阿斗,捧于头顶。

    云袖如长虹贯日,自投帘内。将阿斗轻轻卷起。又送至神女当面。

    阿斗于襁褓之中,欢脱无限。丝毫不见胆怯。口中呀呀有声,竟探出两只白胖小手求抱。

    神女展颜一笑,如沐岚风。

    “去。”霓袖应声而出,将阿斗送至榻上。绕目飞旋,又悄然纷落,化为流光。散去无踪。

    榻上物什,终是吸引阿斗注意。

    往来爬行,先抓麟趾金一枚。

    惹得车骑将军何苗暗叫一声好。财能通神。麟趾金在手,天下横着走。

    金锭沉重,难以搬动。这便弃之,二取皇后玺印在握。皇后之玺,玉色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匍匐螭虎,栩栩如生,憨态可掬。阿斗少幼童趣,见螭虎可爱,便欲取来。

    何后心中忐忑,涣然冰释。

    同样,皇后玉玺颇重,阿斗又弃之,三取玉简册书。

    与会嘉宾,蜚声四起。玉简乃帝王封禅所用。相传仿自羲皇授大禹之玉尺。其意不言自明。

    事不过三。试儿亦不过三。

    待阿斗弃玉简。云袖再出,将阿斗抱离。送至神女当面。

    神女言道:“玉简封禅,乃天授予。既如此,当取名‘禅’。”

    “谢神女赐名。”细品禅之深意,何后险喜极而泣。

    神女徐徐升空,口中念念有词。神光大作,风雷四起。引殿中嘉宾,纷纷侧目,不敢直视。

    待光芒消失。神女已逝,阿斗被一朵云霞,徐徐送入母亲怀抱。而后化为细雨纷落,再无踪迹。

    果然“旦(来)为朝云,暮(去)为行雨”。

    何后面南而拜。

    待收拾心情,这便传令开席,大宴宾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神女彩云天降,焉能有假。至于会场内外,皆为巫山女神门人所布置,诸如此类。背后细节,自无需知晓。

    二宫太皇,心中各有滋味。

    便是窦太皇,亦心生艳羡。何况董太皇乎。

    麟子得王母并神女赐福。自当万众瞩目。再加蓟王鼎力扶持,命数贵不可言。

    大汉万里江山,鹿死谁手。我辈自可,拭目以待。

    董重并何苗,人前人后,关系大变。又重回多年前,五陵年少,亲密无间。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待罢筵,已月满中天。

    二人勾肩搭背,尽兴而归。

    车驾出西园,二人拱手相别。何苗出上西门,赴西郭,寿丘里,车骑将军府。董重赴东城,步广里,骠骑将军府。

    还未及分道扬镳。便有宫中虎贲郎,传来口谕:“董骠骑、何车骑,军情紧急,陛下相召。请即刻入宫。”

    “如此,且同往?”董重醉眼蒙眬,看向何苗。

    “宜当同往。”何苗酒气熏天:“传命,速入宫面圣。”

    “喏!”随行人等,轰然应喏。

    骠骑、车骑,二驾并行,驶向南宫不提。




1.198 一夜易主
    话说二戚意气风发,驱车面圣。

    车驾自掖门,直入宫禁。停于玉堂殿阶下。

    阶上虎贲郎,列队齐整。各个坚甲利兵,威武雄壮。闻人马嘶鸣,便有小黄门赶来接驾。

    “陛下何在?”董重脚踩踏板,居高下问。

    “禀骠骑,陛下正在前殿,与太傅等人,商议军情。”小黄门乖巧作答。

    “前方带路。”董重不疑有他。

    “喏。”小黄门谄媚一笑。

    待何苗下车,二人并肩前行,有说有笑,拾级而上。

    眼角余光,忽瞥见一雄壮虎贲,面色不善。董重这便驻足细看。

    “你是何人?”

    “禀骠骑,卑下乃胡骑营士。”虎贲郎答曰。

    “因何入列虎贲?”董重又问。

    “奉命值守,余下一概不知。”虎贲郎又答。关东联军迫近京师。朝中兵马左支右绌,亦事出有因。

    “姓甚名谁?”

    “胡车儿。”

    “赳赳武夫,毁于儿名。”董重拂袖自去。

    何苗笑看一眼,这便抬脚跟上。

    又上行数步。目光所及,只见一人按剑立于阶上。阔面饶须,腰大十围。

    董重眼尖:“可是后将军?”

    按剑之人,正是后将军,兼领并州牧董卓。

    “董骠骑,何车骑。”董卓居高俯瞰,似笑非笑。

    “何以深夜披甲立于此?”董重仍后知后觉。

    “奉命前来。”董卓抱拳答曰。

    “奉命何为?”后颈生寒,何苗忽觉酒醒。

    “陛下诏命:二戚滥权废公,祸乱朝堂,着令后将军兼领并州牧董卓捕治,收入黄门北寺狱。”董卓龇牙一笑:“二位将军,且奉诏吧。”

    “来人,护驾!”董重、何苗,异口同声。

    “杀!”队中死士挥刀扑上。

    “拿下。”董卓一声令下,伏兵尽出。箭如飞蝗,居高下射。何苗并董重麾下死士,猝不及防,纷纷惨叫毙命。余下挥舞兵刃,将二戚团团围在阵心。

    且战且走,向阶下退去。

    “勿走了国贼!”董卓大喝。

    头顶乱箭呼啸,身旁血光四溅。董重、何苗,何曾见过如此阵仗。尤其何苗,一时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不断有心腹死士,怒目圆睁,横尸阶上。血流成河。

    车夫御者,见势不妙,各自弃车而逃。便有死士强行登车,亦被乱箭射翻。

    董重、何苗,躲无可躲,被压在丛丛尸身之下。

    待五花大绑,押入大殿。

    二人与少帝目光一碰。这才信以为真。

    “陛下何故如此。”董重蓬头垢面,颤声相问。

    “董骠骑,勿惊。”少帝强压心头慌乱,语气温和如初:“朕,此举,只为自保。”

    “我等实无二心。陛下如此行事,岂非令天下寒心。”何苗亦道。

    少帝笑道:“蓟王鼎立三宫,共扶社稷。然为一己之私,二位将军各据半壁朝堂,争斗不休,乃至朝政尽毁。且早生废立之心。董骠骑,欲立王美人贵子;何车骑,欲立太后麟子。然,唯有蓟王,力排众议,立朕为帝。难得关东群贼三路来攻。二位将军,尽遣兵士上阵,乃至守备空虚。终为朕所乘。”

    “今夜拿我二人,明日还有谁人能为陛下分忧。”董重强辩。

    少帝笑答:“如火军情,皆由八关都尉传来。然关外究竟如何,二位将军又岂能知。”

    “吕布!”何苗如何还不醒悟。定是吕布命人谎报军情,尽遣二戚兵马离京。乃至守备空虚,今夜为少帝所乘。

    “正是左中郎将。”少帝言道:“此刻,已奉诏入营。尽夺二位将军兵马,收归麾下。为朕所用。”

    “陛下,欲将我二人,作何论处?”董重问道。

    “权且收押。待蓟王临朝,再做定夺。”少帝心似明镜:“家小及党羽,一并拿下。”

    “陛下好计较。”何苗怒不可遏:“却不知,太皇并太后当面,又当如何。”

    “今夜过后,朕手握京师兵马。南北二宫,自卫将军以降,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皆忠心不二。再有左、右中郎将,扼八关,据河洛。料想,自无人再生非议。”少帝心中,并无绝对把握。

    然不得不说,出其不意,夺二戚兵权。再尽收党羽,将先前被无故罢黜,居于陋巷的朝中百官,悉数官复原职。待朝野上下,禁中内外,皆忠于少帝。夺嫡之危,可解矣。

    见二人垂头丧气,不置一语。

    少帝咬牙道:“来人,且押入诏狱。好生看管,不得用刑。”

    “喏!”

    南宫,永乐宫。

    便有玉堂殿黄门细作,星夜来报。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小黄门被永乐太仆封谞,连扇数记耳光,这才回魂。

    “何事惊慌。”

    “回禀阿父,陛下,陛下……”

    “陛下如何?”董太皇已被惊动。

    “陛下命人传诏董骠骑并何车骑入宫相见。不料却暗伏甲士。二位将军,二位将军……”

    董太皇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二位将军如何?”封谞喝问。

    “被当场拿下,押入黄门北寺狱。”小黄门言道。

    “好一个心机莫测‘小史侯’。”董太皇怒极反笑:“朕,当真小觑了他。”

    “敢问太皇,为今之计,该当如何?”封谞忙问。

    “趁联军叩关,守备空虚,一战而胜之。陛下早有谋划。此刻玉堂殿周遭,必陈列重兵。南北二宫恐亦为其所得。若去质问,自投罗网。”董太皇当机立断:“速移驾云台殿。”

    “喏!”

    西宫,人去楼空,酒香未散。

    亦有黄门细作,冒死来报:“禀太后,何车骑中伏,被陛下所拿。”

    见帘内何后,无动于衷。长乐太仆赵忠,代为问道:“细说详情。”

    “喏!”黄门细作,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我儿倒有些计较。”何后轻声一笑:“传命西园卫,谨守宫门。非朕诏命,擅自进出,格杀勿论。”

    “喏。”便有心腹宫妃,前往园中传命。

    挥袖命细作自去。赵忠进言道:“陛下此举,乃为自保也。”

    待喂饱阿斗,哄其入睡。何后这才回身言道:“不料董卓竟为陛下所用。”

    “还有卫将军张济,五官中郎将张绣,右中郎将周慎,左中郎将吕布,虎贲中郎将王越。”赵忠叹道:“皆忠义之士。”

    “不出三日,洛阳兵马,皆入我儿之手。朝中百官易位,江山恐将易主。”何后气定神闲:“蓟王醒时,天将变矣。”



1.199 饮恨兵退
    少帝一夜未眠。

    患得患失,亦喜亦忧。子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便是此时少帝心境写照。

    鸡鸣时分,吕布领中郎将郭汜、樊稠、李傕,并胡骑校尉轲比能,入宫面圣。四人分属骠骑并车骑营,皆是领兵之将。知二戚被捕,乃出少帝所谋。心中惊讶,可想而知。

    又听吕布备说前情。知晓少帝乔装成道人史子眇,暗中联络群雄,又趁关东联军三路寇关,一战功成。各自唏嘘不已。今汉帝王,又有几人当真昏庸无为。

    吕布言道:“今陛下,不过十岁余,便有此心机胆魄。待元服,又当如何?且巫山神女已北上蓟国行巫山**,蓟王醒必有时。窃以为,二戚恐难复起。诸位当早做打算。”

    郭汜、樊稠、李傕等人,心悦诚服。这便轻骑简从,随吕布入宫面圣。

    卫将军张济,与郭汜、樊稠、李傕皆出西凉。并州牧董卓麾下,亦多西凉豪杰。胡骑校尉轲比能出身四郡亡胡,与胡车儿等人,亦有往来。众人相见,相谈甚欢。得少帝好言安抚,心中芥蒂全消。

    见众将可用。少帝又召太傅、三公入宫。

    惊闻二戚被押,杨彪等人方知少帝之能,亦不再先帝之下。更知明日早朝,诸事更多。不敢怠慢,连夜拟定赏罚事宜。安抚人心,稳定时局。

    翌日早朝。百官面圣。见二宫内外,陈列禁军。独不见二戚车驾。便有人隐约察觉。形势有异。

    待黄门令左丰,殿中诵读诏书。

    百官方知,二戚一夜失势。八关之内数万精兵,皆握于少帝之手。

    朝中二戚党羽,被当场革职查办。蓟王辅政时,选贤任能,所聚英才,悉数官复原职。

    调并州牧董卓为司隶校尉,封斄(tái)乡侯,食一千户。麾下兵马,悉数调入京师,屯驻原骠骑营地,拱卫洛阳四郭。

    如前所说。司隶校尉乃雄职。并尚书令、御史中丞,称三独坐。有劾奏三公之权,故为百僚所畏惮。京师七郡称司隶部,为十三州之一。换言之,从并州牧调任司隶校尉,又因功封侯。董卓可谓功成名就。

    卫将军张济,节制前骠骑营郭汜、樊稠、李傕等将,辖南军羽林、虎贲郎。五官中郎将张绣督北军五校。胡骑校尉轲比能所部,亦归北营,不再另行驻扎。右中郎将周慎领麾下兵马,出镇车骑营,收拢营士,安抚军心。
1...440441442443444...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