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南橘北枳。种不变,而(果)实不同。水土环境,尤其重要。
伊阙关。
“见过骑都尉。”何遂投曹冲名帖,登门谒见。
“何司马所为何来?”曹冲索妻一事,李肃自然知晓。
“乃奉校尉之命,请都尉入府相见。”何遂道明来意。
“曹越骑与我素无交往。何故相见?”李肃遁走辟祸,轻易不入洛阳。
“卑下,奉命行事。内中详情,实不知也。”何遂答曰。
话说。曹冲乃曹节胞弟。亦是安贵人叔父。与董卓必无勾结。此去当无碍。略作思量,李肃这便言道:“如此,且回曹越骑,明日自当登门拜访。”
“喏。”何遂领亲随,打马自去。
翌日。
函园,仙台里,曹冲府邸。
李肃如约而至。
宾主落座。不等李肃先问,曹冲已取安素手书视之。
无论淯阳君、蓟贵人,二印皆可证其出处。
李肃细看后,终会其意:“安贵人心牵父兄。千里传书,李某当尽力而为。”
曹冲言道:“闻都尉与左中郎将,相交莫逆。因何认贼作父,都尉何不当面一问。”
此事,李肃已知:“乃游徼庞舒,诓严夫人轻车出园,趁机掠入鱼梁台为质。左中郎将,救妻心切,单骑闯入。鱼梁台上,唯有屈从,方可全妻儿性命。”
“不其侯、王太仆、桓校尉,又是何人供出?”曹冲又问。
“乃左中郎将供出。”李肃如实作答。
“既如此,何以无都尉。”曹冲问出关键之所在。李肃与何苗暗通曲款。伊阙关下,私放甘夫人。外人皆蒙在鼓里,然安素却心知肚明。
安素既知,曹冲可知。李肃亦不意外:“许,念及私交,故放之。”
刘备的日常 1.270 养女齐聚
稍后再看。
-------------
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
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
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
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这……”李肃却未及深思。
“此中必有隐情。”曹冲言道。曹冲不置可否:“王太仆素来谨慎,何以事发?”
“闻,乃府中史门弟子,甘为董卓细作。太仆称病不朝,却与不其侯等人往来过密,遂为细作所窥。登鱼梁台告之。”不料此事,李肃亦知。
“王太仆所居,本是卢少保旧宅。府中一干人等,身世清白。且入府多年,并无二心。再者说来,先前卢少保不过为尚书。府中又多收留赴京学子。仆从稀少。史门弟子,何以早知,伏入六百石官宅?”曹冲又问。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刘备的日常 1.271 自有取舍
东郭马市,胡姬酒肆。
如前所说。朝廷忙于开年大祭,无暇他顾。左丰伴驾左右,反倒清闲。
收长公主传语,左丰实不意外。正如先前在黄门北寺狱中所言。蓟王必不会坐视不管。果不其然。音犹在耳,安贵人已悄然上洛。
左丰便服入内。便有胡姬上前引路。直入酒家安氏精舍。
酒家安氏乃安素生母。先前不知,待安世高并安氏兄妹,同日归西。时养父曹节,才告知身世。
安素方知,乃桓帝女。
此中详情,不足为外人道哉。
“奴婢,拜见贵人。”不知黄门令左丰,是否知情。
“少令免礼。”安素柔声言道。
左丰与蓟王家,早已不分彼此。何须安素来问:“敢问贵人,可是为救王太仆而来。”
“正是。“安素言道:“闻义父被押黄门北寺狱。不知能否引我一见。“
“这有何难。”左丰言道:“奴婢便是舍身家性命,亦令贵人如愿。”
“多谢少令。”
“事不宜迟。贵人且随奴婢,一并入宫。”左丰言道。
“不急。”安素自有打算:“少令且先回。我自有门路入宫。”
“喏。”左丰亦不勉强。安素自幼长于宫中。常与小黄门为伴,出入南北二宫,如鱼得水。便是左丰,亦自愧不如。
送走左丰,安素经覆道,入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府中主事,正是閤下令史,皇甫直、皇甫郦。自蓟王立幕府南閣。洛阳留守僚属,皆已重订品秩。令史,初为丞相府并三公府属吏,在诸曹掾史之下,秩百石。尚书属吏,亦有令史,秩二百石。另有御史中丞属官,兰台令史,秩六百石,较特殊。令史品秩卑下,为士人所不屑。前大将军梁冀,轻视名儒刘常,召补令史以辱之。
閤下令史,比兰台令史,秩六百石。足称高官厚禄。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历经增修。尤其左右豪商,皆迁入函园安居。大将军府,一扩再扩。官舍属寺二分立,居家办公两相宜。与蓟国辅汉大幕府,自行区分。
迎入中庭。
安素垂帘居首。皇甫直、皇甫郦分列左右。主公在外,主母持家。乃大汉惯例。
“夫君敕令,诸位知否。”
“臣等皆知。”皇甫直答曰。
“此来,先公后私。”安素环视堂内群僚,言简意赅:“家国天下,当有取舍。”
“臣等遵命。”皇甫二人,领群僚下拜。
“庞舒何在。”安素又问。
“正在府中。”皇甫直答曰。
“登堂来见。”
“喏。”
少顷。閣下游徼,奉命入内:“游徼庞舒,拜见贵人。”
“王太仆之事,如实道来。”
“遵命。”庞舒遂将董卓如何笼络,王允如何施计,和盘托出。
“何人指使。”言罢,安素问道。
“乃奉主记之命行事。”庞舒不敢隐瞒。
“閣下主记蒋干。”安素不置可否。
“正是。”庞舒面露迟疑,足见心中隐忧。先前庞舒便有疑问。被蒋干言语打发。今日安主母再问。足证此事,主公并不知晓。只因安主母,常伴主公身侧,与宋贵人等,掌理瑞麟阁内外。若蒋干如实上报,焉能有此一问。
“命主记来见。”果不其然。
“喏。”皇甫二令史,不敢耽搁。急遣人入园通禀。
蒋干遂轻车来见。
“臣蒋干,拜见贵人。”九江名士,从容不迫。
“主记免礼。赐座。”
“谢贵人。”
待蒋干入座,安素遂问:“洛阳之事,因何不报。”
蒋干如实答曰:“禀贵人。凡洛阳事,皆一日一报。臣等,不敢有失。”
“上报何人。”安素追问。
“前为中丞,后为祭酒。”言下之意,南閣未立前,上报中丞贾诩,创立南閣后,则改报祭酒许攸。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注1)’。”安素这便安心:“二人皆足智,国之谋主。一言一行,自有取舍。且忠心不二,断不会背主误国。”
贾诩、许攸,皆是为人主(刘备),出谋划策之人。何事上报,何事不报,自有取舍之道。断不会于国不利。言下之意,此时不报,于国有利。
“贵人明见。”蒋干再拜。
“如此,当不必追究。”安素言道:“诸位依令行事。”
“喏!”群僚下拜。
稍后,安素重返胡姬酒肆。乔装改容,经由酒家安氏舍中密道,潜入南宫云台。又熟门熟路,避守卫耳目,混入北宫。悄然抵达黄门北寺狱。
见安素变安絜,左丰心领神会。充作亲随小黄门,假送餐之机,顺下监牢。
与王允相见。
“义父安否。”
“无妨。”王允终是动容:“时机至矣。”
“义父知我会来。”安素并无意外。
“然也。”王允肃容答曰:“我儿此来,董贼必死矣。”
“还有何患。”安素直入正题。
“唯一所患,乃吕布发妻严氏,入万岁坞为质。只需将其救出,吕布必刺老贼于宫门之下。”王允以心腹秘事相托。
“闻万岁坞,固若金汤。当如何行事?”
王允答曰:“当行美人计。”
亦不出安素所料:“如何施为?”
“不其侯伏完,亦牵连下狱。料想,此时长公主必上下奔走,焚心之急。”王允言道:“此刻或已入宫,求救万年公主。”
一切皆不出王允所料。
安素言道:“公主为保不其侯,欲屈就董卓。”
“如此,可遣人传语,请董卓赴宴。”王允遂将连环之计,和盘托出。
“可行。”安素处事亦果决。
“女儿速去。上陵礼前,必杀之。迟恐不及。”王允叮嘱道。
“义父保重。”
目送安素离去,王允长出一口浊气。
连环计成矣。
事不宜迟,安素又赶去与程氏姐妹相见。
长信宫,景福殿。
宾主落座。
安素开门见山:“义父、义兄事,需二位相助。”
“如何相助。”程环答曰。
“只需如此如此……”安素遂将王允之谋,娓娓道来。
“妙计。”程环、程璇,异口同声。
九天神皇
刘备的日常 1.272 董卓赴宴
稍后再看。
-----------
万岁坞,鱼梁台。
“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嗯……”董卓不置可否。所谓宴无好宴。若是一场风花雪月,便也罢了。若是鸿门宴,岂非自取其祸。
万岁坞,鱼梁台。“何人投帖。”董卓意气风发,却也稍显疲惫。累日朝服大典,舟车劳顿,可想而知。
“乃阳安长公主。”心腹爱婿牛辅,嘿声一笑。董卓心意,牛辅焉能不知。
“哦?”董卓眼中淫邪之色渐浓:“且取来一观。”
“喏。”
“代万年公主设宴。”董卓沉思不语。
转念一想,牛辅遂进言道:“莫非。长公主欲在宴上,言及万年公主与丞相婚事?”
刘备的日常 1.273 同堂异室
八日,祠世祖庙。
话说,中元二年(57年),光武驾崩。子刘庄继位,是为明帝。明帝感怀中兴之功业,特立“世祖庙”,以祠光武。故自明帝始,洛阳并有二庙。供奉前汉皇帝之高(祖)庙,及供奉今汉光武之世祖庙。
至此,历代帝王驾崩,皆立神主于世祖庙,而不进高庙。此庙制,称为“同堂异室“。同属一家,称“同堂”,分属二支,为“异室”。尽管前汉帝系,祭祀如旧。然今汉帝系亦自成一派。俗谓亲疏有别,亦由此论处。遥想当年,蓟王为临乡侯。初次上洛,正月旦会入宗亲诸刘队列,为宗室诟病。亦是因此。
七日祠高庙,八日祠世祖庙。五供毕。而后上陵礼,祭先帝。
五供之礼,无一可废。
董卓初掌大权。如同新官上任。事必躬亲,任劳任怨。尤其开年大典,乃宣告执宰天下之始。董卓用心,可见一斑。
上行而下效。一众党羽,毕恭毕敬。更不敢怠慢丝毫。天光微亮,万岁坞内,人马嘶鸣。鱼梁台上,鼓声震天。洛阳四郭,远近得闻。便是二宫之中,董侯亦梦中惊醒。
隆重声威,无可匹及。
待车马列队毕,三通鼓罢。董卓朝服出殿。登竿摩车,顺下鱼梁台。沿途军士高呼:丞相顺安。
顺安一词,见于《礼记·礼运》:“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注1)。”疏曰:“既顺安之,故不使渚者徙中原。”使和乐而安定也。刘向《说苑·贵德》亦有:“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
传闻此敬语,乃党魁所献。逢董卓车驾,顺下鱼梁台,左右卫士皆大声疾呼,以壮声威。
待竿摩车驶入平地。百官伏于道旁,大礼参拜。亦口呼:丞相顺安。
董卓目不斜视,径直驶过,无需回礼。
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仪轨之隆,两汉四百年所罕见。
久沿成习,习以为常。待卑躬屈膝,遂成惯例。逆来顺受。群臣再无忤逆之心。此乃奴化之缛礼也。董卓虽不解党魁深意,却极为称心。用后世话说,仪式感爆棚。
此举。不仅长谄媚之风,亦助争宠之心。尤其上下左右,互相监督。凡有干嚎不出声,或是阴阳怪气者,皆踊跃举报。歪风邪气,薰莸莫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