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义母...”

    扎着冲天辫的小陈仇,奶声奶气的打破了两人对视的沉默,迈开小短腿奔过去。他对小姐姐,似乎比他父亲更熟稔更亲切一点。

    “仇儿。”

    小姐姐俯身伸手抱起小陈仇之际,让陈恒又看到了系在手腕上的羊脂玉坠。只是红色的绳子已经有些暗了,昭示着岁月匆匆。

    “来了”

    “嗯。恒弟,是为典校尉回来的吧”

    “嗯。可还好”

    “好。恒弟呢”

    “嗯。”

    “何时走”

    “明日。”

    “哦。”

    近两年未见,让彼此的话语与情感积累了许多,但最终说出了口的,不过是寥寥数句毫无营养的废话。

    毕竟他们都在各自亡父的坟茔前,发下了誓言,树立起彼此间一堵牢不可破的墙。

    还好,有小陈仇在。孩童天真无邪的视角里,没有那么多顾忌和情非得已,他就知道他的义母又来了,又陪他玩耍了。

    “义母,那...”

    说话还不是很流畅的他,扯着小姐姐的衣角,用小手指着庭院的一个角落。

    那里有个秋千,系在亭亭如盖的桑树枝丫上。对着陈恒露齿一笑,小姐姐牵着小陈仇过去,不一会儿,童稚的笑声便荡漾在庭院中。

    陈恒的眼光有些迷离,看着白衣飘飘的小姐姐。心中也有些愧疚,看着她脸上流露出来对孩童的慈爱。

    唉,罢了。

    &




第一三七章、私德有亏
    许昌城内的气氛很凝重。

    街道上多了许多披坚执锐的兵卒,酒肆中也少了许多买醉的豪强大户浪荡儿。而官吏们,更是行色匆匆,彼此之间以目相顾便别去,不再像以前碰面了寒暄几句。

    袁绍即将进攻的消息,是个人都知道了。

    曹老大已经派遣了曹仁率军去攻打河内郡,乐进以别部攻打获嘉县。于禁更是派去了黄河南岸屯军,临视袁绍军队的动静。

    还让刚归降没多久的臧霸进攻青州,企图占领齐、北海等地,以巩固右翼,防止袁绍军队从东面夹击。

    臧霸是泰山人,早年为寇,在青州很有影响力。同样在青州有影响力的人,还有一位,当过平原县令和救过北海的刘备。

    他对曹老大请求了一番,说要去帮臧霸一把,食君俸禄当忠君之事什么的。

    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天,刘备在许昌里种花养草太安份了,还是两个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惺惺相惜,曹老大竟然信了。

    所以呢,他就被打脸了。

    刘备领了两千兵卒东去,刚进入徐州就把曹老大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宰了。自己屯兵于下邳,命令关羽别屯小沛。

    而徐州东海郡的昌霸也跟着反了,附近郡县纷纷叛曹操归附刘备,兵力短短一个月竟然就达到数万人。

    当然,让曹老大开心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比如张绣又来投降了,这次是真的,儿子张泉都送来许昌了。让曹老大解除南边的威胁,可以放心北上与同袁绍决战。

    嗯,也让他头风之疾重了些。

    丁夫人又开始给他脸色看了。虽然没有胡搅蛮缠的说让他为曹昂报仇,但是将他当成空气一样还是可以做到的。

    陈恒这小子走霉运,就这样走进了司空府。

    他是来找丁夫人商议成亲流程什么的。还就着蔡文姬的事,感谢了一番丁夫人的宽宏大量。刚好,曹老大也来找丁夫人,听到了...

    可以想象的,曹老大不二话的,直接将陈恒带进了内堂,劈头盖脸的就是开骂,借题发挥了被刘备打脸的怒火。

    是的,曹老大并没有对陈恒的乱搞,生出多大怒火。

    陈恒一直都不是好色之人。二十好几了,也才一个小妾。这在世家大族中,算是罕见的了。而且相反,曹老大他自己就是个好色之人,哦不对,是急色之人。

    在宛城的时候,找了张绣婶娘解军中孤单寂寞冷,曹昂就是这么挂掉的。在征伐吕布的时候,关二爷随征时,求了他要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当妻子,结果他纳了当妾。

    要知道当时秦宜禄是投降了的。这不,因为夺妻之恨,也跟着刘备去徐州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曹老大自己的破事一出接着一出的,还真不能骂陈恒什么。他的生气,是蔡文姬的身份。

    秦朝时是非常严厉的一夫一妻。《法经?杂法》规定:夫有一妻二妾,则刑聝,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宫。汉朝几乎照搬了秦朝的律法,虽然没有那么苛刻,但还是只能娶一个妻子。

    连汉哀帝的皇后父亲,孔乡侯傅晏,就因为同时娶两个妻子(以妾为妻),被废了。妾倒是可以纳无数个,只要养得起。象张苍,东方朔都有几十个妾。

    陈恒与夏侯若君的婚事,是曹老大亲自定下的,必须是明媒正娶的妻子。

    而蔡文姬,以她的身份是不可能当妾的。毕竟圉县蔡家本来就官宦世家,而且她的父亲是蔡邕,大汉朝四海知名的大儒。

    不能当妻,也不能当妾。陈恒和蔡文姬想要在一起,只能没名没分的偷偷摸摸做点什么,还要忍受各种人的各种诋毁。

    好吧,说白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两人一没犯法,二没让家世蒙羞,只不过是自身私德有亏罢了。

    但曹老大与蔡邕私交很好,对



第一三八章、初见陈群
    陈恒是去拜访荀攸。

    嗯,应该叫串门才对。毕竟他既没有备下礼物,也没有提前投名刺。身为世家子,缺了这点礼数,实在是不应该。

    但他没有时间了。曹老大勒令十日后就要迎娶夏侯若君,他也只好匆忙而来,将下聘之人的主意打到荀攸头上。

    陈家长辈皆故去,许昌城内有头有脸的人,岁数和曹老大相当的人,他也就和荀攸熟悉一点。至于荀攸愿不愿意搭理他,之前不是把藏书送过来了吗

    口口声声的说一起相互扶持,这点小忙总得帮的不是!

    陈恒很有信心,让荀府门子进去禀报后,趁着没有人注意,偷偷又用手扣了扣额头乌青的伤口。嗯,他做好苦肉计卖惨和打苦情牌的心理准备了。

    事情还真如他所想的发展。

    荀攸正和郭嘉在府内商讨和袁绍对战之事呢。曹老大已经让军队在纠集了,不日将进军黎阳,粮草后勤、各部军队的开拔、行军路线等等琐碎,他和郭嘉都要参与在内的。

    看到陈恒进走进屋里,他还是挺热情的。

    “子初,好久不见了...”

    迎上来,刚说了一声客套,荀攸马上就惊奇了一下,“咦,子初额头是怎么了”

    “公达兄,奉孝兄。”

    陈恒也很热情的笑着,拱了拱手,“恒刚从司空府出来,额头,唉,是恒办事不利,被主公用竹简砸的。”

    荀攸愕然。手里摇晃着酒囊的郭嘉,也挑起了眉毛,露出了很感兴趣的表情。

    “子初,这是为何...”

    天地良心,如果老天爷再给一次机会,荀攸是打死也不会问这句话的。因为马上的,陈恒就接着他的话,打蛇随上棍了。

    “唉,惭愧。公达兄想必也知道,恒将迎娶夏侯若君之事了吧”

    “嗯。”

    点了点头,荀攸更奇怪了。结亲是喜事,没听过还有被砸额头的习俗啊!

    “主公定婚事之期,乃十日后。而且一月余前,便让恒寻一长辈前去司空府下聘,但恒家中长辈皆早故,不知寻何人。是故,今日主公便怒骂了一番。”

    荀攸哑然,脸上不由露出了一个的苦笑。

    郭嘉也笑了,幸灾乐祸的那种,还挤眉弄眼的。不是对着陈恒,而是荀攸。

    他们两人都是才智过人之辈,一听就知道陈恒打着什么主意了:被主公责骂,寻不到下聘之人,反而跑来了这里,不就是想求荀攸帮忙嘛...

    是的,陈恒不等他们开口,就直接扔出请求了。

    “公达兄,这次事情紧急,还请务必要帮恒一把。在许昌城内,恒认识的德高望重之人,也就公达兄一人了...”

    得勒,本来是同辈论交,现在连马屁都拍上了。

    “哈哈哈,德高望重!公达兄,子初都如此奉承了,看来你不应下都不行了!”

    郭嘉忍不住大笑,起哄着调侃了一句。

    没好气的横了郭嘉一眼,荀攸抓住了胡子沉吟。

    他不是不想帮忙,若是平日里,就直接应下了。但现在出征在即,各种琐碎忙得脚不沾地的,实在是没有这个时间。

    但陈恒惨都卖到这份上了,还真不好拒绝。

    思索了一阵,他便抬起头,“子初,并非攸推脱,实在是没有时间。不过刚你说到德高望重,倒是让某想起了一个人,定能让司空府中门大开,并夸赞子初之请。”

    “哦何人”

    陈恒眼睛一亮,心里美滋滋的想:连曹老大都要开中门迎的,不会是荀家的长辈吧享誉大汉朝的“荀氏八龙”,荀彧的父辈、荀攸的爷爷辈,可是还有人活着的!

    “以德行号三君,子初可听闻过否”

    额...

    陈恒知道是谁了。

    &n



第一三九章、人情练达
    世家利益观念的神奇之处,在于无论是好的坏的事情,只要能扯上关系的,最终都会变成双方试探的桥梁。

    就如陈群让人回家请示陈纪,还提及了自己小妾曾经与陈恒定了亲一样。并非是在消除陈恒心中芥蒂,而是透露出友好的洁白的牙齿:可愿意和善结交否

    有两百年传承的熏陶积累在,陈恒自然是上道的。

    都是世家嘛,别人满口笑容的白牙不接受,那么迎来的就是面目狰狞的獠牙了。

    马上的,很热情的,就对陈群发出了邀请:无论陈纪是否愿意当下聘之人,十日后,还请长文兄莫嫌弃陈家简陋,百忙中抽空赏脸来热闹一番云云。

    这不,才见面不到一刻钟呢,才寥寥数语呢,两人表面上好得跟知交了二十年一样。

    陈纪的回复也很快,他对自己儿子请示的意图洞若观火,让家仆带了一句双方都很遮羞的话:能去司空府下聘,正好让他能拜谢一番曹老大、给他们父子报效朝廷的机会。

    话很得体,说得好像不是他在帮陈恒,而是陈恒给了他个好机会一样。还把道义安得很高,好让私下小九九心照不宣,所以皆大欢喜。

    告别出了荀攸的府上,陈恒暗地里就给自己提醒了一句:要努力往上爬了。

    是的,他该努力获得阵营里的更多话语权了。

    从荀攸到陈群,颍川的士人们向他抛出橄榄枝,目的不外是觉得他未来前景不错,先结个善缘。如果他一直不咸不淡的耽误下去,肯定就会被放弃的。

    既然不能相互利用、相互守护,谁还会愿意多了个拖累呢

    嗯,陈恒觉得自己也不愿意。

    深深呼出了一口气,陈恒便骑马往自家宅子里赶。在荀攸府上耽误了太多时间,天色已经夕阳如火了。而今晚,他还要去拜访张辽的。

    拜帖在刚回到许昌的当天,就送过去了。只不过是张辽一直住在兵营里,双方才约了今晚见一面。

    他是去感谢救命之恩的。当年在山阳郡里当俘虏的时候,张辽曾经救了他一命。如今同属一个主公了,怎么说也得走一趟。

    做人嘛,暗地可以让人骂上万次无耻不要脸,但表面上一定要道貌岸然,让人无可指诋。

    而且陈恒觉得,张辽是愿意和他称兄道弟的。

    毕竟他在曹营中的尴尬,比徐晃还要惨上许多。

    作为当年吕布手下掌骑兵的张辽,给曹营众将添加了许多不太美好的记忆。比如夏侯惇、乐进、于禁就没少吃过亏,李典更是仇大苦深。

    他的从父李乾、堂兄弟李整的死因,张辽至少要负上一半的责任。就差没亲手挥刀砍下脑袋了。

    好吧,两军征战,各有死伤也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你一个败军之将,一投降到主公的麾下,就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呢

    你才二十八岁(198年投降)好不!我们出生入死那么多年,官职才是都尉、还没被封侯好不!

    凭什么啊!

    正如陈恒所料,张辽对他的来访还是挺热情的。

    庭院中那只烤得金黄色的全羊,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表面上说,这是他乡里并州雁门马邑那边的待客之道,但围着烤全羊而坐的,还有他几岁的儿子张虎。

    儿子都拉出来,不就是奔着通家之好去的嘛。

    陈恒的诚意表现得更明显。

    他让管家陈坤备下的两份礼物,给那位不知姓名的亲兵无非是钱财布帛之物;而给张辽的,则是一堆竹简:陈太公从王家坑蒙拐骗来的《吴子》。

    都是带兵打仗的,把兵书给送出来了,张辽当然知道是什么个意思。

    而且陈恒还邀请了他十日后来陈家宅子里一聚,说什么要介绍徐晃给他认识一下。最后,很臭不要脸的,隐晦的通过提及夏侯若君的身份,来彰显自己和曹老大的关系




第一四零章、能征战否

1...3839404142...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