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只带着三百兵卒的陈到,没有立刻发起攻击,而是大张旗鼓的跟在袁术身后大肆喧哗。意图很明显:吊在袁术身后,尽可能拖住对方行军的脚步,等候曹仁的到来。

    他成功了。

    袁术命张勋率领一千兵卒去赶跑身后的尾巴,结果才出了军营,还没接战呢,自己就跑了四百兵卒。哪怕是出营之前,袁术许诺了斩杀一记首级赏一千钱,都没有让兵卒燃起战心。

    &




第一三零章、死有余辜
    逃脱了追兵,总是令人开心的。

    哪怕是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去投奔他人。袁术摇摇晃晃的骑在战马上,看着队伍前方的儿子袁耀,嘴角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从称帝到狼狈逃命的大起大落,他的身体已经接近灯枯油尽了。嗓子里的咸腥味,无时无刻不在雀跃着。仿佛松了一口气,马上就会有鲜血喷出来。

    他一直死死的压制着。为了不让手下兵卒们惊恐,更为了袁耀。他此刻的身份,只剩下了父亲一个。

    可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皇图霸业一场空的袁术,如今只想顺顺利利的活着见到袁绍,将袁家家主、帝号和传国玉玺亲手交出去,好让袁耀能有一个未来。

    他依然坚信着“代汉者,当涂高也”的天命,而袁绍就是应天命之人。等袁绍称帝了,他的儿子袁耀,再怎么不济也能捞个王爵,荣华富贵过一生。是的,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熬不了多久了,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了。

    只是很可惜,意外往往要比明天来得更早一些。

    队伍的前方,一匹探马在急促奔来,袁术甚至看见了骑手脸上的惊恐之色。而在前方的张勋似乎在与骑手耳语了几句,也“啊”的一声,扭过头来看着他。

    前方有敌军曹仁不是退走了吗难道是孙策袁术心头一紧。不对啊,如果是有敌军拦路,张勋应该过来禀报才对。

    压在胸腔不断涌起的呕血**,他对跟在身侧的从弟袁胤吩咐了一声,“汝去问问,前方发生了何事。”

    “喏。”

    但袁胤过去了,却是留在前方不动了,还将招手让袁耀过去和张勋一起嘀嘀咕咕的,时不时还瞄过来一眼。

    事出反常必有妖。袁术心里安耐不住,便驱马上前来,问:“何事惊慌”

    被问到的三人,袁耀低头不语,张勋盯着袁胤,后者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开了口:“嗯,那个,家主,前方路中立着一根木头。”

    一根木头一根木头能让你们惊慌袁术吸了一口气,皱起了眉毛,“如今我等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还有何事避讳的。说吧!”

    “喏。木头上刻有字,嗯,那个,对家主不利。”

    对我不利想必又是骂人的话吧。袁术心里哂笑,他称帝这些年,各路诸侯没少喷口水,早就免疫了。嗯,有字,那就是人为的,或许有埋伏心里掂量了下,便驱马往前,“勒令全军小心戒备,尔等随孤前去看看。”

    “阿父不可!”

    战马缰绳被袁耀拉住了,只见他脸上一片焦虑之色,“前方既然有木刻字,孩儿以为定有埋伏,不如改道而行避过。”

    “我儿糊涂!就算有埋伏又能何妨若是对方兵强马壮,又何必故弄玄虚!我等要是改道而行,反而正中他人下怀!曹仁贼子已退,此地接近合肥,何来他军!至多不过是流寇罢了!莫再言,随孤来!”

    不得不说,袁术还是很有见识的。一言就道破了前方即使是有埋伏,也会兵力不足,只是错误在于将陈恒当成了流寇。军队与贼寇的战力,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尤其是每一年都在征战的曹军。

    不一会儿,袁术便来到了木头前。

    这块木头,哦不,应该叫树干才对。约摸一人合抱粗,被人裁下树枝,孤零零的立在路中间,冒出土壤外也有近两米高,几乎和骑在战马上的袁术齐平。所以他很清楚的看到了几个大字:袁公路死于此地!

    血丝瞬间爬满了眼睛,胸口激烈的起伏着,脑门的青筋在跳动着,握着缰绳的手指发白着,袁术狠狠的咬紧了牙关,死死的抿住了嘴唇,努力不让已经涌到口中的血吐出来。

    “阿父...”

    “家主...”

    “主公...”

    看到袁术的表情,袁耀三人忍不住担忧的唤了声。

    &nb



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
    “都尉,这就是僭号天子的袁术吗”

    身后响起了徐盛的声音。听得出来,他的心情很兴奋。

    被打破思绪的陈恒,起身转头,看到了徐盛脸上的笑意,和旁边刘鹏瞪大眼睛的期盼。然后他也乐了。

    “哈哈哈!”

    高举双手,狠狠砸在两人的肩头上,陈恒大笑着,“对,他就是袁公路!子翔,去传令让顾烨莫再追了,收拾下战场。文向,割下此獠首级回军当涂,等候朝廷论功行赏!”

    “喏!”

    徐盛也哈哈大笑,立刻就用手中的环首刀对准了袁术脖颈间,还很细心的,一点都不嫌弃的用手捋了捋袁术的胡子,才砍了下去。

    “喏!”

    刘鹏也裂开嘴露出满口白牙,用拳头狠狠敲了下左胸行军礼,立刻转身传令而去。

    他的开心,不光是拿到了袁术的首级,还有打扫战场。以军中不成文的规矩,小规模的战斗缴获,是不用上缴充公的。

    仓促逃命的袁术军,扔下了不少东西。几匹战马、刀戟、盾牌、弓弩,还有死去兵卒的衣甲和腰囊的零碎,都是尸体的馈赠。

    而他们的都尉对这些馈赠的处理,通常都是换成了财物分给兵卒们的。

    而徐盛,就不怎么在意身外之物。他很安静的站在陈恒身侧,低头微眯着的眼睛,时不时扫过对方的脚尖。

    他又想起了刘鹏的话:都尉从未失算过,有神鬼莫测之能!

    老实说,他是一直都不信的。但袁术的人头就放在脚下,却由不得他不浮想联翩。为什么都尉就那么确定袁术从成德经过呢

    他想不通。

    也不想再问。知道自己问了,得到的答案也不过是被骂一句聒噪而已。

    他并没有发现,当自己砍下袁术脑袋的那一刻开始,心里就对陈恒有了一丝敬畏。

    是类似于刘鹏万事都愿意俯首听命的那种敬畏。

    “都尉!”

    一记夹带着欣喜的高声叫唤,打断了徐盛的沉思。抬头一看,只见刘鹏手里捧着一个盒子快步走过来。

    到了跟前,他不等别人发问,直接就掀开了盒子,献宝一样,“都尉,你看,好大一块玉!”

    的确是好大一块玉!

    接过了盒子的陈恒,第一反应也是这样。

    不对,应该是玺!

    这是陈恒的第二反映。

    只见这块玺其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方约摸四寸,印钮为五条蟠龙,中有小窍,用以贯印绶,面文上还有八个字。

    嗯,陈恒一个字都不认识。

    因为这八个字,是虫鸟篆。他打小学习的是隶书,连秦代小篆都没认识几个,更别说是虫鸟篆了。

    难道是袁术的私人印玺

    果然是穷奢极侈啊,连个印信都用那么大的,拿去换粮食都够吃多久了!不愧是汉末头号败家子啊,活该死得凄惨!

    陈恒心里下了定论。

    不过呢,马上的,他心里就一个激灵,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脑门而来,心道:不会是那个玩意吧...

    据说当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传国玉玺就此失踪。等到董卓乱政迁都长安,攻入雒阳的孙坚在一口水井中所得。

    孙坚死后,家眷依附袁术,被袁术逼迫其遗孀吴氏拿到了,还以此作为应天命称帝的理由。

    嗤...

    吸了口冷气,陈恒看着玉玺一个角,那里有个缺口,被黄金镶着,在得意的折射出阳光的七彩斑斓。

    他大爷的!

    王莽篡汉,金镶玉玺!

    面文上虫鸟篆绝对是秦朝丞相李斯的手笔:“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慌忙将玉玺放进盒子了盖住,陈恒抬起头看身边的几个人。

    徐盛脸上满是震惊,看来他已经猜到了;而刘鹏眼中有些疑惑,来回在陈恒与徐盛脸上扫着,似乎在琢磨着两人为何如此慌张。

    至于张仁,是不可能有什么表情的。他对一切事物价值的衡量,只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两种。

    “你们二个



第一三二章、谋权之道
    陈恒的一百部曲,刨去战损的伤退的,只剩下了二十几人。

    人数少了,行军速度也就快了。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他们就隐约看到了寿春高高的城墙。此刻,众人正围着火堆,烤着一只倒霉的狍子。

    夜幕下,火光中,徐盛神情有点落寞,和一脸期待看着肉食的张仁形成强烈的对比。陈恒也在火堆前,看似眯眼养神,实则打量着众人的神情。

    其中,眼光落在徐盛身上最多。

    他对徐盛的优厚,整个扬忠都尉部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甚至刘鹏和顾烨还私下嚼舌头开玩笑说:如果他们的都尉岁数再大点,说不定就提出收徐盛当义子了。

    的确,陈恒并没有避嫌自己的厚此薄彼。因为觉得,他以后想堆功绩,要依仗徐盛的地方许多。毕竟他是历史名人,东吴的名将。

    所以看着对方在火光中的神色,便拿起几个麦饼起身,对着众人说,“尔等先食用,不必等某。文向,随某走走。”

    今夜难得有了月亮,水银般的月光洒落在还未抽芽的树木上,更显万物的萧条。两个人的脚步不紧不慢,踩着叽叽响的雪层,缓缓向前。

    陈恒将麦饼放进了口中,也递给了徐盛一个,沉默的啃食好一会儿才问:“文向,汝心里不舒服吧”

    “嗯。”

    “因为某来寿春城”

    “嗯。”

    “其实某也觉得憋屈。”

    徐盛闻言转过头来看着陈恒,沉默中眼光尽是疑惑。

    “那都尉,为何还要将袁术的首级和传国玉玺带来交给曹议郞”

    陈恒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坐了下来,反问了一句,“文向,还记得某曾言必能尽汝胸中所学吗”

    顿时,徐盛的脸上闪过一丝感激。

    他是感恩陈恒的,对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自己最大的舞台。

    “都尉厚恩,盛从不敢忘!”

    “嗨...某不是这个意思。”

    陈恒转头盯着徐盛的眼睛,声音幽幽,问道:“文向,若是某将玉玺与袁术首级亲手交给曹司空,能如何”

    “都尉必然得朝廷封赏!升官加俸,甚至封侯!”

    “嗯,然后呢”

    “都尉之声望益隆,四海皆称赞夺回传国玉玺之功!”

    “嗯,然后呢”

    徐盛哑然。

    这还不够吗大丈夫生于世,不就是扬名和求封侯吗

    “呵!升官!加俸!扬名!封侯!”

    陈恒冷笑着,复述了一遍徐盛说的好处,话锋一转,“汝只看到了好的一面。某若得了朝廷封赏,以后扬忠都尉部就是驻守一郡县,不再随征了。”

    摆了摆手,制止了想说话的徐盛,陈恒继续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虽说不遭人嫉是庸才。然,谦、于文则现今不过是都尉;卞秉、文稷、楼异不过别部司马;曹子孝、曹子和不过议郞!他们可是跟随曹司空征战十年了!功劳要比某多得多!”

    “某今岁不过二十有三,得曹司空厚待,以别部独断军机,已经行高于人。若是再高一步,其他将领情绪当如何届时曹司空为了安抚其他将领,将如何安顿于某”

    说到这里,陈恒搂过徐盛的肩膀,在他耳畔轻声加了一句。

    “文向莫忘了,某毕竟是姓陈啊...”

    是的,就算娶了夏侯渊的女儿,也改变不了陈恒是外姓人的身份。在这个时代,外姓和宗族本家,从来都是泾渭分明的。

    比如徐晃,因为外姓之人统领骑兵就被排挤着。

    毕竟姓陈!

    如同一记惊雷,狠狠的砸在徐盛的耳朵上。让他眼睛慢慢睁大,眼神急促凝聚着,大冷天里冒出了一脑门的冷汗。

    徐盛心里有答案了。

    曹老大为了安抚其他将领的情绪,为了内部稳定,肯定会挂



第一三三章、爵关内侯
    进入寿春城,陈恒只带了一个部曲随行,还是伪装成探马来呈上军报的。对城门的兵卒说什么有万分紧急的军情,必须要当面给曹仁说才行。

    所以当曹仁看到他的时候,先是一愣,马上就挥手让旁边的人都退下了。他是认识陈恒的,看对方掩盖身份而来,必然是有不可见人的勾当。

    陈恒也不二话,直接就将一大一小的两个盒子,放在曹仁的桌几上打开,然后退了几步拱了个手。

    饶是弱冠之年就拉起乡里上千青年,在淮河、泗水之间干着没本买卖的曹仁,看到传国玉玺也是一惊。

    这可是皇权的象征啊!
1...3637383940...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