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兴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准噶尔刀王
李继俨一听不出他出钱粮,自然是一口应承了下来,并表示到时会派一万凤翔军随同晋阳这一同出战。
事情解决,李岌倒是很高兴地宴请李继俨一行。
太原府给李继俨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有那种常见的流民聚集景象,另外就是普通的百姓衣着整齐,身上的棉衣或是皮袄虽有补丁,但也是补得整整齐齐,没有衣衫褴褛的现象。
他在卢琰的陪同下,参观了北苑和忻州皇庄的工坊。
这种机械工坊都建在河岸边上,在河流上都会修筑起一道规模不小的蓄水河坝。从河坝的两侧,引出几道干渠,沿着山势,蜿蜒着向田野上蔓延出去。在引水干渠的两道巨大的闸门后面,修建有长长的引水涵洞,在这些涵洞的上方,就是各种工坊的厂房。
工坊的厂房之内,各种各样的机械在十几座水轮机的牵引下连续地运转着,发出初级工业化时代特有的巨大噪音。这些机械还是主要以木制机械为主,但是旋转和传动机构已经渐渐被铁制零件所代替。
冬天是蓄水期,大部分的工坊都已经停工,只有一些制造生产手工原料的工坊还在继续生产。纺纱、织布和机械制作工坊也大多停工,只有奶制品工坊、磨坊和制糖工坊还在继续开工生产。
忻州二龙山和凤凰山两处皇家温泉山庄倒是一直能够维持生产。
凤凰山温泉庄园的菜圃要比龙首山庄园里的面积要小一些,大约有三亩左右,而且主体结构换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周边砌有半人多高的红砖边墙,屋顶是一排排的三角形玻璃天窗,看上去和后世的厂房车间差不多。
但是一个个巨大的玻璃窗使得菜园内部采光充裕,内部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室外却是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只在这菜园和花圃里,李继俨就转了将近一个时辰。
吃过午饭,李继俨就来到了庄园里的水力工坊里参观。
纺织工坊里的噪音很大,见惯不怪的卢琰很想从里面退出来,可是李继俨却饶有兴致地在那些纺纱机和织布机间窜来窜去,不时还向陪同的管事和匠头询问着一些生产工艺流程。好在李岌对此从来都没有要保密的心思,反而希望将这些技术在这个世界上推而广之。
在听到管事说这么一座百十余人的纺织工坊每年就能生产两万匹呢布或是棉布后,李继俨听后惊愕地张了半天嘴,这才感叹道:“早听说晋地富庶,看来还是远超某家的想象啊!”这个时代,布匹都是当钱来使的,两万匹布,就相当于是两万缗铜钱,约等于一个中县一年的财赋收入。
卢琰笑了笑说道:“这样的庄园,光天子的名下就有二十六个,而且这规模只算是小的,另外各驻屯区至少建有一座大型的工坊,实际上古交、代州和武州等几处冶铁工坊才是陛下手里最赚钱的工坊,不过这些工坊里大多也有晋阳勋贵们家里的股份。”
见到李继俨有些不理解,卢琰又把股份制工坊的章程、运作详细地给他解释了,到最后不无得意地感叹道:“卢某算是比较早投资的一部分人,当初只是看在陛下的面子勉强投了两千缗,所占的股份很少,不过仅去年分红就有两千六百余缗,比卢某一年的俸禄都多,如今后悔晚矣!”
李继俨在听了这话后有些傻眼:合着这皇帝带头领着一大帮朝臣在做买卖!
四二、李继俨(二)
李继俨在凤凰山温泉庄园里呆了五天,大概搞清了庄园里的运作情况。
十分富足!
这是皇家庄园带给李继俨的深刻印象,甚至包括普通的庄户人家,收入都基本和关中拥有百余亩良田的上户人家相若。庄园里的人们面健康红润,大多数人的脸上带着安逸满足的笑容,即使是面对他这样的一镇节度,也能够做到不卑不亢。
仓禀实而知礼仪,只有生活相对富足,有自信心的人们才能拥有这种从容心态。
其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卢琰很无奈地陪着他前往古交的治铁工坊进行参观。
古交西的汾河大坝正在兴建当中,这是晋阳监第一次在大河的主河道上修筑水坝。整个汾河大坝足有七丈多宽,二十丈多高,除了泄洪涵洞、引水涵洞为混凝土外,主体依然为土石坝基,整个大坝的土石方工程量可不算小。
大坝的外侧有厚达一丈五的混凝土支撑层,为此,古交城建有四座大型的水泥窑,以供应大坝和冶铁工坊的建筑所用。
此时,围绕着大坝的建设,汾河两岸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当这座大坝全面建成后,将会建成一座横跨汾河两岸方圆数里的巨大水力冶铁工坊。
由于是冬天,大坝的施工已经停止,只不过其规模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古交冶坊几座拔地而起的巨大红砖烟囱格外醒目,烟囱上冒着白烟,直上蓝天。李继俨并不知道这是在污染环境,而是觉得十分壮观。
高达二十多丈的一号炼铁炉的烟囱应该是这个世界最高的建筑,除了金字塔外。它旁边的炼铁炉造型怪异,远远望去好似一座巨大的夜壶。李继俨来到跟前,才发现这座巨大的炼铁炉外壁居然全部是用钢铁建造起来的。
这得使用多少的铁料!
在炼铁炉的下方,四座将近一人高的巨大鼓风机在呜呜作响,在水轮机的驱动下,里面的的叶面转得飞快,在向高炉内部里鼓风。通风的管道下面似乎还建有火炉,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陪同的匠头解释说这是为空气加热,通过这样的加热管道,这样鼓风机向炉内吹入的就成了热风,能够使炉内保持更高的温度。
只用了大半白天的时间,一炉铁水就炼好。在水轮机的驱动下,龙门吊挂着巨大的钢包缓缓移到了出铁口。炼铁炉最高层的出铁口打开,一股炽热光芒的铁水从炉口涌了出来,流入钢包之中,飞溅起了一蓬蓬的钢花。
钢包灌入大半铁水,大约在三吨左右,直接又被龙门吊送入到炼钢炉内,继续通风,增加石灰、纯碱、白云石等碱性材料,并且有十数名工人操作耐高温陶瓷搅拌棒在钢水中搅拌造渣。大约一个时辰,钢包从炼钢炉中吊出,运送到浇铸场地,几名工人将钢钩挂住钢包一侧,然后扳动绞盘,在钢丝绳的拉动下,钢包缓缓倾斜,钢水被浇铸到模具当中。
一炉铁水大约有十三吨多,而炼钢炉一次只能炼三吨左右的钢水,所以一号炼铁炉一侧的厂房内配套有三座这样的炼钢炉。
这种炼钢炉所炼出的都是粗钢,想要冶炼弹簧钢,还需要将粗钢板和熟铁板混合放入炼钢炉内,重新进行冶炼。
不过,这种粗钢所打造出来的武器、农具已经要比所谓百炼钢要好一些,由于韧性不够,却无法拉制制作钢丝绳、锁甲等所用的钢丝。
李继俨观看完了整个冶铁和炼钢过程,期间总管李茂还向他介绍仅这一座炼铁炉,一年就能出产钢铁六百万斤。这让李继俨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默算了半天这才算出这些钢铁大约价值在、九十万缗左右,比他所辖下的数州每年岁赋还要多。
他不顾炽热,用榔头敲打着一块刚铸造出来的钢板叹息:“吾早听说陛下倡导格物之学,将工匠、商贾与士农并列,本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才知道,匠心之妙,乃有偷天之力,从今往后,定会在全力宣扬晋阳书院的学说。”
卢琰听后笑道:“陛下常言,士农工商,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富,这国富民强,全都指望这些人打基础,而士人调配管理天下,缺一不可。这读书人鄙薄工商,却是最不可取之处。”
离开了繁忙的冶铁工坊,李继俨只觉得不虚此行,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似乎发现了晋阳这边致富的很多秘密。尤其是古交的冶铁工坊,给他的震撼最大。
他忽然觉得有些兴奋,毕竟,这种工坊生产,应该也能够在关中推广开来。
回到晋阳后,李继俨把自己准备在凤翔推广晋阳的生产方式给李岌说了。
李岌听了后说道:“关中水利灌溉倒也算完备,只不过建一座水坝大约要花费十余万缗,朕计划明年在京兆周边按照晋阳的方式先推广屯田,这事兄长愿意去做吗”
李继俨想了一下,然后拱手说道:“臣愿意做陛下的任峻。”
他说的是三国时曹魏的典农中郞将任峻,这任峻是曹操在许都、洛阳和南阳一带推行屯田制的执行者。正是由于任峻的杰出贡献,保证了粮食的供应,魏国的实力逐渐增强,最终才能够统一全国。
李继俨的意思是愿意当晋阳在关中推行屯田制的执行者。
这让李岌感到有点意外,他看向李继俨认真说道:“若是如此,兄长可要放弃凤翔节度使,可能舍得么”
李继俨道:“这种事当年在上表先帝前就已经和先父讨论过了,自黄巢之后,这天下的节度使已经死了好几十位了,大多不得善终。先父早就没了野心,皈依佛门,常言当年杀业过多,必有报应。我家既然已经归唐,就决不复叛,现在只求能安图富贵。既然如此,这节度使当不当又有什么不一样的。”
李岌听他这么说,于是也爽快许诺道:“既然兄长如此,朕定当保证凤翔李氏共享富贵。不过此次南征汉中,晋阳、山北各军要提防洛阳方面反攻河北,不可轻动,这是朕在这世上的立身之本,不敢轻易冒险。南征汉中,还得以关中军为主,待得此战结束,朕会亲往关中,帮着兄长谋划一下如何发财……”
……
四三、出征
在李继俨参观皇家庄园的时候,李岌也已经召集群臣商议南征汉中之事。
任圜、元行钦对于李岌的选择有些不理解,他们一直主张按照原来庄宗灭梁的路线,先取幽州,再进攻沧州、魏博。而李岌向他们说明最汉中的意图是先打通与蜀地的商路,其间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黄河南北之地,由于连年战争,民生疲敝,得到了就得投入巨大才能安顿民生,早得与晚得都无所谓。
这些人才理解,李岌对于战争的理解是有没有好处,如果没有利益,暂时就先放置,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先。
至于打仗,一群武将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既然决定出兵,李岌表示这次自己就不想御驾亲征了,关于主将的人选他认为任圜前次伐蜀也参加了,比较合适。但是任圜现在是当了宰相,表示自己是文臣,不宜领军,给推脱了。其后任圜提议让夏鲁奇挂帅。
结果李岌摇着头:“夏将军是骑将,而此次征汉中多为山地,他不熟悉,且要以步军为主,他不合适。”
枢密使元行钦道:“臣愿前往。”
“兴元府乃是末节,胜负无关全局,李嗣源有可能会从镇州、定州方向反攻,还需要坐镇晋阳,统筹全局。不如让张敬达为帅,药彦稠、安从进为副,另外从晋阳、河中抽调部分兵力,同华军要防御潼关,就不出动了。”李岌想了想之后说道。
既然天子已经提出人选,众人就有有些不甘心张敬达捡了个便宜,也不好直接反对,就算是通过了。
另外李岌还任命熟悉蜀地的前蜀王王衍为两川招抚使,前蜀国宰相张格和庾传素为随军参事,跟随张敬达大军一起出征,为他出谋划策。
任圜在听了之后谏阻道:“这王衍乃前蜀国主,在蜀地还是有些人望,陛下此举有放虎归山之嫌。”
李岌笑道:“朕没看出来王衍哪里象老虎了,况且蜀地乱不乱与朕何干,孟知祥和董璋两人各怀鬼胎,乱了正好火中取栗。”
众臣见他这么说,知道是天子这是在打蜀地的主意,便不再相劝。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李岌开始把晋阳三大营的禁军军兵,这些已经训练成熟,学会了读书识字,遵守纪律又有些手艺的驻屯禁军需要轮流到北地草原的屯堡驻扎,再换一批屯驻军到晋阳周围驻扎,接受新的调教。
北地草原上的屯堡虽然已经建好,可是边地的日子要比在晋阳时艰苦得多,这是一定的。驻屯军需要开垦荒地,筑堤修坝挖渠,需要重新建造新的工坊,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老军户来带着干才行。
一批新的屯军,大概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基本掌握一门种地和一门水利、建筑或是工坊里的手艺,外地的驻屯军需要轮换过来培训,这也是增加他们忠诚度的一种形式。毕竟做过天子禁军和没做过的,内心的感受都不一样。
晋阳禁军每天的读书看报等“洗脑”活动要比各地的屯驻军频繁也有规律得多,主要是培养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和忠于皇室,忠于帝国的意识。
但这一次调令下来,与平常的移营明显不同,各营中只抽三分之一青壮,并且不带家眷。当军官们宣读完命令,有人兴奋、有人恐惧,也有人内心忐忑……反正大家都意识到,这次是出去打仗,而不是调防。
大军从初十就开始准备,先是在清源的大营中集中,从太原府和忻代各屯军抽调的一军五营共万余人马,很快就汇集了起来。沿途各指定的每天扎营地点,已经接到命令,准备好粮草伙食供应。
正月十六,晋北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时候,晋阳马步军共一万余人,出征汉中的军令终于下来了。
李彦玮冒着雨雪,在来回检视着自己的队伍,天气不好,并不是个适合行军的日子,然而战鼓已经擂响,号角回应,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必须率大军在今天赶到交城。
清源大营西面的一处高坡上,一队甲骑肃立,禁军大将元任和晋阳南大营主将安审琦在目送这支出征队伍的离开。
安审琦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只是看着李彦玮在雨雪中来回纵马狂奔,在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他有些生气,自己请命出战,却被天子以他是骑将,不适宜山地作战为由给驳回了。皇帝选择的晋阳军主将却是从代州刚调回的李彦玮。
李彦玮是晋军大将李存璋的儿子,此前任代州团练使,一直没有随军出战过,这次却被天子委以重任。很明显,天子是在平衡各家在军中的势力。
在看到辎重队也离开军营后,李彦玮调转马头,双手抱拳,遥遥冲着督令的元任和安审琦示意了一下,其后催动战马,驰向自己的中军。身后披着的大红的斗蓬,在随风飘动,分外显眼,这让安审琦看得有些眼热。
万余兵马,在晋阳的在古道上拖出一列长长的队伍。
“回去交令,还看什么咱们是禁卫,天子不御驾亲征,就捞不到上战场的机会,除非是请求外任。”元任看了一眼安审琦说道。
安审琦看了一眼辎重营长长的车队,叹惜了一声对元任说道:“天子调集了四万余兵马去打张筠一万多人,明眼人都看出是个捞取战功的好机会,没想到却被李彦玮这厮捡了个便宜。”他从小就和李彦玮不太对付,现在终于是翻身在官职上压过了对方一头,却没想到只过了个年,这厮也被提拔了上来,还捞到了一趟肥差事。
汉中也属蜀地,物产丰饶,如果打下汉中,底下的油水肯定不少。
元任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道:“辎重营有三百晋阳少年亲军盯着呢,这趟出征,想在底下弄多少好处,可就难了,那些年青人办事,可不知道通融。”
安审琦看着渐渐行远的车队,点了点头笑道:“说的也是,现在打仗再像以前那些捞好处可不容易,那些学生这掌管着执法队呢。”说罢轻笑一声,催动胯下坐骑,当先离开了这座观阵的山坡。
四四、山神庙(一)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唐代诗人张藉的这首《陇头行》,说的是张义潮率归义军归唐后,作者在河西的所见所闻。河西之地数十万汉家子弟沦落胡人之手的悲惨际遇。自从唐代中期开始,唐军就与土蕃在青海与河西之地连年征战不休,双方不知有多少将士为此埋骨在了这片土地。
自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就沦落到了土蕃人手中,其间虽有名将李晟统兵短暂收复过河西之地,但随着大唐的衰亡,河西之地久与中原隔绝。但滞留在河西的数十万汉军和汉家百姓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由沙州张义潮建立了归义军,驻守凉州的郓州军也建立了凉州军府,在乱世中与土蕃和回纥政权不停地抗争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