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兴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准噶尔刀王




三二、冬麦
    设在几处皇家庄园的屯田军营倒是已经快修好了,几排整齐的红砖房让人看了就感觉赏心悦目,虽然屋顶上还是用的黄泥和茅草。

    除了一部分人还在继续砌筑涵洞外,大部分的军卒又被派了出去,沿着河谷两侧林草茂盛的地带在收集过冬的饲草。一部分人则被留在庄园里和军营里挖坑,于是唐明庄园和军营里就多了数十个长七、八丈,宽约两丈的大土坑。一些砌砖瓦工正在用红砖和水泥砂浆在内部砌成防水的大池子。

    庄园里的几位工匠正在作着指导,看样子他们对这样的活计已经很熟悉了。

    在李岌的指导下,这些工匠们已经很熟悉青贮池的营造方法了。青贮饲草比干草保持的水份多,用来喂养牲畜甚至是鸡鸭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由于条件所限,并不能象后世那般在青草收割后就直接进行处理贮存,而是需要将收割回来的牧草等先凉成半干,制作成半干的青贮草料。这些收割回来的牧草需要凉晒两、三日,去除大部分水分才能开始切割。

    半干的饲草用铡刀切成只有一寸多长,被逐层添加进那些沏好的大池里,每添加一拳多厚就需要用碌碡来回压实,再洒上一遍用米粉和麦麸发酵制成的酸浆汤。之后再进行新一层的草料填充,压实、淋浆水……

    青贮草料要比干草多保存将近一半的养份,而且也更容易被牲畜消化和吸收。这样同样份量的青贮草料大约能比干草多饲养超过一半的牲畜。相对而言,喂猪和养牛的效果是最好,骡马和羊要差一些。

    在后世,大约三斤饲料就能生产出一斤肉,在这个年代,即使是养猪,也最少要消耗成吨的牧草和部分饲料才能将一头猪喂到一百五十多斤。

    李岌觉得有必要将后世的集约化养殖方式逐渐推广开来,虽然这样生产的肉类口感和品质会逐渐下降。但在这个连肉都吃不上的年代,谁还会在乎这个

    他希望在几年后,军营自办的养殖场,就能够保证自己的肉食供应。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在夏天所种下的黍子和谷子收割之后,庄园的农田又重新被翻耕开了,露出湿润的泥土。

    晋地的作物是一年两熟,但是只限于有水灌溉的良田。

    靠天吃饭的旱田地力稀薄,养份不足,作物生长缓慢,并不足以支撑一年两季耕作。

    冬小麦在越冬前要浇上一茬冬水,不仅能杀死不要的害虫,还就能保护麦苗在冬季不受冻灾的影响。由于晋地的灌溉设施较少,加之秋冬水量小,河里汲水不易,水车都没了作用,所以才造成晋地冬麦种植的面积并不是很多。

    而现在,由于几处蓄水大坝的建设,至少在晋阳周边的四处皇庄,在秋天几处小水库开始蓄水后,冬灌的用水是有了保障。

    寒霜一降,一拃来长的麦苗就停止了生长,附近的原野、山林里的草地都被割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一点草杆。

    榆次洞过水水库和阳曲县兴建的三交口水库在秋雨来临前已经开始蓄水,在寒霜降临的时候,一部分工坊已经可以开始投入使用了。

    从水力工坊里传出的撞击声在田野里会传出很远,站在地头,看着田间还保持着绿色的麦苗,心情还是比较舒畅的。

    在这个时代,做官的读书人本就不多,而那些能够一心为民着想,忠心正直的文官更是凤毛麟角。

    张宪是这么一个肯为民众着想的好官员,而且还算比较正直。

    他原来跟着晋军大将李嗣昭坐镇泽潞,主要负责民政,在李嗣昭不幸战死后,到了晋王帐下作掌书记。原来李存勖是属意他做宰相的,可惜受到郭崇韬的排挤,这才被安排在了晋阳任监军和北都留守。

    &



三三、 商路
    晋阳王府和皇庄的部分纺织工坊已经开始投产,出产毛呢布。

    利用水力的半机械化的工业作坊,使得几处庄园工坊里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十倍,特别是在纺纱织布方面,几处加起来只有四百多号人的纺织工坊出产,居然相当于晋地布匹生产的五分之一。李岌并不准备将自家纺织工坊里所出产的呢布,大量往晋阳或是河东一带销售。许多贫苦的人家正是靠着妇人们辛苦的劳作来挣到一些微薄的糊口钱。

    工业品的倾销很快就会让这些贫困的妇人们断了生活来源。

    富人们是永远不会怜悯穷人的,如果出现大面积的饥饿,则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动荡。有的时候,生产效率低下,也是维护大家都有口饭吃的一种方式。

    所以,李岌准备把自家工坊里大部分所出产的呢布都销售到草原上去。

    在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的古代,没有办法创造出普遍的富裕生活。一些在后世看似很赚钱的生意,在这个时代,只是富人们才能使用的奢侈品。就比如李岌在鼓捣出肥皀和香水之类的东西后,才发现销量远不如自己的想象。

    连普通的富贵人家都舍不得用的香水,还会有多少人来买呢

    在这个年代,吃穿和打仗才是大事,其他的,先等吃饱了饭以后再说吧。

    草原上落后的纺织水平,使得大部分游牧的部落甚至连织布都不会,只会用羊毛来擀毡子,大部分牧人们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一身的毡衣或是破烂的裘衣,能够穿得起绸子的,一定就是贵族,而且还是比较大的贵族。

    在这个时代,棉花的种植还很少,主要的植物纤维来自于各类的亚麻。麻杆长得很高,人行走以麻地里,会隐没在枝杈纵横的麻林里。麻杆表面的麻皮,就是麻纤维的主要来源。将麻皮经过浸泡捶打之后,就能得到织造麻布所需的材料。在用稀硫酸处理过之后,捻出的麻线似乎比过去要柔软了一些。

    北方人有时候会养些柞蚕,不过数量和规模都很小,并不能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

    在草原上,羊毛很便宜,牧人们根本没有养成剪羊毛的习惯,每年大部分的羊毛都会任其自然地脱落,随之消散在旷野之上。由于多余的羊毛在转场时不易运输,大部分也是留在了营地里沤成肥料,或者用来烧火。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李继岌准备培养牧人们节俭的生活意识,让他们懂得虽然每年羊毛都会从羊身上又重新长出来,但是这种巨大的浪费还是很可耻的。

    草原是做生意,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一双汉家精致的皮靴,拿到草原上,就能够换回两张牛皮或是两只羊回来。一匹马在草原上只值三、五两银子,而只要赶回汉地,就能卖到十五贯以上,好的战马,甚至能够卖出五十贯的高价。

    只不过,在草原上做生意,风险也很大,搞不好就会被草原上时常出没的马匪或是部落抢劫,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能够在草原上做生意的商队,武力都很强大,至少一般的小部落是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李岌现在就需要组织这样的几支商队出来,他需要把自家庄园里所织出的呢布贩卖到草原上,然后再把换回的牲畜、皮毛或是羊毛等畜产品运送回来。

    现在,用硫铁矿烧制“铁红”颜料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在调制好颜料之后,



三四、制弓
    在这一年秋天,契丹国主阿保机也病故,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其次子耶律德光越过嫡长子“人皇王”耶律倍,成为新的契丹国主。只不过由于内部并不稳定,雄心勃勃的耶律德光暂时还没有“南下牧马”的打算。

    由于大将元行钦与李嗣源有“杀子之仇”,为了避免给李嗣源以出兵讨伐的借口,李岌把元行钦召回到晋阳,改派大将张敬达任同华留后,镇守潼关。

    很幸运的是,古交冶铁坊在采用搅钢法的炼钢炉逐渐掌握了弹簧钢的冶炼技术,每隔几炉就能炼出一炉弹簧钢来,虽然有点像是抽风,不太有准。

    有了弹簧钢,打铁工坊的匠头王茂亲自动手,带着人在铁匠工坊里忙活了两天,才打造出两具李岌所要求的那种钢弩出来。劲弩这东西,动力强劲,穿透力也很强。它由于只能进行直射,射程只能在八十步以内,攻击距离和射速相对于弓而言,却又是远远不及。

    在唐代时,劲弩这东西制造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分为手弩、踏张弩和床弩等许多种类。古交铁坊所制作的钢弩类似于宋代的神臂弩,李岌为这种手持弩所作的改变就是握把不再是一根笔直的方木,而是制作成了类似于后世枪托的形状。这种形状更符合人体力学,使得在持弩瞄准射击的时候更为稳定一些。

    只不过,铁弩的外形带大,平常的时候携带起来很不方便。

    元行钦告诉他,对于骑兵来说,用弓要比用弩方便得多。而且在晋阳,一把好的铁胎弓能够卖到十多贯一把。

    李岌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在把剩余的弹簧钢运回唐明庄园后,让匠人们用这批弹簧钢来制作骑弓。

    这主要是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

    弓的制作很复杂,主要是制作弓身的干材定形不易。

    与南方人多用竹作弓胎不同,北方人多用硬杂木作为弓身的主体材料。

    华国古代的反曲弓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是由多种材料粘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弓,主要用到的材料为干、角、筋、丝、胶、漆这六种,合称为“六材”。

    干,就是制作弓胎的主体材料,一般来说,弓身的干材好坏标准是拓木为上、意木、柞木为次等,竹为下。但是适合制作弓身,弹性韧性极佳的硬杂木十分难得,通常时候都是采用楠竹、紫竹来作为胎体的主材。

    用硬杂木制作弓身,光是蒸煮、阴干等定形处理,就需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是使用弹簧钢,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钢材的强度和韧性是远远要优于木材的,古代所谓的铁胎弓显得贵重,主要是因为弹簧钢十分难得。

    而现在,古交的铁器工坊则没有了这样的困扰。

    而且由于水力锻锤的应用,不光制作效率有了极大提高,而且用弹簧钢所打造出来的弓身品质相当不错。

    弓胎制作完成,剩下便是贴角、敷筋。角,即牛羊等的兽角。将兽角剖开,再剖成长条状的薄片,用鳔胶粘贴于弓胎内侧。胶以兽皮胶和鱼膘制成,其中以鱼鳔胶为最佳。筋则取材于动物的韧带制成的细丝,其中以牛背筋最为优良。筋丝也是用鳔胶粘贴于弓胎的背面,也就是外侧。丝就是蚕丝,主要用来紧密缠绕已经贴角被筋初步制作定型的弓身,使之更为牢固坚韧。

    一张弓的制作工艺和过程十分繁复,如果是木弓的话,整个制作过程最少需要历时一年多才能完成,和后世制琴的过程差不多。而一张上品的良弓的制作过程则要更长,甚至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完成。



三五、亲军
    在秋播之后,李岌才开始让元行钦在几处军屯庄园中征募遴选出一千较为强壮的军将,以此组成自己的亲军。

    自古以来,军中武将的亲军是其手上最为信赖的力量,寻常装备精良,待遇优厚。武将则依靠这些亲军弹压三军,维护自己的威信。在战场上,这支亲军部队不仅需要保障主将的安全,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做为战场上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来使用的。

    一般亲军部队的战斗力,比寻常的部队高两三倍都不止。

    他需要为这些手下配备足够好的武器和盔甲。

    冷兵器时代,装备一样是很重要的,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一营着甲的战兵,打四、五营无甲的普通辅兵都没有多大问题。

    都说十八般兵器,实际上刀、枪、弓、弩才是最常见的装备,其他的武器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限制,至于剑,除了短剑外,这玩意在南北朝时期就在战场上被淘汰了。李继岌也不想出什么幺蛾子,整出一支装备奇特的部队出来。

    李岌的亲军装备依然还是按照规制,马刀、骑枪、骑弓或是骑弩就是选这四样装备。

    头盔都差不多,至于甲衣,他原本准备是用锻钢片制作鳞甲,后来发现制成的鳞甲重达四十多斤,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部队的行动力。于是,最终选中的是稍微轻便一些的锁甲。

    唐末五代时的锁甲是由一个个铁环,环环相扣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层环形的铁丝网格。李岌的选择就更为简单,用钢料加热拉丝,其后直接进行编织,最后在锻锤下再进行锻造成型,形成钢丝网片,再用内衬的丝麻布进行连接。

    只要求能防住稍远距离的弓箭就行。

    至于劲弩——实际上就连鳞甲一样也禁受不住钢弩的近距离直射。

    如此制作锁甲,所耗工时随之大为减少,使得一名熟练的工匠,能够在两天内就完成一件锁甲的纺织。实际上这种锁甲,就是普通的妇人也能够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大地枯黄,从晋阳派出的商队又从北方云州赶回了一大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回来。由于还没上冻,还不到屠宰的季节,这些牛羊暂时就在已经收割的草地上放牧着。

    牛羊来了,山林里的狼群也跟着过来了。

    于是,李岌就把刚组建的亲军部队分批派出去,在荒野和山林里去清理野兽。

    他一直认为,训练骑兵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进行围猎。

    可惜的是军马不太够,自己东拼西凑,只是勉强凑足了一千匹乘马,只是大部分都还不太适合当做战马。

    一千名亲军骑兵分成数十个小队轮流四处出击,很快,原本在时常出没的獐鹿、野猪之类的就不见踪迹,藏在山林草丛里的狼、貉、狐狸和豹子也跑得不知去向,山鸡、野鸭遭了殃,甚至是原野上最多的兔子,都少了许多。

    捕猎的队伍是越跑越远,甚至是跑进了云中山、系舟山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

    至于野生动物保护,则根本不是李继岌所考虑的东西。

    在晋北下了第一场初雪过后,忙碌了半年多的李岌终于是有了难得的闲暇。

    从汾水关巡视回来,李岌没有在晋阳多作停留,而是又到了古交城,在这里呆了下来,城外正在兴建的铁工坊才是他今后事业的真正基点。

    新的冶铁工坊的地点在原平川与屯兰川交汇处的山口附近,距汾水以南约有十几里路。这里从夏于就开始进行围堰筑



三六、官学
    传播文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面向大众的学校。

    所以李岌一直在筹划是开办一所面向平民的官办书院。

    在华夏,书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唐代的书院是由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直到宋代,开始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到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面向平民阶层的书院才作为教育机构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很好地道出了宋代大儒们的抱负和情怀。

    在前世,李岌一直坚持认为庆历新政最大的功绩是在全国推广官办的学堂,普及教育。

    晋阳的书院并不叫书院,而是晋阳宫下所属的机构,名作弘文馆。太原府通判卢弼卢子谐就兼着晋阳宫弘文馆馆令。

    唐代晋阳皇宫的规制仿照长安大明宫,宫城以东是太子府,而宫城西面则设弘文馆。

    李克用被封晋王后,就占据了晋阳宫东面的原太子府,当作了自己的晋王府。而把为自家子弟进行教育的宗族学堂开在了晋阳宫西面的弘文馆内。大概是因为弘文馆内有十余万册藏书,还有原来一些前唐时期留下的学士、教授和校书郎、令史、典书等官员,学问丰富,正好用来方便教学。

    李岌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在这弘文馆里的宗族学堂里进学的。
1...678910...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