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来了……”
站在一旁的彭元量忧心忡忡地看着赵煦,知道这就是蔡京的反击手段。
首先制造谣言,让张正书自乱阵脚,然后在朝会上提出禁绝报纸,这简直是自导自演的最高境界了,堪称党争的教科书。
但是,赵煦一点都不急。
“竟有此事蔡承旨,你怎么
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实上,章惇一党也好,曾布一党也罢,都在冷眼旁观着看好戏。
虽然对这两党来说,蔡京此时的势力不值一提,还没能到让他们忌惮的地步。但是,如果蔡京挡不住官家和那姓张商贾的攻势,那他们也会毫不犹豫,把蔡京的势力瓜分殆尽,然后堆上自己的人。朝堂上的斗争,就是这么冷酷无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先前,蔡京隐藏得很好,因为他羽翼未丰,需要在曾布的庇护下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近年来隐隐有超越曾布的趋势了,曾布也打起了警惕。这也是为什么蔡京敢和曾布撕破脸的缘故,要没有章惇偏帮,蔡京和曾布鹿死谁手,还真的不一定。但是,蔡京的判断失误了,并非是曾布要对他下手的。
要知道,曾布虽然为人小气,孤傲,且不能容人,但对于小辈的蔡京,曾布并不觉得蔡京能有朝一日会骑到他的头上。毕竟,曾布也是一个骄傲的人啊!
事实上,还真的是如此。如果历史上不是蔡京走了童贯路线,抓住了赵佶的喜好,蔡京能从杭州回汴梁城都是两说。更别说斗倒韩忠彦,成功登顶成为宰相了。论才能,曾布确实是要比蔡京更强的。只不过曾布失败就失败在于他还要文人的脸皮,而蔡京是彻底丢掉了脸皮不要的。
这就印证了那句话“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蔡京的上位史,就是一部“不要脸”的历史。
但是现在,这位不要脸的老祖宗,也有点慌了。蔡京刚刚才吹了牛皮,说他自己问心无愧。可事实上,他做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吗贪污受贿,那是肯定有的。但是,贪污受贿的都没苦主啊!而那些侵占良民田地,都是家中做下的事,蔡京也是知情的。虽然不是他亲手做的,但也要记在他的头上!
事实上,很多豪奢大族,都是这么侵吞田地,并非是蔡京这么做。
只不过蔡京运气不太好,也可以说是操之过急,才回汴梁城做了几年官,已经侵吞了近二十亩田地了。这田地,要是拿过来再雇佣原主佃租,那也就罢了。可蔡京怎么做的呢默许家里人建了一座豪宅,还带着花园子的。可以说,很多比蔡京官职更高的,都没有蔡京生活这么奢侈。这种事,汴梁城中谁人不知
只不过,没人会刻意去得罪蔡京罢了——除了张正书这个愣头青。
其实,赵煦也很被动的,他原本以为张正书只是动一动那些个蹦跶的文官罢了,那些个大多是四五品官,没了也就没了,掀不起什么大水花,还容易搞掉。对于朝堂来说,走了几个四五品官,不过是换几个人上位罢了。对于实际格局,并没有多少影响。
可张正书一出手就搞蔡京,不管搞没搞掉都好,都让未来的朝局提前浮现了。
赵煦一开始也有点懵,感觉被张正书坑了一次。只是不管怎么样都好,他衡量了许久,还是觉得要建一座能随时迁移过去的坚城,赵煦才会有点安全感。
没办法啊,开封府北面无险可守,赵煦连睡觉都会梦到契丹铁骑南下的!
所有人都很着急,想要看看到底是谁,敢在这时候敲登闻鼓。
不多时,彭元量带人进来了。
“咦”
“怎么可能”
“这……君前失仪!!!”
“大忌啊!”
……
文官们看清了来人之后,彻底愣住了,然后一下子爆发了惊呼声,都觉得太狠了。
蔡京也傻眼了,他到底得罪了谁,要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招数对他
原来,彭元量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可他身上穿着孝衣,捧
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饿殍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倘若是诬告,朕也不会因你年岁尚幼而网开一面!”赵煦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威严,更是有一股从牙齿缝里透露出来的冷意。毕竟,这一次赵煦也被张正书耍了一道,能高兴才是怪事了。
要知道,赵煦的本意,也不过是敲打敲打那群自命不凡的文官罢了。这些文官是典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货色,恩威并施是每一个皇帝都必须会的,也算是一种帝王心术。施恩太过,臣子会得寸进尺;威严太甚,则臣子成了皇帝的应声虫。唯有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才能让底下的臣子彻底听话。
赵煦的恩威并施还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要不然他早就压住那群文官了,蔡京还能挑事不过嘛,用来威吓一个半大的韩狗儿,倒也足够了。
果然,韩狗儿先是怕得浑身发抖,但不知道为何,突然间一咬牙,跪倒在地上说道:“草民韩狗儿,本是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士。草民以性命担保,这证据确凿!”
听了这话,赵煦反倒是平静了下来。
“空口无凭,证据何在”
韩狗儿让身后那两人把抬着的东西放下,离得近的官员一瞧。好家伙,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一些契约、文书之类的东西。
蔡京也瞥了一眼,心中却大定了下来。
“哼,仅凭这些就想治老夫的罪”
事实上,韩狗儿敢来这里,绝非是一腔孤勇的。要知道,昨晚他甚至没敢睡觉,牢牢地记住了张正书教给他的话,甚至不厌其烦地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要不然,你以为韩狗儿第一次见了皇帝,见了那么多相公,居然还能侃侃而谈完全是训练的结果!
有了镇定的表现,自然还是不够的。要想扳倒蔡京,没有真凭实据想都别想!好在皇城司够给力,而蔡家做事确实不太严谨。或者说,蔡攸那个纨绔做事,非得留下一点点尾巴让别人抓住才甘心。
韩狗儿从那堆契约、文书里,找到了一份做了标记的,递给了彭元量。要知道,韩狗儿可是不识字的,要是不做记号,韩狗儿根本无法从那么多契约中找到那份状词和证据。彭元量匆匆地扫了几眼这份状词,被里面的激昂的语气给吓了一跳。不敢多想,连忙弓着身子走到赵煦面前,恭恭敬敬地把状词和证据递给了赵煦。
赵煦从彭元量异常的动作里,看到了一丝严峻的神色。
疑惑地从彭元量那里接过这份状词,赵煦一看,脸色越来越是寒冷,蔡京看了,心中蓦地一“咯噔”,心下暗忖:“难道那份状词里,竟然暗藏玄机!好计谋,好计谋,不曾想在阴沟里,老夫翻船了……”
其实,事情到这,蔡京也明白了,他这一回是真的栽了。蔡京敢确定,那份状词里,肯定写着“触目惊心”的文字,不然的话,以赵煦的性子怎么可能露出如此吓人的表情来
正当蔡京极力思索,还有什么补救方法的时候,赵煦突然开口了:“蔡卿,这位韩小哥和你的过节,可不浅啊!”
蔡京额头上的冷汗都要下来了,幸好他的演技极佳,装作瞠目结舌地说道:“陛下,老臣不曾认识他啊!”
“蔡卿,无须多言,看看这份状词罢!还有,这证据,也一并看看吧……”赵煦不怕蔡京把证据撕毁了,要是这样,赵煦反倒是更加有借口惩戒蔡京了。蔡京也没那么蠢,做这种自绝后路的事。其实,赵煦这样的举动,也
第七百七十三章:传阅
这一招狠在什么地方当然是抓住了皇帝的心理。
要知道,皇帝最在乎什么或者说,像赵煦这类型的皇帝,他最在乎什么是他的江山!是他要憋着一股劲证明自己!可现在呢,被人活生生地把这个梦给戳破了,你说,赵煦能不火冒三丈吗
更妙的是,蔡京也回过味来了。这一次他的对手,并非是官家,而是那个他看不起的商贾子!
一直以来,蔡京的对手都不是赵煦,赵煦本来就只是想让他屈服而已!而那个商贾子,却是想让他身败名裂的!
错误的估计了对手,蔡京以为把报社封了,把报纸禁了,那个商贾子就没办法了。殊不知人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用最险的办法,达到了目的。蔡京此刻,已经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了。他要是敢否认,赵煦现在能立马给他来一个赐死!
因为,画这幅画的人,并不在这里!
蔡京平时也会看《京华报》,哪里不知道这样的画风,其实就是《京华报》上的画风
“失算了,好一个商贾子,好一个《京华报》!”蔡京心中满满都是苦涩,其实他这一次也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只是对手更加强悍,更加狠辣。蔡京很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平日里,大宋的皇帝可能不会对那些贪官怎么样,因为在皇帝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从国库里,从商贾那里,从百姓那里搜刮点钱而已,感觉无伤大雅。但是,一旦有人做出了最坏的推测,甚至把这个推测具体化了,皇帝就醒悟过来了,知道不能再放纵下去了。
其实,皇帝都不是傻子,所有皇帝在登基之前都要经过枯燥的经史学习。他们也不止一次见识过贪官、奸臣对社稷的危害,但总觉得离亡国灭朝太远,所以他们能避开这个问题就避开。再加上问题堆积太久,贪官太多,也不宜一次性来一个官场动荡。
赵煦原先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能拖就拖,留给后人解决这种棘手问题就好了。
但是被张正书戳破了这个潜规则之后,赵煦的脸就挂不住了。
甚至,蔡京能察觉到,一股压迫得快要窒息的寒意袭来。抬头一看,正好瞧见了赵煦那双带着无尽寒意的眼睛。
“蔡卿看完了那好,传给诸卿看吧,朕倒想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借口”赵煦的话虽然轻飘飘的,但谁都知道,这个暴脾气急性子的官家,已经是怒到极点了。
蔡京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苍白的脸色,微微颤动的双手已经出卖了他的内心。
在场的官员,不论文武都是人精,都明白这一次官家是要下狠手了。
即便“法不责众”,但是蔡京首当其冲,绝对是要被狠狠惩戒一番的。可以说,在赵煦一朝里,蔡京已经没有了起复机会了。被皇帝所恶之人,绝对是要被贬官千里的,眼不见心不烦啊!本来嘛,贬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宋朝不像唐朝那样,千里之外都是蛮荒之地,瘴疠丛生的。但是,对于一个志在登上相位、离成功之差一步的官员来说,这是对心气的极大打击!
这一幅《千里饿殍图》开始在官员手上传递,赵煦把百官的神态全都看进了眼中。
一些问心无愧的官员脸上,露出了愤恨的神情,比如蔡卞,比如黄履等。
而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有的脸上面无表情,有的脸上有点愧疚之色,有的是很惊慌……
官场百态,在这里都能看见了。赵煦心中
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
传阅状词和《千里饿殍图》的事到了这里,大庆殿大朝会已经进行了大半个时辰了。待得殿中百官都看过了《千里饿殍图》和状词,传递出了大庆殿外,赵煦才缓缓地说道:“诸卿意下如何”
不出意料的,大庆殿中陷入了沉默,好像死寂沉沉一样,一丝声音都没有。
“怎么了,诸卿就没有一点看法吗”赵煦不由得很是恼怒,直接点名了:“蔡御史,你适才不是说小报胡编乱造,扰乱视听吗如今证据确凿,你怎么说”
蔡懋吓得趴倒在地,口中称罪:“陛下,臣……臣也是风闻奏事……”
“好一个风闻奏事……”
赵煦也知道,这是传下来的规矩,台谏官风闻奏事不会受到惩罚,这也是台谏官被拿来当枪使的缘故了。即便是弹劾官员,也往往带着私心,带着党争的目的。赵煦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没有揭穿罢了。他也没有好的法子去扭转这个风气,幸好弹劾官员也是要有真凭实据,才能定罪的。在这个方面,宋朝做得还算不错。不然的话,早就冤情漫天飞了。
即便如此,党争失败后被贬的无辜官员,也是一大串。
最出名的,莫过于苏轼等人了。
赵煦心中转了转这个念头,继续发问道:“蔡承旨蔡卿,你如何看”
“老臣管教逆子无方,还请陛下准许老臣辞官,告老还乡……”
这就是蔡京的高明之处了,要是据理力争,这不是他做的,是家人做的,或许还能保得住官位,但说不得会被贬官千里。而自动辞官呢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最起码赵煦不敢让这么一个有才能的官员脱离朝廷的控制。毕竟已经出了一个张元,弄成了一个西夏,宋朝是不会再做傻事的。
蔡京摸清楚了赵家皇帝的心思,自然也有最后的退路。
“请辞”赵煦冷呵呵笑道,“哪有这般容易,不准!既然你教子无方,那就不要做这个翰林学士承旨了,保留官阶,回家教导好你的儿子、家人罢!对了,你拿了人家的田地,须退回给人家,同时还要补偿!”
这算是定性了,百官也松了口气,蔡京连贬官都没贬官,只是剥夺了实权而已,这倒是一个还算好的信号。
“诸卿可有异议”赵煦冷冷地说道。
百官都缄口不言,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一次赵煦是赢了。无他,就因为赵煦占着理。
韩狗儿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是知道,从赵煦的口中,他似乎得以沉冤昭雪了!“小官人果然没有骗我!”
“韩小哥,朕这般处置,你可满意”
赵煦为了维护他公平的一面,当面问了问韩狗儿。而韩狗儿这时候,一激动下就忘了张正书教的话了,言辞激动地说道:“官家,草民一家五口,因被蔡家迫害,丢失田地,以至于染病无法医治,仅剩下草民一人。官家仅仅是让蔡家赔偿,如何能够抵罪”
其实,韩狗儿并不知道宋朝《刑统》上的律法,在韩狗儿的心中掩埋起来的仇恨,说白了就那一句话“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所以,很朴素的韩狗儿自然就觉得赵煦的处置不太妥当了。也对,一家五口死剩下一个,谁能放下这刻骨铭心的仇恨
只是这句话说出来,蔡京的脸更加黑,如同锅底一般了。
&nb
第七百七十五章:达到目的
赵煦有点尴尬,韩狗儿这等于打他的脸了,摆明了是说他不公平。
但赵煦又没办法明言,这是官场潜、规则,心中不由暗恨道:“姓张的,朕记住你了!”
想了想,赵煦才说道:“虽然事出有因,但尔家人染病,并非蔡家直接所害。从律法上讲,蔡家不是凶手,至多算是为首恶者。首恶者,罪不至死,具体审判,朕会交由大理寺处理。届时,会给你一个最公正的结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