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从何处调兵,何人可为将”对广西的形势,朱由检一点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可用,哪里可调兵。

    对广西的情况,王尊德还是非常清楚的,“皇上,太平府兵马如今都在康承爵手中,叛贼势大,还需从镇安府和思明府调遣兵马。。。。。。”

    “康承爵有勇有谋,熟知逆贼,可令其统领三路兵马,定可平息叛乱。。。。。。”

    三府兵马加起来,也有近两万人,按理说不是一个参将有资格统领的,可没办法,如今各地巡抚总督都被调回朝中,而地方上那些老太爷们根本没这个本事。

    “取地图来。”

    朱由检微微迟疑,明末的农民起义有多恐怖,朱由检非常清楚,若果放任下去,要不了多久,很快便可蔓延一省甚至数省之地。

    地方卫所兵马有多少战力,真的能够平息叛乱吗

    如今的大门卫所根本靠不住,继续调遣卫所兵马,恐怕不是去剿贼,而是去送经验吧。

    “传旨,令镇安府和思明府各调两千兵马入太平府,由参将康承爵指挥。。。。。”

    “传旨给康承爵,以守为主,不可贪功冒进,不可让叛贼流窜他处,等待朝廷平乱大军。”

    “传旨给长江口各卫所水师,运送忠卫营沿海南下,在广西廉州府登岸,围剿胡扶龙等叛贼!”

    听了朱由检的旨意后,刚赶到没多久的吏部尚书来宗道,礼部尚书周延儒,兵部左侍郎王象乾,兵部右侍郎陈新甲皆微微皱眉。

    “皇上,”来宗道反对道:“忠卫营新建,又远在南京,调遣各地水师需要不少时日,恐怕等忠卫营从廉州府上岸,也需要一月余。。。。。。”

    周延儒也开口道:“贸然掉南京兵马难下,乘船而去,水土不服,请陛下三思。”

    “皇上,何必舍近求远,”王象乾也开口道:“若逆贼势大,何不调派贵州、四川两地兵马前往平乱。。。。。。”

    “此事不用再议。。。。。。。”

     




第七十四章 怒骂群臣
    “皇上,”看完吴甘中的奏折后,王象乾沉声道:“要封锁整个辽西海域,恐怕需要从南边掉数千战船,但南便海域海盗横行,又有红夷活动,水师不宜轻动。”

    吏部尚书来宗道也开口道:“我大明实行海禁,水师本就不多,要想封锁辽西海域,难。。。。。。”

    “堂堂大明,封锁一个区区辽西海域都做不到”朱由检越想越气,辽西海域,和大明海域比起来,屁大一点地方,竟然不能完全封锁。

    就这样还要海禁,还禁个屁啊。。。。。。

    礼部尚书周延儒迟疑了一下,而后道:“皇上,臣以为,可在南方海岸险要之地建造炮台,如此,可抽调部分水师北上,封锁辽西海域足也。”

    “此策可行,”工部尚书徐光启急忙支持道:“皇上,若在沿海建造众多炮台,无论是海盗还是红夷,皆不敢来犯。”

    “不可,”就在朱由检越听脸色越难看的时候,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正是户部左侍郎倪元璐,只见倪元璐翘着胡子,厉声道:“沿海建造炮台,工程何等浩大,所需钱财何等多也。”

    “臣附议,”来宗道也觉得不妥,“如今大明多有灾荒,又有乱贼作乱,北有建奴犯边,每年消耗甚大,难以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

    周延儒再次开口道:“海禁乃国本之策,建造炮台,当为上策,至于所需钱财。。。。。。”

    停顿了会儿,周延儒还是咬牙道:“臣以为,可照辽饷之策,专设一税。。。。。。”

    提到税赋,没有人在开口,增加赋税不是简单的事,弄不好,要背负骂名的。

    但也没人开口反对,特别是倪元璐更是心动,如果像辽饷一样,大明每年能增加四百多万两税收,到时候户部也富裕得多。

    听到这群国之栋梁的商议,朱由检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三位国公,对此有何看法”

    强压着心头的怒气,朱由检将目光转向朱纯臣、徐希、张维贤三个国公爷身上,毕竟他们现在也是内阁大臣嘛。

    朱纯臣率先起身,恭敬的回道:“一切由陛下独断。”

    “请陛下圣裁。。。。。。”徐希也一脸的恭敬,一副皇帝说了算的架势。

    朱由检眼睛一咪,内心一阵冷笑,不理二人,看向张维贤道:“英国公,此事当如何”

    张维贤急忙起身,恭敬的道:“陛下,臣以为增加赋税之事,还需慎重,至于在沿海修建炮台,臣以为,何不增强水师实力,建造更多战船。。。。。。”

    终于有个让朱由检稍微满意的回答,看看在座的这些人,这些都是大明的顶梁柱啊,可拿出些什么办法来,差点没把朱由检气吐血。

    历史上明朝灭亡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建造战船,耗费何其多也,”周延儒立刻反对道:“且战船入海,必定需要大量兵将,每年战船损耗又当如何补充,长此以往,大明国库如何支撑。”

    “臣附议,”倪元璐一听,每年都要投入大量钱财,当即反对道:“水师一旦离岸,何人可管。。。。。。”

    朱由检现在也算是明白,让这帮人商议海防,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没有足够的眼光不说,更是一个个都盯着钱袋子。

    “好了,”朱由检也懒得和他们废话,也不在讨论封锁辽西海域的事,“我们来议议海禁吧。”

    朱由检调整了下坐姿,淡淡的看着众人问道:“你等说说,太祖为何实行海禁”

    “太祖下旨海禁,是为了防沿海前朝余党与海盗滋扰。。。。。。”对海



第七十五章 交作业
    “来大人,陛下这是要解除海禁的意思,这恐怕有违祖制吧。。。。。。”

    众人出来后,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细声商议着,而周延儒则来到来宗道身旁,满脸的担忧之色。

    来宗道瞟了眼周延儒,微不可查的向左移了一小步,而后道:“圣意且是我等可以揣摩的,周大人还是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如何上奏吧。”

    说完,来宗道也不理周延儒,大步离开皇宫,似乎不愿和周延儒走得太近。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则微微迟疑后,改变路径,向陈新甲住宅而去,兵部尚书孙承宗不在,兵部的事他得和兵部右侍郎陈新甲商议一下。

    “哼,”徐希看着独身远去的张维贤,冷声道:“英国公府也没少派人出海,解除海禁,陛下必然下旨征收海税。。。。。。”

    而徐希一旁的朱纯臣微微皱眉看了眼远去的张维贤,没有接徐希的话,不知在想什么。。。。。。

    徐希见此,急忙几步跟上朱纯臣的脚步,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听说,南直属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韩阁老等人就要起身回京了。。。。。。”

    “嗯,”朱纯臣也低声道:“孙承宗也在回来的路上了,东江镇那边已经没有问题了。”

    “是啊,”徐希轻声道:“皇上重新启用袁崇焕,安抚毛文龙,又派禁军北上,边关无忧。。。。。。”

    朱纯臣微微皱眉道:“南直属上直军已经彻底解散,新建忠卫营皆是陛下清点将领统领,乃精锐中的精锐,镇守南京,南方可定。”

    “京师有勇卫营,南京有忠卫营。。。。。。”徐希说道这里,不再言语,和朱纯臣埋头而行。

    而看着这群朝堂大佬被自己骂得大气不敢喘,全都灰溜溜的离开后,朱由检眼睛一咪,嘴角微微一笑。

    朱由检不是历史上那个不能控制自己急躁脾气的崇祯皇帝,大明海禁之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

    今天朱由检之所以如此发火,除了的确有点生气外,还有就是要逼这些内阁大臣表态,给朝堂官员先打个预防针。

    解除海禁之事势在必行,但解除海禁,牵扯甚广,不比取消大明卫所制轻松多少。

    而想要解除海禁,朝中大臣的思想必须统一。

    夜深人静,京师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皇宫依然灯火通明,朱由检睡不着,他还在想海禁之事,还在思索如何将大明海域清理干净。

    如今的大明想要崛起,想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陛下,张公公求见。。。。。。”

    王承恩为朱由检甜完茶后,小声的告诉朱由检,张彝宪求见。

    “让他进来,”朱由检脸色毫无变化,轻轻挥挥手。

    王承恩急忙带着屋内的太监宫女退了出去,让张彝宪独自进来。

    “陛下,今日定国公和成国公离开皇宫后,便在一起商议,定国公刚离开成国公府不久,锦衣卫指挥同知洛养性从侧门进入成国公府。。。。。。”

    “知道了,”朱由检依然轻描淡写的道:“京营那边可有动静”

    张彝宪急忙道:“也没什么大动静,成国公像往常一样,隔三差五的去一趟,随便转转便离开。”

    “算算扔了多少钱。。。。。。”朱由检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张彝宪一愣。

    随后张彝宪额头一阵冷汗,急忙跪地,细思急速转动起来,可他真的算不出来。

    “哎,起来吧。”朱由



第七十六章 问罪
    “你们看看,这就是大明武勋。。。。。。”

    朱由检将袁崇焕和徐喜登送来的两份战报仍在张维贤和吴惟英面前,满脸怒气。

    张维贤和吴惟英悄悄互望一眼,急忙一人拿起一份战报看起来,越看二人的脸色越难堪。

    “这。。。。。”

    脸色铁青的张维贤和吴惟英互换战报,又认真看起来,很快便看完两份战报。

    “臣万死!”

    “臣治军不力,请陛下治罪!”

    看完战报之后,两人急忙跪地请罪。

    “一月不到,减员两层,杀敌不足五百,朕都觉得丢人,这还是朕的亲军吗,这还是威震天下的大明禁军吗!”

    “臣,请戍边!”吴惟英被朱由检骂得狗血淋头,但也无话可说,禁军的战绩实在是太丢人了,他抬不起头来。

    朱由检终于消了气,冷声道:“戍边,会有机会的,现在说说,这些人该怎么处置吧。”

    听了朱由检的问话,两人都埋头不语,怎么处置这些人,他们真不好说。

    朱由检明显是要拿这些人开刀,可这些人牵连甚广,其中也有和他们沾亲带故的,他们当然希望朱由检从轻发落,可他们不敢说。

    特别是张维贤,如今还在考察期内,为这些人说话,要是让朱由检误认为张维贤想要拉拢这些人,那就好玩了,要是张维贤敢开口为这些人说情,说不得朱由检不但不放过这些人,还会下狠手。

    更主要的是将自己也给陷进去,要是让朱由检对自己不满,英国公府恐怕有难了。

    至于吴惟英,毕竟都是武勋,说重罚嘛,有点落井下石,冷血无情,可说情,明显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最好的办法就是闭口不言,皇帝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怎么都不说话”朱由检声音越来越冷,他又且会看不出二人的心思,但这不是朱由检愿意看见的。

    “请陛下圣裁!”张维贤硬着头皮开口。

    吴惟英微微迟疑,没敢乱说,他可是还记得当初朱由检是如何逼他表态的。

    朱由检看了眼张维贤,微微感到失望,张维贤还是有本事的,可惜太在意国公府的利益,反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吴惟英,你说说。。。。。”朱由检冷声看向吴惟英。

    吴惟英身体一颤,这是要将他彻底孤立化啊,可吴惟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按大明律令,投敌者,斩!临阵脱逃者,斩!听令不前者,斩!”

    朱由检听了吴惟英的话后,这次露出满意的容色,微微点头,再次看向张维贤,冷声道:“英国公可有意见”

    “臣,没意见。。。。。。”张维贤自身难保,还能说什么,只能怪那些武勋子弟太不争气。

    朱由检冷哼一声道:“既然两位总督都这么认为,那就这么办吧。”

    “传旨,永康侯徐喜登督战不利,使得上直军损失惨重,罚其一年俸禄。。。。。。。”

    “忠勇伯袁崇焕指挥不当,罚一年俸禄。。。。。。”

    “西宁候宋玉德、彭城伯张光祖投敌,当诛九族,看着其先辈对大明颇有功绩,免诛九族,抄没家产,家人流放八百里。。。。。。”

    “定西候蒋骥,保定伯梁世勋,崇信伯费天泽。。。。。。临阵脱逃,按律当斩,其祖有功于大明,削去爵位,抄没家产,流放八百里。。。。。。”

    听了朱由检的处罚,张维贤和吴惟英都松了口气,他们真怕朱由检一气之下,将这些人全都斩杀。

    这样也好,虽然爵位没了,但至少命保住了。

    &nbs



第七十七章 热闹的京师
    今日,大雪覆盖的京师内突然升起一股难得的热闹气氛。

    有三件事,不但让满朝文武苦眉愁脸,更是让整个京师的百姓议论纷纷。

    自天启以来,京师难得有了一丝生气,不再像往日一样死气沉沉。

    “昨日皇上怒骂群臣。。。。。。”

    京师最为有名的酒楼内,少有的出现客满之事。

    敢踏入这个酒楼的,非富即贵,没得身家,根本不敢来这里消费。

    每朝每代都有个现象,无论国家在艰难,国库再空虚,外敌再强大,都有那么一群人,或身怀巨富,或满腹经纶,或每日生平,或高谈阔论。。。。。。

    酒楼一楼坐满了食客,大都小声私语,或是又有兴趣的听着别人议论。

    有资格上二楼的,都是自持身份了得之人。
1...171819202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