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皇帝想解除海禁之事愈演愈热,无数信使冒着严寒向大明各地而去。

    消息传到沿海一带,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不过此时的赋税使司和提邢使司已经建立,地方府衙的权利大大降低,不少人闹腾,但并没有引起什么混乱。

    此时的皇权还是非常强大的,除了那些实在是无法活下去,冒险造反的乱民外,其他人是没胆子敢这种诛灭九族的事。

    特别是那些富得流油的仕人和地主富商,他们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地盘发生叛乱。

    毕竟那些叛军的目标就是他们这些家中有钱有粮的大财主。

    而这也是朱由检的目的,朱由检这是在给这些人打声招呼,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毕竟海禁一旦解除,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从来没有过的赋税问题,必然损坏不少人的利益。

    其实解不解除海禁,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反正都可以出海贸易。

    但解除海禁,朝廷就会开始收税,这点是他们不想看到的,所以反对也理所当然。

    “启禀陛下,广宁伯刘嗣爵求见。”

    刚到御书房没多久,当值太监王之心就来通报。

    “传,”朱由检冷笑一声,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

    一声肥肉,头发半百的刘嗣爵小心翼翼的进来,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检跪地行礼。

    “臣想继续为皇上效力,但臣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恐误了皇上大事,臣深思熟虑。。。。。。臣请辞回家,虎贲卫指挥使之职,请皇上另选忠勇之人担任。。。。。。”

    朱由检上前将刘嗣爵扶起,“广宁伯一脉世代忠于大明,朕心甚蔚,如今正值大明动荡之时,朕还需依靠广宁伯,此时若去,如朕失去一臂也,万万不可。”

    “皇上,”刘嗣爵带着哭声道:“老臣愧不敢当,得皇上如此信任,然,老臣这幅皮囊。。。。。老臣请辞,但他日皇上有诏,老臣定皮甲而来。。。。。。”

    “罢了,”朱由检叹气道,“既然广宁伯身体不适,朕当不可阻拦。。。。。。”

    最后,刘嗣爵留下虎贲卫指挥使令牌,浑身轻松的离开皇宫。

    没多久,成安伯郭邦东也来求见。

    如朱由检所料,也是来请辞的。

    朱由检假意挽留之后,便顺势答应下来。

    有了两个带头羊,无数武勋闻风而来,纷纷请辞。

    顿时上直军指挥使有一半辞官,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也空缺不少,甚至不少世袭千户也开始辞官。

    整整一天,朱由检都在接到前来辞官的大小武勋。

    “辞了也好,免得他日丢了性命。”英国公张维贤一直派人盯着,这么多武勋辞官,让张维贤暗自摇头的同时,也松了口气。

    这些人已经没有武勋的本事,他日上了战场,不死在敌军手中,也会落到朱由检手中。

    除了少数有点能耐,有点骨气的武勋外,大都不堪重用。

    而上直军副总督吴惟英,老早就亲自镇守皇宫,并且下令各军不得出营,静候皇帝旨意。

    此时无数双眼睛盯着皇帝,毕竟这么多武勋同时辞官,上直军可谓是群龙无首,他们想看看皇帝如何收场。

    不过上直军毕竟是皇帝亲军,就算没有指挥使,也没发生什么骚乱。

    特别是上直军总督张维贤




第八十二章 武科选将
    “既然如此,”朱由检脸色也不好看,做回宝座,冷声道:“你等先下去休息吧,等过一阵子再说。。。。。。”

    “臣万死!”等徐宏基等武勋离开后,曹化淳急忙跪地请罪,这次他自作聪明,以为这些武勋前来为皇帝分忧,皇帝比如龙颜大悦,可没想到,这些武勋这么坑人。

    朱由检淡淡的看了眼曹化淳,看着曹化淳湿润的肩膀,叹了口气道:“起来吧,南京那边的差事办的不错,先下去休息吧。”

    “臣,告退。”曹化淳见朱由检没有责罪于他,松了口气,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突然露出微笑,“老狐狸。。。。。。”

    “传旨,魏国公劳苦功高,秉性忠亮,力顾大局。。。。。。赐金腰带一条,白银万两。。。。。。”

    “镇远侯世代忠良,有勇有谋。。。。。。赐金腰带一条,白银千两,京师府邸一座。。。。。。”

    “平江伯。。。。。。赐金腰带一条,白银八百两,京师府邸一座。。。。。。”

    “南宁伯。。。。。。”

    徐宏基和南直属的那些武勋如此懂事,朱由检便没有继续追究他们犯下的那些事,就此揭过,同时安排这些人都在京师安家。

    这样朱由检也好看着这些人,免得放出去又作乱人间。

    刚回住处,朱由检的封赏就到,让徐宏基终于松了口气,今日他赌对了。。。。。。

    “参见皇上!”

    第二天一大早,四大国公加上恭顺侯联名求见朱由检。

    “启奏皇上,”张维贤请奏道:“如今侍卫上直军有十二卫缺指挥使,十四卫缺指挥同知,十一卫缺指挥佥事,缺千户二十八人,请陛下早日钦点。。。。。。。”

    上直军副总督吴惟英也开口道:“启奏皇上,上直军内有八千余人或年事已高,或身体有疾,难当大用,臣请皇上下旨,从边军之中选调忠勇之士补充侍卫上直军所缺!”

    朱由检的轮番戍边之法,把上直军内的那些混吃混喝的武勋吓得不轻,不少靠关系进来混日子的武勋亲属也急急忙忙托关系离开。

    因为武勋的大面积辞官,使得京师上直军已经如同虚设,虽没发生混乱,但也不是长久之事。

    要知道上直军可是镇守京师的力量,就是因为有上直军在,京师才如此安定。

    可如今,除了镇守皇宫门禁的府卫军,其他各卫都缺兵少将。

    “你等可有人选”朱由检淡淡的询问五人。

    听了朱由检的询问,五人都低头不语。

    开什么玩笑,现在这个时候,谁还敢往前冒,不怕死啊。

    皇帝这是在收拢上直军兵权,清除已经形成派系的武勋,这个时候,谁敢将手伸出来,砍掉手臂都是轻松的。

    “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

    张维贤一开口,其他几人急忙开口让朱由检钦点各级将领。

    朱由检问他们一句只不过是客气话,他们这几个老狐狸可不敢当真。

    “朕亦不知何人可用。。。。。。”

    朱由检满脸的为难之色,他真的不知道那些可用,边关倒是有不少良将,可朱由检不可能将他们调回来担任上直军将领,毕竟边关同样重要。

    下面的五人将朱由检一脸为难之色,可没人当真,朱由检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怎么可能贸然接受这么多武勋同时辞官,更是大赏南直属来的武勋,谁都看得出来,朱由检非常满意南直属那些武勋的选择。

    果然,朱由检如同灵光一闪般



第八十三章 飞鸽传书
    武科的圣旨很快便下达留守京师的十七卫上直军中,立刻引来无数眼光。

    “天赐良机!”

    “皇上圣明!!”

    “老子也要去争夺一番!”

    “谁能战胜我,我就服谁。。。。。。”

    “哼!”

    “妙哉,看来我亦需争夺一番。。。。。”

    “俺要报名!”

    上直军毕竟是京师兵马,很多人都是世袭而来,家境都不差,而且大明的教育体系还是不错的,不少人都识字,文化程度不是地方军和边军能够比的。

    “你等全部参加武科选拔,能不能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上,看你等本事。。。。。。”

    府卫军是吴惟英的兵马,如今吴惟英已经是上直军副总督,很快他便会主动辞去府卫军指挥使一职,而且府卫军内各级将领几乎都是他的亲信。

    这次是个机会,吴惟英准备借此,和府卫军划清关系,免得遭到这个强势皇帝的猜忌,丢官是小,丢命就不值了。

    京师上直军武科紧张筹备的同时,南京长江边上,一支装备精良的兵马真正冒着寒风登船。

    他们便是奉命乘船南下平乱的忠勇营。

    忠勇营还没组建多久,皆接到圣旨,这是忠勇营首战,为了打得漂漂亮亮,这次由忠勇营都统何可纲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大亲自指挥。

    不但如此,右副都统鲁之甲也随行,忠勇营四卫,各选五百精兵,组成两千人的精锐之师,由各卫指挥使亲自指挥。

    为了这次出征,忠勇营可谓是精锐尽出,只留下左副都统杜弘域留守南京,让杜弘域气得不轻,不过忠勇营三位都统,必须留下一人,毕竟南京城内还有两万忠勇卫。。。。。。

    作为都统的何可纲是主将,杜弘域和鲁之甲都争不过,可二人谁也不让谁,他们可都是沙场老将,南下平乱可是皇帝钦点,这可是大功,谁也不愿意放弃。

    最终二人抽签,杜弘域倒霉,只能留守南京。。。。。。

    “传令忠勇营,全都给本将军操练起来。。。。。。”

    看着何可纲和鲁之甲慢慢远去,杜弘域将心头的怒气洒在留守的两万忠勇营将士身上。

    南京的忠勇营和京师的勇卫营一样,同属皇帝亲军,直接听命与皇帝朱由检,不受其他任何人调遣,地位可是非常高的,甚至在上直军之上。

    当然,他们其实也属于上直军,不过更受皇帝信任和看重。

    “毛帅,战果如何”

    皮岛,毛文龙刚回来,吴甘中便前来询问相应信息。

    如今毛文龙已经完全认可吴甘中,自从吴甘中来了后,毛文龙就不用每日烦心大军的吃喝问题,也不用过问军中所需,什么事吴甘中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最主要的是,吴甘中从来不过问军中之事,无论毛文龙如何用兵,无论毛文龙是攻是守,吴甘中都从来不问。

    吴甘中除了解决军中所需外,每次战斗之后,吴甘中都会派人接收受伤将士,并且负责治疗,战死将士名单给吴甘中,吴甘中也会将抚恤发放下去。

    这让毛文龙轻松了不少,用更多的心思来对付后金兵马。

    “小打小闹罢了,能有什么战果。”听了吴甘中的询问,毛文龙哈哈一笑,满脸的无所谓。

    刚开始数十斩首,毛文龙让吴甘中给京师报捷,当时吴甘中那满脸的取笑之色,让毛文龙大为光火。

    自此之后,斩首不上百,毛文龙都不提一字。

    “军中所需



第八十四章 文考第一
    “这鬼天气。。。。。。”

    西平堡,袁崇焕为了抵挡后金进攻而建造的众多堡垒之一。

    此时已经成为徐喜登的指挥所,徐喜登统领五卫上直军前来辽西,轮番上前,在西平堡一带与后金游骑对阵。

    不过随着气候越来越冷,后金游骑早就回家,西平堡一带已经半个月没有发现后金游骑。

    徐喜登看着外面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靠近火炉,叹了口气,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啊。

    甚至下定决心,这次安然回去的话,还是辞官吧。

    毕竟他的年纪也不小了,最主要的是军中崛起一批新秀,活力旺盛,他这个老骨头有点跟不上这些新秀的节奏。

    自从皇帝废掉一批武勋,提拔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之后,徐喜登对上直军的指挥越来越得心应手,突然觉得,这才是上直军该有的实力。

    同时也在思考,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毕竟自己也是武勋。。。。。。

    “启禀侯爷,京师加急文书。。。。。。”

    徐喜登微微皱眉,他实在不想打开房门,外面的寒风实在太冷。

    “来人,传令旗手卫指挥同知江云龙、金吾右卫指挥同知陈光玉、。。。。。即刻起身回京。。。。。。”

    于此同时,辽西边军大营所在,白雪覆盖的锦州城内,袁崇焕也收到京师送来的加急文书。

    “吴三桂、满桂、杨畏知。。。。。。”

    蓟辽总督阎鸣泰现在也没什么事,大雪封山,这样的天气,根本没人敢来攻。

    阎鸣泰已经五十岁,文官出身,挂职兵部尚书,同时又是总兵,算是朝廷之中的老资格。

    而且很有本事,坐镇边关这么多年,战功无数。。。。。

    同样的,阎鸣泰也接到了来自京师的加急文书。

    “卢象升、曹文诏、陈永福。。。。。。即刻进京。。。。。。”

    看着冰天雪地,阎鸣泰微微皱眉,他身体并不是很好,在这样的天气不敢外出,边关的情况越来越恶劣,冬天还好,可一道开春。。。。。。

    阎鸣泰不想放人,特别是卢象升和曹文诏都是他手中的主力将领,他想在自己支撑不住之前,培养出一些优秀将领接班。

    可惜这是内廷送来的,皇帝的意思,他不敢违背。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是最后接到京师加急文书的,这样的条件下,能这么快收到,已经非常不错了。

    “洪承畴入京。。。。。。”

    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虽然没有辽东崛起的后金那种强敌,但也不是很安生,特别是陕北、陕西一带,叛乱不断,愈演愈热,这让杨鹤非常担忧。
1...192021222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