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千骨一蔺

    可这个时候,他最看重的将领洪承畴却要被调回京师,也不知道这个新帝要做什么。

    杨鹤坐镇陕西三边重镇,根本不敢随意离开,除非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位,所以朱由检登基,他只是上了一个表向新帝效忠的奏折,本人并没有回去。

    山西代州,一间民房门口出现一队人马。

    “砰砰砰砰。。。”

    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很快,民房的大门从内打开。

    “各位官人有何贵干”开门的是一个二十多岁,面目俊朗的青年,看见敲门的人是一群身穿官服之人后,微微皱眉,客气的询问来意。

    “我们找孙传庭”为首之人看了眼青年。

    开门之人一愣,虽然抱拳道:“在下便是孙传庭,不知。。。。。。”

    “速速收拾,随我等进京。。。。。。”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

    “皇上,文考的成绩出来了,一共五十二人合格。。。。。。”

    用了两天的准备时间,武科正式开始。

    &nb




第八十五章 火器局的成果(感谢 木子飞666 2000赏,加更一)
    武比用了大半天才结束,五十二人个个都身手不凡,至少在朱由检看来,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一招一式很是有规律,而非乱砍一通。

    武比的结果很是让人意外。

    第一名还是徐锡胤,文武皆是第一,震惊了不少人,此子竟然如此了得,文武双全。

    第二名出乎众人预料之外,是文考倒数第一的罗岳,不过看看罗岳的身世,众人也就能理解他为何文考如此差。

    罗岳出生军户,世代皆是上直军军士,父辈都没读过书,罗岳之所以能够识字,是跟其母学的,其母是落败士绅庶女,自小读过书。

    这个罗岳让朱由检眼睛一亮,人才啊,这样的家庭条件,还能有如此文武成就,好好培养,绝对可大用。

    第三则是文考第二的周高立,世袭千户,家境不错,武艺也不差,可惜还是败在罗岳手中。

    而第四则被文考最后一名的斐明德夺去,这个斐明德长得五大三粗,臂力惊人,使用武器更是临场换了一对大锤,挥舞起来呼啸之声不断。

    可惜就是有点笨拙,又遇到经验丰富的徐锡胤,被徐锡胤游走击败。

    至于文考第三的林文山,也是世袭千户出身,家境也不错,可惜遇到罗岳和斐明德两匹大黑马,被挤到第五。

    “徐锡胤为府军前卫指挥使。。。。。。”

    “罗岳为羽林右卫指挥使。。。。。。”

    “周高立为金吾前卫指挥使。。。。。。”

    “斐明德为府军左卫指挥使。。。。。。”

    “林文山为府军后卫指挥使。。。。。。”

    “。。。。。。”

    “徐锡胤、罗岳、周高立、斐明德、林文山,赏金腰带一条,白银千两,京师府邸一座。。。。。。”

    “其余人等,赏白银五百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师侍卫上直军奋勇忠君,镇守京师,功不可没,乃大明雄师之楷模。。。。。。赏银十两,绵绸一匹。。。。。。”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谁不喜欢钱,再忠勇之人也要吃饭,也有家室,也有父母妻儿要养。

    朱由检刚抄完上百大臣的家,养这点上直军完全绰绰有余。

    皇帝这一套组合拳,将几位国公打蒙在地,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已经彻底掌控上直军,无论他们有多少亲信在上直军中当值,也丝毫无法威胁到皇帝。

    几位国公就这么看着,个个都面无表情,不过仔细看去,却又有所差异。

    英国公张维贤一脸淡漠,神情毫无变化。

    魏国公徐宏基则是脸漏微笑,似乎在为皇帝高兴。

    成国公朱纯臣也是脸带微笑,不过长袖遮住的双手却拳头紧握,似乎在发狠。

    至于定国公徐希,脸色虽然也毫无变化,可走进一看,额头上却有丝丝细汗,身体也微不可查的颤抖了一下,似乎在害怕什么。

    恭顺侯吴惟英在昨日已经向朱由检辞去府军卫指挥使一职,专职上直军副总督。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上直军总督张维贤已经不管事,上直军内部事宜几乎都是吴惟英在管理。

    如今的吴惟英才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武勋。

    因为吴惟英不结党营私,与几位国公都保持距离,更是没有吃空饷等行为。

    这是恭顺侯一脉相传的结果,忠君是恭顺侯一脉的祖训,每一代都要受严格的训练,每一代都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还等吗”

    依然是在成国公府,依然是防备森严的成国公书房,朱纯臣和徐希相对而坐,如今两人都满脸的阴沉。

     



第八十六章 改进缺点(感谢 木子飞666 的2000赏,加更二)
    枪膛的问题交给毕懋康,朱由检还是很期待的,毕懋康可是明末的火器专家,晚年还给崇祯皇帝敬献了鼎鼎大名的《军器图说》,影响深远。

    解决完枪膛的问题,郭居静继续道:“第二个缺点便是装弹速度。。。。。。”

    提到装弹速度,朱由检脑袋中灵光一闪,他怎么忘记了,还可以这样啊。

    “皇上,”孙元化急忙道:“相对于火绳枪,这燧发枪的速度已经很快了,而且军中可以采用三段射。。。。。。”

    大明早就开始采用三段射火枪阵对敌,不过因为使用火绳枪的原因,火枪在军中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

    “何不这样,”朱由检走到一旁的桌子前,拿起毛笔,轻轻沾了沾墨,微微沉思后,边画边说道:“将燧发枪每次需要使用的火药和弹丸,用油纸包好,如此这般,军中将士使用时,方便许多。。。。。。”

    朱由检画的,正是后世子弹的复古版,不是朱由检不想将子弹弄出来,而是现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根本无法完成这些工艺。

    “妙!”

    “皇上真乃神人也!”

    “绝妙!”

    众人听完朱由检的设计后,皆惊为天人,此法不但防备军中将士使用,也方便携带和运输。

    “皇上才智,臣佩服!”郭居静对朱由检微微行礼,表示尊敬。

    朱由检自得的一笑,他脑袋中可是有数千年的人类文明积累,虽然绝大部分都记不清楚,但知道个大概,就足以横扫是个时代的所有专家。

    “还有最后一个缺点,”郭居静认真的道:“燧发枪射程虽然远于火绳枪,但也才两百步到三百步之间,若对上骑兵。。。。。。”

    这是这个时代,火枪不能快速在军队中发展的原因,其一是威力,其二是射速,其三便是射程,在这个时代,骑兵依然是最强兵种,就是因为火枪受到技术限制,有诸多不足。

    朱由检微微沉思之后,就在脑袋之中找到答案,“膛线!”

    火枪怎么能没有膛线呢,没有膛线的火枪,就等于没有灵魂啊。

    朱由检急忙将膛线理论告诉众人。

    可惜,那怕是孙元化,也是听得一头雾水,膛线真的有皇帝说的那么神奇吗

    “你们按朕说的去造就是,要尽快造出模型,不断改进,使这燧发枪装备到军中。”朱由检也懒得给这么人讲解物理知识,反正效果出来后,他们就明白膛线的重要性。

    膛线不但能增加火枪的射程,还能增加火枪的精准度,只是制造工艺相对要高很多。

    但这对如今的大明来说也不是问题,大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枪管生产技术。

    郭居静这个老外提出这三个缺点非常重要,让朱由检也深受启发,为了鼓励众人多思考,朱由检当场重赏郭居静,让不少人眼红不已。

    朱由检丢下一大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后,便摆驾回宫。

    对于这些专业技术,还是孙元化等专业人士拿手,朱由检虽然知道不少先进知识,但真正动起手来,绝对赶不上这些老学究们,他们才是专家。

    “还是没什么动静”朱由检安全回到皇宫,微微皱眉,他这次外出虽然保密,但若是真的有心,还是可以发现的,而且明面上的护卫一减再减,就是想给某些人机会。

    可惜让朱由检失望了,甚至朱由检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参见皇上!”

    工部尚书徐光启这次没有



第八十七章 神物在此
    老规矩,四人和和气气的坐在桌子上,太监宫女全部退出去。

    朱由检随和的说着家常,这个小家还算温馨吧。

    “这是!”

    就当朱由检拿起筷子夹菜时,拿着筷子的手突然停在空中,眼睛瞪得大大的。

    “真的是。。。。。”突然,朱由检急忙夹起菜,细细品尝起来,越吃朱由检越是兴奋。

    “五郎”

    朱由检异常表现让一旁的三女满脸疑惑,皇后周玉凤担忧的叫了声朱由检,可朱由检如同入了魔一样,继续吃着那道菜。

    “来人!”

    朱由检突然放下筷子,激动的大吼一声。

    “皇上。。。。。”

    王承恩急忙跑了进来,数名密卫密卫营总管孙维伍的带领下也冲了进来,跪在朱由检面前,等候朱由检吩咐。

    “这哪里来的”朱由检指着桌子上的一道菜,激动的询问王承恩。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朱由检指着的菜,然后急忙低头道:“回陛下,此乃御膳房做的菜,主材料名曰土豆,取自司苑局。。。。。。”

    “果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果然是土豆,朱由检再熟悉不过了,没想到自己的饭桌上竟然摆着土豆这玩意。

    “传司苑局主事,还有御膳房主事速速来见朕。。。。。。”

    朱由检越想越兴奋,土豆啊,这才是乱世真正的神物,番薯也赶不上的东西,大明竟然已经有此物了。

    很快,司苑局掌印太监李国辅和御膳房掌印太监张云汉满头大汗的跑来,胆战心惊的跪在朱由检面前。

    他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皇帝竟然派密卫来传召,将二人吓得不轻。

    “这土豆,从何而来,还有多少”

    朱由检死死盯着司苑局掌印太监李国辅。

    李国辅小心的擦了擦额头的细汗,恭敬的回道:“回皇上,土豆乃万历十八年,红夷进贡的西方贡品,当时便移种于司苑局。如今还有十亩还未挖取,库存八石。。。。。。”

    朱由检听后一愣,万历年间就有土豆这玩意了,“此物传至大明如此之久,为何民间未见此物”

    “回陛下,”李国辅小心翼翼的道:“土豆乃皇家御用之物,内廷有令,严禁流传于外,唯有王公大臣偶尔会得到皇帝赏赐。。。。。。”

    “靠!”朱由检听了后,差点没气晕过去,什么狗屁皇家御用之物。

    “你等可完全掌握土豆种植之法”朱由检怕这些人乱种,浪费这些宝贝种子。

    李国辅急忙道:“司苑局对所有食材都有记载,小的记得,土豆切成小块,埋于土中,稍微看护,数月便可在土中收得数颗大小不一的土豆。。。。。。”

    “很好,”朱由检激动的道:“你等速速回去,将所有土豆都给朕好生看护起来,从现在起,不许在食用,朕有大用。。。。。。”

    比起番薯和番茄,土豆才是大灾之年真正的救命神物,无论是番薯还是番茄,对水分和温度都有相应的要求,虽然大明南北都能种植,但北方天气太冷,特别是小冰河时代。

    而土豆,传说能在沙漠中生长,虽然有点夸大,但也说明土豆对生长条件有多随意。

    朱由检准备同时推行三种神物,大明遍地都是这三种食物,害怕区区天灾。

    这三种食物比起大米这些来,就一个好处,那就是产量高!

    不过现在还有个问题,那就是种子太少,想将三种食物推广全国,至少需要两到三年。。。。。。

    “参见皇上!”

    天启七年十二月初一,朱由检再次召开朝会。

    按照朱由检定下的



第八十八章 范景文请奏
    “启奏陛下,南直属三十八名四品以上官员,皆以入京,等候陛下安置。。。。。。”

    内阁首辅韩爌第一个启奏。

    韩爌等人于昨天全部回到京师,不但正是解散南朝廷,也将南朝廷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带了回来。

    而这些官员,都是吏部登记在册的,等着皇帝重新安排工作。

    “宣他们进殿。。。。。”

    这些官员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实权,但阶位高啊,朱由检不可能将他们降级留用吧。

    而且其中也有几个人才,朱由检是不会放过的。

    “参见皇上!”

1...2021222324...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