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节度江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处白云生

    在于贵宝的坚持下,审谳招供之后的赵元吉被当众处决。郭继恩立在一旁,冷眼瞧着行刑结束,然后转头进了点检署。

    他冲了个凉水浴,换好衣服出来,见准备返回燕都的亲卫营军士们都已经准备停当,便对相送的于贵宝说道:“我打算以张季振为中军乙师甲旅巡检,原任巡检关孝田改任前军乙师巡检,赶往海津赴任。卢龙、唐山两处,请于监军行文府衙,教他们帮着一起招募壮勇,将前军两师缺额全部补齐,加紧操演以备敌至。总之,卢龙这边,就拜托诸位了。”

    于贵宝与薛宁、毕文和、芮殿文、姜超等都敛容抱拳:“统领只管安心返回,东虏若真敢来犯,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郭继恩翻身上马:“还请于监军火速遣人往渔阳府传令,教左军乙师安金重安点检尽快调集精锐移防神山、宽河两县,以为呼应。记住,若战事不利,就退保城池为要。”

    “是,卑职省得了。”

    郭继恩点点头,这才策马转头,出了临榆关西门。张季振已经领着中军乙师甲团官兵在此等候,那一班乐工舞姬也都在工辎营的四轮马车上,惴惴不安地瞧着郭继恩率领亲卫营官兵赶过来。拉巴迪亚一眼瞧见那个曾被送入郭继恩屋内的胡姬,便对她咧嘴微笑。那胡姬连忙撇过头去,又躲到了同伴身后,却又偷偷探出头来,好奇地觑着拉巴迪亚。

    郭继恩嘱咐张季振:“我带着亲卫营先走,你们按平日的行军速度,正常赶路即可,记得派




第二十八章 北燕天兴汗
    乌伦合齐告诉赵时康,他已向沈州书报卢龙守将来归之事:“汗王很是高兴,特命本帅,待将军赶至辽西之后,便着人护送你前往沈州相会。”

    赵时康点点头:“既如此,末将这便赶往沈州,觐见天兴汗。”

    乌伦合齐留赵时康在辽西城内歇了一日,然后又亲自领兵护送着他,一路向东往沈州而去。赵时康有些受宠若惊:“五将军何等贵重的身份,遣几个兵丁送俺往沈州去即可,还请将军返回罢。”

    乌伦合齐只是笑笑:“本帅接有汗王制书,亦要往沈州一趟,是以偕将军同行。”

    赵时康松一口气:“原来如此。”他留意观看东虏军士,俱都骑马,但是身披扎甲者甚少,绝大部分军士都是皮甲或者布甲。人皆挟弓矢,长兵器则有长矛、马槊等。这支军队号令严谨,行止俱有法度,而且尤耐饥渴,行军途中仅以炒面与水调和而饮。虽然此为主帅之牙军,赵时康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比他带的兵要好。

    沈州年代久远,早在春秋之时,就有燕国在此筑城,名为候城。汉代时又成为都尉治所。东唐设立营州之后,都督府亦设在此处,治理着辽西、辽东和黑水三道的广袤疆土。乌伦里赤自立称汗之后,沈州便成了大北燕国的都城。

    营州都督府已经被改建成了东虏皇宫。不过乌伦里赤这些日子却是住在城外的夏宫里。当赵时康来到这所谓的夏宫,只见此处占地虽广,建筑却不过都是些土砖立墙,茅草覆顶。相比中原的华屋广厦,着实显得寒酸,心下难免有些小小的失望。

    宽阔的广场之后是唯一一座青瓦红柱的宫殿,这里就是夏宫的主殿。四面轩敞,凉风习习,东虏天兴汗乌伦里赤便是在此处召见赵时康。

    乌伦里赤已经五十四岁了,自二十八岁成为部族首领之后,他便率领着那支规模并不大的军队开始东征西讨,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征服了肃慎族的各个大小部族,并于雍平六年定都沈州,立国称汗。

    赵时康定睛瞧去,天兴汗一张长脸,眼睛细小而精茫微露,蓄着一笔细细的八字胡须,身形高大,端坐于御座之上,含笑望着他。御座之侧还有一名汉人文官,对他笑道:“赵将军来何迟也。”

    赵时康猜测,这个汉人便是天兴汗身边的得力谋臣、尚书右丞古聆佩,他连忙酝酿情绪,哽咽拜倒:“罪臣愚昧,至今日才投效于明主之前,此前种种,罪实难恕,幸得汗王胸量宽广,殷勤致意。臣惭愧无以为报,今后必为王驱策,奋勇争先,以助吾王席卷天下,四海归顺!”

    乌伦里赤哈哈大笑:“寡人得将军,诚风虎云龙,国势兴旺,指日可待矣。”于是便叫赐座,温言与其细谈。赵时康忍不住将一时大意丢了临榆关之事详尽叙述,说到心痛处,不禁老泪纵横:“恳求汗王发兵与老臣报仇,且此实为吞并之良机也。燕州之地,粮足民富,的是帝王之基,某愿为先锋,为汗王取之!”

    乌伦里赤摸着下颌,含笑道:“河北之地,沃野千里,钱粮富足。此乃天予之土,寡人必得之而后甘心,将军也不用焦虑,我大燕整兵备战,染指中原,旦暮间事尔。不过有一样,还要请将军一道参详之。”

    他注视着赵时康,缓缓说道:“如今辽东之地,又缺粮了。”

    赵时康闻言,不禁急躁起来:“怎地年年缺粮汗王一统诸部,土地尽有,丁口无数,这些年又无天灾,只有麦粟大熟的道理,如何又闹饥荒了”

    乌伦里赤沉吟未答,他目视古聆佩,这位汉臣想了想,斟酌答道:“我国经年征战,差役颇重。诸部之民,多为庄奴,这些人怀恨于心,不甘驱使,多有逃亡者。是以耕种愆期,田地抛荒之事,时有发生。”

    赵时康怒道:“竟有这等事这都是汗王太过心善,教这些刁民胆子大了。依老将之见,合该点起兵马,将逃民尽皆拿住,杀一儆百!如此,这些庄奴才会老实听命,安心出粮。还有,既然缺粮,就该令家有余粮者,俱都输供,以为军资。兵者国本,饿着肚子打仗可是不成的。”

    凉殿外传来一声响亮的称赞:“赵将军果然见识深远,汗王能得此良将,则扫荡松漠,进取中原,指日可待也。”

    &



第二十九章 魏王梁忠顺
    梁忠顺今年已是四十八岁,长着一双略鼓的大眼,两道卧蚕眉,颌蓄黑髯,身躯高壮,气势迫人。

    十年前庞信兵乱中原,各处官兵一触即溃,梁忠顺当时为中州军点检,他悍然杀死畏战欲逃的中州军统领,率领人马与义军连番交战。并尾随义军先后进入潼关,在西京城外彻底击败义军,遂以勤王首功,异姓封王,入值中枢。风云际会,渐渐得以独揽朝政,如今已经成为帝国实际上的掌控者,以魏王、太子太保、执笔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众多头衔,挟天子以令天下,当真是一言九鼎,无比威势。

    眼下他皱眉对立在一旁的王府长史鲍文敬说道:“郭家小儿,这般乖顺,言辞极是恭谨。又已备下上供,旬月即至西京,倒显得本王肚量狭窄,为天下所笑矣。”

    鲍文敬细眼长脸,他眯着眼睛略一思索便道:“郭继恩年幼胆怯,畏惧大王威名,是以恭顺献供,此虽为藩臣本分,却也见其心诚意厚。依小臣管见,郭继恩深恐晋阳卢家发兵进犯,是以有倚赖大王之意。此人虽守臣节,卢家图谋燕州却是咱们乐见的,鹬蚌相争,独利大王也。”

    梁忠顺拈着胡须沉吟道:“依你所言,孤王都不用理会”

    “大王可略施小恩,就给他个正式的官儿,军阶提至二品,也就是了。”鲍文敬笑道,“那郭继恩升了官职,自然以为朝廷支撑,必定与卢家抵死相斗。待得两军皆疲,大王可于中州发兵调解之。届时主动在我,要夺燕州便是易如反掌。否则设若郭继恩不敢与卢家交战,自请入朝,岂不是教卢知守白白夺了燕州之地,于大王百害而无一利。”

    “唔,此言甚是有理。那就叫中书省再发制书,以郭继恩为——”魏王想了想还是有些不快,“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娃,凭什么就做到都督!就给他实授燕州军统领,提做二品制将军。这都督之位,终究还是要留给吾儿佑续的。”

    “是,这个其实无妨,那郭继恩得了制书,升了二品,必定已是欢喜非常。咱们可在制书之中多加鼓励,教他安心镇守,将来尚有进步之阶。如此,则郭家小儿自然心安。”

    “可。不过孤王且问你,这郭家小儿索要韩煦,却又是何意”

    “韩煦此人,言过其实,只不过有些名声罢了。”鲍文敬不屑道,“想那郭家小儿,年才弱冠,必无理政之才,是以慕其名声,求为己助。大王允了他便是,况且韩煦脾气臭硬,强项不屈,常言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咱们让他去燕州,其必与郭继恩彼此生隙。那郭继恩年少之人,必定血气方刚,说不定一怒之下做出杀人之举,亦未可知也。”

    梁忠顺笑道:“此诚孤王所乐见也,好,就照此办理,发制书去罢!”他想了想又皱眉道,“只是这韩煦才被本王贬做八品县尉,转眼间却又紫袍玉带,位列三品,倒教孤王着实心气难顺。”

    “这个却容易,就给那韩煦授个检校巡查使,秩定四品,如何”

    “唔,可。就照此办理。”

    于是郭继恩自卢龙赶回燕都之时,朝廷制书也已从西京发出。

    自郭继恩赶赴卢龙,霍启明就成了燕都城内最为忙碌的一个人。统领署、监军司、燕镇钱庄、军器局,医教院,各处大小事务,都要呈报至他这里,然后发付下去。

    为了办事方便,霍启明在钱庄之内征了一处房间作为住所,每天都在钱庄之内理事。各处行文送来,他略一扫过,便不假思索提笔回书,或是交与田安荣处置。遇到面请裁示的各级官员,他便口头吩咐,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又往往有奇思妙想,令人称绝。

    苏蔻每日与他一处办事,将这些都瞧在眼里,心下也是暗自佩服:“都说真人生而知之,无所不能。奴眼瞧了这几日,真人果然是当得起外面这些夸赞。”

    “那还能有假”霍启明得意笑道,“所谓王佐之才,奇谋善断,说的正是道爷我啊。”

    苏蔻抿嘴一笑,正要说话,耿冲进来道:“真人,督府里那个琴师,在门外求见。”

    霍启明心下哀嚎一声,强自镇定道:“是那个什么崔乾明,他不好好地在府里练琴,跑这来做什么。你教他回去,道爷我忙得很,没空见他。”

    “是。”耿冲转身欲走,霍启明突然又道:“等等,还是见吧,教他进来。”说着又叹了口气。

    苏蔻大觉有趣:“真人何以如此烦恼”霍启明只是摇头,却不答话。

    不一会两个乐师一起进来,一个是乐班班首崔乾明,另一个是吹筚篥的安有福,两人都拿着乐器,向



第三十章 醉酒索佳人
    返回的路上,霍启明跟两个乐师详细叙述了他的主意,那两个乐师将信将疑,只得唯唯称是,然后告辞离去了。苏蔻笑问道:“奴家瞧这两位老乐工,都是本分厚道之人,为何真人听得他们求见,便十分焦虑不安模样”

    “这个自然是有别的缘故,”霍启明有些不自然道,他迅速岔开话题,“我请你为我去寻访那永济渠船社主事之人,别是你给忘了”

    “真人吩咐的事情,奴家哪里敢忘,已经教奴家的夫君前往拜访。只是那船社主事首领白运广,却不愿往皇城来见真人。称自己贩夫走卒之辈,有什么吩咐,只管叫人传话就是。”

    “胡说,道爷我乃是方外之人,眼里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既是他不肯来,我自去拜访他便了。”

    正说着,几人已经到得钱庄门口,却见郭继蛟领着一名兵卒上前道:“禀真人,这个乃是监军司当值的军士,谢副使遣他来报,左军甲师王忠恕王点检已经到了西苑军营。”

    “既如此,我这就过去。”霍启明说着掉转马头,“你不用跟着了,看守钱庄要紧。”说着一夹马肚,又出了左清门。耿冲只得快步跟上,胖大的臀部随着他的步伐晃动不已。

    苏蔻瞧着霍启明的背影摇头轻笑,郭继蛟忍不住问道:“苏副总办,你笑什么”

    “我笑这位霍真人,三头六臂擎天地,神通广大弄乾坤,仿佛就没有他办不下的事。”苏蔻笑道,“有个高皇帝来打天下,便有个留侯张良来辅佐。咱们燕州,有个少将军,于是又有这位霍真人,老天爷安排得真是巧。回头我倒想问问少将军,哪里找来这么位神仙人物。”

    霍启明策马疾奔,早把耿冲抛下老远,不一会进了西苑军营,却见监军副使谢文谦陪着一位年逾五旬的老将,正在统领署外说话。旁边立着一个三十出头的六品提尉,却是王忠恕的儿子王元相,另有一辆马车,里面坐着王忠恕的家眷。此外还有两个家仆,皆都恭敬垂手侍立一旁。

    霍启明翻身下马,向那老将军拱手笑道:“可算把王将军请回来了,如何都在门口晒日头,赶紧进去说话。”又对王元相道,“王兄今日特地从南苑过来”

    王忠恕抱拳笑道:“少将军和真人都不在府中,某自然是该等一等的。”那王元相也抱拳道:“职今日才接着军令,调往前军乙师任团练,是以特地向杨点检告了假,来见父母一面。”

    这时王忠恕的夫人陶氏、女儿王元珠都从马车上下来,王元珠便嗔道:“原来哥哥心中只有爹娘,倒是把妹妹我给忘了啊。”

    “这个不能,妹妹我一直念着的。”王元相脸型粗犷,对着妹妹陪着笑脸,却教人感觉有些怪异。

    谢文谦这才笑道:“真人既已来了,咱们便进去罢。”于是众人进了衙署,直至正堂后面的议事厅。霍启明又让王忠恕的家眷等往后宅去歇息:“我与郭统领都没有女眷,这后院暂时也是空着,郡夫人和元珠妹子可先住在这里。等王将军寻着了住处再搬过去也不迟。”

    王忠恕忙道:“多谢真人费心,这个却不用了,老夫在城内另有宅院,待会领着她们过去便是。”

    这时耿冲才气喘吁吁赶到,霍启明吩咐他去备茶,又对王忠恕道:“明日四月初九,乃是一个极好的日子,咱们便先往武庙祭拜,然后便是学堂入学之礼。”

    “都听真人吩咐。”王忠恕搓手道,“只是俺读书甚少,少将军教我来做这个山长,怕是没有什么本事可以传授给诸位学子,是以心下忐忑得很。”

    “不妨事,咱们这可是武学,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要往军中任事的。”霍启明笑道,“王将军年高德重,威望素著,来做这个山长是再合适不过。况且又不用王将军来讲学,武学者,亦为军队,既然是军队,自然也是要严守军纪。老将军只需平日里用军纪约束着这帮猴崽子们就成了。”

    “既如此,那老夫就恭敬奉令了。”王忠恕这才松一口气。

    这时,西苑军营中甲旅巡检乔定忠、旅监黄景禄,乙旅副巡检唐成义、副旅监伍中柏,各自领着本部团练、团监们都来到统领署与王忠恕相见。乙旅的军官们原来都是王忠恕的下属,彼此相见,尤为热络。谢文谦见议事厅里这般热闹,便对霍启明道



第三十一章 燕州讲武堂
    霍启明心中已是勃然大怒,神色却依然平静:“想必王团练吃醉了酒,已经忘了督府早有露布,燕州境内,废止贱籍。这几位乐班琴师、舞姬等,非是奴仆,乃是督府所聘的客卿。你相中了哪位女子,须得自家去分说,若是人家愿意,自然是美事一桩。道爷我可是不能替她们做主的。”

    他话音才落,王忠恕已经跳了起来,冲至儿子面前,揪住他的衣衫,伸手便是两个巴掌:“孽子混账!多灌得几口黄汤便不知自己什么身份了么,竟然说出这样蠢话来,当真是不知死活!这是服侍统领和天师之人,也是你能妄想的”

    霍启明冷眼瞧着,并不出声阻止。那王元相吃了两个耳光,登时清醒了大半,真是又羞又愧:“是,小人多喝了几杯,迷糊了心窍。方才说些什么,便是自己也不记得了。还请天师大人大量,万勿与小人一般见识。”

    霍启明淡淡说道:“既是多喝了酒,那就早些回去歇息罢。王团练明日还得赶往海津,可别因为喝酒,耽误了军情,如今军法严峻,王团练切勿以身试之也。”

    王元相忙道“是,卑职决计不敢。”于是便和父亲一起告辞出来。谢文谦见二人离去。不禁摇头道:“元相比之其父,实在差得太远了。”

    霍启明便问道:“与王元相同赴前军的团监是谁”

    “乃是丘振之丘提尉。”

    霍启明点头道:“既如此,无妨。”他说着走出议事厅,乐班诸人都恭敬起身,崔乾明向他叉手行礼道:“筵席既罢,老爷若没有别的吩咐,小人等就先回督府去了。”

    “好,膳堂那边给你们备下了饭食,我教耿冲领着诸位过去用了饭再走。”霍启明说着瞧向金芙蓉、季云锦两个女孩儿,见她们两双大眼睛都默默地注视着自己,心下既觉无奈,又有些得意,想了想叹了口气,“耿冲,带大伙去膳房,不要耽搁太久了。”
1...910111213...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