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血儒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醒半浮生

    “老夫人、侯爷,我们颜家是不是也提价收粮”管事今日最大的事便是询问此事。其他粮商都在竞相购粮,颜家若是不涨价,很可能颗粒不能归仓。

    “卿儿”颜沈氏投来询问的目光。家中事务颜子卿很少开口,但颜沈氏知道,很多事不是颜子卿不明白,只是懒得管,自己儿子胸有沟壑,遇事可以相商。

    云州每年运往北地和交州的漕粮,大约一千两百万石,这是雷打不动的,由各地官府负责发买运送,谁碰谁死。剩下的那些粮食,合计千万石左右,才是粮商们自由支配的“买卖”粮。这些粮的“用途”就广泛了:

    有的会运往北地销售、有的被酿成酒,有的被运给百蛮九夷,还有的甚至摆上倭奴的餐桌。有了这一千万石的粮,势力和势力间才能达成某些不可名状的交易;有了这一千万石粮,才能在平静的湖水中掀起滔天巨浪。

    一千万石看似不多。颜家今年收上来的玉米、杂粮就有近三百万石,这还只是下田产出。可那一千万石是米麦,和杂粮是不一样的。几千上万年的繁衍,人类的肠道已经习惯了米粮,粗粮可用于一时救济,但是无法长年累月做主粮吃的。

    而且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杂粮,刚从外藩流入大汉不到百年,若要改变人们观念成为主要的辅粮,还需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无论官府还是百姓,没人敢把全家性命赌在未知的粮食作物上。

    这能交易的一千万石米,大多出自上田。中田的米粮出产,只够自产自消;下田更不必说,还得配以野菜、水产、山货才能活人。只有上田,刨除掉口粮之后能余出部分,那多出的部分才是整个大汉粮食交易中的“货币”。

    这就是粮食交易的实质。在没有化肥、大型机械、水利的情况下,哪里土地肥沃、哪个地区上田更多,哪




第106章 灾乱再起
    “发现宝藏了!”沈维进哭丧着脸。经过接近半年的摸排调查,沈维进终于在雷泽岛西部几座小山群落中,找到了房见鼎的“宝藏”。看着手里淡黄色结晶体,颜绍敬等人对沈维进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结晶体丢到水里能“赤赤”作响,不一会周围就是一层薄冰。沈维进嘴里的“宝藏”就是硝石矿。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卖钱、没有用处——这是众人的看法。

    之所以半年时间才找到,不是水匪们隐藏深、意志坚定禁得起拷打,而是根本没人把它当成宝藏。若是金银珠宝,恐怕早就被沈维进从地底刨出来。房见鼎这样的水匪,又怎么可能把宝藏埋到地里去,难不成留给下一代水匪

    硝石矿就在西部群山一个山洞里,这还是近期有人去采药,无意间发现的。里面确实有人生活过的痕迹,该是前段时间逃窜的水匪临时居住地。硝石矿储量巨大,毕竟雷泽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而且硝石矿一般会有石盐作为伴生矿,可惜以现在的提炼技术,成本太过高昂。

    “忙活半年,就找出这么堆垃圾!”沈维进仿佛骨头都被抽空,浑身没劲。

    “表舅!此乃真正的宝藏!”颜子卿内心不管如何高兴,最终还是没表露出来。黑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把盖子揭开,这个世界的战争和文明进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没做好充分准备前,颜子卿还没打算打开它。

    雷泽岛各项秩序走入正轨。随着“阶级”固化,手脚残疾的“劳改犯”们已经认命。昔日的“风光”永远不再,惨烈死亡和劳役之间,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而且颜家也给了希望:三年时间。只要表现不太差的都能被释放。

    巡航的“水军”船队每月巡逻一次,每次带回的水匪越来越少。云梦泽如今前所未有的平静,只要不靠近雷泽岛、宝藏湾和拦江岛几处“水匪”汇聚的地方,几乎不会遇到水匪。遇到巡航的“房见鼎手下”,只要不主动惹事,也不会惹祸上身。

    云梦泽变化,逐渐被沿泽的渔民、乡镇感知。近几月,来往于大泽和银江的商船、渔船、客船明显多了起来。往日里一潭死水的云梦泽,逐渐恢复生机。

    颜家船队如今有大小船只三百多艘。颜商的成长和格局决定了他只能以跑商为主,做不了水军头领。八十艘五桅大船由沐二郎带领,作为颜家第一舰队,是巡视云梦泽的主力。剩下两百多艘中、小船只分三个船队,以货运、河运为主。

    在颜子卿命令下,颜家位于乍浦镇的船厂再

    再次开工,可惜除人员外,所有物资都需重新集结,若想恢复颜家昔日的远洋船队,不知猴年马月。

    巡视完雷泽岛,颜子卿带着蔫头巴脑的沈维进回到杭州。走的时候,三千“工匠”和五百骑兵都被颜子卿带走。有了自愿留下的三百骑兵以及越来越有“主人翁”意识的水军,雷泽岛已经不需再驻守那么多人。“工匠”和骑兵被安置在乍浦镇,毛海峰死前的眼神,颜子卿须臾不敢忘记。

    凝斋书院的招生已经告一段落。因师资力量的不足,这次只招进六百学子,而且年龄大多十岁以下。孩童们依旧大多以难民之后或奴仆子女为主,基本怀着报恩的想法进入凝斋书院。

    书院的几万株桃树大都存活。因是第一年、树龄小,多数桃子只长到拇指头大便掉落在地,地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青绿桃果。桃子结果是最需要肥料的,待到来年打果时,多施鸟粪肥,必定能长满大桃。

    书院的所有主体结构全部建设完毕,不繁美、不精细、不高雅、不古朴,一切都像方鸣石所一贯推崇的那样,胜在结实。

    严格来说,第一期学子学习时间只是半年,要到明年三月才算一年。即便如此,这群“学长”也开始肩负起教导“学弟”们的重任。二期学子伍长及以上官职,全都由一期学子担任,加入的新血,很快便融入到了这森然有序的环境中。

    凝斋书院到底还是有了足够的老师。颜子卿那顿“拜师宴”没有白请,两百多名“师弟”里面,多是以家庭贫困学子为主。在包吃包住、免费开放图书馆、每天上几节课还有补贴拿的诱惑下,颜子卿的几十名师弟来到了书院。

    这群学子能过苏和仲主持的府试,底子都不差。拿去考秀才不好说,用来给学子们启蒙,再好不过。

    医科的招生依旧惨淡。没有人愿意把女孩送到凝斋书院来读书,除了单二等极个别家将。不到十名女孩的队伍,在凝斋的这片绿叶中,撑起半边天,开出朵朵娇艳的花朵,引得男生频频侧目。不过单二的那名未出嫁女儿单三娘报的不是医科,而是军科……

    “师弟,你说他们能行么”张清石看着日益壮大的学子群,欣慰之余也很忐忑。三人坐在凝斋像下面,看着恩师站在石座上远眺前方,陪他聊天解闷。

    “当然能。他们有最严格的纪律、最强的服从性和约束性,拔出武器就是勇猛的军官;拿起工具就是最好的匠人;卷起裤管就是合格的吏员;除了读死书,他们无所不能。”颜子卿最后一句话,叫张清石

    哭笑不得。

    “可科举恰恰需要读书啊!”张清石无意和颜子卿争论啥,有很多东西是明摆在那里的,没人能改变,除非把整个秩序推倒从来。

    “你不是还有那些单独培养的读书种子么!”卓清白无所谓,如今的一切虽稍显无聊,但心情很平静。“那几个你挑出来的种子,如今的环境比我们当时不知好了多少倍,总该有几个成材的。”

    “也是!”

    能不能成材,颜子卿三人不知道。接下来,又回到了熟悉的“军校生活”模式,朝六晚十,锻炼、上课、打球、看书……一个名叫“凝斋实验室”的小楼出现在书院后山,小楼仓库里封存了几百斤用以实验的硝石、硫磺、木炭粉……还有很多早就存在于颜子卿脑海的农具结构图,出现在实验室桌子上。

    枯燥的生活,从来都是过得很快的,直到十月底,苏



第106章 灾乱再起




第107章 倭乱爆发




第108章 治病良方




第109章 北将南下




第110章 募丁条件
    不管朱子清放不放手、无论白宗吾切不切断联系,杭州城外的难民数量,在苏和仲有意无意的纵容下,滚着个的增长。半月不到就聚集近五万人,还有日益扩大趋势。

    若苏和仲铁了心不要难民,云东其他几府多少是能分担些的。但经过和颜子卿谈话和从老师叶文忠哪里得到的信息,苏和仲沉默了,默认难民汇聚到杭州城下,有条不紊开始“按计划”安置。

    叶文忠的来信告知,朝廷公文过段时间才能来,但灾民安置刻不容缓。

    苏和仲把“给颜子卿增兵”的好消息告诉颜子卿后,颜子卿点头应下。苏和仲心生愧疚、耐心开导:替朝廷养兵只是暂时、倭奴作乱也是暂时,一旦平定倭乱便可解散那些负担,实在不行杭州府也可帮颜子卿分担……云云

    却不知颜子卿心中没觉得负担,只有叹息。一个朝廷允许豪族养兵,意味着什么黄巾之乱、安史之乱、太平天国——皇朝到了尽头才有的苗头。

    颜子卿回到颜府安排冉八等人招人。北地连年放血,交州九夷、滇州百蛮不时叛乱,大汉元气已经消耗殆尽。元祐帝这么做,也不得不说是种无奈。

    几天后,官府招募义勇和颜府招募家丁的告示,同时在杭州城贴出。

    有杭州几大家族支撑,杭州粮价、盐价暂时平稳,但郊外的难民营地却不能长久保存。杭州城近在咫尺,稍有风吹草动就是天大乱子,流民必须分散。

    分散流民,官员们是轻车熟路的。“十家联保”这是基础。逃难的灾民和倭患难民基本都以村落为单位迁徙,只要户与户之间能相互作保、相互担责,就能把流民中的别有用心者降到最少。

    能作保的流民占绝大多数,一旦联保之后,马上被迁徙到几个开始扩建的流民营地。无法联保的人百不存一,被安置到附近乡镇,暂时由当地保正、乡老们负责看护。

    官府招募义勇三千,是为了从乡民中选取最强者,或者刺头,把这批人组织起来负责管理其他流民。这样既能减少府衙工作量,也能有效降低乱子发生的风险。

    颜家招募家丁三千,只从交州流民中招,云州当地人不要。

    杭州府和颜家同时贴出告示,两边差距明显。

    杭州城外一个留民营内,十余名大汉或站或蹲或坐在一起,愁眉苦脸。

    留民营内的吃食,只能保证饿不死,但若想过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看着父母妻子每天无精打采,孩儿整天喊饿,稍有点血性的男子都抬不起头来。

    “七哥、七哥走,快去看!!!”一名小伙风风火火跑来招呼众人。营地里同时贴出官府和颜家招人的告示,立刻便吸引了大群青壮围观。

    “官府招义勇,七哥,我们去不去”一名小伙问道。名叫七哥的姓张名顺号小七,在交州时,江湖人称“混海龙”。他还有两名双胞胎兄弟,“出洞蛟”张威张小五和“翻江蜃”张猛张小三。张家三兄弟在交州灾民中很有威望,不少流民男子都看向张顺。

    说起张家兄弟还有段渊源。一母三胎出生不久,张家三兄弟就成为孤儿,吃百家饭长大。长大成人后,张家兄弟都学了一身水上功夫,着实了得。但三兄弟谁都不服谁,都想当大哥。于是三人打赌:一刻钟时间,谁在水里抓的鱼大谁就是大哥。一刻钟过后,张顺抓的鱼七斤、张威五斤、张猛三斤,于是乎张顺有了“小七”称呼,当上大哥,张猛称号“小三”反倒是小弟。

    张家兄弟在当地热心大方、仁义豪迈,很得乡邻敬重,在难民营中威望极高。

    “官府!”说起官府,三兄弟面色一变。这些年,若不是官府祸害,光凭打渔本事就能活的很滋润,岂能让妻儿流浪至此

    不光张家三兄弟,围在告示栏周围人群,大多对官府没有好感,看到官府招人,不顾一屑。

    “咦!旁边还有颜家告示,咱们看看!”颜家招揽家丁,但不用签订卖身契,来去自由,很吸引人。

    “听说颜家去年安置了二十万人,俺姨夫一家就是靠颜家活命。如今和颜家签了地契,收成三七开颜家缴纳税银,不知道今年还是不是这样”某名灾民一张口,话匣子打开就停不下来。

    颜家在交州灾民心中地位崇高无比,去年二十万人就是最好的宣传。两张告示一出,效果截然相反。

    “大哥,我们去哪”张小五和张小三看着张顺。张顺看着众兄弟期盼的眼神、想着营中妻儿纤瘦的身影,长叹一声,“颜家吧,咱们去看看!”……

    颜家招人营地也不是想进就能进。

    “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去!”几名皮肤发白,表情嚣张的小青年被拦在营门外。几人一看便是市井混混之流,自带一身痞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我家侯爷说了:四要四不要:一要农户,每天下田干活的。二要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三要双眼有神的。四要见了官府害怕的。一不要城里人。二不要在官府任过职的。三不要40岁以上和长的白的。四不要胆子小的和胆子大的。你们算那一条”

    招兵军官的话,让张小七心里一突突。其他乡下人没见识,只是看热闹,张顺却是懂的。这哪是招家丁朝廷募兵都没这么严。符合条件的,除了老实健壮的乡下人,还能什么人

    几个混混明显不服气,“凭什么不招我们我们是云州本地人,凭啥他们交州来的就要,我们本地的就不要!”吆喝间,周围聚拢不少人。有的遇到和混混们同样的问题,也在敲边鼓、起哄。

    “我家侯爷说的话,哪来那么多为什么赶紧滚



第111章 此何人哉




第112章 从容出游




第113章 王伦在此
    从银江逆流而上,行到中途,由支流经拦江岛便能进入云梦泽。冬季的云梦泽湖水清澈平缓,因地处南方,北风吹拂也不见寒冷。

    颜骏坐在五桅大船船头,看着云梦泽黝黑的湖水,思绪万千。

    身为大管家颜康次子,原本应该是颜家二代主人心腹才对。可随着四年前,颜福带着颜三斤、四斤随当代家主凉州赴死开始,一切便开始改变。是的,赴死!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那是赴死。

    当三斤和四斤随家主返回云州开始,一切颠倒过来。颜家所有下人们都明白,未来三斤和四斤中必有一个会接任大管家职务,另一个也会是家主心腹。颜骏和兄长的地位,岌岌可危。

    没有办法,命运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

    这次颜骏被颜沈氏派来护送二夫人、二公子和大小姐,心中多少有些失落。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如今三斤掌管着日新月异的乍浦镇;四斤每日跟在家主身边。只有自己和兄长,整天忙着完成那些看似重要,却谁都能做的事。

    家主回来后,颜家的改变谁都看在眼里。

    以前整天闲着靠出去给人算账、打工为生的管事们,如今各个都掌管着一大堆事。以前十两以上开支都必须经夫人签字批准,如今夫人只过问千两以上收支;以前颜家的关系网虽遍布全州,但主子们出门照样没人搭理,如今一名普通管事便能和县府中官吏称兄道弟;以前……如今,全杭州都得仰仗颜家活命。

    有的秘密外人不知道,颜骏多少知道些。两个月时间不到,颜家从难民营中送走了接近五万人。这五万人到哪去干什么颜骏不知道。但从颜家每日流入流出的钱、粮、物来计算,颜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两月,随着难民日渐增多,颜家乍浦镇也由一个几千人的小镇,变成一个三万人的大工地,人数还在迅猛增长。乍浦地处杭州湾北部,靠海并有一个天然深水码头。

    一个多月来,家主为给难民中的老弱妇孺提供炭火,花重金买下云州几个大“黑石”山,甚至徐州那边也有几个巨大的“黑石”矿也被揽入颜家名下。颜家愿意花真金白银购买,自然愿卖者甚多。

    “黑石”可以燃烧,但开采成本比木材贵、烧起来全是灰。对满山都是木头的农家来说,没有用处;对习惯使用木炭的商人、望族来说,太肮脏,据说还有人冬日被黑石熏死的。所以“黑石”的使用远未普及,除“黑石”山周围乡民偶尔挖点,根本没有用处。
1...2425262728...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