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山村养殖户
“泰南食品厂”
“对,泰南食品厂用花生油多,一天少说也得二百斤花生油。”
泰南食品厂,原先是一家六十年代建厂的国营单位,后来到80年
第四十三章 振兴大酒店的老板
听到外面喊声,张有矿和孙振新也站了起来,然后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张治万则示意他俩坐下。
张治万的办公室面积不大,靠东边摆着一张办公桌,门朝北,南边是一大扇窗户,西边和南边墙边上都摆着沙发茶几,南边墙边则放着两盆挺大的发财树。
这张同山,身材不高,顶多一米六,干瘦,但是从他眼神里面释放出来的光芒,却是充满了自信和威慑力。他那满是沟壑的脸上,以及时常皱起的额头,仿佛都在向别人展示着他的智慧。
而他的三个儿子,也各有特色,老大身材魁梧,品行憨厚;老二最像张治万,身材矮小,特别精明;老三是个勤快而且爱开玩笑的人,下一步张有矿跟老三打交道的机会最多。不过,今天他却没有见到自己的三叔。
不一会儿,张同水笑哈哈得带着一个脑袋大脖子粗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办公室里面,然后张有矿和孙振新忙站了起来。
“干爹,我来了!”
来人外表看起来很粗鲁,看都不看张有矿和孙振新。
“振兴啊,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两位都是你的侄子,他叫孙振新,他叫张有矿。”
听到说是俩侄子,进来的糙大汉立马重视起来:“好,好,咱们,坐下说话吧。”
这进来的糙大汉,不是别人,正是距离张家文明大酒店只有不到二里路远的振兴大酒店。
按说同行是冤家,但是这振兴大酒店的老板和张家文明大酒店的老板关系却非同一般。
振兴大酒店的老板刘振兴,和张家文明大酒店的老板张治万的二公子张同水是干兄弟,自然叫张治万的,就是干爹了。实际上张治万还没有开饭店的时候,张同水和刘振兴就已经是干兄弟了。
而作为张治万的本家孙子,自然也就成了刘振兴的侄子。
“干爹,叫我来啥事”
“那啥,你侄子张有矿把寨子油坊买下来了,下一步你们用那个花生油呢,就别用别人的了。”
刘振兴一听,一拍大腿说道:“这事好说啊,寨子油坊,这可是咱们这的名牌油坊啊。”
说实话,单说产品质量,寨子油坊的花生油,在整个鲁中市里面,绝对是数得着靠前的。
要说鲁省的食用油市场,随着鲁花硬生生得从食用油大市场里面切出来一块花生油市场的蛋糕,然后鲁省当地便一下子出现了好些个本土的花生油品牌。在鲁中市里面,也有自己的花生油品牌,那就是山沟花生油。
这山沟花生油是1998年时候建的厂子,到2002年的时候,虽然说有所发展,但是还处于品牌培育期,对于市场的占有率还是相当有限。
张有矿有信心比山沟花生油早一天占领鲁中食用油的市场,而且下一步他甚至于可以说直接吞并山沟来发展自己。
当然了,要想有这样的规划,前提是得有钱。
现在张有矿手里也就只有十万块钱,而这笔钱,暂时来说也就能收购一些花生,然后加工成花生油之后再卖出去赚钱了。
2002年的时候,加工花生油还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越早的时候,买卖越好做,比如说九十年代的时候,到处搞建筑,而钢城县范围内没有木料长,于是有人便从泰南市将原木运到钢城县205国道边上,结果那些建筑队和木匠师傅们就真去卖,一方木头加利润百分之百都又得做。一年下来,光靠着卖原木,也能赚个三万两万。
“叔,这样,下一步我想着招聘两个专门给咱们这些饭店送花生油的伙计,然后你们留一下我的电话,到时候需要花生油,给我一个电话,告诉我需要多少,我立马安排伙计给你们送过去。”
一边说着,张有矿将前天的时候才印好的名片递给了刘振兴一张,然后将只抽出来一张的一盒名片放到了张治万的办公桌上,对张治万说道:“大爷爷,你帮着散一散我的名片吧。”
 
第四十四章 挑选三轮摩托车
眼看着张有矿坐着摩托车走了,前来点菜的吴兆汉的儿子吴茂星的胸脯立马就挺起来了。
“张有矿来干嘛呢”
“小吴,来了啊”
负责记录点菜的工作,在张家文明大酒店里面,是归厨房管的,这一点和上档次的大饭店不同。
大饭店里,点菜都是在餐桌边上,拿着餐谱来点的。
餐厅的服务员拿到客人点的菜单之后,再送到厨房里面,然后厨房里面再按照菜单做菜。
小饭店里面没这么麻烦,直接到厨房里面点菜就是了。
张家文明大酒店虽然说规模不小,但是经营模式还是小饭店的时候那样,这样让村里老百姓进来之后觉得更加亲切。
这才十一点多,吴茂星就已经来了,进了厨房。
“大叔,点菜,今儿个中午我爸请客。”虽然说张同山一家是寨子村人,但是因为在北城子坡村呆久了,所以北城子坡的村民也都认识他们。
“定好房间了吗”
“定了芙蓉,我爸让我过来点菜。哎对了,大叔咱可说好了,您可千万别再用别的油给我炒菜了,您只要不用寨子油坊的花生油炒菜啊,我立马就尝出来。”
张同山无奈得摇了摇头:“哎呀我说小吴,你这个口头可真是绝了,谁家的油都能尝得出来!”
“谁让我嘴巴刁呢。来,大叔,来个麻汁茄子、黄瓜拌油条,对了,有条您给回锅油炸一下,用寨子油坊的花生油炸!再来个油炸小河虾,来个麻辣兔子头……”
吴茂星点着菜,张同山记录,一切就跟每天重复无数遍的工作一样。
另一边,张有矿和孙振新出了张家文明大酒店之后,没有回寨子村,而是先找了个路边卖大碗羊汤的,一人要了一碗大碗羊汤,两个火烧,吃了起来。
大碗羊汤两块钱一碗,份大量足,全是羊肉,没有羊杂。地道的油酥火烧,上面撒着芝麻,咬一口,纷纷得掉着碎渣。
这年头喝羊汤实在是便宜啊,有句话叫做“挂羊头卖狗肉”,如果在2002年的时候这样干的话,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这年头,熟羊肉是12块钱一斤,而熟狗肉则是20块钱一斤,要说哪一家羊肉店里面偷着卖狗肉的话,那他们家的生意肯定好到爆。
不过,后来羊肉在2007年的时候忽然涨钱,从十来块钱一斤,一口气涨到五十块钱一斤,一下子就超越了狗肉的价格,让“挂羊头卖狗肉”这件事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
张有矿知道将来羊肉会涨钱,所以这时候自己得多吃点羊肉。
看着大碗里的羊肉,张有矿心里觉得占了老大便宜一样。
吃过午饭,张有矿让孙振新骑着摩托车带着自己来到了位于北城子坡东边,钢都大街路北的一排专门卖摩托车的路段。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摩托车曾经是年轻小伙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到了2002年的时候,摩托车开始慢慢在年轻人当中普及。
2002年的时候,能考上大学的年轻人还是少数,然后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年轻人只能选择进入社会打工赚钱,而他们打工攒到钱之后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先买一辆摩托车。
私家车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虽然说寨子村里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私家车,但是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以为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拥有一辆私家车的。
不过,后来证明,大家都错了,社会的发展,往往要比自己最勇敢的想象还要快。
在位于运输部对面的这一条路段上,总共有十几家专门卖摩托车的门头,而这时候最畅销的摩托车呢,则是125大摩托和90弯梁小摩托。
125大摩托激情澎湃,速度能上百,甚至于能上一百四,而90弯梁小摩托呢,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一箱油跑个一百多公里,都没有啥问题。
然而,张有矿他
第四十五章 开心的徐月江
孙秀前脚刚走不知道还有没有到家,然后张有矿便听到屋子外面传来大金鹿自行车那特有的铃声,于是便忙从床上翻身下来,跑到了门口。
果然没错,是卖油的销售员回来了。
这才四点半不到,没想到卖油的竟然回来了,这是好事啊。
这么早回来,说明油卖得差不多了。虽然说天气有些阴沉,但是一时半会也不会下雨,再卖个把钟头,然后五点半的时候回来,也不算晚啊。
然而张有矿仔细一看,却感觉到意外了。
这第一个回到油坊的销售员,既不是距离油坊最近的,负责寨子乡花生油销售的一组成员,也不是负责老百姓最富的,城子坡镇花生油销售的二组成员,还不是负责人口最多的,颜庄镇花生油销售的五组成员,而是说各方面都没有多大优势的,负责里辛镇花生油销售的四组里面,还是年龄最小的,到现在只有十九岁的徐月江!
这徐月江,比张有矿只大了半年而已,原本小学初中的时候跟张有矿还是同学,后来没有考上高中,便比张有矿早三年进入了社会。一开始徐月江跟着一个干电气焊的亲戚学了一年电气焊,后来干电气焊的亲戚因为偷盗被抓起来,他虽然也有些牵连但是因为未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处理。然后在家里面闲了两年之后,看到张有矿油坊招聘卖油的,便报名来了。
对于选徐月江加入自己的卖油团队,张有矿的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因为他有偷窃的前科。但是呢,张有矿知道,徐月江这小子,后来到泉城去,先是在文化东路那边一边跟城管打游击,一边卖肉夹馍,完了一年下来还能赚个十万八万的。后来他直接租了个门店,开了个小吃店,一年下来三四十万的赚,回家的时候可风光了。
这可是个人才,能笼络到这样的人才,张有矿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拒绝呢
看着徐月江大金鹿自行车后面pe白桶里面空空如也的样子,张有矿颇有些兴奋得说道:“行啊你小子,都卖没了到哪里卖的啊怎么没看到其他人回来呢”
“大叔,我要是还有一百斤啊,也能卖掉。我们组几个人到了里新之后就分头了,我不知道其他人到哪里了,回来的路上我看到张超了,他好像还有不少花生油。”
徐月江的辈分比张有矿矮一辈,所以叫张有矿为大叔。刚才他的回答很条理,但是却没有说自己到哪里去卖的油,当然了,他是不想说。
张有矿听到徐月江的话,眼睛瞪得老大:“厉害,厉害!”
徐月江将大金鹿自行车停在门头房门口,然后将pe白桶取下来,走到门口递给了张有矿。
张有矿接过了白桶,然后看到徐月江满脸笑着,从怀里掏出来一沓钱,这是今天徐月江卖油的钱。
“大叔,你点一下,五百!”徐月江说话的口气非常自豪。
按照约定,这些销售员呢,每天的销售量达到五十斤以上呢,则能够满足拿基本工资的条件。
根据这些天花生仁的收购价格和榨油的出油率,张有矿基本上算出来现在自己每卖出一斤油的利润是多少了。
张有矿的父亲收购的花生仁,大多数都是按照统货价格收购的,一块八一斤。
而花生仁的出油率是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每出一斤花生油,大约需要二斤半花生仁。花生仁的成本是四块五毛钱,然
第四十六章 发现人才了
“有矿,咱们后边堆的花生饼,可是攒了不少了。”负责白天榨油工作的张有钱提着一桶花生油,一边往大缸里面倒,一边对张有矿说道。
到今天,张有矿的油坊,开始出油,已经是第四天了。
四天的时间里面,张有矿已经生产了六千八百多斤花生饼了。
现在,他正以每天1710斤的速度生产花生饼。
用不了几天,他们家的花生饼,可就要堆满屋子了。
寨子油坊的花生饼,主要销售给村里及周边村子养猪养鸡的农户。
一直以来,油坊这边花生饼的销量,大约是每天一百五十斤上下的样子。
花生饼是榨花生油的副产品,但是花生饼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蛋白饲料,而花生饼里面残留的油脂,又是催肥的好东西,所以那些养猪养羊的,每到猪羊要出栏的时候,都会喂上个把月的花生饼。
九十年代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村里六十来岁的老头,也都赶着一群羊,所以花生饼的销路,还是很好的。
然后到了2002年左右的时候,村民发现家里养头猪养群羊的,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而且这东西还脏。
于是呢,到了这个年代,农村里面养猪养羊的就越来越少了。
再加上林业局时不时得来个封山育林,放羊也没地方去了。
不过呢,倒是有些花生饼的贩子,四毛钱一斤的价格,油坊里面有多少要多少。
那些花生饼贩子,从张有矿手里收购了花生饼之后,便拉着花生饼到那些大型的养猪场或者养鸡场,甚至于说养鱼的农户那里,将花生饼以每斤七毛钱的价格推销出去,赚个差价。
花生饼,粉碎之后又叫花生粕,蛋白质含量可达百分之四十六七,要比浸出油厂的豆粕含蛋白还要高,所以用花生饼当饲料,要比用豆粕当饲料效益高一些。而且,豆粕价格和花生粕价格,基本差不多,花生粕价格稍微高一点点。
现在花生油的销路基本上有点眉目了,接下来就是花生饼的销路了。
如果将花生饼加工成花生粕的话,销路可能更容易找,但是那样的话又得增加设备投入,这一点不是张有矿想要看到的,因为他现在资金有限,他想要将有限的资金先投入到花生油扩大产能上面。
加工花生粕的思路暂时先放一放,然后另一个思路呢,就是推销花生饼。
张有矿觉得将花生饼卖给贩子太不划算,白白让别人赚那么多。如果说自己每斤花生饼拿出销售收入的一毛钱,雇佣推销员的话,想必是个办法。
哪里找推销员呢
就在张有矿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飘进了自己的耳朵里面。
“收酒瓶子来,收破烂!”
张有矿眼睛一亮:“赵小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