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榨油帝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山村养殖户
这赵小三的大名,在整个寨子乡一带,那可是如雷贯耳的啊。
他是方家庄村村民,还是自己前世老丈人家的邻居,从小父母双亡,是奶奶把他拉扯大。
后来十八岁那年,他奶奶又死了,于是便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孤家寡人。
赵小三就像是一棵野草,顽强的生存,十八岁自己奶奶死了之后,就以收购废品捡垃圾为生,后来到2004年的时候,攒钱在方家庄村公路边上买了个院子,建了个废品收购点。再后来他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整个钢城县的废品大王。
2002年,赵小三已经24岁了,然而他还没有找媳妇。因为他太穷了,而且又是个收破烂的,没有哪个姑娘会看上他的。
&nb
第四十七章 一定要留住人才
真的有人能知人善任,就像张有矿这样,因为他知道自己周围的人将来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啊!
赵小三能将收购废品这件事干的这么出色,让他去推销花生饼,应该问题不大。
收购废品,是说服对方将自己手里的东西以较低的价格卖给自己,而推销花生饼呢,则是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客户。虽然过程相反,但是道理想通,都需要灵活的小嘴巴。
恰巧,赵小三拥有这项技能。
“您是寨子油坊的小张老板吧这全乡上下老百姓,谁不知道您年纪轻轻就把寨子油坊给买下来,将来一定会大有所为的!”
听着跟抹了蜜一样的赵小三的嘴巴,张有矿是非常开心的。
被别人夸,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装的,那也都是很高兴的事情啊。
“那是肯定的,我说三哥,问你件事请,你一天收废品,能赚多少钱”
张有矿觉得,想要招揽这个人才,就不用拐弯抹角得,直接金钱说话。
大家忙来忙去的,还不都是为了钱嘛。
难道说,赵小三热爱收购废品这个事业
“我就一收破烂的,还能赚多少钱啊”赵小三笑呵呵得说道。
他的笑容很憨厚,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有安全感。然而张有矿知道,这是大智慧的表现。
你要说服别人干一件啥事情,比如说以很低的价格把废品卖给对方,要是一上来就让别人感觉到你讨厌的话,那也就没有接下来了。
“三哥,别收废品了,跟着我干吧,我给你开工资。”
然而赵小三却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不行,我哪里是打油的料啊,你看看我这个小身板,进了榨油屋子里面,用不了两天还不就榨干了啊。”
说实话张有矿的榨油屋子里面那些榨油师傅,确实个个都是精壮的男劳力。
“你看你,三哥,您谦虚什么啊。三哥,我招呼你,可不是让你到我们油坊来打油的。我油坊里面八个榨油师傅,两个技术指导,已经完全忙过来了,我用你到里面干什么去啊”
“是这么个意思,三哥,我自打承包了油坊之后啊,觉得机器利用率太低了,所以现在我加大生产力度。然后花生油的产量上来了,问题是现在花生饼的销路愁人了。”
赵小三听明白了,缓慢得点着头,然后皱着眉头思考着。
“你想让我帮你卖花生饼”
“对,是这个意思。你看看,我打听着,那些花生饼贩子,从我这里买了花生饼之后呢,以每斤七毛钱的价格卖给客户,稳赚不赔啊。”
大家都知道张有矿的花生饼卖六毛钱一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花生饼贩子,死乞白赖得从张有矿手里买花生饼,才四毛钱一斤的。
“那是挺赚钱的,可是,他们把花生饼卖到哪儿了呢”赵小三觉得,七毛钱,要比油坊里面贵了一毛钱,为什么还有人买呢
“那些养猪的,圈养羊的,养鸡的等等,都会需要大量的花生饼。”
“养猪的桃花峪村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
“没错,那个养猪场规模不小。”
张有矿恰好前世的时候跟着自己同学到桃花峪村西边的山沟里面抓螃蟹,去过桃花峪村,见过那个养猪场,规模确实很大。
“大龙门村也有个养猪的,他们村还有三家养鸡场。”
听到赵小三如数家珍般说着那些养猪的养鸡的,
第四十八章 花生饼滞销的解决思路
真的有人能知人善任,就像张有矿这样,因为他知道自己周围的人将来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啊!
赵小三能将收购废品这件事干的这么出色,让他去推销花生饼,应该问题不大。
收购废品,是说服对方将自己手里的东西以较低的价格卖给自己,而推销花生饼呢,则是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客户。虽然过程相反,但是道理想通,都需要灵活的小嘴巴。
恰巧,赵小三拥有这项技能。
“您是寨子油坊的小张老板吧这全乡上下老百姓,谁不知道您年纪轻轻就把寨子油坊给买下来,将来一定会大有所为的!”
听着跟抹了蜜一样的赵小三的嘴巴,张有矿是非常开心的。
被别人夸,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装的,那也都是很高兴的事情啊。
“那是肯定的,我说三哥,问你件事请,你一天收废品,能赚多少钱”
张有矿觉得,想要招揽这个人才,就不用拐弯抹角得,直接金钱说话。
大家忙来忙去的,还不都是为了钱嘛。
难道说,赵小三热爱收购废品这个事业
“我就一收破烂的,还能赚多少钱啊”赵小三笑呵呵得说道。
他的笑容很憨厚,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有安全感。然而张有矿知道,这是大智慧的表现。
你要说服别人干一件啥事情,比如说以很低的价格把废品卖给对方,要是一上来就让别人感觉到你讨厌的话,那也就没有接下来了。
“三哥,别收废品了,跟着我干吧,我给你开工资。”
然而赵小三却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不行,我哪里是打油的料啊,你看看我这个小身板,进了榨油屋子里面,用不了两天还不就榨干了啊。”
说实话张有矿的榨油屋子里面那些榨油师傅,确实个个都是精壮的男劳力。
“你看你,三哥,您谦虚什么啊。三哥,我招呼你,可不是让你到我们油坊来打油的。我油坊里面八个榨油师傅,两个技术指导,已经完全忙过来了,我用你到里面干什么去啊”
“是这么个意思,三哥,我自打承包了油坊之后啊,觉得机器利用率太低了,所以现在我加大生产力度。然后花生油的产量上来了,问题是现在花生饼的销路愁人了。”
赵小三听明白了,缓慢得点着头,然后皱着眉头思考着。
“你想让我帮你卖花生饼”
“对,是这个意思。你看看,我打听着,那些花生饼贩子,从我这里买了花生饼之后呢,以每斤七毛钱的价格卖给客户,稳赚不赔啊。”
大家都知道张有矿的花生饼卖六毛钱一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花生饼贩子,死乞白赖得从张有矿手里买花生饼,才四毛钱一斤的。
“那是挺赚钱的,可是,他们把花生饼卖到哪儿了呢”赵小三觉得,七毛钱,要比油坊里面贵了一毛钱,为什么还有人买呢
“那些养猪的,圈养羊的,养鸡的等等,都会需要大量的花生饼。”
“养猪的桃花峪村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
“没错,那个养猪场规模不小。”
张有矿恰好前世的时候跟着自己同学到桃花峪村西边的山沟里面抓螃蟹,去过桃花峪村,见过那个养猪场,规模确实很大。
“大龙门村也有个养猪的,他们村还有三家养鸡场。”
听到赵小三如数家珍般说着那些养猪的养鸡的,
第四十九章 花生油下乡销售的战果
看着缓慢得推着自行车走向远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甚至连吆喝都收破烂都忘了的赵小三,张有矿很有把握得拍了拍手,自言自语道:“想必,动心了吧。”
这边张有矿还没有因为要狩猎到大猎物而兴奋完,另一边自己的老爸老妈则提着一包肴肉,回到了油坊这边。
说起包肴肉的材料,在张有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什么塑料袋,都是用原先包点心的蜡纸来包的。而转眼十来年的时间过去,现在这会儿,到处都是塑料方便袋。
塑料袋便宜,到超市里面买东西的时候,好多人都会主动跟超市里面多要几个,完了回头用完了也不注意保护环境,随手一扔,就成了污染源。
2002年的时候,白色污染已经很严重了,一直到2007年国家颁布限塑令,白色污染几乎是以几何数的形式发展。
头一年,河道里面的只能看到几个塑料袋,一年时间过去,那废弃的塑料袋可能就要成片了。
张有矿在泉城给烧烤店打工的时候,有一天跑到师范东路,忽然下去大雨,然后走在路上。那千佛山上冲下来的水不算小,张有矿站在路上,水都漫到了大腿上。
行动困难,一不小心就要被冲走了,张有矿幸亏抓住路边的电线杆方才没有被冲跑。然而没过一会儿,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腿上,已经挂满了塑料袋。
那些装过各色物品的塑料袋,最后都成了挂在张有矿腿上的淤柴。
更恶心的是,有些塑料方便袋里包着的早就发馊了的食物,那味道简直恶心得让人终身难忘。
“有矿,回来了!今天到你大爷爷家有什么好消息”
肴肉拌黄瓜,这可是张有矿喜欢的口头。
“好消息好几个,爸,咱爷俩今晚上喝一杯,一边喝一边说。”
“那好啊,有矿他妈,快点将肴肉切一下。”
张同坤将肴肉递给了自己老婆,然后进了门头房。
身后自己儿子也跟了进来,然而张同坤忽然停下脚步,回头对张有矿说道:“对了,儿子,怎么好些天不见赵小三了,咱们家油坊这边可是攒了不少酒瓶子了。”
因为油坊这边,每天要给雇工管一顿饭,而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吃饭不喝酒,浑身没劲。当然了,也不能说让人喝个酩酊大醉,反正啊,一顿饭来个一两瓶啤酒是正常情况。
干重体力活的人,酒量都特别大,一两瓶啤酒,对于他们来说,算是毛毛雨了。
听到自己父亲提起赵小三,张有矿心里只想笑。
在自己父亲眼里,赵小三,只不过是个收破烂的。而在自己眼里,这赵小三可是下一步开拓花生饼业务的急先锋。下一步,赵小三今年要给自己带来十七万块钱的销售收入。
而实际上,整个油坊到今年过年的时候,也就能有二十四万块钱的样子。
花生油的销售,除了能够包住投资和小额盈利以外,开油坊主要赚的就是花生饼的钱。
“啊,刚才我还见到他了。”
“哪呢快叫住他啊,下次见到赵小三,你立刻叫住他,把咱们山墙头上的酒瓶子给卖了。咱们山墙头上的酒瓶子堆得老高了。”
一天油坊里的榨油工人能喝十五六瓶啤酒,现在天热,而且榨油师傅多是年轻人,大家都喜欢喝点啤酒。这样下去,没几天功夫,山墙头上的啤酒瓶就满了。
“急啥,院子大着呢。”
爷俩,张有矿坐在办公桌后面,张同坤坐在沙发上。这时候,宋道燕将肴肉拌黄瓜给做好了,捣好了蒜泥,倒在了肴肉拌黄瓜上面。
“有矿,快来吃饭吧。”
张有矿从沙发头上拿起一个马扎,放在沙发对面的茶
第五十章 坐火车去泰南市
今天对于张有矿一家来说,真的是收获巨大的一天啊!
单单今天一天,油坊里面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一万多块钱。
“儿子,这么多钱,咱们明天存起来吧”
今天的销售收入一万,加上前几天加起来的销售收入四千,这一万四千块钱,现在已经被张有矿一家三口都数好,捆扎好,摆在门头房的办公桌上。
爷俩都喝了些酒,脸都红扑扑的,旁边的宋道燕上次见到这么多钱,还是将钱给别人,而这次又见到这么多钱,浑身都兴奋得不得了。
“对呀,儿子,咱们把钱存起来,等攒够了钱,给你盖新房子……”
宋道燕忽然想到了什么,立马转过头去看着自己丈夫说道:“当家的,我听别人说明天村委就将这次划宅基地的通知都贴出来,然后明天就可以报名了。”
张同坤用手指着自己老婆说道:“明天说什么咱们也要去报上名!”
报上名,划了宅基地,然后接下来盖了新房,就可以给张有矿找媳妇了。
虽然说张同坤夫妇两个年龄都不大,但是他俩还着急抱孙子呢。
而两口子这两天观察着孙秀这个姑娘,觉得虽然说她母亲嘴巴碎,喜欢搬弄是非,但是这个姑娘好像跟她妈妈不是一类人。
当然了,两口子也没这么放心大胆得去到孙家提亲,这事啊,还得继续考察。
“宅基地的事情,暂且不用着急。”
自从82年村里划了宅基地,一直到现在,2002年,这是村里第二次划宅基地。
然而呢,张有矿却知道,2002年村里划的这批宅基地,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土地审批手续,下一步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违建的。
所以,张有矿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划什么宅基地。
自己要用现在有限的钱,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爸,别去划什么宅基地了,没有用,下一步大家都到城里买楼房了,谁在农村住啊。”
张同坤和宋道燕相互看了看,然后张同坤又看着自己儿子:“儿子,城里的楼房,一套就要七八万呢。手里有五万块钱,在咱们农村盖的房子就比城里的楼房好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