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哈哈,胖点好,胖点有福……,你编的是蚂蚱看着倒像模像样,你要是不上大学,有这门手艺也饿不着了。”

    孟春晓立马将刚编好的麦秸蚂蚱扔到一边,说:“我就不劳你费心了,你还是顾好自个儿吧。瞧瞧,你这破房子,就不能找人修一修”

    冯老头儿抬头望着这座住了快三十年的老房子,叹气道:“我一个半截入土的糟老头子,住不了几年了,修了多浪费,还不如换成酒。”

    “酒可以喝,但得少喝,好日子在后头呢。房子更要修,别下大雨泡塌了,把你埋里头。回头我跟孟州说一声,哦,差点忘了,我二哥捎给你点钱。”

    “我要钱干啥,你直接给孟州,还别说,这小子挺会伺候人的,我这日子过得舒坦极了。”

    孟春晓将斜挎包放到草席上,说:“你总得留着点钱压身吧,万一有啥急事,也能应付着,是吧”

    冯老头儿一想也对,孟州对他不错,他也不好意思总是麻烦人家,拿起斜挎包打开一看,“咋这么多你二哥不过了”

    孟春晓微微一笑:“我二哥给你两千块钱,剩下的是我孝敬你的。”

    冯老头儿眨巴着小眼睛说:“别以为我老了,脑子就糊涂了。就你小气样,能舍得给我这么多”

    孟春晓差点吐血,好心好意给他钱花,他不领情也就罢了,还挖苦讽刺他小气。

    “爱要不要,不要我拿走。”

    “谁说我不要,你给的,我就要!”冯老头儿抱着斜挎包不撒手,还振振有词:“你又没成家,有钱也没处花,不要白不要!”

    孟春晓看他一副小孩子护零食的模样,好笑道:“你最好都买成酒,喝死算了!”

    “那不行,你刚才说了,好日子在后头呢,我得多活两年,跟着你享享福。”

    “别,我这种不学无术、又不通人情世故的二愣子,养不起你,要赖你赖我二哥,你跟他亲,他也不嫌弃你。”

    “我就赖着你,你这人虽然傻了点,可俗话说傻人有傻福,跟着你比跟着你二哥吃香。”

    孟春




第一百三十五章 理想
    虽然觉得冯老头儿说得非常有道理,可孟春晓心里左右为难。

    “我明白你的意思,所谓的亲兄弟明算账,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在纸面上,也就是用契约合同定下来。明白是一回事,可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我脸皮没你那么厚,跟同学张不开这个口啊!”

    冯老头儿摆摆手说:“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提醒你,以后做事要多留个心眼儿。这次就算了,反正我也觉得你这生意做不长。”

    孟春晓不乐意道:“你咋说话呢我这生意咋就做不长你别小瞧这门生意……。”

    “你急啥急我说的是你跟你同学一起合作的生意不会长久,过两年你们毕业了,各奔东西,你们还能做下去不会吧。到那时候,你要经验有经验,要销售渠道有销售渠道,完全可以另起炉灶。说句不好听的,大学里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大学生有的是。”

    “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可有个问题,万一我毕业分配工作,离开了首都咋办”

    冯老头儿似笑非笑地问:“三儿,到时候你觉得你还看得上国家分配的工作”

    孟春晓愣了愣,随即摇摇头。

    冯老头儿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老神在在说:“我这样的一个老头子,都能看出这两年世道变了,你一个大学生会看不出来”

    孟春晓特别看不惯他一副高人的作态,小声嘀咕:“老狐狸!”

    冯老头儿白了他一眼,问:“你就说我说的对不对吧你以为我活这么大岁数是白活的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哼,三儿,以后好好跟我学着点吧。”

    “学啥学你六亲不认学你缺斤少两”

    冯老头儿被他呛得脸红脖子粗,指着他骂道:“真是夏虫不可冰语,你说我费这多口水干啥简直对牛弹琴!”

    孟春晓笑了笑,问道:“你说我以后是不是也要跟我二哥分得那么清楚或者干脆这么说吧,我是不是得防着我二哥”

    冯老头儿揪着山羊胡子,眨巴着小眼睛说:“做大事者心都不会太善。你要是想成大事,肯定得防着。”

    孟春晓摇头说:“我做不到,整天防着这,防着那,活得太累,没意思。”

    冯老头儿嘎嘎笑起来,“没出息的东西!”

    孟春晓撇撇嘴说:“我本来就没啥大志向,以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饱饭,吃好饭,现在的愿望就是能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不为钱发愁。至于你说的成大事,我是没什么太大兴趣的。”

    “哦那就是还有点兴趣呗”

    “那是当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英雄梦。你去街上随便问个小孩儿,长大后想干什么,当解放军当英雄的不在少数。这两年因为陈景润的事迹,长大以后想当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的人开始多了。呵呵,小时候的理想都很单纯,可长大后又有几个能实现最初的理想绝大部分人都会为了柴米油盐奔波操劳,最后一生碌碌无为。”

    “所以啊,我根本不敢奢求所谓的成大事,理想和实现理想之间还差着九九八十一难,我这种小人物不想活得太累,那些理想就让大人物去实现吧。”

    听着听着,冯老头儿眼睛有些发痒,心有戚戚焉,似乎在他的话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赶紧把头扭到一边,从草席上爬起来,“天不早了,拿着东西赶紧滚蛋。”

    孟春晓有些不明所以,跟着他进了屋,刚迈了两步,突然脚下绊了一下。

    屋里黑咕隆咚的,看不太清楚是什么东西,不过外形有点像瓶子。

    “啥玩意儿这是差点绊了我一跤。”孟春晓又踢了一脚,把瓶子踢得滴溜溜转。

    “你个兔崽子,就不能看着点。”冯老头儿立马窜过来,这速度一点都不像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看他捧着瓶子左看右看,孟春晓蹲下凑上去问道:“不会是古董吧”

    冯老头儿瞪了他一眼,得意道:“算你有点见识。”

    “真的假的不会是赝品吧”

    “我的眼睛没瞎!”

    “那就是真的不可能吧,咱们云河乡这种破地方,怎么会有古董呢别逗了你。”

    “云河乡是没多少,也没啥好货,可咱们县叫什么”

    “文昌县啊。”

    冯老头儿鄙视地看着他:“文昌文昌,顾名思义,文化昌盛,你说咱们县能没宝贝吗”

    孟春晓:“……。”

    &nbs



第一百三十六章 得偿所愿
    只等了两天,孟春晓急不可耐地跑到冯老头儿家,一进门就问:“老头子,考虑得咋样了给个准话呗。”

    冯老头儿正捧着个破茶壶,用白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头也不抬道:“我走了,这些东西咋办”

    孟春晓高兴道:“这么说你答应了”

    冯老头儿叹气道:“留在这别人都知道我是黑五类,没人搭理我,还不如换个地方换个活法。过去浪费了二十多年,我也想找点事儿做做。即便做不了,去首都给你看大门也成。”

    孟春晓笑着说:“那可不行,哪能让你看大门,你去我那是享福的。”

    冯老头儿哼了一声:“但愿吧,你要是不管我,我就去你二哥家看大门。”

    “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我孟三儿绝对不是那种人!”孟春晓拍着胸脯道,“至于你这些宝贝疙瘩,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放我家,我给你腾出一家屋子,专门存放。你要是不放心,就打包装箱,随身带着。”

    冯老头儿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我这种黑五类,咋上路”

    孟春晓摸着下巴问:“你是说介绍信”

    冯老头儿放下茶壶,叹气道:“对呀,没介绍信,我哪都去不了。”

    这年代还没有公民身份证,出门近的话还好说,出远门如果没有介绍信,很容易被纠察队当成黑户送去劳教。

    孟春晓也有些挠头,说:“这事儿我也没啥经验,我上学那会儿都是公社把介绍信送到家的。要不你去试试”

    冯老头儿没好气道:“去了也没戏,不去!”

    孟春晓看他竟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好笑道:“这样吧,我去公社跟刘主任套套近乎,你等我消息。”

    路上买了两瓶好酒和一条好烟,眼看着到了饭点,孟春晓就直奔刘主任家。

    刘主任刚吃完饭,看到他来了,连忙让他爱人去拿碗筷。

    “刘主任,甭麻烦了,我吃过了。”孟春晓说起谎话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回来之前,我二哥让我过来看看您。”

    刘主任这才看到他手上拎着的礼物,故作不悦道:“你说你,来就来吧,还带啥东西,这不是跟我见外嘛。”

    孟春晓笑着说:“也没啥,就一点酒和烟。”

    刘主任说:“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让人看到不好。”

    孟春晓连忙说:“下不为例!”

    聊了一会儿,孟春晓这才说明了来意。

    刘主任纳闷问道:“你怎么会认识冯应才你二哥结婚那天,我见他也去了。”

    孟春晓跟冯老头儿认识这么多年,今天才从知道他原来叫冯应才。

    “这说来话长,其实他跟我二哥最先认识的,我二哥上初中时他经常去学校后门泔水桶里捡剩饭,我二哥觉得他可怜,就时不时地给他点地瓜干吃,一来二去就熟了。”

    刘主任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话没说尽,但既然他开了口,自己还真得给这个面子。

    再说冯应才的事儿都是老黄历了,早就没人关心了,不就是一张去首都的介绍信嘛,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想到这里,刘主任一脸为难道:“开是能开,不过……。”

    孟春晓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不过什么”

    刘主任看他紧张的模样,心说跟他二哥比,孟家老三还是嫩了点。

    “你可得把他给看好了,别让他乱窜,出了事儿我也跑不了。”

    孟春晓说:“这您放心,他那么大岁数了,想跑也跑不了。”

    刘主任笑着说:“得,去我办公室,我给你盖章。”

    拿到冯老头儿的介绍信,孟春晓急匆匆地来到冯老头儿家,将介绍信往他面前一放,得意地说:“搞定!我出马,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嘿嘿,我跟刘主任一说,他没二话就答应了。”

    冯老头儿看了眼介绍信,撇嘴说:“三儿,你少吹点牛吧。你真以为刘主任是看在你面子上才开的介绍信人家是看你二哥的面子。”

    孟春晓讪讪笑道:“原来你也知道啊。”

    &nb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顿
    站在老槐树下,冯老头儿最后看了一眼住了二十多年的破草屋,背上小包袱说:“三儿,走吧。”

    孟春晓看得出他情绪不高,也就没耍嘴皮子,说:“包袱给我吧。”

    冯老头儿没撒手,说:“你毛手毛脚的,我可不敢让你背。”

    孟春晓笑着问:“里面啥东西宝贝成这样。”

    冯老头儿轻轻地拍拍包袱:“吃饭的家活。”

    回来的时候差不多空着手,回去的时候却带了不少东西。

    有老娘捎给苏梅的小米和红豆,有三姐儿给的粉条和粉皮,有二表哥给小侄女做的一堆玩具,像什么拨浪鼓、小木马之类的,还有冯老头儿这大半年做好的金首饰。

    最后,他把家里罐头缸里剩下的金沙都带上了,寻思着冯老头儿到了首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把这些金沙都打成首饰。

    上了火车,冯老头儿有些缩手缩脚,坐下后一双小眼睛好奇地四处打量着。

    “你不会是第一次坐火车吧”

    “可不是第一次嘛。解放前哪有机会坐火车,出趟远门要么骑小毛驴,要么赶骡子大车。还是现在好啊,坐火车眼睛一闭,第二天就到两千多里地外了。”

    “我跟你说过,好日子都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不要说一天一夜,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就能到首都。”

    “又来了,又来了,吹牛也不打草稿。你说坐飞机四五个钟头到首都我信,可坐火车,你糊弄鬼呢。”

    “你个老头子,见识少还说我吹牛,我告诉你,外国早就有时速二百多公里,也就是四百多里地的火车了,你算算,两千里地,是不是只需要四五个钟头”

    “信口雌黄!你又没出过国,你知道个屁!”

    一老一少时不时地你怼我一句,我怼你一句,倒也不觉得无聊。

    下了火车,冯老头儿生怕走丢了,紧紧拽着孟春晓的胳膊,出了站,问道:“你二哥呢”

    孟春晓扛着麻袋,手上还拎着东西,累得够呛,气喘吁吁道:“我没跟他说你要来,没事,到时候给他个惊喜。”

    一路辗转,终于到了家。

    冯老头儿背着手打量着小院,笑着说:“三儿,行啊你,捯饬得挺利索的。”

    孟春晓抹了把汗,说:“上个月刚找人修缮过,以前啊,一到下雨天,里面就跟水帘洞似的。”

    “我住哪”

    “这两天你先将就一下,住西屋。明儿我带你去看看那几套房子,你喜欢哪个,就住哪个。”

    冯老头儿摆摆手说:“算啦,这儿就不错,我跟你搭伙。”

    “随你,你要是哪天住的不顺心了,直接跟我说。”孟春晓觉得反正自己平时不住这,他想住就住吧。

    来到西屋,孟春晓说:“炕是新盘的,烧了半个月,湿气差不多都消了,过会儿我上街给你置办点褥子被子,你还缺啥”
1...3940414243...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