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二姐夫将一台笨重的收音机放到桌上,对孟春晓说:“三儿,这是姐夫送你的。”
“谢谢姐夫。”孟春晓其实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首都也不是没卖的,赵立人曾送过他一台,被他顺手给了苏梅。
老娘瞧着稀罕,转着圈打量着,却不敢用手摸,“这得不少钱吧”
王茂松说:“百十来块钱,不贵。”
孟春华呸了一声,说:“充什么大尾巴狼挣俩钱就得瑟起来了,德性。”
老娘这次难得跟二姐站在一起,数落着王茂松:“不是我说你,你和春华背井离乡不容易啊,赚了钱不赶紧存起来,买这玩意儿干啥给三儿用白瞎了。”
孟春晓没想到躺着也能中枪,本来还想要留给老娘听戏,现在他改主意了,就是砸了扔了也不给老娘!
四姐儿在旁边扯了扯他的胳膊,眼睛里充满了渴求,孟春晓立马说:“姐,你拿去用吧。”
老娘一听不干了,张着胳膊护着收音机说:“这是你二姐夫给三儿的,你拿去做啥”
四姐儿从老娘胳膊下钻过去,抱起收音机撒丫子跑回自己屋了,把老娘气得直跺脚。
没一会儿,四姐儿屋里传来邓丽君的歌声。
王茂松笑道:“得,四妹原来早有准备。”
孟春华向孟春晓打听苏梅的情况,然后问老娘:“孩子的衣服你做了吗”
老娘翻翻眼皮说:“没空做。”
孟春华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急道:“娘,你这个做奶奶的不给孙子孙女准备小衣裳,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
老娘被她呛得自觉得理亏,嘟囔道:“过年都不回来,我哪还有心情做衣裳。”
“你自己看着办吧,要是孩子生下来没衣服穿,你就等着哭吧。”
老娘磨蹭了一会儿,灰溜溜地回自己屋,开始翻箱倒柜找布料。
孟春华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看孟春晓在一旁欢快地嗑瓜子儿,一会儿功夫脚下就一堆瓜子皮,不禁好笑道:“三儿,你属老鼠的啊,小嘴吧嗒吧嗒的,家里的瓜子儿都让你吃了。“
孟春晓吐了瓜子皮,说:“姐,你想吃我给你嗑皮。”
孟春华白了他一眼:“甭跟我嬉皮笑脸的。我问你,桂雪跟你很熟吗”
孟春晓说:“同学,还行吧。咋了”
“咋了”孟春华笑呵呵说:“她现在跟我混得很熟,有事没事就往我那里凑。刚开始我还以为她是看在老乡的份上,可后来我就纳闷了,她咋动不动就把话头往你身上扯。”
孟春晓愣了愣,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姐,你逗我玩呢。姐夫,二姐可真会开玩笑。”
王茂松笑得一脸暧昧,“嘿嘿,你二姐没骗你,说实话,连我这个当姐夫的都看不下去了。那个小嫚儿可真会说话,见了面一口一个二姐,一口一个姐夫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应。”
孟春晓顿时急了,脸红脖子粗道:“你们两口子合伙蒙我!”
孟春华撇嘴说:“爱信不信,她让我给你带个话,寒假里有空去县城找她玩。本来她是想去我家的,我借口家里忙没答应。这姑娘倒是外向,性格不错,我挺中意。”
王茂松跟她妇唱夫和:“对对,那小嫚儿的脾气很对胃口,会来事,爽利得很。”
孟春晓傻眼了,看看孟春华,又看看王茂松,“不是,你俩这是啥意思”
孟春华笑着拍拍他的脸,又揉揉他的头发:“俺家的三儿是大小伙子了,都有姑娘喜欢了。哈哈,好了,你自个儿在这偷着乐吧,我去做饭了。”
目送着孟春华出了门,孟春晓脑袋里一团浆糊。
&n
第一百二十九章 货款
从三舅一家的穿着打扮来看,今年他家的日子应该好过了不少。
听二表哥说,这一年来他走街串巷揽木匠活,累是累了点,不过收入倒是不错,再干个一年半载,娶个媳妇儿不在话下。
“二哥,今年我家要起新房子,木匠活就交给你了。”
这次回来,孟春晓看到村里很多人家都盖了崭新的大瓦房,可自家的房子还是老样子,灰黑色的茅草屋顶,石头砌的院子,黄泥抹得墙面,狭小的木框窗户,大白天屋里黑咕隆咚的。
二表哥高兴道:“三儿,你算是找对人了,我肯定拿出最好的手艺,保证让你和小姑满意。你有啥想法只管说,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老娘耳朵尖,从厨房里窜出来说:“三儿,这房子好好的,盖啥新房子”
孟春晓说:“娘,钱我来出。”
老娘一听这话,立马不吭声了,转身进了厨房。
三舅扑哧一笑,说:“你娘还真是……。”
孟春晓早就习惯了,笑着说:“我在学校赚了点钱,去年给大队捐了修路钱,我要是不把家里的房子扒了起新的,我娘面子上过不去,说不定外人还会在背后嚼舌头,说我沽名钓誉。”
三舅抽了口旱烟,点点头说:“你这话在理儿,虽说自古以来修桥铺路是造福乡邻的大善事,可不管咋样,还是得把自个儿家捯饬好了。不是有句话这么说来着,修身齐家平天下。三儿,你可不能学武训。”
孟春晓失笑道:“让我学武训我也学不来,再说也不能学他,主席都专门写文章批判过他。”
三舅笑着说:“你心里有数就行。”
看到二表哥在一旁急得抓耳挠腮的,孟春晓说:“二哥,我不常回来住,具体怎么盖房子,要打什么家具,你问我娘。回头你把队伍拉起来,核算出总数给我。”
“三儿,你的意思是……。”
孟春晓笑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盖房子的事儿就拜托二哥了,买什么料,找什么人,你作主,我只负责出钱。”
二表哥激动得满脸通红,又有些不敢置信,说:“三儿,你不怕我干差了”
孟春晓说:“你要是干差了,砸的是你自个儿的招牌和吃饭的家伙。”
二表哥连忙保证说:“三儿,难得你看得起我,没得说,你就瞧好吧!”
三舅看老二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心里很是发虚。
如果只是做木匠活儿,打几套家具,老二肯定没问题。可这是起新房子啊,老二连个大梁都不会上,他能干得好吗
可别牛吹出去了,到时候新房子盖塌了,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而且还得被小妹一家埋怨,搞不好这门亲戚都得黄!
“三儿,这事儿你得再好好想想,别这么急做决定。”
二表哥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爹……。”
三舅抬起手示意他闭嘴,咬着旱烟锅子,语重心长道:“三儿,你让你二哥当这个包工头,我知道你是为他好,想拉他一把。可你二哥是啥东西,你三舅我心里门儿清。他做木匠还行,盖房子他不行。你要是真把活儿交给他,那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二表哥心里那个气啊,有这样的爹吗不帮忙不说,还净扯后腿。
“三儿,别听我爹瞎说,我虽然没盖过房子,也不懂盖房子,可我懂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不会,就找会的人来做。我只负责木匠活儿,至于其他的,我找咱们这里最好的熟手,保证不会干差了!”
“二哥,我信你。”孟春晓觉得二表哥并非那种头脑一发热啥都不顾的人,把活儿交给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三舅看他俩私自做了决定,又不好说什么,心里既替老二高兴,又替他担忧。
狠狠地抽了两口烟,三舅在鞋底下磕了磕烟锅子,说:“三儿,三舅帮你看着,谁要是敢胡来,我拿鞋底抽死他。”
三姐儿踩着饭点回来的,一进门就吆喝:“哎呦,累死我了。三舅来啦,过年好啊。”
三舅打量着这个外甥女,奇怪道:“你不是开春结婚吗咋把头发给铰了”
这边结婚有很多讲究,比如女方出嫁前要铰脸盘头,头发太短盘不起头会让人笑话的。
三姐儿根本不在意这些小细节,甩了甩头说:“以前头发长,在粉条厂里呆一会儿就头皮发痒,短发好,轻快,还讲卫生。”
三舅不好再说什么,岔开话题问:“怎么听说年前粉条厂停工
第一百三十章 侄女
“压货款。”孟春晓一语道出了三姐儿面临的问题。
流动资金就是王道,这是他很久之前听过的一句话。
为什么某东年年亏损,却依然能坐稳国内电商第二把交椅,关键就在于其强大的现金流量。
资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拿着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还不用付利息。
压货款是古今中外的商业惯例,只要是做生意的,都得面对这个问题。
在生意刚起步,手头没有多少流动资金的情况下,更为常见。
三姐儿遇到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压货款和要账。
年底要账是生意人最头疼的一件事,求爷爷该奶奶,恨不得给人当孙子,什么招都使出来了,还不一定要得到。
要账难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冒头,一开始是最简单的赊账要账问题。
比如三姐儿现在所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用后世的话说,只涉及厂家和总经销商,这种关系比较单一,最好解决。
等再过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从单打独斗逐渐走向产业链协同,如此一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一旦互相欠账,很容易形成三角债。
到九十年代,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甚至都惊动了中央。
连国家都觉得头疼的问题,孟春晓这种小人物更是束手无策,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死缠烂打的精神继续要帐。
三姐儿看他眉头挤成一团,叹了口气说:“其实都怪我,当初我就不该答应他们赊货。你姐夫也劝过我,说多少得收点定金,我没听他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姐,你还差多少钱我还有点,你拿去用。”孟春晓这次回家带了两万块钱,前两天给老娘一万,用来盖新房子,手头还剩一万。
三姐儿摇头说:“你那点钱还是自个儿留着吧。”
“你就不想先听听我有多少钱”
“充其量千八百的。”
孟春晓竖起食指说:“一万,还不要”
三姐儿立马爬起来,抓着他的胳膊问:“三儿,你哪来这么多钱哄我是吧”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在学校里编复习资料,赚了点钱。”
“是啊,你是说赚了点钱,你家一点钱是一万啊!”
孟春晓嘿嘿笑道:“我胃口好,一万块钱在我眼里真不算钱。”
三姐儿翻着白眼珠说:“三儿,你不吹牛能死啊!行,既然你口气这么大,那这钱我就收下了。”
孟春晓马上说:“我这就去拿钱。”
孟春晓很快回来了,把手里的包扔在炕上。
三姐儿打开包,里面一沓沓大团结,数了一遍,正好一万。
“三儿,姐不白要你的钱,算你利息。”
“姐,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那这样吧,这一万块钱算作你的份子钱,二选一,姐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二选一还不行,那这钱我不要了,我只能去找你姐夫筹钱,以后结了婚,姐就得看你姐夫脸色了。”
孟春晓被她的歪理弄得哭笑不得,说:“行,听你的,你随便给点就成。”
三姐儿从枕头下拿出算盘,哗哗地打了一会儿,说:“算你三成,咋样”
孟春晓笑嘻嘻道:“我没意见,等你有了孩子,我就送给我外甥。”
三姐儿撇嘴说:“随你,只要你舍得就行。”
……
走的时候,孟春晓没跟二姐二姐夫打招呼。
这一路差点没把他和孟州累死,东西太多了,都是亲戚捎给苏梅坐月子的。
小米、麦乳精、豆粉、小米、红豆,装了满满一麻袋。
其实很多东西首都都有,花钱就能买到。
可这些都是亲戚的心意,不带上说不过去。
在火车上睡了一路,下了火车,没找到孟国庆。
“孟春晓,瞅啥呢!”
肩膀上挨了一巴掌,回头一看,是赵立人。
赵立人紧赶慢赶过来的,跑得满头大汗,拎起麻袋,说:“孟哥来不了了,二嫂要生了,已经送医院去了。”
“怎么这么早不会有危险吧”孟春晓急得声调都变了。
&nb
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家
孟春晓在他旁边蹲下,说:“要不请个保姆吧。”
孟国庆脸色变了变,呵斥道:“胡说什么!”
孟春晓不解道:“咋了”
孟国庆没好气说:“还请保姆,那我不成资本家了”
孟春晓一阵无语,说:“请保姆怎么跟资本家扯到一起了哥,现在都啥年代了,你的思想还这么落伍。按你说的,你去澡堂子里捏脚,那你也是资本家”
孟国庆被他呛住了,过了一会儿说:“这是两码事,捏脚师傅又不是只给我一个人捏脚,保姆不一样。”
孟春晓气急败坏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哥,你说咋办难道你想请假在家伺候月子还是上完一节课赶回来给孩子换完尿布,再赶回学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