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孟夏春晓

    “是男是女不是说大城市里有种机器,能检查出来吗”

    孟春晓惊讶道:“四大爷厉害,连这都知道。”

    四大爷得意地笑道:“我家老大说的。上个月他陪你三姐去了趟省城,在省城他听人家说的。”

    陪着一群老人唠了一会儿,说了些首都的新鲜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孟春晓这才脱了身。

    “我三姐去省城干啥”

    孟州说:“去给粉条找销路呗,上次去首都你不是说大城市里能卖出价钱,我回来跟三姑一说,她就动心了。本来我想陪她去,可粉条厂离不开人,三姑让我留下来看家,她和三姑父带着徐家老大去的。”

    孟春晓失笑道:“嗬,你们越干越大,都叫上粉条厂了”

    孟州谦虚道:“小打小闹,比不上三叔的大生意。”

    进了家门,老娘的目光在孟春晓身上停了还不到一秒钟,就越过他的肩膀往他身后张望。

    “你二哥真没回来”

    孟春晓嘴角抽了抽说:“不是拍电报说不回来吗”

    老娘顿时垮下脸,转身回自己屋了。

    孟春晓:“……。”

    好嘛,二哥不回来,老娘连晚饭都不给我做了。

    扭头对正在装傻充愣的孟州说:“晚上去你家吃。”

    孟州连忙说:“行啊,三叔你先歇会儿,我回去张罗着。”

    把行李放到自己屋,在家里转了一圈,除了老娘外,就没一个活人了。

    蹑手蹑脚来到老娘屋外,抻着脖子往里瞧了一眼,老娘正面朝里面躺在炕上生闷气。

    撇撇嘴转身出了大门,往孟州家走去。

    “三儿,回来了啊。”

    孟春晓笑着对大队长说:“叔,我刚到家,你这是上哪”

    大队长紧了紧披在肩上的大棉袄,说:“去你家呗,找你有点事儿,你这刚回家,不在家陪你娘,出来晃荡啥。”

    孟春晓苦笑道:“我二哥没回来,我娘心里难受着呢,嘿嘿,我这不是出来蹭




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后真言
    孟春晓知道大队长要面子,笑着问:“灶头村的王大队长脸红没”

    大队长被挠到了瘙痒处,乐得哈哈大笑:“咱们村刚修路时,王瘸子还在我跟前说风凉话,话里话外咱们石湾村穷,说什么别修到一半修不下去了。我呸,他挖沙赚点钱尾巴就翘起了,不知道自己姓啥,我都懒得搭理他。你是不知道,现在王瘸子老远见了我都绕道走,嘿嘿,他没脸啊!”

    正说着,孟州来了,嘴里抱怨着道:“大队长,你不地道啊,咋跟土匪似的,半路劫道啊。”

    “嘿,你个小兔崽子,没大没小的!”大队长抄起扫炕的扫帚作势要打。

    孟州眼皮都不抬一下,偏腿上了炕,自个儿倒了一盅酒,撇嘴说:“人家王瘸子也不少赚钱,咱们修路用的沙就从他那买的,一吨一块五,还是友情价,往外卖都是两块钱,这哪是挖沙这是挖金子。你就不怕以后他反过来压你一头”

    大队长说:“挖沙有啥出息等过两年咱们村把大理石厂办起来,他王瘸子保准在老子屁股后面一路吃灰。”

    孟春晓说:“叔,你说得对,别看挖沙现在赚钱多,可咱们村那条河就那么长,挖个几年沙子没了,他们还能挖什么而且沙子属于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很难进行深加工,附加值低,没什么前途。”

    “深加工附加值啥意思”大队长一脸迷糊。

    不待孟春晓开口,孟州抢过话头说:“深加工就是把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比如说粮食吧,刚脱了粒儿的小麦是原材料,卖不了几个钱。可如果把小麦磨成面粉能吃了,这叫半加工,面粉的价格比小麦高不少吧,这就有附加值在里头。如果再把面粉做成大馒头,这叫深加工,价格又高了不少,同样附加值也多了。”

    大队长听得一愣愣的,“你咋懂得这么多”

    孟州嘿嘿笑道:“跟俺三叔学的。”

    大队长感慨道:“不愧是大学生,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三儿,那你跟叔好好唠唠,这大理石怎么深加工,那个什么值能有多少”

    孟春晓虽然没干过装修,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再加上买房子的时候专门了解过,所以对大理石的用途并不陌生。

    “大理石的加工方式那可多了去了,最常见就是大理石地砖,还有大理石外墙,再有就是大理石台面,比如桌子、卫生间、窗台等等都用得上,另外大理石还能做各种工艺品,工艺品可比建装材料更赚钱。”

    “拉屎拉尿的地方也铺大理石这也太会享受了吧咱们农村人哪有这么讲究”大队长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

    孟春晓笑着说:“卖给城里人呗,盖楼房都用得上。再说了,农村人咋了,以后咱们村家家户户住小洋楼,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队长只当他说笑话,哼了一声道:“小洋楼有啥好的,吃饭睡觉跟拉屎拉尿都在一块,闹心不反正我是不会住的,还是大瓦房好,住着踏实。”

    孟州说:“三叔,听你这么一说,要想干好这事儿,肯定得上机器吧大理石跟砖坯不一样,又硬又大,没有机器纯靠手工,根本打磨不平。”

    孟春晓说:“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我不建议现在就开发大理石,咱们村没有加工技术,费力不讨好。”

    大队长自个儿闷了一盅酒,笑着说:“让国庆帮忙造一台机器不就得了。”

    孟州一拍脑门说:“对呀,二叔连飞机汽车都能造,造台机器不跟玩似的。”

    孟春晓:“……。”

    “光顾着喝酒了,差点忘了。三儿,上次你给的一万块钱没用完,剩了三千。本来还能剩更多,可不知道咋回事,年底这俩月水泥价格蹭蹭往上涨,有钱还



第一百二十六章 粉条厂
    早上醒来,孟春晓捂着脑袋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

    昨天在大队长家喝的那些土酿酒,入口时没什么感觉,后劲儿却不小。

    洗漱完,看到三姐儿,突然想起昨晚发生的事情,他就觉得难为情。

    三姐儿像是没事一样,笑哈哈地说:“难受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多喝。我和娘都吃过了,饭给你坐在锅里,我得赶紧去粉条厂。”

    “我也去看看。”孟春晓没啥胃口,拿了个馒头,边走边吃。

    所谓的粉条厂其实只有三间破草房,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四处透风。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里原来是大队的小学,72年复课,因为缺老师,石湾村的小学跟灶头村的合并了,这三间教室也就荒废到现在。

    “姐,你咋找这么个破地方”

    “你还挑三拣四,有个地方就不错了,这还是我跟大队长租来的,租了三年,一年五十块钱呢。”

    今天起床晚,这时候已经八点多,里面都干得热火朝天了。

    三姐儿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人分工明确。

    从门口的地窖里抬上一筐筐地瓜,就地分选,整个都烂了的直接扔掉,将坏的部分挖掉。

    挑选好的地瓜放在水池子里洗掉泥,下一步粉碎压榨,将榨出来的淀粉收集起来,兑水后加入明矾制作成粉芡。

    把装粉芡的木桶抬到大锅旁,舀一勺子粉芡倒进专门的漏勺中,掌勺的人缓缓地移动漏勺,等粉芡下到沸水里后,旁边的人轻轻地摇晃大锅,防止粉芡粘锅。

    粉条成型后捞出,马上被搭在木棍上,然后拿到外面晾干。

    水汽四处弥漫,根本看不清人,跟着三姐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孟春晓决定以后再也不吃粉条了。

    三姐儿热得够呛,拿着毛巾擦擦汗,笑着说:“三儿,你是大学生,给姐提提意见呗。”

    “姐,真要我说实话你可别生气。”孟春晓看着她手中那条脏兮兮的毛巾,嗓子眼一阵发痒。

    “我跟你置气干吗你说就是了。”

    “姐,你知道粉条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吗就一个字儿,脏!”

    “脏哪脏了”三姐儿看看这看看那,都挺干净的,没觉得哪里脏。

    孟春晓掰着手指头开始给她算:“第一,原材料的卫生就没做好,洗地瓜的水多久没换过了按理说应该洗一批地瓜换一次水,刚才我都看见了,池子里的水都了,底下全是泥。”

    三姐儿说:“天这么冷,弄点水不容易,把泥洗掉了就行了。”

    孟春晓翻翻眼皮没搭理她,掰着手指头继续道:“第二,生产环节的卫生不过关。制作粉芡的那几个人,竟然在池子里用脚踩,姐,你知不知道,现在一想起我吃过这里制作的粉条,我就想吐。还有,里面这么热,怎么都光着膀子汗出的勤,不是都滴进芡里了再有,怎么不戴口罩打个喷嚏鼻涕口水都进锅里了。”

    三姐儿知道他说得都是事实,尴尬地笑笑,说:“三儿,咱们只是个小厂,小打小闹,用不着这么讲究吧”

    孟春晓摇摇头说:“姐,你这么说我可不认同,小厂咋了,小厂就能成为不讲卫生的理由吗别忘了,粉条是用来吃的,万一人家吃了咱们的粉条出了事儿,咋办食品安全无小事,一旦出事封厂罚款都是轻的,搞不好还要坐牢!”

    三姐儿心里打了个突:“没你说得这么严重吧”

    孟春晓没好气道:“姐,你这种思想要不得,等出了事儿就晚了!”

    三姐儿听他说得这么吓人,开始认真起来,拉着他来到外面,说:“三儿,还有啥你都说出来,姐听你的。”

    “还有,粉芡里面的添加剂太多,你不能为了粉条好看,就乱加东西吧。像什么明矾能不加就不加,这玩意儿吃多了容易重金属中毒。”

    “啥金属”

    &n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早恋
    孙校长办公室的门没关,孟春晓趴在门框上往里探头,“孙校长,我来看你了。”

    孙校长抬起头,笑着说:“孟春晓,稀客啊,你啥时候回来的”

    孟春晓把茶叶放在茶几上说:“回来一个星期了。孙校长,知道你喜欢喝碧螺春,我就弄了一斤,您别嫌少。”

    孙校长没跟他客气,说:“上次你送的我刚喝完,没办法,都知道我这里有好茶,一个个的都来打秋风。”

    “孙校长,去年咱们学校不错啊,刚才在校门口宣传栏上看到,峰台地区文理状元都是咱学校的,理科状元还是省第三名。”

    孙校长哈哈大笑,手指着他说:“你呀你,来我这邀功呢。”

    孟春晓嘿嘿笑道:“哪有,纯粹是替咱学校高兴。”

    孙校长哪看不出他那得意劲儿,乐不可支道:“你甭跟我打马虎眼,实事求是,去年一中大丰收,你孟春晓功不可没!咱们一中上上下下,没一个不感谢你的。”

    听到孙校长的表扬,孟春晓心里那叫一个舒坦,虽然没赚到复习资料的钱,不过能换来家乡父老的感谢,也值了。

    孙校长看了他一眼,说:“唯一遗憾的就是,去年没一个考上清华北大,最好的就是南大,桂雪你认识吧”

    孟春晓点头说:“高一一个班的,熟着呢。”

    孙校长说:“她估分保守了,按她的分数其实能去清华北大,最后却去了南大地理系,还有一个去了复旦,两个去了山大。”

    孟春晓笑着说:“这几所学校都很好嘛,您呀,也别太苛求了。”

    孙校长失笑道:“你倒是安慰起我了。哦,对了。”

    说着,孙校长解下钥匙,弯下腰打开办公桌的柜子,从里面搬出一个硕大的牛皮纸包裹,放在桌子上,说:“这里是一万八千块钱,你拿着。”

    孟春晓疑惑道:“孙校长,您这是……。”

    孙校长说:“估摸你这两天要来,我提前让会计把钱取出来了。咱们峰台地区的复习资料基本上被一中包圆了,实赚了两万一,我没跟你客气,扣下三千作为一中今年的杂费,剩下一万八,都在这了,你点点。”

    孟春晓说:“孙校长,钱我就不拿了。您先听我说,我的意思是用这笔钱成立一个奖助学金,以后卖复习资料赚得钱也放进来,你觉得咋样”

    孙校长说:“可以是可以,不过用不了这么多,你要是真想成立奖助学金,五六千块钱就够了。”

    孟春晓说:“剩下的钱就用来买书,我在学校的时候,图书馆里没几本新书。”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孟春晓又去教师办公室转了一圈,喝了一肚子茶,眼看快十一点半了,赶紧告辞离开。

    今天他的主要任务是接四姐儿,顺带着看看老师。

    “四姐,考得咋样”一见面,孟春晓就给四姐儿来了个下马威。

    四姐儿甩了个白眼儿说:“要你管!你啥时候回来的”

    “回来好几天了,还去宿舍拿行李吗”

    四姐儿踢了踢脚下的手提包,说:“都在这了,今天一早我就收拾好了。”

    孟春晓刚要弯下身子提包,就听身后有人说:“孟春实,我送你去车站吧。”

    回头一看,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猥琐”地盯着四姐儿。

    不知道为什么,孟春晓非常反感他看四姐儿的眼神,语气不善道:“你谁啊你”

    四姐儿赶紧拉了拉他,说:“三儿,别这么没礼貌,这是我同班同学。”

    男生这才注意到孟春晓的存在,尴尬地笑笑,伸出手说:“我叫宋乐青,你就是孟春实的弟弟孟春晓吧,你的大名如雷贯耳,我也经常听孟春实提到你。”

    孟春晓稀里糊涂地握了手,心里一阵腻歪,啥叫孟春实经常在你面前提我,四姐儿跟你很熟吗

    宋乐青自来熟道:“我帮你拿包吧。”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之忧没了
    腊月二十四,二姐一家三口过来了。
1...3637383940...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