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看着他刚才脸色突然的一变,梁奕觉得有些好笑,谁曾想到这么一件事情让户部尚书这么害怕,随后回道:“行了,你尽管放心就是,我的意思并非是不好的结果,而是解决了此事,只是解决的办法可能有些不一样,所以需要你准备一下罢了。”

    听到是解决了此事,汪同脸上的笑意更甚,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之前的笑容是在强颜欢笑,只有现在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多谢梁大人。”

    “谢就不必了,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回去,若是被其他人看见加上明日会发生的事,容易让人多想,没必须要引起误会。”

    “既然如此那就不送大人了。”

    望着梁奕远去的背影汪同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户部的官员也轻松了,这几日因为这事他们也是麻烦的。

    梁奕离开后正准备去监察院衙门,走到半道的时候遇到了迎面走过来的元于的,后者同样看见了他。

    “元将军。”

    “梁大人啊,我有事正准备去监察院衙门找你,没想到这么巧在半道上遇见了,现在有没有时间我们找个地方聊一聊。”

    元于一直有事要问问梁奕,只是这几日遇到了其他的所以耽误了几日,正好要趁着今日空闲时间找来了。

    梁奕笑了笑:“其实我也有事要找元将军,反正今日没有其他的事情,请。”

    “好,请。”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的计划
    谈论的地方在元府内。

    两人谈论事情的时候选择的地方不多,平日里聚一聚或者是商议的寻常消息,一般会选择在城中的一处酒楼内,这里是一位富商开的,来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因为环境很好来的人比较多。

    只有在商议的事情非常重要,不能泄露和被他人听见的时候才会选择在府邸之中,无论是在元府或者是梁府内都是绝对安全的。

    简单的寒暄两句后,梁奕开口道:“不知道元将军找我是为何事,请讲。”

    都知道对方有事,以两人的关系没有太多的推脱,元于点了点头道:“我找你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个关于攻打北魏朝一事,这两日仔细的想了想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是需要你的帮助,目前不清楚是否可行。”

    “元将军,正好我找你同样是为了这事,不出意外战事需要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三日内应该就可以凑齐了,所以不用担心银子不够的问题,接下来如何针对于北魏的确要好好想一想,几日按现在有了办法,不如先说出来再商议。”

    “如此甚好。”

    随后元于将自己的计划简单的说了一遍。

    其实很简单,攻打北魏朝南州需要等到北魏大军到了东汉的沐州后再动手,首先一支队伍先从赵州向东攻占西凉朝的越州,如此一来就可以东进攻打北魏的岳州,然后元于再率领大军北上攻打南州,如此一来便可以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攻下南州城。

    北魏得到消息后势必会反击的,然而大军此时已经在沐州,想要赶过来增援是不现实的,至少要花费两三个月时间,毕竟东汉是绝对不允许北魏大军在境内随意行动的,这样一来援军必须要原路返回再来增援,这时候东汉朝是不会愿意的,毕竟已经对东吴国宣战,此时北魏撤退的话东汉就要独自面对南齐大军和东吴国的反击。

    除去南下前往沐州的将士外,北魏境内剩下的将士人数最多在二十万左右,然而是分布在各府,州,县的,短时间内赶来是不现实的,意味着拿下南州的大军可以把南州当做营地继续征战。

    了解到这里,梁奕大概明白了元于的意思,按照原先的计划,攻打北魏朝的只有汉州的二十万大军,现在还要将攻打西凉朝的一部分将士调过来转而攻打北魏朝。

    “元将军,若是将攻打西凉朝的将士给分散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敌军一旦朝着一个地方反扑,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倒不是不相信公孙岩将军,只是此事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西凉朝实力大减不代表着就可以随意的拿捏,也是为何推荐让元于率军攻打西凉的原因之一,从整体来看北魏的威胁是弱的,出现的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

    如今把西凉和北魏放在一个水平上,意味面对的风险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再从西凉征调一部分将士过来,危险是更大的,一旦西凉的敌军猛烈反扑,很可能出现伤亡过大的局面。

    “梁奕,这点我很清楚,今日找你就是来商议的,实际上你之前说过如今的西凉朝威胁不大,需要提防的是一直在壮大的北魏,如此一来要解决的还是来自北魏的威胁,所以到时候开战后对于西凉朝可以不要逼迫的太紧,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北魏上面。”

    “这是确实是可行,不过具体的还需要和皇上商议后才能决定下来,将军还是继续说其他的。”

    “好。”

    两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的纠缠,说的再多最后都是要让董高逸来同意的,再说整体的计划还没有说完,不能确定一定就是不行的。

    随后元于继续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原本根据梁奕的计划,大军进入东汉境内后,分别从永州沿着江东府朝着东汉都城长宁而去,和利州沿着柳州,丰州前往长宁城。

    而根据元于的计划,从永州打入东汉境内的大军可以继续朝着都城长宁打过去,这样既可以随时威胁到东汉都城的危险,又不急于打进去,让东汉大军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利州的二十万大军则从利州打入东汉后,沿着奉天府和昌州从而到东汉和北魏的交界处,休整一段时间后便北上攻打北魏朝的金州。

    这样打下来后,北魏的岳州,南州和金州都可以被相继的占领,并且大军的人数多达四十几万,这个时候若是北魏的大军赶回来的话,那么这三只队伍就可以朝着一座城池集结而去,若是北魏大军没有赶回去就可以继续打下去,从而攻占更多的城池。

    按照北魏城池的分布,这个计划最后都可以攻占超过五座州城,更强盛一些的说不定还能占领一座府城。

    听完,梁奕明白这个计划实际上是把原本放在西凉和东汉的注意力转移到北魏上面,但可以肯定的是计划是可行的,唯一麻烦的就是整体的计划会有较大的改变,会和之前的产生太大的冲突,要知道现在整个计划都差不多定型了,所需要的都已经在准备中,突然进行太大的改变时间会相对更长一些。

    “元将军,按照先前的计划,差不多需要一万五百万两的银子才行,是我经过周密的计算后得出的,如今进行这么大的改变还不知道银子会不会有增长,若是需要的更多恐怕做不到了,虽然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但现在还差七十万两银子,后续不知道具体可以拿到多少。”

    “这个问题我倒是有欠考虑了,这几日汪大人为了银子的事情据说也是闹得不愉快,不过北魏朝的情况要比另外两国好得多,只要能够攻占下这些城池,后面所需要的银子应该不会有问题。”

    其实梁奕也没有想到元于会有这么大的动作,原本以为只是会多攻占两座城池而已,这样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可以说和原先的计划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

    对于他这样的计划是明白怎么一回事儿的,同样是从南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不过是存在问题的。

    “嗯,此事还是要交于皇上定夺。”



第七百四十章 梁奕的心思
    其他的小事两人均可以做主,涉及到战事的时候肯定还需要皇上来做决定,这些事情都可以做主的时候,估计朝廷都大乱了,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梁奕,我们二人之间先不说别的,若是在银子足够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选择这样的计划,还是说依然会坚持原先的计划。”

    沉思片刻后梁奕回道“元将军,能在银子足够的情况下自然是你的计划更好一些,如今面临的最大威胁本来就是北魏,自然是要针对的。”

    “好了,只要得到你这句话我就明白了,梁奕我们接下来说第二件事情。”

    在说之前,元于需要酝酿和组织一下语言,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从什么地方说起,但是又不得不问。

    这件事情他一开始没有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在后面的思考中越想越觉得有些问题,经过再三的思索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想要趁着今日和梁奕好好的聊一聊。

    随后当元于把一切都说明的时候,梁奕还是有些惊讶的,原来以为知道的人不多,现在看来是猜错了。

    “元将军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者是随意猜测的”

    “梁奕,这里只有我们二人就没有必要相互试探了,最初我的确没有猜出来,然而后面才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仔细一想才知道是这么一回事,我真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

    “唉,此事说来话长。”梁奕随后叹气一声道,话里面明显充满了无奈。

    随后继续说道“元将军,其实这并非是我的本意,只是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必须要早作打算,等到时候才反应过来就为时已晚了,其实今日我找将军也正是为了这事。”

    其实这不是梁奕这段时间临时想出来的,甚至不是近几年想出来的,而是几年前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才没有出手,如今各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必须要做好打算才行。

    当初是想过和元于商议一番,因为此事唯有元于知道是安全的,不会泄露出去,然而仔细想过之后还是直接作出了决定,相当于今日找来仅仅是通知,而并非是商议。

    元于接着开口道“梁奕,对于你所想的我是明白的,但或许情况并非是你想的这样,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若是传出去了被皇上知道了,结果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恐怕就麻烦了,毕竟皇上对你是非常信任的,丝毫不亚于高总管。”

    要说整个南齐朝董高逸最相信的人是谁,莫属高鸿此人,毕竟从小两人就认识,又一直形影不离,很多事情除了董高逸知道外就知道高鸿知道。

    看似梁奕是董高逸最信任的人,两人是出于平起平坐的,实际上是远远不及高鸿的。

    据从皇宫里面流出来的传言,当今被册封的六位王爷中,之所以是这三位王爷参与朝政,据说和高鸿是有关系的,他在里面有充当推荐和否定的角色,虽然这仅仅是传言,没有得到任何的证实,但大臣和几位王爷们心里都明白这可能是真的。

    这两人的关系和其他的君臣,君仆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大臣们见到高鸿的时候都非常的尊敬他,并没有因为其他的就轻视他。

    听见元于这番话,梁奕摇头道“元将军,你不过是从表面看待此事罢了,所以想出来的也不过是看见的而已,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接触的多了这点儿感觉我还是不会错的,否则像这样的计划完全可以晚几年时间再说,如今这么着急的推出来就是想要尽快的脱身才是。”

    “我知道元将军你还是怀疑的,但我可以仔细你与说道说道。”

    “愿闻其详。”元于的确是怀疑的,他倒要听听梁奕有什么样的见解。”

    “首先第一点可以从十多年前说起,当时我被皇上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侍卫,加上和东汉卢不叙的一战,到后面前往大梁府查案,以及帮助南疆国攻打东汉朝这些其实都是皇上对我的试探,也是建立信任的过程,好在所有的事情我都没有辜负期望,又没有其他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信任,然而这个时候其实反而是不好的。”

    “得到了信任,意味着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肩上的担子同样会更加的沉重,于是就有了后面率兵攻打东汉,率领大军北上攻打西凉等战事的发生,这几战让我出名了是不错,却也是走到今日这一步的开始。”

    这时候梁奕看着皇宫的方向说道“这个时候我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虽然官阶不高,但是在将士们眼里恐怕比当时的几位将领都要厉害的多,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局面,势必会引起皇上的注意,于是我便到了兴元府做了顺元总督。”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三个,一是让我远离原先的地方,时间一久会被逐渐的忘记,就算后面想起来作用肯定不再和从前是一样的,二是文官不得干涉营地的事情在南齐朝是有明显规定的,以至于后面在顺天府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和虞谭私下里见面,不敢做的太过于明显,最后一点便是起到了一个监视的目的,看看我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能不能在这里安顿下来,其实对于我来说到哪儿都是一样的,但绝对不会表露出来的。”

    “经过两三年的时候,我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最低,同时在兴元府和顺天府的表现以及做的几件事情还算让皇上满意,加上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朝廷又面临着缺人,以及东汉和北魏结盟这些事情加起来,所以我再次被留下来,实际上若是没有最后一件事,我在兴元府至少还要再待上三年时间都不长,这一点我想元将军你不会不明白的,因为你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局面。”

    梁奕前面的话元于都是默默的听着,没有任何的表情也没有开口打断,然而这最后一句话却是让他浑身一震,因为他现在这句话说得很多,两人在这方面的确是有相似的地方。



第七百四十一章 未雨绸缪
    共同点就是成长的太快了,显露出来的实力让人不得不提防。

    刚入军的时候元于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将士罢了,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可以动用的人脉,同样没有为他指路的人,有的就是自身的实力。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当时将领的赏识,际遇加上本来就是有实力的,成长的非常迅速,短短五年时间就做到了上将军的位置,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每一步都是有实打实的成绩,并非是得到了谁的照顾。

    正因为如此,后续的几年时间内,无论是发生了什么战事都不会让元于参与其中,他唯一做的就是训练刚入伍的新兵将士,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这样的局面才有了较大的改善。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两者是有相同之处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元于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后才得到了董高逸的重视和赏识,而梁奕则是一开始就得到了他的赏识并在后面慢慢的引起了重视。

    而现在两人又有了很大的区别。

    元于逐渐的变得稳定起来,做到大将军一职可以说很少会再有被提拔的机会,毕竟这已经是正一品的武将,做文官又有些不合适。

    然而梁奕是不一样的,如今任右都御史是因为没有人可以胜任这个位置,相当于是临时顶替的,等待和三国开战后实际上和监察院衙门不会有太大的联系,总不可能一边率军打仗,一边还要处于衙门的事情,很难做到一心二用。

    “元将军,刚才已经说过这一战留下我的原因,不出意外的话一旦取胜恐怕又会回到原先的样子,甚至还不如原先的样子,如今我已经是从一品的右都御史,可以说已经没有调任的余地,总不能再随便找个借口,所以结果已经是明显,就算最后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是有变化存在的。”

    元于沉默了片刻没有说话。

    见此,梁奕继续开口说道:“最后一个原因,从大皇子被册封永王至今已经有数年时间,期间还陆陆续续的册封了几位王爷,如今还有三位留在了朝堂之上,意思已经非常的明显,他们三人之中终究会有一位成为太子殿下,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

    “而这些年来让三位王爷参与了很多的事情,和朝中的大臣都有过不少的接触,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看他们的能力如何,这决定着日后的南齐朝是越来越强盛还是会衰败下去,二是让他们培养自己的人脉,不至于日后变得孤立无援。”

    说到这里,梁奕看着元于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元将军现在应该和禹王的关系不错吧。”

    这在南齐朝都不是秘密,在这个时候关系好更深层的意思,大臣们都是明白的,两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其实有几年时间了,当时的元于还不是大将军,但并不妨碍他被拉拢。
1...204205206207208...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