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或许这就是上天所说的缘分吧。
可是随着李承绩成为一国之主,开疆辟土,地位水涨船高后,她就止不住的有些恐慌。因为两人的身份之差太大了!李承绩的后宫,又多是别国公主。
论容貌,她心里觉得不比自己差。
论身份,自己虽是重臣之女,可比不上一国公主来得尊贵。再加上李承绩公务繁忙,两人的相处时间越来越短,她真觉得两人隔得越来越远了。
如今她得偿所愿嫁给全天下所有女人都想嫁的人,她竟忧虑大于快乐,可能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想着想着,她就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这时身着便服的李承绩从门外走了进来。服侍的侍女和老妈子就要行礼,但被李承绩挥挥手,都无声的退了下去。正在出神的张芷琴还没发觉身后的异样,李承绩就来到张芷琴身后道:“在想什么”。
右手轻轻地搭在张芷琴的香肩上,只把张芷琴吓了一跳。
“啊!国主,你你你怎来了?”,说罢就要起身给李承绩行礼。
“嘘!我不是让你私下喊我逸之么”,这话让张芷琴心下一暖,之前彷徨不安的焦虑感也消减了大半。
“国”,
“嗯”,李承绩故意道。
“逸逸逸之”,张芷琴脸上有些发热。幸好抹了胭脂水粉,否则一下子就能看出她羞红的脸蛋。
“自北征回来就被公务耽搁了!今儿得了空儿,便来寻你见上一见!”,李承绩很自然的将张芷琴的右手放在手心,边说边坐了下来。再一揽腰,张芷琴就径直坐在李承绩怀里。
“国逸之这”,碍于礼仪,张芷琴有些抗拒道。
但李承绩的力气更大,双手不动如山的将张芷琴抱在怀里,让其挣扎无功。如此,张芷琴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我的宫里女人不少,竹青是打小就跟着我的老人,难免会傲气一些。但她懂得上下尊卑,不会故意与你为难。阿依娜性子软绵,如今又怀着身孕,是最好相与的,你进宫后,可得帮我多看顾些。德古娜巴出身行伍,性子会烈一些。但她知礼数,也是好相与的。奥里萨身份为德里公主,身份虽尊贵些。但也不是刁难人的性子。只是在宫里不喜行走,你只紧着妃嫔之礼与她相处便是。而察言公主来自夏国,因病耽搁在山北郡了。如果恢复得不错的话,明年春天便会来马鲁了。
她性子和你有些相像,也是好相与的。浑忽的话,她是亡国公主。虽从前性子刚烈蛮横,但现在遭逢大变,已懂分寸,知进退了。至于似玉和蔷薇,她们出身卑微,在外有操持之事。宫里不禁她们行走,你也不必多理会。”。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军政改革
热闹一整日的马鲁城在天黑后,喧嚣依旧。
马鲁王宫方向,更是灯火通明。许多白日出现在水晶宫的达官显贵又换了一身华服,在金色大厅参加李承绩的成婚礼。
许久没有出现在人前的李世昌与李萧氏也身着喜庆而又贵重的礼服,在金色大厅笑对诸位宾客的恭贺。李承业和德古热巴因远在甘肃的缘故,没机会参加李承绩的婚礼。
但很早就托人捎来了重礼,以表恭贺之意。
和中原人拜堂成亲不同,呼罗珊的婚礼依照当地的风俗进行。只是李承绩身份贵重,所以显得格外盛大一些。像张芷琴出门时,是不用披盖头的。而且没有花轿,只有马车。
原本按照当地的风俗,应该是自己骑马的。但礼部制定的皇室成婚礼借鉴了许多族群的风俗习惯,看似糅合了百家,但又明显不同。所以改乘马车,并由家族男丁组成送亲队。
张兴路这个做哥哥的,便亲自走在车队的前头,送张芷琴出嫁。
尽管从前他和李承绩十分不对付,但现在张钛铭在李承绩底下做事儿,张芷琴也就要嫁给李承绩了。有着这层关系在,他也不好再介意。
更何况在马鲁时,李承绩就特意和他缓和了关系。现在两人虽算不上特别亲密的朋友,但也不是那种见面就红眼的敌人了。
现在送张芷琴出门,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毕竟有这门亲事在,他们张家的荣誉就妥了。
为此,他还给张芷琴送了二十八间蒲华、马鲁、也里、碎叶等城的铺面,还有一些庄子和牧场,都送给张芷琴做嫁妆。
这是他经商后自己赚的,是做哥哥的一份心意。张芷琴和他关系不差,也就受了。张钛铭也给张芷琴备了不菲的嫁妆,好让全天下的看着,他们张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当然,李承绩也不会让张家白白吃亏的。
将自己名下的一些铺面和工坊转给了张家,算是聘礼。
因提前封街的缘故,路上并不拥堵。去往王宫的时间,只花费了一炷香的时间。进入宫门时,他抬头看了看。心里涌出一阵感慨,却半句话说不出口。
到了金色大厅,张兴路亲自将张芷琴接下马车。张钛铭则走在前面领着他们,来到李承绩跟前。
今日对李承绩来说,既是国事也是家事。
所以张钛铭向李承绩行了君臣礼后,李承绩也向其行了一礼。再接过张芷琴的手,轻轻捏了捏。张芷琴眼珠子一转,偷偷向李承绩递了个眼神。
满厅的文武大臣也齐声恭贺李承绩成婚之喜。坐在龙椅两侧的李世昌和李萧氏则接过侍者递过来的羔羊肉。
这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肉质鲜美。在百分之六十的百姓都是牧民的呼罗珊,牛羊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
因此男方的父母给新婚夫妇切羊羔肉,是呼罗珊约定俗成的结婚俗礼。李世昌他们切下一薄片后,李承绩和张芷琴当着众人的面吃下。
再喝侍者的漱口茶,礼就算成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结!
诸位宾客还要向李承绩祝贺,而且是一个接一个。以厅内的文武大臣来看,上百次绝对是有的。中间还要穿插歌舞助兴,那耗时就更长了。
作为结婚的焦点,李承绩和张芷琴就像尊菩萨似的,需要坐在上面接受完所有朝臣恭贺为止。所以今天李承绩,可算累到家了。
这么坚持到了大晚上,李承绩喝了些酒被人送回寝殿。张芷琴已经在等着了,手心止不住的出汗。
这也难怪!
第一次成亲,心里紧张是再说难免的。
李承绩头有些晕,但还没大醉。被人送到房里后,看着张芷
第六百一十七章 八大军团
雄鹰、赤炎、苍穹三大兵团改为军团。内里的单一军种编制全都打散,成为多兵种结合的全方位,全领域军团。这也意味着,很多将士的在编军营将会更改,调往别处。
波斯军团的编制则不做更改,但将士也要重新打散混编。吐蕃的智勇军团也在重编之列,名称改为吐蕃军团。只是根据各地防区的不同,重编的时间会有先后。
如此,大元帝国便有五大军团了。按照每个军团五万人的编制,便是二十五万人。有鉴于大元帝国的行政疆域广大,仅仅五大军团显然是不够的。
而且现在军队的人数,也早已超过二十万人。李承绩便在五大军团之外,再成立呼罗珊、钦察、甘肃三大军团。呼罗珊军团是以原呼罗珊国名命名,这个军团自成立起就备受瞩目。
钦察特别军管区则是呼罗珊最大的行政区域,成立钦察军团则以镇守呼罗珊北疆为己任。而甘肃军团则防御回鹤、甘肃等郡县,负责大元的东方边境。
每个军团同样是五万人,这使得原本的军队数量就出现缺口。
不过大元不愁兵源!
兵部的募兵司还没放出消息,民间就已翘首以盼了。
各地的边军数量则根据地理区位和人口经济,保持一万或两万的规模。他们听令于当地的埃米尔,和八大军团听令于中央政府调遣有着根本的不同。
只是边军不是常备军,而是实行义务兵役制。每个郡县的成年男丁,都需要在年满十六岁以后,进入兵营服役。时间根据当地实际要求,在半年到两年之间。
表现优秀者,可以进入军团服役。
以后边军便是军团的新兵培训基地,为大元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
这个改动让军中的军职也有大的变动。像八大军团的军团长,就是炙手可热的军职。大元的军将们,就没有不心动的。
但更让他们眼热的,则是帅府的成立。
这是与内阁并齐的职能部门,主管军务。各种军防调动,军队扩招,都由帅府负责。只是钱粮调动,由兵部统筹。往后兵部的职权将大幅缩水,真成了清水衙门。
从前军政一体,是因为呼罗珊体量不大。当时李承绩需要料理的政务不多,还能处理得过来。现在大元帝国统辖十余郡县,幅员万里。百姓千万,所要料理的事务也就多了去了。
更何况大元帝国四面都是易战之地,对军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用军团驻守地方,也是为了大元帝国的稳固着想。
帅府和内阁有些内似,设大元帅一人,副元帅四人。所有军令都必须出自帅府,否则都算不得数。
好在大元的一切都是李承绩创建的!重文轻武的国风也从来都没出现过。即便现在李承绩大兴文教,对武学的重视也从没轻视多少。
最重要的是,从军入伍是晋升最快的路径。对于一些想要获得更高地位的平民百姓来说,从军入伍便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这种改革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少阻力。
尽管大元帅一职众人都不敢想,但副元帅却是可以奢求一二的。一些从军有些年头的将军,便心思活络了起来。
只是军改牵涉更深,所以大元现在首要进行的是政改。
内阁的组建与人选,六部职权的重新划分,都需要时间理清。为了更好的统治地方,李承绩还对各地行政区进行重新划分。
&nb
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口买卖
雄起中亚龙起西辽第六百一十八章人口买卖“圣上!”,阿依娜看到李承绩来了,就要行礼道。呼罗珊的礼仪也继承了辽制,所以对一国之主也敬称为圣上。
“不是说了吗你不用行礼!”,李承绩赶紧走上前虚扶,止住了阿依娜的动作。
随后李承绩便陪着阿依娜说会儿话,听着乐师们娴熟的弹奏。
但他的雅兴并没持续多久,便有下人来禀报道:“圣上,冂格里钦参赞有要事禀报!”。
虽然内阁与枢密院设立后,参赞司便会被裁撤。但凡事都有个过渡。至少在手上的政务没处理完之前,参赞司是不会被裁撤的。像冂格里钦,就负责德里国交涉的事务。
按照李承绩的意思,德里国那边还是以和为主。在朝堂上,这也是多数朝臣的共识。但是大元现在干涉不了德里国的政务,不代表以后干涉不了。所以现在要借这个机会,从德里国身上多争取些利益。
而对大元来说,最好的利益自然是土地。
德里国的新苏丹继位后,就有意迁都。因为德里距离大元太近了,中间又无天险可守。为了德里国的安危着想,东迁自然是最稳妥的选择了。
但德里向南括地不利,迁都又会大费周折。在当前,自是以稳妥为上。
这便是大元可以利用的地方!
对于德里,大元自然是想要的。只是那地方对德里国来说太过特殊,现在索要难度太大。
不如先拿些能得到的!毕竟吃到嘴里的才算是自己的。
“圣上!国事要紧!”,瞧出李承绩脸上的不情愿,阿依娜劝道。
“哎!本想多陪你一会子的。这样吧!晚上我再过来!”,李承绩说着,便快步走了出去。
来到议事的勤政殿,冂格里钦早已等着了。
“国主!德使高台斡干已得到塔克乌丁的回信,拒绝割让比卡内尔与焦特布尔两处绿州。”,这是位于塔尔沙漠中部和东部的两处绿州。面积不算大,但军事优势明显。
只要掌控了这两处,那么塔尔沙漠就全在大元的掌控之中。而且从北、西、南三面,对德里构成包围。
一般只要人不傻,就不会同意这个割让方案。
李承绩也有预料,便应声道:“那塔克乌丁是要和我们大元开战了”。
“自是不敢的!他们愿意敬奉六万第纳尔,以表德里对大元的建国之喜。”,冂格里钦说这话时,也是满脸的不屑。
虽然大元现在的财力也不算宽裕,但并不差这点钱。而且相比土地,这点钱财实在是不够看的。
李承绩接着问道:“那你怎么回应的”。
“我说德里不给,我们大元自会亲自去取!”,现在大元帝国的底气已经很足了,面对一般的小国,那是说灭就灭。对于德里这等不识相的小国,自是不会正眼看的。
李承绩听着很满意,应声道:“德里的地方虽不大,但他们人口多。南方小国林立,他们可以尽可以去取。我们大元现在休养生息,急需人口。德里若能为大元解了此忧,两国便可重修旧好了。”。
冂格里钦立即明白了李承绩的意思,应声道:“圣上高明。听闻国内人力商行在钦察之地买卖人口,成年男丁六枚第纳尔,成年妇人五枚第纳尔,男女幼童两枚第纳尔。这德里国的人口买之钦察还要贵上几分。臣私心想着,这是不是有些不公道。”。
“德里国的人口买卖多是低等激an民,他们的命也是不值钱的。卖给我们大元,是他们的福气。怎能让激an民的人命
第六百一十九章 国事家事
长乐宫,被封为贵妃之一的德里公主奥里萨,正在胡美马的伺候下,面见一个熟人。
“德里使臣高台斡干参见娘娘!”,根据礼部的规定,外人对后宫妃以上的女人,都要称呼娘娘。妃以下,则根据官员的品级,行见面礼。
高台斡干是一国使者,又是奥里萨的娘家人。称一声娘娘,也是不为过的。
“嗯!”,同是德里人,自要见见面的。就是高台斡干不来,奥里萨也会派人寻他。便冷冷的嗯了一声,就向胡美马看了一眼。
服侍了这么久,胡美马立即领会了奥里萨的意思。就身子一矮,稍稍行礼退了下去。房间伺候的下人也都跟着她的脚步,合上房门,退到房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