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并且在边境地区,也开始严加盘查。这使得红红火火的边境贸易,一下子大受打击。虽然这对呼罗珊这边的商贸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国家利益考虑,商贾们也能理解。

    而且现在也不是和德里苏丹国一家做生意。在南边德干高原,还有诸多小国。他们得知了呼罗珊的厉害后,已经派了使臣向呼罗珊进贡。尤其是那些紧邻德里的小国,从前一直受德里国的欺负,差点要被灭国了。

    若不是呼罗珊西来打得德里国伤筋动骨,现在他们都不复存在了。所以对于呼罗珊这域外势力,都巴结得很。

    更何况南洋那边的海上商路已全部打通了!

    呼罗珊的商货有着超越时代的优越性,根本就不怕没处卖去。

    因此呼罗珊的一系列举动立即就引起了德里国的紧张情绪。边境地区,也开始增加军队。

    信德郡作为边境郡,自然也保持了普通郡的军队编制。像边军,就有两万人的规模。吐蕃将军所驻扎的麻桑郡也向南部边境调派军队,距离德里城不过百余公里。

    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德里那边是害怕得罪呼罗珊后,引起持久性的边境战争。从而内部争权夺利,引发王位不稳。到底德里前苏丹去世时,可是没有子嗣的。除了外嫁的公主,就没有别的继承者。

    所以严格来说,任何人都有继承苏丹之位的可能。

    现任苏丹塔克乌丁原是前苏丹麾下掌握重兵的军将。在苏丹意外去世,王位空悬时。以奔丧的名义,第一时间赶回德里城。并掌控了全城的兵马,用军事手段迫使其它人承认他继承苏丹之位。

    现在虽大局已定,可只有稍有不稳,依然会有人冒着性命危险抢夺苏丹之位。

    而呼罗珊这边,也是不敢真大动干戈的。

    连续两年的征战,已经将呼罗珊的底子都掏空了。别看国库有那么多收入,其实根本入不敷出。像新的夏国四州郡,就需要投入钱粮恢复当地的生产。

    还有当地的驻军,也需要国库调拨钱粮。

    只是考虑到路程遥远的缘故,都是花钱从夏国和金国买的。

    这方面,夏国是不想卖又不敢拒绝。

    因为在签订和平条约时,呼罗珊就考虑到了这个弊端,让夏国答应




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元商行
    抱着这种想法的不止雅鲁拜尔达一人。所有过上好日子的百姓,都无不感谢李承绩的恩赐,对呼罗珊心有所属。

    而这时官道上的重甲骑兵已经列阵走远,各个隶属不同组织的民间团体,开始进入众人的视线。有学校的老师、学生,也有商会的商贾。还有官方的工坊以及行政单位,每个郡也都派了代表团,组成一一个个方阵,载歌载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衣着鲜艳的戏子方阵。

    里面都是梨园春的戏子,代表着大元境内最高的艺术水平。男男女女,也一个个长得靓眼。此刻他们穿着鲜艳的衣裙,跳着李承绩闲暇时弄的后世热舞‘极乐净土’。

    一出场,众人的目光就不自觉的被吸引。原本喧闹的场上,也霎时安静了下来。方阵内有配乐师奏着原汁原味的日文歌曲,在这个远离日本列岛的中亚,没有一个人听得懂。

    但音乐是无国界的!

    在任何时代,这都可以适用。

    台上的官员就听着入神,马米科尼扬更是向过来斟茶的侍者问道:“这是什么名曲虽听不大懂,但却悦耳得紧。”。在使者这个正职上,他还有‘乐痴’这个副业。

    格鲁吉亚的名曲,他就全部通晓。并且曾花费重金,买了从拜占庭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希腊名曲乐谱。此刻再听着动人的‘极乐净土’,‘乐痴’的病就又犯了。

    天竺来的几个小国使者听到‘极乐净土’的乐曲,也是和马米科尼扬一样的反应。

    在后世,说到印度次大陆,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歌舞。即便现在统一印度次大陆的大国并未形成,但印度土著对歌舞的喜爱却是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

    只不过端茶送水的侍者也不清楚乐曲的名字,只能摇摇头,留给他们一片遗憾。

    这也怪不得侍者见识少!

    而是极乐净土的曲子直到今天才正式与大家见面。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从没听过的。

    台上的李承绩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有些得意。为了在这次的建国大典上出尽风头,他可是没少花心思布置。像这来自民间的游行方阵,就是他想出的点子。

    为了增加趣味性,每个代表不同行业的方阵都身着不一样的服装。并且每个方阵都有节目表演,好使看热闹的观众不会审美疲劳。

    纳绥尔丁图西所在的三年二班被包含在帝国学堂这个大方阵内。几个长得不错,表演天分绝佳的学生则站在他们队伍里的游车上,表演着节目。

    帝国学堂四个字做成彩旗,悬挂在游车旁。迎风而舞,让人不想看都不容易。

    但所有方阵中,受到欢呼最多的却不是梨园春的俊男靓女。而是医护军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他们救死扶伤,不知从鬼门关前救回多少人。

    百姓们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知道自己能保住性命,要感谢那些为他们诊治的医生们。士兵们也特别感谢这些医护人员,因为身处战场,随时都有殒命的危险。

    也就只有他们能深刻的体会到,身体康健的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呼罗珊商会游行方阵则是所有方阵中最大气粗的。

    这是一个集结了全国顶尖商行的商会组织!但凡在呼罗珊上叫上名号的,都可以向呼罗珊商会申请加入。但作为半官方的社会组织,呼罗珊商会对会员的资质是有特别要求的。

    这也就使得申请的人多,但真能加入进去的人少。

    并且就地域来看,马鲁



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行车行
    雄起中亚龙起西辽第六百一十三章自行车行在呼罗珊商会之后,是其他各行当的游行方阵。虽各有千秋,但总体来看,没有呼罗珊商会那么出彩。直到蒲华郡游行方阵出现,才让众人的喝彩声达到高chao。

    那是一辆燃烧着火焰的游车。不少人以为是游车着火了,有些惊恐的往后退却。但看到游车上翩翩起舞的歌姬,才惊觉这火是伤不着人的。

    事实上这理解是错的!

    游车烧的是火油,一不小心还真会烧伤人。只是游车在打造过程中,蒲华的筹办方让人在游车边沿做了一层隔火机关。从而在燃烧时,也不会烧毁游车。

    站在上面的歌姬,就更不会有事了。

    只见她们穿着鲜艳的彩衣,唱着蒲华当地热门歌曲fihagat,这是一首纯阿拉伯语歌曲,当初李承绩在蒲华为提高自己的名气,可没少想心思。

    有以口述的形式,让人写《射雕英雄传》。并有在音乐上,创作一些能朗朗上口的热曲。这fihagat,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蒲华将其作为代表队的歌曲在马鲁传唱,很好的彰显出了蒲华本地特色。

    马米科尼扬听着,再次惊叹的询问侍者此曲的名字。

    对此,侍者只面带微笑的告知马米科尼扬答案。但心里,却是鄙视他见识浅陋。

    而后进入众人视线的是马鲁游行方阵!

    之所以蒲华会派在第一位入场,乃是因蒲华资历最老的缘故。至于其他郡县,自然比不上都城马鲁了。

    在装饰上,马鲁没有蒲华那么出彩。但也别出心裁!

    因为马鲁放弃了游车,而改用每人骑自行车的方式。

    这是马鲁第六车厂弄出的新产品!

    主要经营方,则是马鲁官府。

    这倒是和从前官办的经营方式不同!

    因为以前的官府经营,都是直接由六部之一的司级部门掌控。现在李承绩已将官办工坊的权利下放到各郡,使得经济上,各郡有了进一步独立自主的权利。

    不过在这之前,呼罗珊的朝堂上可是争论了很久。毕竟地方上的经济雄厚了,就很容易割据自立。在呼罗珊中央政府还强大时,看不出什么隐患。

    一旦出了乱子,那就遗害无穷了。

    阿拔斯帝国后期的乱子,就是地方上的总督势力太强的缘故。

    但李承绩觉得,不能因噎废食。

    因为地方上的经济好了,对中央政府的利是大于弊的。

    就财政这一项,中央政府的收入便高了。一些国家大工程的兴建,就可以投入更多了。还有军队!国库有钱,军队便可以扩大。各种武备,也可以大笔投入。

    另外地方上有钱了,可以更好的发展民生。商业环境,也会获得进一步升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李承绩是看得到利益所在的。

    因而李承绩力排众议,最后还是选择了下放权利。

    当然,各种预防措施也要做好。

    像地方上官府经营的官营产业,是不准涉足民生的。例如布匹,就不准经营。还有面粉、罐头等,也不准售卖。这是为防止官府利用行政手段,达到中饱私囊、与民争利的目的。

    但烟草这样的非必需品,就是允许经营的范围。而且定价权,有很大自主的空间。还有煤矿、铁矿的开采,也是官方所有。每个地方都可以自主开采境内的矿藏,只要在开采之前报给相关部门获得批准即可。

    督察司对官方经营的店铺也是看得很紧的!

    一旦有逾越的,就绝不手软。

    马鲁官府在督作司内部拍卖自行车



第六百一十四章 国主大婚
    “呼罗珊商报是你在打理吧”,李承绩笑问道。

    与真主报这样代表国家宣传机器的官办报纸不同,呼罗珊商报是以商业为主的专业性很强的报纸。操办的人是穆耳果,所有撰稿人都来自无官身的民间。

    当然幕后的主持者是李承绩!也只有他出面,才能让呼罗珊商报获得宣传司的办报许可。

    不过规矩不可改!

    呼罗珊商报的官面主办方还是由宣传司负责。

    如今在商界,呼罗珊商报可是诸多商贾争相订阅的报纸。而且收费比真主报要贵一个铜板!但在那些不差钱的商贾眼里,相比报纸上重要的商业消息,那两个铜板完全值得。

    而且这也代表着,商报与其他报纸不相同的独特性。

    “国主旧岁交待的,小的一直都盯着呢!”,穆耳果揣着小心回道。虽然他本人的文采一般般,但报纸的稿件是新闻稿件,不讲究文采。但这也不是说任何人都胜任得了的!

    李承绩之前只将要办呼罗珊商报的事情交待下去,穆耳果便妥帖的下去办了。中间李承绩只说了些注意的地方,穆耳果就心思通透的领会了。

    期间李承绩也弄了份呼罗珊商报看看,发现上面的内容确实不错。尤其是对商贾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性。比如官府对商业的新政令,就在上面得以刊登。

    还有报社的撰稿人就将这些新政令对商贾的影响加以评价,使得更多人理解政令所代表的意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市面上的物价统计与生产量的统计。像全国棉花产量与各地零售价,就会在上面刊登。还有哪些地方的布匹卖不出去,出现跌价的情况。

    牛羊等牲畜价的变化,更是广大呼罗珊牧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因此呼罗珊商报对呼罗珊商界来说,真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福音。

    “那今岁可有盈余”,李承绩追问道。

    穆耳果立时笑容一僵,讪讪道:“国主可抬举小的了。那商报比旧岁亏损小了三成,但还要仰仗内库的钱款呢。”。

    目前呼罗珊所有报社,都是亏损状态。这是报社的商业化程度不高的缘故!

    之前李承绩的事情太多,也没指望报社赚钱。今天看到马鲁的自行车代表队,就想到了广告。对于商界来说,广告也是其扩大营收的方式之一。

    后世还有专门的广告业,可以想见内里的利润之多。

    现在这个时代自然没有后世那么先进发达,但广告这个贯穿古今的商业手段,却是不挑时代的。而且只要有商业的存在,广告就有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李承绩当前还没有想过将呼罗珊的商业环境弄得像后世那么先进。但让报社刊登广告赚钱,使其扭转盈亏,还是可以办到的。

    就出声道:“赶明儿我教你个赚钱的法子,报社就再也不用仰仗我的私库了!”。

    看见李承绩胜利在望的笑容,穆耳果虽有些疑惑,但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而后一个个代表各郡的游行方阵从水晶宫前走过。除了呼罗珊四郡以及蒲华等郡出手阔绰,有些看头外。其它郡县都因经费和遭遇了战乱的缘故,也没多少精力筹办。

    但这到底是代表各郡脸面的事情,所以即便再简陋,还是看得出各郡筹办者的心思。

    不过观礼的百姓看得是兴高采烈。欢庆的节日氛围,也感染着每一个人。

    最后一百六十响的礼花冲天而起!砰砰砰的炸响声也传遍呼罗珊全城。而且此次礼花表演不只是设在水晶宫!清真寺



第六百一十五章 伉俪情深
    张府,恭贺的客人一波接一波。张府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但在张府的后院,充斥着淡淡幽兰香的闺房。张芷琴坐在宽大的梳妆台前,任由下人和老妈子梳妆打扮。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她的内心本该是欢喜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遗憾,使得心境没有想象中的高兴。

    “小姐嫁给了国主,以后就是一国之母了。这可是泼天的荣宠和富贵,小姐该欢喜点儿的。”,张家打小就跟着夫人伺候的老妈子看到张芷琴眉头微皱,有些闷闷不乐,出声宽慰道。

    “嗯!大概他也是这么想的吧”,张芷琴淡淡的应着,脑海里浮出一张嘴角上扬,带着自信笑容的俊脸。那还是第一次相见,她待在马车里与自家张哥儿说着话。

    结果不知哪里混小子插话来,凭白让人好气又好笑。

    后来得知是李承绩,她原也没什么想法。但在宴席上看到李承绩的表现,莫名的有些佩服。再便是身在异乡遇异客,在贼人山寨里,李承绩的勇敢表现彻底打动了她。
1...146147148149150...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