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但李承绩命人好好看顾着他,所以一直都没能如愿。
后来他似乎也认命了,不吵不闹的,活到了现在。
第二个是耶律子正。这家伙处心积虑的上位,斗倒了马合木特拜和李世昌后,自己也没享受几天高官厚禄的日子。真是作茧自缚,罪有应得。只是他在呼罗珊规复大辽时,也是起了助攻的作用
在国家大义上,算是洗刷了些身上的罪孽。
可该算的账还是要算的。
若不是他引狼入室,那里会有大辽覆灭之危!即便李承绩心里是巴望着大辽覆灭的,但在大辽旧臣和原大辽百姓面前,还是要表现得痛心疾首的。
这是大义!
身为上位者,有时候也是有不得不为的。
 
第六百零二章 文化建设
与石抹民安有过相同遭遇,相同感受的人不少,现在看到曾经仰望的存在变得如丧家之犬一样,心底别提有多解气了。
只是李承绩与他们不同!
面对这个曾经让自己差点家破人亡的仇敌,心底竟出奇的平静。也许是身处高位久了吧,决定了太多人的生死,也就没那种普通人才有的报复快感。
不过马合木特拜和自己,和李家,和呼罗珊的仇怨是无法化解了。现在也只有用他的命,为过往的因因果果画上一个句号。
抱着这种想法,李承绩面对马合木特拜疯魔似的垂问,出声道:“从前你种下的因,现在便是你收获的果。但你最不该螳臂当车,故意与呼罗珊为敌!”。
“若是我当初任由你吞并东喀剌汗国全境,你可会放过我”,马合木特拜渴求的看着李承绩,像落水者紧紧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舍不得放开分毫。
“不会!”,李承绩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
热海围猎的那次圈套,差点就让李家遭受灭顶之祸。后来还是李承绩自己在危难关头,想出了脱身之法。所以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就这么算了的。
还有呼罗珊朝堂上有不少曾经与马合木特拜有嫌隙的辽官。为了朝堂的安稳,也是为了收服人心。
马合木特拜都必须死!
可能早与预料到结果会是这样,马合木特拜神色一征,继而又恢复到原来的晦暗无关。
这让曾一起在大辽为官的张钛铭不禁有些不忍。
尽管他从前投靠马合木特拜是利益所使,但在同一阵营,还是有同朝为官的情谊。后来被贬,和马合木特拜也有书信来往。就是在呼罗珊攻打东喀剌汗国之前,张钛铭都劝过马合木特拜不要做出螳臂当车之举。
可惜马合木特拜还想抱住蒙古人的大腿,以求苟活。
现在落到这个下场,他是半句好话都说不得了。
和他抱有一样想法的还是少数几人。
他们和张钛铭一样,曾经投靠过马合木特拜。只是秉性还行,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党争。张钛铭作保,将他们推荐到呼罗珊做官时。李承绩看在张钛铭的面上,就启用了他们。
从吏部反馈过来的官员考核情况来看,他们表现得还不错。
但同样,他们也不敢为马合木特拜说好话。
毕竟得罪过国主的人,他们怎么敢去触霉头。
跪在马合木特拜身旁的耶律子正倒是一句话都没讲。只盯着地面,似乎已经认命。之前李承绩从押送耶律子正前来马鲁的官员口中,得知耶律子正整日都在诵读佛经。
好像皈依了佛门,不理会尘世的纷纷扰扰了。
但这并不意味李承绩就会放过他!
该要算的账,还是要算的。
至于屈出律,则是一如既往的没骨气。
看到李承绩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连忙请求李承绩饶自己一命。
这样的软骨头,不仅李承绩看着生厌!朝堂上其它官员,也都蔑视不已。
李承绩也懒得再看他们了,就让人将他们拖下去砍了脑袋。
于是身着甲胄的近卫上前,毫不迟疑的将他们拖走。
可能是明白离死不远了,耶律子正淡然的神情终于有了些许动容。但已经晚了!近卫们夹住他们左右臂膀,像拖死狗一般径直往外拖去。
“我是大辽宗室,我不能死!我不要死!”,耶律子正大叫道。
如果没有这一茬,李承绩对耶律子正的观感可能会好一点。但有了这一茬,李承绩只懒得多看他一眼。
便在所有人的注目下,耶律子正三人被蛮横的拖了出去。
&
第六百零三章 马鲁公园
马鲁中心公园,瓦多安马米科尼扬在杨吉尔灭里的带领下,饶有兴趣的看着公园的景致。
“这真是个好去处!城里有了这样的地界儿,闲暇之时就好打发多了。”,瓦多安马米科尼扬瞧着公园内惬意散步的百姓,出声感叹道。
在现下这个时代,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公园。只是不同于呼罗珊专为普通百姓修建的城市公园,其他国家都是富商大贾的私人园子,不对普通人开放。
而且面积,也不如马鲁中心公园来得大。
现在经过陆陆续续的布置扩建,马鲁中心公园已经跨越了两个街区。里面不仅有仿佛置身野外的森林,还有养着各种飞禽走兽的动物园。另外建园子的马鲁官府听从李承绩的意见,在公园里建了一座水上乐园。
里面有水上漂流、水上喷泉等各种水景,成为中心公园最具有人气的区域。
马米科尼扬先是和杨吉尔灭里一起穿过森林的幽深小道。
不得不说,这还真有一种原始从林的感觉。
那些参天古木,很多都不是马鲁该有的。而是马鲁官府花费大力气,请了懂林木之类的匠人从图斯附近的山区移植过来的。小心呵护着,总算活了下来。
再到动物园,很多从没见过的飞禽走兽让马米科尼扬长了见识。像非洲弄过来的长颈鹿,让马米科尼扬以为是怪兽。
水上公园的话他们连门口都没见着便走了!
因为排队进去的人实在太多了。
也是从昨儿开始,呼罗珊就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三天的国庆长假。为的是让百姓们有机会亲眼目睹精彩的建国大典,好普天同庆。
今儿是国庆的第一天,建国典礼排在了明天。所以趁这个机会,很多百姓都出来逛逛了。在进入夏天的马鲁,水上乐园就是解暑消遣的好去处。
这也使得马米科尼扬他们,挤都挤不进去。
“要不去附近的小吃街看看,听说有家店的糕点很不错。”,杨吉尔灭里提议道。
“呵呵那下次再来这儿看看吧!”,马米科尼扬瞧着长长的等候进入的退伍,有些无奈的笑道。
杨吉尔灭里便带他来到公园的西出口,还没出去,阵阵食物的香味儿就飘了进来。这里是吃食一条街,各种各样的店铺都集中在这街面上。
任何时代,都是民以食为天的。
在这十二世纪的中亚,也不例外。
特别常见的烤饼、烤绵羊、烤牛肉经过孜然的调味和炭火的炙烤,香气扑鼻,引得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街市上的百姓不少,每家店铺前都聚集了不少人。
看来为了吃,大家都愿意等待。
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带着小孩的夫妻。像杨吉尔灭里和马米科尼扬几个大男人闲逛的,还是少见。
来到一家‘拜占庭面包店’时,带着布偶头套,在门前招揽生意的戈干亜认出了杨吉尔灭里,立即取下头套,笑着打招呼道:“头儿,你咋来了”。
“呵!你这小子。回马鲁就见不着人了。我说藏哪儿了,原是又来这面包店献殷勤了!”,杨吉尔灭里打趣道。
戈干亜和面包店老板娘哈丽特的事儿,杨吉尔灭里都知晓。所以看到戈干亜在这儿,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哈哈哈这哈丽特姐姐不是忙么我刚好没事儿,就来帮衬帮衬了。”,当初因李承绩的无心为之,他和哈丽特算是捅破了心底的那层窗户纸。
&n
第六百零五章 饮食酒水
窝阔台看了,有些吃惊道:“这些机密要事,呼罗珊就如此公之于众”。
在他眼里,钱粮赋税乃是国之机密,非闲杂人等不能知晓。但呼罗珊却像大白菜似的,随便公布出去。也不知是真觉得一文不值还是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
塔塔统阿闻言,显得气定神闲道:“呼罗珊官府觉着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合该百姓都知晓。”。
这是一种上位者的自信!
不怕旁人知道,就怕旁人不知道。以便所有人都看到呼罗珊的富足与强大。
窝阔台是不理解呼罗珊官府的举动了。包括对将士的体恤,对百姓的迁移,对商业的扶持等等国政,他都理解不了。
也不仅是他,拖雷还有合撒尔等习惯了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军中行伍之人,都无法理解呼罗珊百姓口中所谓的‘善政’。
但塔塔统阿明白。
普通百姓,是最容易被呼罗珊的‘善政’收买人心的。
这时候,店家的饭菜也开始往桌上摆了。
草原人的生活比较简单,吃食也比较粗放。而呼罗珊的吃食则汇集了天南地北等不同族群的特点,加以糅合创新,弄出了不少经典菜式。
像马鲁烤羊。就掏空羊的内脏,里面塞满葡萄、米饭、坚果等在火上烤。再加上孜然和一些特色酱料,配合起来吃鲜嫩可口,舒爽怡人。
不过售价比较贵!
一只马鲁烤羊在一品居的价格是五枚第纳尔。普通的呼罗珊人月收入,也就值五第纳尔。所以一般人,是吃不起的。
窝阔台他们身份特殊,自然不在普通人之列。
还有酒水。
呼罗珊的酒水是要加税的。
也是在回教的教义中,喝酒是违反教义的。清教虽没有提禁酒,但也没提倡大肆饮酒。所以在契合教义的情况下,就将酒水列入了征税的名单。
不过根据酒的不同品种,征税也有差别。
最贵的是酒精度很高的白酒--烧刀子,其次是呼罗珊常见的葡萄酒,最后是苹果、梨等不同果子酿造的果子酒。
其中白酒多是对外出口。
售卖的主要国家便是蒙古。
呼罗珊每年白酒的总产量有六成,是售卖到蒙古的。现在随着钦察特别军官区的建立,和基辅罗斯诸公国也打通了商路。那里的冬天比蒙古更加寒冷漫长,白酒的销量绝对会比预期的好。
另外呼罗珊的官方酿酒坊已经酿出了另一款‘通杀’级的酒,名为伏特加。
没错,就是后世俄国家家户户必备的伏特加酒!
现在产量不高,只在马鲁、蒲华等城小范围推广,一般的酒肆饭店,还拿不到货呢。
还有以甘蔗为原料的朗姆酒。口感甜润、芬芳馥郁,酿酒坊设在卡拉奇,当地是甘蔗的原产地,已有小规模甘蔗种植园。蔗糖的生产作坊,也集中在当地。
由于和伏特加一样,都没有大规模生产。因此产量有限,仅在卡拉奇、马鲁、蒲华等少数大城才有售卖。
一品居是档次很高的饭店。以后世论星级来评定,那是妥妥的五星。像伏特加、朗姆酒这样的新品种,自然是有售卖的。
为扩大销量,提高知名度。酒坊还委托各饭店酒肆以赠品尝鲜的形式,帮忙推广。
像现在,店里的侍者就给窝阔台他们每人送了一小壶朗姆酒和伏特加,介绍道:“客官,这是咱们店新进的酒水,各位可以尝尝鲜,不收钱的。”。
窝阔台看了一眼身旁的随从,就见其接过侍者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喝完后没什么异样,才冲窝阔台点了点头。
便让人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小酌一口后,味道果然不同。
与烧刀子有些类似的,伏特加口味凶烈,劲大冲鼻,像火一般地刺激。但论后劲的话,却是不如
第六百零六章 桃色间谍
脸上没有涂抹很厚的脂粉,而是仿照时下马鲁时兴的‘白妆’,简单的遮挡一下脸上的瑕疵,抹上少许脂粉。再将眉毛休整一下,并画一下眼线。
人最有神的地方--眼睛,便处理好了。
唇瓣的颜色也不会弄得很红,整个看上去就不会显得那么华丽夸张。
这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说是国主的女人,全都化淡妆。
管中窥豹,民间女子也就知道了国主的喜好。
那些高明大户最先反应过来,让家里的女人齐齐效仿。尤其是未出嫁的女儿,都弃原本的妆容不用。
为了招揽生意,红楼女支院肯定也得改变妆容。
这事儿传到李承绩耳中时,他也有些意外。
其实他并没有让民间女子都改成‘白妆’的打算。只是他自己见不惯这时代的妆容,一个个都涂着很厚的脂粉,活活像从棺材板里爬出来的僵尸。
对着这样的女人,他别说喜欢了,就是连看一眼都不愿。
阿依娜、竹青她们作为李承绩的枕边人,自是察觉到了李承绩的喜好。便纷纷改变妆容,以致引得整个后宫的女人都改了。
不过说实话,这样素净的妆容确实看着没那么恐怖了。
窝阔台他们在女支女们一进来,就不约而同的停下手中的酒盏。因为他们没想到,呼罗珊的女支女会是这样的打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