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次辅则有张钛铭、花剌子密、弗拉特、石抹民安四人。他们的履历也都附上报上,很多人便发觉,首届内阁阁臣,几乎都出自六部。之所以说几乎,那是因为兵部大狄万李大气除外。

    官场上的人晓得,李大气被排除在外,不是说李承绩不喜。而是帅府那边,李大气肯定有大用。

    除此以外,便是六部的任命了!

    因为六部一下子空出五位主官,势必有人上位。

    参赞司参赞王殷志被调入礼部,出任礼部狄万。虽是副职,但礼部大狄万空悬,二位副职狄万只设其一。那么礼部的事务,其实都是由王殷志负责了。

    同样参赞司参赞出身的贾拉赫,出任工部狄万,暂行工部主官之职。

    户部主官之位同样空悬,不仅如此,副职二位狄万之位也空置。转由钱库司司务冂格里钦暂行户部主官之职。

    吏部的主官任命比较意外,由前信德郡郡守夷乞那为大狄万。

    刑部主官则是碎叶郡郡守耶律崇德。

    五部任命中,三位参赞司出身,两位郡守出身。并且前者相对后者,还不是正儿八经的主官。再看地域,一南一北。耶律崇德为旧辽皇族亲贵,虽论血脉,已经淡薄得很了。但在本就人口不多的皇室宗亲中,还是能算进去的。

    而且大元建立后,旧辽很多朝官虽投入了大元。但皇族亲贵,却都被排除在外的。像龙格丁里,就在军中冷落了许久。耶律崇德是受了李承绩的垂怜,得以成为一众宗室中,唯一一个做到郡守的大官。

    当然,旧辽其实也没多少皇族亲贵。

    有碍于他的身份,很多朝臣实际上是不愿跟耶律崇德有过多的交集。在碎叶郡,李承绩就得到事务司的反应。说是耶律崇德想嫁女,结果当地有些脸面的大家族都不与结亲。气得耶律崇德放出话,他的女儿必不会再嫁碎叶之人。

    想想普通人都对之避之不及,关心仕途通顺的朝臣们,就更不会搭理他了。

    所以即便到了马鲁朝堂,耶律崇德也是会被孤立的那一个。

    而夷乞干的身份虽没有耶律崇德这么尴尬,但是也好不了多少。

    他久在信德为官,在朝堂没有半分根基可言。且是从外地空降吏部,想想旁人心里就会不大舒快。往后处理公务时,难免少不了掣肘。

    但就是这两人,李承绩用着放心。

    一切皆因,他们没有派系!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司级和新设部门机构主官的调动。但都不比内阁和六部来着权重,所以大家关注点便少了些。

    就在民间兴奋的讨论官场之事的时候,莫杜尔府上正哭嚎一片。却是督捡司的红巾军正领着人在抓人抄家。

    “你们住手!住手!”,莫杜尔看着红巾军的人在家里不断贴着封纸,大叫道。

    &nbs




第六百二十八章 党禁之令
    “苏丹!”,看见摩诃末的第一眼,哈密报答就出声行礼道。

    这可把摩诃末吓得,立时脸色一白道:“快!将他抓起来,扭送官府去。”。

    “老爷,这”,管家虽也气哈密报答的称呼太狂妄,但看在旧情的份上,还是不至于如此。

    摩诃末却像避之蛇蝎似的,坚决道:“快!马上去!”。

    哈密报答意识到不对,转身就跑。可惜护卫们一拥而上,已经将哈密报答抓住。

    “苏丹!你如今就如此惧怕李贼么”。

    “哼!给我把他嘴堵上。”,所谓越说越错。在这个布满眼线的府上,他说什么都会传到李承绩耳中。还不如什么都不说,让人径直禀报了上去。

    躲在不远处悄悄窥伺的阿思谷马不敢待了,立时离开了此处。其实他们原本都是躲在莫杜尔府上的,只是见势不妙,才早早跑了出来。

    后来哈密报答病急乱投医,想着念在从前君臣一场的份上,摩诃末应该会帮衬一把。哪里想到,却是落了这么个下场。

    好在阿思谷马还是比较谨慎。没有跟着一块儿贸贸然的进去。否则的护,也是免不了被抓。

    但他并没有躲藏多久,就被事务司的探子发现。然后打晕,直接送到督检司的门前了。

    对于这件事的审理,李承绩的命令是公事公办。所以但凡有干系的,都被督检司找了上门。

    已经在马鲁低调了许久的红巾军,也再次成了许多官宦人家的恐惧源头。

    于是罪魁祸首莫杜尔,直接被判抄家流放。海外荒岛,又多了一批人口。阿思谷马与哈密报答则以奸细之名,被判腰斩。其他受牵连的官员,则多是丢官去职或贬官降职。

    因刑部给了莫杜尔方便,所以受影响的官员不少。在这次**中,刑部也受到的打击最大。

    而从派系来看,便是蒲华系损失惨重了。

    花拉子密府上,不少受影响的官员递送拜帖,请求一见。花拉子密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一律不见。

    “哎!鹬蚌相持渔翁得利。这次你与张钛铭争那首辅之位,却是给了旁人可乘之机啊!”,阿敏颇为感慨道。作为花拉子模的老臣,他和摩诃末一样不受待见。

    这不只是因他和摩诃末关系亲近。而是那些花拉子模老臣以为。花拉子模之所以衰落得如此迅速,就是因他误国的缘故。因此臣服李承绩后,他在官场也不受待见。

    现在是刑部管理档案卷宗的司务,地位远远不能和从前相比。而且是个闲职,所以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不过也是因祸得福的缘故,这次刑部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反而因不受重视的缘故,逃过了一劫。现在是刑部里面,少数几个还在职的司务了。

    典狱司司务沙哈鲁也是少数不受牵连的司务之一,跟着道:“大狄万离了刑部,那从碎叶来的主官还未上任,也不知是不是个好相与的。”。

    相比阿敏的老练,只对严刑逼供感兴趣的沙哈鲁就考虑简单多了。也正是这样,在刑部中,才被其他人所不喜。

    这次是花拉子密去内阁赴任的送行宴。算是为官一场,表表上下级间的情谊。在后世,这便是人情关系。在这个时代,也不能免俗。尤其是官场这样的环境下,宁愿多个朋友少个敌人。

    就算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要喝喝酒装装基本脸面的。

    可是看着眼下这大猫小猫两三只,心下也不免有些寒意。趁着酒性,应声道:“圣上既然重惩了刑部,就不会那么轻易放过户部的。等着吧!那碎叶郡的郡守一赴任,朝堂上的风波又起了。”。

    “这么说,那碎叶郡守是个难相与的”,沙哈鲁有些担心道。

    阿敏却是打听到一些碎叶郡守的消息,知道耶律崇德的基本情况,倒是没那么担心。

    不过对于花拉子密所说的,却是深表认同。因为朝堂两个派系损失其一,那么另一派系势必壮大。而从圣上这六部主官的任命上看,明显是喜欢无根基,无派系



第六百二十九章 公主南下
    “不过咱们脚程可要快些。碎叶那边,都下雪了呢!”,彩珠指着收割完,只有荒草的田野,提醒道。

    今年的雪来得比以往要提前了一个月。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明年可能是个旱年。户部的气象司也对碎叶在内的楚河省、天山省、河北省、希瓦省等地发布灾害预警提醒,明年可能会出现旱灾与洪灾。

    这消息对大元来说虽值得关注,但也不用太过担心。

    因为大元对灾害预防等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机制。各个省份都建有灾害应急物资基地,可以第一时间应对各种灾情。再加上大元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是未开化状态。

    所以即便发生了天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有限得紧。

    毕竟河中、楚河、呼罗珊三个粮食集中产区,从来都不是依靠降水发展农业生产的。只要有冰雪,有河流,就不怕颗粒无收。

    “耶律郡守说还要一日,便可达蒲华郡了。从哪里坐船,就可顺流直达阿姆。再走官道,便是都城马鲁了。”,察言想到耶律崇德的话,心生向往道。

    “蒲华!那可是大元最繁华的城池呢。公主,到了蒲华若是得空的话,能不能”,彩珠有些不好意思的吞吞吐吐道。

    “你啊!车队想必会在哪儿采买些吃食,到时候咱们便去逛逛吧!”,察言也想亲眼看看蒲华是什么样子,笑着道。

    主仆二人说着笑的时候,车队在一个名为起儿漫的小城停了下来。

    说是小,但在察言眼里,已经很大了。房舍沿着官道,绵延有十里。其中官道右侧的房舍密密麻麻的,绵延到了河流。看河对岸,还有密集的房舍。

    只是起儿漫城没有城墙,三个区域的聚集区都是无边界的往外扩展。察言他们的车队停在官道旁的客栈歇息。因过往的商队多,这官道两旁全是客栈酒肆。也有一些卖当地山货的,都是些过路的商队买。

    进了客栈,店家先是给众人上了一壶凉茶。

    不过耶律崇德却更喜欢冰镇汽水,便道:“店家,冰窖里可有甜水乎”。

    “有的有的!只是那价钱嘛”,店家搓着手,有些尴尬的笑道。

    汽水的价格在大元还是比较贵的!

    这是因为汽水上市的时间不长,生产规模还不大。所以物以稀为贵,便价格虚高了些。但味道甜甜涩涩的,喝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耶律崇德闻言,笑骂道:“尽管上,不差那钱!”。

    有这赚钱的买卖,掌柜的也高兴坏了。便赶紧去冰窖拿汽水,给耶律崇德他们上上。

    彩珠在碎叶吃过冰糕。所以相比没喝过的汽水,更喜欢冰糕。察言便为其单独要了一份,众人开始吃喝起来。

    没过多久,店里又来了一支车队。

    察言看着这些人,便知道是和自己一个地方来的。因为这些人都留着夏国的发饰,身着夏国的服饰。

    自甘肃行省打开和中原的商路后,来往西域的夏国商队便多了起来。

    只是眼下碎叶都下雪了,北方也渐入冬。却还有夏国的商队南下,倒真是有些奇怪。

    那伙人看到耶律崇德他们的人数不少,又有人着兵甲,不禁面显警惕。便到一旁的角落里坐下,和耶律崇德他们隔开一些距离。

    期间两方吃着各自的饭食,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又有一支商队进来,坐在耶律崇德与夏国商队中间的空歇。他们的衣着是北地部族的打扮,说的则是类似回鹘的地方话。察言只听懂些字节,似在吐槽河中的鬼天气。

    这也难怪!

    &n



第六百三十章 蒙古攻金
    这里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李承绩耳中。

    勤政殿,李大力与李迪两位情报机构的主官向李承绩请罪。因为在大元境内,刺杀察言的事情本不该发生的。但不成想,这件事不仅发生了,而且还差点成功。

    这对事务司和国安司来说,都是严重的失误。

    “人都查出来了吗”,李承绩也没叫他们起身,出声道。

    “查出来了!那些人是不久前被编户齐民的乃蛮人。他们本来,是蒙古人安插在屈出律身边的探子。”,李大力应声道。

    这样的事情属于国外的范畴,本不该在李大力的负责范围内。但国安司和事务司的分割才不久,很多案子都没转移过去。所以一些事务上,难免有些权责不明。

    李迪也跟着解释道:“据微臣查明。这些人中,有与蒙古王子窝阔台见面的。”。

    建国大典结束后,各国使臣也都启程回国了。窝阔台的脚程算快,在第一场大雪来临前就离开了大元的国境。现在就算要找这窝阔台对质,也是没用了。

    当然,这种摆不上台面的事情李承绩也不会真的找窝阔台说的。

    “这么说,此事确是蒙古人在背后指派了。”,李承绩以肯定的口吻道。

    李迪闻言,回应道:“蒙古不愿看到夏国与我国联姻,便使出这下三滥的招数。”。

    到底蒙古的明白人也不少。

    那铁木真,就看到大元和夏国联姻的害处,所以让人暗中破坏。可惜的是,没有如愿罢了。

    但这也给李承绩敲响了警钟!

    那就是蒙古对夏国的看重,远比大元想象中的要重要的多。很有可能,也是和大元一样,起了吞并之心的。

    再从夏国的地理位置来看,位于金国的西北方。若是占据了这里,那蒙古的军事主动性就更强了。

    “蒙古攻金之战已经开始了吧”,李承绩想到什么,出声问道。

    “我军与夏国签署和约后,攻金之战便开始了。”。李迪道。

    和历史中的差不多,金国在边关修的城墙,根本没有半分预防的作用。反而使得金国兵力过于分散,被一举攻破。

    如今金国朝野上下震动不已,民间也人心惶惶。为此,金国皇帝还下达封口令,不准百姓议论边事。

    这听起来,更像是个笑话。因为百姓不议论,不代表边关就安全了。而且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强,蒙古破关,边地州县已能看到蒙古游骑的身影了。

    “是了!明着不敢与我们大元为难,便背地里使招了!”,李承绩说着,脸色异常的冰冷。

    李大力和李迪知道李承绩生气了,都不敢出声。

    “蔑儿乞的三兄弟训练得怎么样了”,李承绩问道。

    蔑儿乞的忽都、赤剌温、合勒三兄弟是蒙古部落统一蒙古高原之后,唯一一个还活着的部落后裔。

    所以早先得到他们投靠时,李承绩便对他们有所安排。

    “事务司该教的东西,都教给他们了!”,李大力说着,就将忽都三兄弟的训练情况一一详述了出来。

    以后这三人,都是要派到蒙古去做敌后任务的。就像jie放战争时期的敌后战争,让这三兄弟尽情的去给蒙古制造麻烦。以便蒙古后方不得安宁,为大元的崛起争取更多的时间。

    “嗯!那派他们去伊州郡吧!他们带来的部族男丁,都可以还给他们。还有那些犯了重罪的乃蛮人,也一并交给他们。组成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训练三个月。
1...150151152153154...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