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很有演戏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卡拉奇港
雄起中亚龙起西辽第六百三十五章卡拉奇港入了城之后,周仕仁看到一些身着锦衣的宋人。从前他就和宋人做过买卖,所以对宋人的服饰也比较熟悉。
“这城里的宋人很多吗”,周仕仁问着向导。
“你说的是汉人吗”,向导反问道。
“汉人”,想了想,周仕仁也觉得没错。宋国治下都是汉人,说他们是汉人也不是不行。
“城里的汉人有十来户,一百多口吧。他们都是三佛齐的客商,卡拉奇开市后,就迁过来了!”,向导对卡拉奇的一切事物都门儿清,所以娓娓道来道。
“三佛齐就是曾向宋国遣使纳贡的三佛齐”,周仕仁不确信道。三佛齐向宋国纳贡称臣,还是大宋未遭遇大变,金国还没建立之前的事儿。他也是从先辈口中听来的!后来宋国丢掉了中原,寓居江南,这三佛齐遣使的事儿他就不知道了。
“这我就不大清楚了。那三佛齐乃是东边的岛国,底下有十五个属国,过往商船,都得向其缴纳过路费呢。这还不保险,时而有商船被打劫,赔钱又赔命。”,向导对那三佛齐没什么好印象,絮絮叨叨的说着三佛齐的恶行。
这让周仕仁心下一紧!如果海上这么凶险,那坐船回国岂不是九死一生。
看出周仕仁的紧张,那向导笑呵呵的说道:“客观莫怕!那三佛齐今时不比往日了。我们大元的海军去满剌加晃了一圈,那三佛齐人都怕了。”。
这还是旧岁的事儿!
当初海军组建不久,训练的时间还不长。一天海军在锡兰岛以东的海域训练,正巧救了一艘被海盗追赶的商船。
那船主是大元的商人,看到大元的海军,马上哭诉着三佛齐人在满剌加港仗着海峡之利,大肆劫掠商客的暴行。
这满剌加,就是后世的马六甲。此时新加坡所在的小岛还是荒岛,港口位于后世的马六甲市附近。
说起来,三佛齐人打劫过往商客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元在陆上大肆征伐,对于海上还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经营。所以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那天海军和三佛齐所在的海域隔着也不远,即刻出发,也不过几日的光景。
于是海军万户长马上领着训练的将士,杀气腾腾的扑向满剌加。
因没有任何防备,大元海军到达满剌加港时,那里的三佛齐人弄不清大元海军的来历。之后再一番狂轰乱炸,让建在水上的满剌加城彻底化为灰烬。
为了起到震慑性的效果,海军还将当地看得见的三佛齐人都抓起来杀了。脑袋也都砍了,堆成高高的京观,让人不忍直视。
“那三佛齐就这么算了”,周仕仁不敢置信道。
“怎么会!那三佛齐派了数千水军来攻打。但在我们大元水军的大炮下,都去海底喂鱼了。”,说到这里,向导还十分自豪的指着海岸边停靠的大船。
那是两艘体型大得吓人的船,隔着这么远,都能看得清它的大概。
“那是我们大元海军的宝船,听说上面可以行车呢!”,因是军船的缘故,在港口有制定的地点停靠。周边也设了戒严,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但体积实在太大了,所以这样的船怎么藏都是藏不住的。
“这这我不是眼花了吧怎会有这么大的海船”,在他印象里,海船都应该
第六百三十六章 海上见闻
雄起中亚龙起西辽第六百三十六章海上见闻只是这船上的胡茶辣人只会说当地的土话和少许波斯语,周仕仁想与其拉些家常,也有心无力。
大概等了小半个时辰,船只才缓缓离开港口。待离海岸越来越广阔,海浪的动静也越来越大时,他才见船队的外围,正行过两艘宝船。
这是他头一次与其靠的这么近!
那种震撼性,完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只觉得自己渺小的像一只蚂蚁,在那宝船面前,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
不过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船上黑漆漆的大炮。
这种火器他最早是在甘肃行省见的。那肃州城,就矗立着这样的大炮。据当地人说,肃州城墙就是被这样的火器轰塌的。虽然有些不大相信,但盯着那黑漆漆的炮口,总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今儿近距离再见这样的大炮,他有些抗拒的移开了眼睛。
所有船只的风帆都是鼓得满满的,那厚重的宝船船帆又大又多。鼓动起来,像遮天蔽日一样。跑得也比寻常的海船快些,让周仕仁有些出乎意料。
随后行了数日,大船停靠在一个名为孟买的港口城市。
说是港口,其实这严格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岛屿城市。由七个小岛组成,大元在上面已经修建了码头和房舍。不少商贾住在岛上,那热闹程度不下于卡拉奇。
这是因为孟买是一座不收税的城市。
但凡货物中转,都可以自由在这里落脚。像有德里商人想将货物卖给报达的商人,就可以不收任何费用的自由买卖。
另外大元对来到这里的商贾和百姓,都不会驱逐。只是前提是,需要在岛上买房子,做营生。就算买不起,也可以租。租都租不起,就只能替孟买的官府做工了。
反正孟买营建的时间还不长,很多基础设施都需要人帮忙。像修桥铺路这样的活计,就急需要人力。靠着陆地的移民,孟买官府可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
也正是这个原因,逃到岛上生活的内陆百姓不少。他们有的是在主人手下活不下去的奴隶,也有的是种姓不高的下等人。大元是没有种姓制度的,也不关心他们的出身。
只要能对大元有用,那大元就不会驱赶。
所以岛上的百姓不少,繁华程度都快赶上了卡拉奇。
周仕仁的船只只在当地停靠了一晚,补充些淡水吃食就跟着大商队继续赶路。说来也奇怪,越往南风力就越小。到最后,甚至接近于无风。据懂行的水手说,这里是大元百科全书说的赤道无风带。
于是船队走得很慢,在一个名为故临国的小国落脚。
那是一个臣服于大元的小国,面对大元的商队,当地百姓都表现得异常热情。却是生意来了,想不高兴都难。
在后世,这是印度西南地区的小国。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一带。当地人的肤色很黑,头发是卷的,有点像昆仑奴。不过日子过得不错,靠给过路的商队提供落脚的地方,也能赚些钱财。
从前故临国可是一个强盗窝!过往的商船没少遭他们的祸害。现在因着大元海军的组建,在他们家门口经常巡航,所以当地人都做起来本分生意。
不过当地有数量不少的大元人。
听船上的水手说,这些大元人其实都是当地生活了很久的商贾。在大元强盛后,就都入了大元的国籍。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商贾们信奉真主的缘故。
由于时间太短,周仕仁也没有在当地走走看看。就买了些当地的肉桂、沉香等特产,继续跟着船队启航。
这路上的时
第三百三十七章 苏门答腊
这里的建筑多用石料,是一座石头城。
周仕仁来到城中一处名为波罗迦罗摩海的地方游玩!
这就是一座人工湖,是他们的国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在原来的天然水库上扩建而成。堤岸很高,粗略估计有六丈。长度也不短,有七丈来长。整个湖区是城池的两倍,面积颇广。
此时湖面上有几艘装饰华丽的游船,内里坐的都是衣着华贵的豪门显贵。周仕仁沿着堤岸走,来到国王的大石像前。
只见其双手在胸前持扼,显得庄重而又威严。但和柯兰巴见到的大元皇帝石像相比,又明显少了些什么。
初时他还想不出具体少了什么,后来端详了一会儿,才意识到石像少了人气儿。却是波罗迦罗摩巴忽已经逝世了一个甲子,当今僧伽罗国主又不是其直系长孙。
对于这石像,也就疏于打理了。
不仅没有大元人对他们皇帝那样献花日日维护,还任由石像长满青草苔藓。一些久经风吹雨打的裂纹,也密布石像全身。
随后他又去了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利佛牙的佛寺上香礼佛,好请求海路通畅,保佑自己平安回到金国。
当然,当地的特色物产也是要买的!
那是一种质量上乘,色泽特别好看的宝石。在大元,他就经常看到达官显贵佩戴。像戒指、手镯、项链、头钗等,都可以镶嵌宝石上去。
他在信德省首府剌火儿城采买商货时,就见一个富商手上戴满了宝石戒指。不仅如此,脖子、手腕上也都戴着镶有宝石的饰物。
不过这东西价钱不便宜!
越是做工上乘,就越贵得吓人。但这僧伽罗国的宝石却很便宜,而且原石特别常见。在不少宝石铺面,都可以花大元一半的钱买到质量上乘的宝石。
再请当地的匠人帮忙打造出想要的饰品,花费也远远要比大元少得多。
在金国,这些东西也是很值钱的!
毕竟就外观而言,足够让那些达官显贵的亲眷们心动。他顿觉自己又找到了一座宝库,便赶紧买了一些宝石原料。因量多的缘故,店铺的掌柜还给了他一些优惠。
只是他并没有让当地的匠人帮忙赶出饰品来,而是想着带回去,请金国的匠人帮着打造一副头面。毕竟他对当地不熟悉,不敢过分相信当地人的手艺。
这么在僧伽罗待了一个多月,船队终于又开始启航了。
但让他意外的是,这次大元海军并没有通行。据消息灵通的人说,是早一步去了锡兰岛以东的晏陀蛮国。
具体位置在后世的安达曼群岛,当地是海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历来是三佛齐和朱罗国相争之地。
但现在三佛齐和朱罗国都开始走下坡路了,对一些边远地区都难以掌控。异星崛起的大元看重了那里,就直接出兵占领了晏陀蛮国。现在那里成了大元的海上重要军港之一。
对于大元的强势,周仕仁已经麻木了。就算有人跟他说,大元占领了整个三佛齐,他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航行了十天半个月,船队陆陆续续到达了真主港。
这是原晏陀蛮国较大的三个主岛屿之一,隔着一条宽阔的水道,和南边被大元命名为尼科巴的群岛相望。
到了这里,所有商船便不再允许东进了。
周仕仁听闻这个消息,初时还很慌乱。毕竟海路都走了一半了,时间也耗了有小半年。这么折返回去走陆路,实在太耽误事儿了。
好在有船员解释说,大元正在与三佛齐海战,所以为避免误伤,要等一段时间才能通行。
&nb
第六百三十八章 海战之前
雄起中亚龙起西辽第六百三十八章海战之前对此,呼罗珊那边是欣然接受的。
毕竟大元对海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陆地上的事儿还没摆平,哪里有精力去攻略大海。
只是与宋国的贸易实在令人心动,三佛齐那边又卡着南洋的十字路口,凭白给大元多生掣肘。
所以海军那边才在满剌加小秀一把肌肉,震慑诸国。
效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
不久前的建国大典,南洋小国使者来了大半。就连南海海域的麻逸小国都派了使者。只是他们来得太晚了,大典都结束了,他们还在来的路上。
当时三佛齐的使者也在恭贺之列!
自海战失败后,三佛齐割让了满剌加港方圆百里作为大元的海外军港。从而换取大元放弃进攻三佛齐的都城渤林邦,与其友好相处。
过往的大元商船,自然也不用再向三佛齐交巨额的过境费了。
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三佛齐就是靠着海上的贸易发家致富的。突然不让他们收巨额过境费了,岂不是要让他们饿死。
就算免税的商船只针对大元商船。
可前往宋国的船只中,大元的商船占了有七八成。那些早年在三佛齐落脚的回回商贾们,全都入了大元的国籍。一些在宋国定居的回回商贾,也都在大元这里登了户籍。
这些掌控着东方航线的回回商贾们,就全都不用交税了。
才一年多的光景,三佛齐的苏丹就感受到了国库的急剧萎缩。听说因大兴宫室,国库都拿不出钱来了。
正因此,忍耐了一年多的三佛齐,终是露出了獠牙。
这时候,距离南巫里城十里外的海面,一只船队正徐徐向海岸扑来。高挂的弯月旗和镰刀旗迎风飘扬,那是大元的国旗和海军旗。
海军万户长李大海坐在空间不小的指挥室里,看着一封从满剌加港最新传来的战报。
“万户长,东珠港无恙吧”,有部下见李大海默然不语,出声询问道。东珠港即是以前的满剌加港。李承绩有心让这里成为大元进入东方航线的海上堡垒,所以改名为东珠。隐有‘东方明珠’之意。
“军船烧没了,城还在。”,李大海有些语气不好道。大元的每艘军船都是耗资无数建造得。当初为筹建海军,李承绩将古尔信德两郡的缴获之物,留下了三分之一在卡拉奇。
后来攻灭胡茶辣国,李承绩也只象征性的收取些胡茶辣国国库的珍宝古玩。其他的,都留给他造船了。
因此对于海军的军船,他都是爱若珍宝。
“军船烧便烧了,没落到三佛齐人手里便是幸事儿。”,有军将宽慰道。
大元的军船比三佛齐的海船要先进了数倍。仅体量这一项,便碾压三佛齐的海船。若是让三佛齐得到了大元的海船,从而仿造出来。那对大元可就不妙了。
“嗯!满剌加城修建之初,便考虑到三佛齐兴兵来犯。里面布置了两千的守军和一年的粮草,坚守大半年的光景完全足够。”,有军将分析道。
对于满剌加港的军事建设,李大海是亲自督办的。动用了大量的人力无力,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带有大元风格的海滨之城。
并且分为海上和陆上。
海上包括码头在内,布置了数条水道。若是敌军来犯,大元守军就会堵塞水道,让敌军很难靠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