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这下,他也有些没话找话了。
一直静候的花拉子模大军,也不约而同的骚动起来。
也是主将副将不在!又在寒风中,站了这么会儿时间。双腿酸软,疲惫至极。
这人之常态,李承绩也理解。
不够对比之下,护教军就好上太多了。
不仅依旧站得笔直,还像雕塑似的,没有半分变化。阿里席尔瓦德也注意到了,脸色不禁有些难看。以致喝茶时,差点被呛到了。
这让李承绩,心下偷偷乐了起来。
刚好这时,李大气也领着几个亲卫回来了。
看到李承绩满是询问的眼神,出声道:“启禀总督!阿母城各府库,都已派兵驻守。”。向来城池易手时,各存放钱粮的府库,都是第一时间,需要封存的所在。
因此只要掌控这几处要地,整座城池,便大致完全征服了。
李承绩闻言,脸上淡淡的,并没显出多少波动。因为李大气在说话时,面上似乎透着几分难言之隐。
就静静的看着,等着李大气继续往下说。
“只-只是,各府库都已空置。阿母城总督府与营房,俱已焚毁。朝圣门暂被友军把守,不许我军接应。经过讲经堂时,有上百信徒,投掷石块,伤及数人”。
这话从李大气嘴里说出来,场上的气氛立时变得微妙起来。以致凛冽的寒风,都变得刺骨起来。
“这-说起来,还真是误会一场!”,阿里席尔瓦德感受到李承绩眼神中透露出的不满,厚着脸皮笑道。
“哦!误会!”,李承绩的语气不好的追问道。府库空置,他还能理解。可总督府和军营被焚,是什么意思。且朝圣门也占着不肯放手,是不想交出阿母城么
至于投掷石块,攻击护教军。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推断为百姓对阿母城易手不满。但若往深处追究,可以认为是花拉子模官府有意挑拨百姓,蓄意攻击护教军。
摩诃末并不清楚个中缘由,也就不好说话。只顺着阿里席尔瓦德的意思,帮着出声道:“一城之易,琐事甚多。出了纰漏,也是再所难免的。”。
阿里席尔瓦德也顺势接话道:“是啊!前些日子,总督府的下人搬杂物时,不长眼的打翻了烛火”。虽然说得很像真的,但李承绩心里,并不相信。
就耐着性子听其冠冕堂皇的说完,冷声冷语道:“那军营呢”。
“哎!这事儿”,说着,又是不小心打翻了火油。从而使得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整座军营。
作为攻城重器,火油的军事用途,已在欧亚大陆传播开来。北周年间(公元578年),突厥攻打酒泉。当地军民用‘火油’点燃,烧毁突厥人的攻城工具。从而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
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
不过因制作工艺的原因,使得杀伤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火油的开采,并不容易。所以军中配备的火油,并不算多。
如今因其误烧军营,也算说得过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接收阿母
花拉子模建国以来,还没这样割地。而军队,又向来是最有血性的。
所以阿里席尔瓦德在得到放弃阿母城的命令后,也生了一肚子闷气。便想着在交割时,多给护教军上上眼药。好叫他们知道,花拉子模,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
只是没想到,李承绩的表现得太喜怒形于色了。使得他满肚子的腹稿,都无用武之地。
这也是李承绩年龄不大的好处!
若是成年人,绝对会被阿里席尔瓦德等人以为,李承绩没有上位者该有的气度。从而找出一大堆托词,进行搪塞。
于是一时间,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李承绩,显得极为被动。
见此,李承绩心下是乐呵不已!
他早知道此次接收阿母城,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并且他的预料中,还做好了应对更大状况的可能。
可惜的是,阿里席尔瓦德也就这点血性。除了在总督府、军营和朝圣门等地方做点手脚,就没有更大的对抗。他的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
这时候,两个军将已走上前来。将那谢罪的副将,一左一右的拖了下去。
“将军!救我!救我!你答应我的啊!”,那副将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就什么都不顾的说了出来。
阿里席尔瓦德立即面上一黑,喝骂道:“如此胡言乱语,真是吾军败类。”。说着,又起身向摩诃末请罪道:“老臣御下不严,还请吾王降罪。”。
摩诃末自是知道阿里席尔瓦德的那点心思!
说实话,他心里也憋屈。看到李承绩的护教军吃了闷亏,也着实高兴。但眼下戏已演不下去了,只得找替死鬼担下这个过失。
所以对于阿里席尔瓦德,自是不会降罪的。
李承绩懒得看他们将戏演完,就冲着李承绩道:“听见阿里将军的话吧!友军既然误了时辰,吾军就尽尽地主之谊,送他们出城吧!”。
摩诃末等人,马上面显紧张的看了过来。李大气只知道李承绩的命令,就应了一声,径直退下。
但突然间,李承绩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出声道:“等等!城中的那些暴民,也一并解决了吧!阿母城在我的治下,绝不能纵容此等行径。”。
李大气想都没想,就应声退下。
但旁观的阿里席尔瓦德却插话道:“总督年少,可能有所不知。讲经堂乃真主所在,最是圣洁。若有生杀之事,极易冲撞真主,亵渎真神。
若是降下怒火,恐有生灵涂炭之忧。”。
话里话外,虽听着是为李承绩考虑。但在场的人,可没有哪个是傻子。李承绩岂不知他的心思,就面带轻笑道:“阿里将军的好意,吾心领了。但将军或许有所不知!吾军将士,俱是弘扬真主旨意,光复穆圣原教义为己任的清教徒。
若是因宣教的缘故,不幸冲撞了真主,穆圣老人家,自会在真主跟前言说的。”。
说这话时,凄厉的惨叫在众人耳旁响起。
那是被痛打的副将!
随着时间持续,叫声也越来越低。最后,径直没了动静。
阿里席尔瓦德听着,面上像吃了苍蝇一样,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一些跟随他的副将,也都流露出兔死狐悲之意。
不过得令的李大气,却已消失在城门内。
知道再留下来,也是自损颜面。摩诃末就拜别一声,欲要离去。李承绩也没心思虚情假意的挽留,便客套都不用,直接应承下来。
很快,花拉子模大军就在阿里席尔瓦德带领下,向西而去。经过朝圣门时,数百被剥了甲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安营扎寨
一个时辰后,阿母城的霍拉桑大清真寺。大批护教军层层围守,不许任何人接近。
一些带着毡帽的百姓,则站在空洞的门扉内侧,小心翼翼的向外窥探。若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面带惊惧,神色惶恐。整个人,都透着浓浓的不安。
片片鹅毛大雪还在静静的飘落!但凛冽的寒风,已经小很多了。只是温度一降再降,变得愈加寒冷。
为了驱散寒意,李大气让军将们隔着几步距离,就搭建帐篷,烧着篝火。好使兵丁们,不被冻伤。
与他们相比,清真寺内的百姓就可怜多了。因为严禁明火,所以寺内并无取暖之物。再加上为方便教徒朝拜,清真寺内建造得颇为空旷。
即使人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使寺内回暖。
更别说用来遮风挡雨的门窗,早被护教军拆毁。因此寒风吹拂下,内里简直冷如冰窖。
只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敢迈出大门一步。
当然,这不是他们对真主多么虔诚,也不是他们对清真寺的感情多么笃定。而是门外被白雪掩盖了半截的尸体,提醒他们出之必死。
且这还是刚死不久的!
稍远一些堆砌起来的雪堆下,还有更多尸体被掩埋。
正是这些血的教训,让他们宁愿待在冰窖般的寺内,也不愿踏出那道要人命的门槛。
不过不作死就不会死!谁叫他们受人鼓动,妄想以清真寺为依仗,有恃无恐的与护教军硬抗。
那么酿成的苦果,也必须承担了。
同一时刻!与其相距不远的总督府。
壮观、威严的建筑物,已经全被烧毁。除了些许断壁残垣,就没有留下半间房舍。但经过连续的降雪,一地的黑色余灰,已被白雪掩埋。
原有的印记,也随之磨灭。
同时大批军帐如星棋罗布般,矗立其上。密密麻麻的,最少有上千顶。时而有巡逻的兵丁,卖力清理着军帐上的积雪。以免重压下,压塌军帐。
如此一来,总督府就变成了偌大的军营。
也是这里的炭火最充足不过。
像总督府被烧毁后,一丈来高,都是累积的木炭。即使有胆大的百姓,偷偷往家里搬了些许。但也因时间太短的缘故,而没法搬空。
不过稍稍麻烦的是,木炭已被大雪浸湿。若要用作取暖,必须加以烘干。以当前的条件,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另外则是总督府的位置,正好处于城中心。无论东南西北,都便于联通。且占地颇广,烧毁后,就是一片平地。既方便取暖,又便于安营扎寨。
所以李承绩就命大军驻扎在此!
一来威慑城中各方宵小,安定人心。二来就地取材,渡过寒冬。
当下在一众军帐中间,矗立着一顶占地面积颇广的军帐。犹如众星拱月般,被紧紧护在中间。
这便是呼罗珊总督府的军帐,也是阿母城新主人住的地方。
前阿母城的小官扎合伊尔,抱着一大摞书册,快步跟在拉比拉西身后。来到军帐前时,不由自主的抬起脑袋,打量了几眼。
说实话,若是有可能的话,他是想离开阿母城的。
可惜他只是个小官!
即使他的顶头上司狄万对他青睐有加,但接到撤出阿母城的王令后。还是瞒着他,偷偷带着家眷,连夜出逃了。
等到他次日前往府库,察觉到不对时。
当天夜里,总督府和军营,又相继着火。
那场面,可谓是动人心魄。整座阿母城,都被火光映染。漆黑的夜,也被硬生生的染成白昼。
全城百姓都人心惶惶,害怕火势蔓延,烧毁全城。
但城门紧闭,谁都出不去。
好在火势终被控制住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
也是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所以李承绩也习惯了这样的回应方式。
到底很多时候,他都是比较忙的。而向他行礼的人,每日没有上百,也有数十。若一个个的起身接见,那他正事儿,还真没法干了。
况且他又是上位者!
在旁人面前,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维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威严。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驭下之术!也是社会学上,代表社会进步的等级观念。
所以如此淡淡的回应,才是最恰到好处。
待拉比拉西将书册都放到桌案上,李承绩随手拿起一本,有意无意的翻看。
扎合伊尔站在下面,揣着心思。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就稍稍颔首,偷偷打量着军帐内的布置。
这一看,就马上发现军帐的奇怪之处。
因为内里陈设,实在太过简陋了。除了一张不大的铺盖,几张桌椅,以及两个烧着炭火的铁盆,就再没有多的摆设。以致整个军帐,反而显得空旷。
这在花拉子模,是极不可思议的!
毕竟花拉子模一般的副将,军帐的布置都比这总督的军帐奢华一些。先前他就有幸进过王军的军营,看过他们的军帐。和这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扎合伊尔心里,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更让他惊讶的,还是总督的年岁。
尽管一个月前,蒲华就传来的消息。说是大辽封赏了一位呼罗珊总督,且还是大辽中书令的亲子。
但因当时苏丹被大辽所败,生死未卜。所以总督府上下,都心系苏丹的安危。
对于这位新的呼罗珊总督,就少有关注了。以致其年岁,也就不知晓了。
没想到,今日一见,会是这样的稚嫩。
但是稍稍深思,他又觉得不奇怪。因为这位总督的背后,可是站着大辽的中书令。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历代花拉子模的王公贵族之子,也都在小小年纪,就被许其高位,外出历练。更何况这位大辽的郡王之子!
想到这,他也只能感叹自己没长在帝王将相之家。
一直沉浸在书册中的李承绩,是没精力理会扎合伊尔的小心思。
到底对他来说,扎合伊尔着实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人物!
若是太过当回事儿!反而有损总督府的颜面。
所以李承绩连脑袋都没抬,让他在账内候着。
当瞧见阿母城的赋税收入,逐年递减的时候。李承绩微微皱眉,不解道:“为何城中人丁岁岁激增,赋税却岁岁骤减”。
扎合伊尔立即面带苦色,有些为难的解释说。自己原本是管着匠户的小官。因得令清点府库,而被逼着去了粮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