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以致现在,呼罗珊总督府掌控的三郡之地,土地主们豢养的私兵已大大减少。这对李承绩的统治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雄鹰威武,大呼罗珊万岁!”,一队千人的骑兵,举着绣着雄鹰的军旗,十分庄严的从高台下的街道走过。
为了更好的掌控军队,李承绩在奠定军队的名号为护教军的基础上,又分设三大军团。分别是雄鹰、赤炎、苍穹。其中雄鹰是骑兵,赤炎是骑兵与步兵参半,苍穹则完全是步兵。
在这河中的地界,实际是骑兵的天下。反而步兵,就犹如鸡肋一般,用处不大。但是在李承绩看来,步兵的用处,只要用得恰当,依然可以大放光彩。
所以依然组建的一支步兵军团,并满员两万人,与另外两个军团相当。
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步兵不同!
李承绩的这支步兵军团,还是会骑马。但在战时,并不用作冲锋。而是接铉战的形势下,像山岳一般压上去。作战的兵器,也并不侧重于箭,而是长矛与大刀。
确却的来说,是两种武器并举动。为此,李承绩还让小紫拿出适合长矛和大刀的战阵来。
当然,这趁手的武器,也自不能没有。长矛的话,李承绩选取了特殊的折叠矛。其矛头较长,可折向矛柄。就连柄部,也可以完全折叠。携带起来,方便至极。
其长为近两尺,宽五寸。本是十九世纪的波斯铠加王朝的错金乌兹矛,制作精良。
但其制造成本太高,李承绩让督作司的工匠们照自己给的草图和工序制造后,一支矛的成本,大概要半个第纳尔。
所以李承绩只配备了一个三千人的长矛营,就另选了十六世纪,德国雇佣兵常用的菱形矛。其长杆上有扁长的尖头,再融入后世的锯齿的设计,使得矛头不仅尖,两边的菱形切面还带有密集的锯齿。
若是刺进人的身体,不仅很容易划伤,还能将内里的血肉锯烂。
且与错金乌兹矛相比,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李承绩还为命名--夺命菱矛。六千
第二百零八章 百姓之感
如今有幸成为雄鹰军团的一员,他心里是极其自豪的。虽然在一众新兵里,他的年岁算是比较大的。但是这年岁,代表的历练。又加上家境的大起大落,使他的心境,远比平常人要老成得多。
所以加入雄鹰军团后,他在待人处事上,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在训练时,也积极进取。使得不少新兵,也受其感染。就是一些老兵,也对其刮目相看。
于是没多久,他就被提拔成了百夫长。虽说官职不高,但是在所有统领都被老兵把持的情况下。他作为一个新兵,是极其不容易的。
现在手下管着百来人,整体表现十分不错。
当下接受检阅,只有百夫长以上的将官,才能成为被检阅的一员。到底将士的数量太多,又有不少需要驻守在重要的关隘。再加上检阅只需要展现护教军的威严即可,没必要将所有将士都拿出来巡演一遍。
毕竟封街对蒲华所造成的影响,实在太不利的。能尽早结束,自然最好。
因此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就只能在城外的军营等候了。
这样想着,他突然感觉自己能在这里露脸,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再看向远处的观礼台上!上面人影灼灼,一股说不出的激动,也瞬时涌上心头。
而与其相距千米的地方,他的弟弟努尔买提正全神贯注的看着雄鹰兵团从自己跟前经过。
因身份的缘故,视野最好的观礼台,是去不得的。就只能和大多数士兵家属一块儿,在特定的区域观看。又因他的哥哥是百夫长,有幸站在距离观礼台较近的地方。
虽然视野上,比不得观礼台上豁达。但是和那些挤在街道两旁的百姓相比,又好上太多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坐着!
并且要看得清楚,还要挤着靠前一些。好在募兵司布置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观礼台的三面,布置了三道木梯。逐级而上,每一道有八八六十层。
这样一来,站在上面也不怕被人挡了视线。
努尔买提就站在临街的那道木梯上,虽是中段的第三十七层。但只要眼睛不瞎,街对面的事物,也能一览无余。像总督府塔顶上的玻璃,就能瞧得清清楚楚。
此刻看着队列齐整,身穿统一银白色甲胄,身背一尺有余弯弓,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的雄鹰军团将士,他心里情不自禁的闪过一阵惊叹。
“若是我也能”,他情不自禁道。再看看自己的手肘,顿时显出一抹遗憾。跟在他身旁的妻子--阿斯塔古丽,立即闻声看来。
见其面上的失落,马上意识到什么。就出声道:“相公”。她是年初的时候,和努尔买提成亲的。
原本她是有丈夫的!但是在桑贾尔起义时,进攻一个富家大户府邸,被内里的护卫射死了。因此她也就无奈的,成为了一个寡妇。
不仅如此,死去的丈夫还给她留下了三个年岁不大的孩子。这就使得她的生活,颇为艰辛。
后来总督府推动消除奴籍,分田分地的政令。很多原本无法娶妻生子,只能看主人脸色行事的奴隶们,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蒲华城的女人,也就此变得紧俏起来。
她虽生养过,但好在年轻,姿色也还不错。只是三个孩子,让很多男人都望而却步。正是这时,机缘巧合的与努尔买提相识。得知她的境况,努尔买提竟对其一见倾心。
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生活能变得好
第二百零九章 雄鹰赤炎
第一第一!这第一的威势,第一营的将士们,也极为看重。在得知第一营会成为第一个经过观礼台的营盘后,将士们可没少训练。就是为了在检阅时,展现出第一营的威风。
如今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已足够震慑出在场的百姓。
只是现在接受检阅的,只有一千人。而按照编制,他们满员状态,应该是两千人。现在之所以仅有一千人,是因场地与时间以及驻防的需要。
毕竟三郡之地,还是有不少地方,需要人驻守的。所以不可能每个将士,都能接受检阅。像这第一营,就有一半驻守在阿母城。
现在这剩下的一半,则是为了训练新兵的需要,而早早召回的结果。
“哒哒哒”,千余匹宝马像是有灵性似的,踏出异常稳健齐整的步伐。落在旁人眼里,豆腐块状的营盘,就像移动的巨人。
那声‘雄鹰威武,大呼罗珊万岁!’,也异常振聋发聩。
或许是阳光太刺眼了,努尔买提看着逐渐远去的第一营,眼睛竟有些酸涩。但是就在这时,慢慢走近的赤炎第一营将士们,突然刷的一下,齐齐抽出腰间的配刀。
虽然在功勋上,赤炎第一营是比不上雄鹰第一营。但是守城战中,赤炎第一营的将士们也不是孬种。那腰间的配刀,就是明证。
这也是他们和第一营的不同之处。虽也通骑射,但近战,也是必须修习的,像刀阵,就是其一。
按照李承绩和兵部的设想,在交战时。雄鹰兵团负责骑射。好用箭矢,压住敌方的攻势。同时赤炎兵团,负责冲锋。当敌方阵营出现破绽时,再让苍穹兵团压上去。
所以这赤炎兵团,实际就是承接雄鹰兵团与赤炎兵团攻势的桥梁。在训练时,赤炎兵团的训练任务,也是最重的。
到底骑射与刀阵,都是必须修习的科目。不像雄鹰与赤炎,只需精通其一即可。
于是赤炎兵团的每个将士,都能基本做到骑射之时,十之二三的准头。这是最低的标准,否则的话,在训练完成后,会因考核较差,被勒令退出兵团。
这落在外界眼里,是极不光彩的。那些加入护教军的将士,也不愿自己这么离开。因此训练之时,赤炎兵团的将士们,都极为刻苦。
也是李承绩,在建立军队之处,就打算打造出一支军事素养过硬的职业军人。所谓军不再多而在精,便是这个道理。
尽管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但李承绩有这个信心。就现在雄鹰兵团第一营和赤炎兵团第一营所展现的军姿来看,已颇有其形。
至于刀阵,统一配备的是马刀。一旦冲进敌方阵营,那寒芒闪闪的刀刃,定能轻易的隔断敌人的咽喉。
不过实力到底如何,还是需要一场堂堂正正的大战来检验。李承绩也想知道,自己的护教军,能否有百人敌、千人敌的风范。万人敌的话,他的胃口还没这么大。
毕竟冷兵器时代,想要万人敌,那只能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了!
但是在这之前,李承绩也不定期的,让护教军内部,以营为单位进行大比。这既是检验护教军的作战能力,也是提高其作战水平。
根据划分,雄鹰是六个营、赤炎六个营、苍穹四个营。
其中雄鹰和赤炎,是一样的。每个营是三千人,按照一至六的阿拉伯顺序排列。剩下的两千人,则被编入辅营。每次比试后,各个营盘中表现最差的士兵,都会毫不留情的划入其中。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精兵路线
但是看着那寒光闪闪的陌刀,他心里又觉得那是真的。以致脸上,显出少许复杂之色。
其它宾客,则鲜少知道陌刀的来历。毕竟曾经的大唐,已经成了历史。西域之地,又历来战乱频繁。读过书的人少,读过史书的就更少。在经过四五代人的更替后,已没人知道大唐的威名了。
所以看陌刀营的眼神,并没有多少质疑。
当然,心里的不平静还是有的。因为陌刀营给人的威慑,实在太强了。以致在场的宾客,都起了鸡皮疙瘩。
这与前面的长矛营、马刀营,完全是两种感受。
但是和夺命营让他们产生惊惧的感受相比,陌刀营还是差了一星半点。
不过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夺命二字的威慑。毕竟口头上的威胁,从来都是没有多少压迫感的。
因此更重要的原因,是夺命营所配备错金乌兹长矛。就外形而言,已经足够骇人了。那尖尖的长刺、菱形的锯齿,似乎将无形的光线,也切割成了数段。原本还稍稍炽热的阳光,也就此变得冰冷了些许。
以致他们情不自禁的想到。这种长矛刺在自己身上,该有多么深切的切肤之痛。
李承绩是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心思。作为护教军的最高统帅,作为建立护教军的先驱,他只是觉得,这些将士体现出的威势,让他的那些钱财,花得值当。
也是从古至今,打仗都是要钱的。在建立之初,他又确立了精兵路线。所以给护教军的配备,从来是最合适并且最好的。以致制造武器时,宁愿多花些钱财购买精铁,奖赏工匠,也要制作精良。
不仅如此,将士们身上穿的常服、作战软甲与铠甲、脚上套的鞋袜,吃的大馕、炊饼、面食,骑的良马、持的马鞭等物件,他都考虑到了。
为此,总督府建立之初抄家来的财富,有近一半花在了护教军身上。
张钛铭以穷兵黩武为由,特意向李承绩进言过。戴维也以三郡之地,赋税有限做借口,让李承绩减少对护教军的钱财投入。就连李大气,也觉得李承绩投入得太多了。
因为护教军是没有经过大战检验的军队!如此投入巨金,很可能惯养出一支花架子的骄兵。那样的话,可能就事与愿违了。
但是李承绩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说服他们,宁愿拿自己的内库的钱财,用来养兵。同时非常豪气的扬言,和士兵的性命相比,钱财都是身为化为之物。
这番话语传到护教军耳中,立即引来不少士兵侧目。李承绩在护教军的声望,也与日俱增。
这和刚开始来到蒲华时,李大气交出清教徒的掌控之权,以李承绩为首,引起清教徒普遍不满的情况相比,实在转变了太多。
到底在这个时代,统治者们从来都是拿他们当做杀人的工具。平日里,也是要打即打,要骂即骂。什么铠甲、兵器之类,只有那些近卫军才有。
配备的武器,也赶不上护教军精良。
至于一般的军队,武器自然差上一大截。铠甲的话,就更是休想。那些临时组建的军队,就更加可怜。不仅连武器都没有,作战的战马,也要自己携带。
到了战场上,更是第一个成为炮灰。
哪像李承绩,对护教军的所有将士,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即使其中,还是有稍许差别。但在吃穿行等各方各面的体恤下,大多掩盖了下来。
不过防微杜渐,还是要做的。李承绩也不希望自己重金打造出来的军队,会是一群绣花枕头。所以在护教军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朝圣门下
“咚咚咚”,鼓声也应景似的,从街道两旁传来。古义买提听着,也不自觉的气血上涌。并且鼓声三竭后,还有穿透力极强的唢呐声。
这调子,似乎很早之前就从波斯那边传过来了。做奴隶时,主人家也请了乐师吹奏。但是进了护教军,却发现这是掌兵的号角。
根据音调的起承转合,传达出进攻、收兵等不同的涵义。此刻唢呐的调子很高昂,似要穿透人的耳膜。古义买提立时精神一震,下意识的去摸背后的箭篓。
他身边的将士,也都一样。
也是训练时,这个调子就代表了进攻的涵义。并且为了让他们习以为常,睡觉、吃饭等时辰,也时常吹响这样的号角。若有将士慢了半拍,定然免不了一顿惩戒。
长此以往,他们就本能的做出进攻的姿态。
这番磨砺,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但是那齐整的动作,还是让百姓们大声叫好。
“令行禁止!王师之象啊!”,张钛铭说着,就看了看另一边的户部大狄万李大气。
当前观礼台上,他和李大气、阿尔子米三人,齐齐坐在李承绩的左右两旁。这不只是为了获得最好的检阅视角,更是一种关系上的亲疏远近。
像他和李大气,就得以和李承绩紧邻。而阿尔子密,虽同为大狄万。但是和李承绩,还间隔着他。
由此,体现出总督对三位大狄万的信任高低。
不过当下太吵了,他的话,也很快掩盖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所以李大气目视着前方,并未向他看来。
倒是阿尔子密,冷不丁的瞥了张钛铭一眼,就接着将目光转向台下。
古义买提是看不到观礼台上的变化!只拎着缰绳,纵马向前。这么远离了观礼台,慢慢向朝圣门的方向迈进。
由于所经过的街市,都提前被红巾军封锁。所以路上的行程,是非常畅快的。若不是他们故意压着行速,还可以走得更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