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队正,这里还有个活的。”一个门卒喊道,队正闻讯赶了过去。

    踩踏发生后人都会竭尽全力往高处爬,越是靠近原木这边的人越多,反方向则寥寥无几,那个幸存者就在人少的那边,他的腿断了,正有气无力地呻吟,之前的场面太混乱他还以为至少要死上百人,结果实际上躺在地上的只有四五十人而已,和浩瀚的人海相比这点人只是沧海一粟,然而他们还是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京观”。

    “把他抬进去。”队正面无表情地命令,这个人已经失去了战力,没有必要补刀了。

    千军万马人头攒动的场面很壮观,却很容易失控,严安之在大乱将起时平乱是因为他平时积威所致,换个人就不行了,人丧失理智又身陷一个人潮汹涌、进退不得的场合第一反应就是向前冲,停止和退后简单又困难,即便高喊后退绝大多数人听见了也当没听见,严公界不是谁都能画的。

    服从和盲从只是一字之差,却是截然两种不同的状态,服从是职责所在,是纪律和责任的表现,盲从则是毫无纪律可言,为了能靠近舞台近一点、为了捡便宜,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向前,这种就是盲从,警告也是无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他会认为官差是为了疏散人群而撒谎。

    盲从的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是非不分,敢对绝大多数人说出不同意见的人是少数,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哪怕那个少数人告诉大多数人喝的是毒蘑菇汤人群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喝下去,不知其中厉害关系的娘看到大多数人都喝了不管儿子的哭号给他灌下去,因为蘑菇汤只有那么一点,他要是“等等”再喝的话就没了,有的时候理智的人会被牵连进这种盲从带来的危险中,除非退居山林否则无法站在岸上独善其身,一个人只是人海之中的一滴水,他知道要“停下”和“后退”,可是他说的话根本没人听,直到来到悬崖峭壁边,人组成的洪流奔泻而下,所有人一同坠入深渊。

    看到危险在眼前发生,那种笼罩在人脑海里被激起的混沌才会清明,刀剑无眼,看到有人挥舞武器“不相干”的人第一反应就是退后,比什么口号都有效,就像池塘里丢了一块石头一样,激起的涟漪可以传到很远,最后所有人都后退了,官兵和乱民隔着藁街对峙,他们还在做下一轮进攻的准备。

    作室门看起来太好攻破了,破了之后就可以到禁苑里进行抢劫,当收益高于风险人就会冒险了,长安的房价一直在涨,他是个外地人,多亏北衙禁军的身份才能在城里安家,不用跟逃户一样到处被人抓捕,为了能早日买房他干起了这拿钱卖命的勾当,骁卫的俸禄要比普通禁军高地多,队正知道自己会有遇到事的一天,他只是没想到居然那么快,仓促地让他全无准备。

    男人爱一个女人入骨是他的选择,但恨一个女人入骨往往是女人自己造的孽,队正爱自己的妻子却憎恶着武则天,墩子箭不可能射穿木板,接下来他们又要用什么东西进行防御。

    暴乱就是打砸烧,门外到处都是摧枯拉朽的声音,本来明天要运走的木轨全被点燃了,冲天烈焰将照得北司马门一片通红,它们全变成了祭天时的柴禾。

    柏木耐腐耐久,是制作家具的良材,木材坚实、细致、有香味,比香




第七百二十二章 作室门之变(五十一)
    秦始皇三十五年,嬴政派大将军命蒙恬开筑一条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是为了抗击匈奴、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

    直道和驰道不同,驰道是沿着山势蜿蜒曲折的,而直道则是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一行和尚测量子午线长度时也干过类似的事,固原、兰州、石堡城几乎就在一条直线上,固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有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铺的作用。

    兰州地处固原和石堡城之间,石堡城道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别名铁刃城,是湟水河流域与青海湖地区之间的要地,唐与吐蕃的战争中吐蕃军以此为前哨阵地,屡展出兵,攻扰唐河西、陇右,为李唐心腹之患。开元十七年三月信安王李祎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日夜兼程杀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伤亡甚众,石堡城再落唐军之手,李唐置军振武军留守,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

    兰州地处河西走廊要冲,兰州丢了河西走廊就丢了一大半,开元二年李隆基御驾亲征吐蕃也是因为兰州快丢了,比起天子守国门,李隆基更喜欢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陇山地势险要,东汉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的街亭之战就在陇山中展开,倘若一条直道将固原兰州石堡城连接起来陇山可以成为李唐的运兵道。

    大奔袭作战以奇袭制胜,尤其以兵力错估最容易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平凉是西出长安第一城,第二城就是固原,第三城就是兰州,很多长安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住在边塞。陇州才离长安多远,他们那里驻守的兵就叫边军,四面有险关可守不代表长安是绝对安全的,关中平原就是一块谷底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护城河能挡一挡突厥人,吐蕃人自己会架桥,他们能在拉萨修那么宏伟的布达拉宫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西域战争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消耗战,谁先熬不住谁先输,石堡城不失吐蕃要出兵的话就必须绕路,这就相当于把刀从架在脖子上改成了架在胳膊上,即便丢了也不会立刻要命,大多数武将都喜欢近战,而中原的军队则喜欢用弓弩远战,开元十七年唐蕃之战中萧嵩就派出四千弩手和吐蕃战于祁连城下,自白天战至日暮,斩获首级五千级,吐蕃人根本就连祁连城的边都没摸到,在攻防战中居高临下射击肯定比由下向上射击的射程远,更何况唐军的弩射程本来就比吐蕃人的远,然而弩所需要的张弦时间较长,导致发射速度比弓缓慢,在野战中并不怎么实用,骑在马上要不停颠簸,瞄准可没那么容易,射偏了就白射了,城防战中弩箭就跟下雨一样又疾又密。打到最后吐蕃人直接被打散了,溃军逃进山中,哭喊声在祁连山中回荡。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把别人打崩溃的感觉很爽,然而如果石堡城丢了吐蕃又可以以它为前哨派兵紧逼兰州,进而威胁长安,以长安和陇州现在的兵力和粮食储备,客气地说胜算只有三成,倘若自己的王城丢掉了就轮到唐人哭了,扼住了河西走廊安西都护府鞭长莫及,不想死战的可以跑,只是等打完了仗再回来就是那句老话,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以前的豪宅都会被功臣占了,薛仁贵也住过破窑洞,哥们儿一边种田一边想怎么重头来过吧。

    至刚易折,要想把刀磨得锋利很容易,难的是让它锋利的同时又极具韧性。长征兵没有还期,奖励军官的办法是加官晋级,奖励士兵的办法是还家洗沐五年酬勋五转,平均当官的一年升一级,当兵的一年回家一次,听起来好像很人性,然而真正能活过头一年的兵却并不十分多,死都死了还放什么假,跟吐蕃人打仗他们是不会掩埋尸体的,他们那边实行的是天葬,把战场打扫完之后就会走了,战场失踪就跟战死差不多,这人有的是真的死了,有的则是逃回了中原,他知道怎么作战以及怎么指挥作战,遇上这种人是每个城防军的噩梦,第二次作室门争夺战殿前射生们明显感觉到了乱民发生了变化,他们居然组成了盾阵,这是阻挡来自头上的箭矢最好的办法。

    战场上留下的后遗症除了缺胳膊少腿外精神也会出现异常,炸营除了打架斗殴,大半夜睡迷瞪了忽然爬起来穿衣服,整个帐篷里本来熟睡的人一看他着急的样子也跟着一起爬起来穿衣服,以为是敌人来了,营地里帐篷和帐篷之间的距离不远,稍微有点动静隔壁就能听到,于是乎深更半夜一个营的人全部都起来了,军官随时处于紧绷状态,要是碰上了脑子不清楚的还以为当兵的要哗变,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人和战友,就跟得了癔症一样杀来杀去,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人不会平白无故杀人,不论是情杀、仇杀总必须要有个动手的原因,判官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杀人嫌疑的时候首先要判别这个人是否有杀人动机,如果有动机即便有不在场证明也可能买凶杀人,同样如果没有动机即便有凶器一样不会闹事,菜刀人人家里都有,绝大多数人只会拿它去切菜,不会想到用它去砍人,从和平走向战场,在修罗场滚了一圈的人又重新回到内地首先面对的就是别让自己想不开。

    他们杀过人,也知道怎么杀死自己,在军队里越优秀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越难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停止番上也是在保护内地从未见识过真正战争的普通平民,理解死亡和制造杀戮是两个概念,只有杀了别人自己才能活下来,只有在杀人的时候他才会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战争从来都没有浪漫过,尤其是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的时候,那种迷茫和愧疚感能将人逼疯的。

    高昌之战是唐军为了收复失地,可是侯君集因为军纪管束不严,唐军在城破后干的事他们自己重新恢复正常后也觉得恐怖,精神崩溃无药可医,只能自己慢慢调整,遭受诸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突发天灾的人在很长时间里稍微有个风吹草动都会如惊弓之鸟,战场后遗症则会伴随终身,这个时候一块正义的遮羞布就能让人觉得好受多了,唐初时期的府兵其实就是义征兵,自带钱粮、不用官物、是自愿参加的,李世民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那些兵就是义征军,他们是为了报仇去的,即便日后想起在战场上杀过人也不会觉得愧疚。

    自古以来都有逃兵,开元之前都是用的严刑峻法,逃亡十五天以上就是死刑,开元之后因为兵源不足对逃亡的人也宽和了许多,允许其自首,义征军逃亡无论罪行轻重皆赦无罪,开元七年另外设籍册,逃兵没籍为奴后有的人会成为王公的部曲,有的则会留在陇州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不是所有人的心都足够强壮到能在修罗场上不停作战,再继续逼着他们上前线不仅他们会疯还会牵连无辜的人,虽然吃一半的空饷但编制却是满的,剩下的一半是逃兵组成的官奴婢,每次大赦就会放良一部分人,朝廷用优渥的俸禄吸引人继续留在军队,但绝大多数人在熬



第七百二十三章 作室门之变(五十二)
    正常人看到兵荒马乱了第一反应是逃跑,明光殿里却有个女人在厮杀声中翩然起舞。

    水袖舞以舞姿婉转、飘逸见长,舞动时袖子就像水中的涟漪,对于殿外的喊杀声她听而不闻,即便周围没有任何人为她伴奏她依旧自得其乐。

    大乱起时席地而坐的客人们丢下满地的杯盘,酒水漫得到处都是,昔日汉武帝修明光殿时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金陛玉阶、香椿大梓,到了李唐又细心装饰了一翻,明珠为帘、兰膏做烛、曾经放置皇帝御座的高台被一圈白玉栏给勾了起来,高台后摆放了一件十八枝连枝灯,其形状如一颗繁茂的大树,枝头错落饰有许多雀鸟,它们形态各异,或展翅欲飞或自理羽毛,藻井上挂着一盏八枝游龙衔玉吊灯,它明显已经有些年头了,龙身上的鎏金不在,而且还是汉代的龙型,显得古拙厚重,有风吹过烛火摇曳,鳞甲溢彩,绚丽火光使满室生辉,如同列星盈室,极尽华丽。

    不是所有疯子都是蓬头垢面,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也有表面看来很迷人伪装技能高超的疯子,不疯魔不成活,优伶最擅长演戏,为了那一瞥风华绝代她浑然忘我,这种人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会毁了别人的人生,她活在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身上的锦绣彩衣变换着五彩霞光,头上戴着一顶金冠,冠上的宝石闪着流火一样的光,衬着她亮如星子的眼睛让人目眩神迷。

    女人得了癔症藏得比男人深,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疯了,涌进明光殿的乱民被她吓得不知所措,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一个身着皮甲、披头散发、满脸胡子的男子,他的形象倒是和真正的疯子如出一辙,只是和普通神智不清的疯子比他的眼睛不是混沌的,反而如同火炬一般明亮,并且容貌英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粗犷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在倾城之乱中还这么魔怔,也不知道到底谁他妈更疯,明光殿修在土山上,这个地方地势高又平坦宽阔,很适合扎虎帐,只是现在那位皮甲汉子还有多少心思在战事上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种人天生就是捕猎者,当他想睡一个女人的时候不是因为她的家境、不是因为她的才华、不是因为她的财产,更不是因为她有大城市的户籍,他想睡的是一个剥离了所有社会背景和一切理性分析、能引起他的女人,他会静静的等候、窥探、蓄力,就像藏在草丛里的老虎,不到发动攻击的那一刻猎物根本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当他发起攻击时所有的抵抗都是无力的,以力破巧、化繁为简,将目标收入他的后宫。

    李家人生儿子女儿都是二十几个地生,被他们骂成好色荒淫的杨广才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萧皇后生的。成了帝王的女人就免不了这一关,要和别的女人共享一个丈夫,按周朝礼法要有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御妻,西汉前期因为崇尚黄老,这一套被废除了,妃嫔分成了十四个等级,不过刘邦从各个地方收缴来的女人塞满了后宫,新莽时又恢复周制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制度,士大夫们说王莽”好色“就是这么来的。

    汉武帝刘彻有庞大的后宫,可是他的儿女也不多,西汉时期的女人宫粉里都含有铅,为了美把自己变成了盐碱地,不论男人怎么撒种子都不可能有收成的,和王莽比起来汉武帝的后宫绝对算庞大了,他留给世人的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风流映象,未央宫都住不下了还要另外修一个桂宫,要比好色武帝可比王莽”好色“多了。

    仅以儿女数量估算杨广是否荒淫也是有欠依据的,但是萧皇后死了也要给炀帝陪葬,炀帝可不是住在乾陵那种大冢里,跟他睡一块很容易被盗墓贼挖出来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她比炀帝大两岁,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时她五十一岁了,哪怕她真的美如天仙到了这把岁数再想用美人计也有点吃力,不过传国玺在她的手上,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于是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代替,一直到李靖把东突厥灭国,将萧皇后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后才对外宣称”传国玺“在自己的手上。

    楚国人很好骗,楚怀王就被骗得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刘邦也是楚国人,他一开始不喜欢“汉”这个名字,汉中那个地方虽然是天府之国,有肉又有粮,问题是那地方人文落后啊,哪有人才聚集的关中精彩,后来萧何拍马屁,《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汉就是天上星河,以汉配天,此美名也,刘家人在宫阙间修复道还不是为了体验那种“飞一样的感觉”,循规蹈矩的秦国人是永远无法理解楚国人的浪漫情怀的,儒家将国君塑造成圣人,这跟楚国重国轻君又不一样了,王翦坑了楚国人一次,巨鹿之战后楚国人就速战速决不跟秦国人耗了,善于反思痛改前非也是楚国蛮夷的优点,莽夫虽然头脑简单,遇事只会动武,但同样的把戏再玩一次他们是不会上当的,吃一堑长一智,然而要是头一次遇上骗局的话楚国人还是很容易上当,子婴说他给刘邦的是真的传国玺就是真的传国玺了找块萝卜也能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文,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有汉献帝这个杀器,吴和蜀国就宣称自己有真的传国玺,五胡乱华时期更是天下诸侯人人都说自己有传国玺,天子有印六方,再加上秦玺一共七方,每逢改朝换代都会停用前朝不祥亡国之玺,只有秦玺世代流传,杨家人将帝位”禅让“给李家人的时候可没将传国玺给李家人,杨花落,李花开,花落花开轮转来,桃李子,得天下,人间风波似大海,杨家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长得很俊美,李瑛长得也很俊,但是他是长得像娘,而杨家人的俊美是传承自父亲的,那位穿着皮甲的落魄男子很明显与杨慎矜有血缘关系,杨广的三个儿子,小儿子杨杲十二岁就死于江都兵变,长子杨昭生有侑、侗、倓三子,都在十五岁左右死亡,次子齐王杨暕长相俊美,浓眉大眼,生有遗腹子杨政道,杨政道又生杨崇礼,杨崇礼又生杨慎矜、杨慎名、杨慎余,纯血汉人都是小眼睛单眼皮,大眼睛的多少都有点胡人血统,长了双眼皮、须发浓密的必然有白种人混血,杨坚挂着弘农杨氏隋房的头衔其实就跟李家认李耳当祖宗是一样的,他们也是拓跋鲜卑人,想淡化身上的胡血,鲜卑人就曾经跟白人混血过,在西域很少能看到纯血汉人,大多数人都是双眼皮。杨广的后人除了杨政道这一支以外理论上是绝户了,奈何谁家都有个不孝浪荡子,齐王杨暕就是那种声色犬马的富贵娇儿,杨丽华跟馆陶公主一样喜欢往杨广的后宫塞女人,萧皇后敢怒不敢言,那个败家儿子帮他娘的办法就是把杨丽华送给他阿耶的女人纳入自己的府里,混蛋儿子气得杨广七窍生烟。他明目张胆地好色,只要谁家有美女就会被他的爪牙抓回来,在府上恣意淫乐后玩腻了就抛弃,杨暕之妃韦氏早亡,他就跟韦氏的姐姐偷情了,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当时隋炀帝幼子赵王杨杲年龄还小,杨暕那么好色也没生出个儿子,好不容易来了个女儿就招来看相的人让他遍视后庭看谁还能给他杨家添丁,看相的人指着元氏妇说:“这个生子妇要做皇后,王爷您富贵不可言。”当时隋炀帝未立太子,杨暕自己认为按照次序当立。又因为杨昭有三个儿子,杨暕心中常不安定,暗中行使邪道,做了很多厌胜之类的诅咒之事,事败后隋炀帝大怒,杀了乔令则等数人,赐死元氏妇,杨暕的府僚都被放逐到边远地方,



第七百二十四章 作室门之变(五十三)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都是一种奇妙的巧合,同时也是一种必然,先天二年骊山阅兵,因军容不整知礼使唐绍被斩了。临行前一天他告诉自己的妻子一个故事,他记得自己上辈子是个女人,她十六岁嫁给了灞陵王家的儿子,丈夫倒是理解关爱,可婆婆对她及其严厉,一年冬至婆婆让她准备好饭食,而且让她熬夜缝制好罗裙准备明日招待客人时穿。她一直忙到很晚,忽然有条狗闯了进来将灯台打翻,罗裙上到处都是油污,她又恨又怕,大声呵斥那条狗,它很快就跑到了门口,但是因为门被反锁了砲不出去就躲在了床的下面,她重新点上蜡烛清洗罗裙上的油污,可是不论她怎么弄都弄不干净,她一气之下抬起了床,用剪刀去刺那条狗,第一下刺中了狗的脖子,剪刀的一股也因此断了,她继续用剩下的那一股狠命刺,一直刺到那条狗死为止,心中的恨才稍微疏解,第二天她带着那条脏裙子跟婆婆说明原委,婆婆不信,不停地责骂她,恰巧这时丈夫从外面回来了,他将死狗从床底拖了出来,婆婆才相信她说的话。

    她十九岁那年就死了,死后就转生下了他现在这身体,那条狗后来转世成了唐绍的好友李邈,明天骊山阅兵仪式上他就会杀了唐绍,他让妻子提前准备后事,不要慌张也不用惧怕,这是因果循环而已,事实也跟他说的一样,执行斩刑的就是李邈,第一刀砍下去刀折断了,换了一把刀才要了唐绍的命,而气糊涂的李隆基这时也恢复理智想收回成命,可惜为时已晚,玉昆金友人鬼殊途,一场悲剧由他亲手酿成。
1...233234235236237...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