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是无数男人心中魂牵梦萦的神女,一个自以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文人却并不讨人喜欢,走在红尘中有些俗礼是必须遵守的,唐律之中有赎刑,是指允许犯罪者以金钱或财物来折抵原定刑罚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创设于夏朝,东汉时成为定制,至唐朝趋于完备,它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欲利之心犯罪,越是想图财的罚得越狠,再有就是可以减轻国家因为连年征战造成的困乏,只是这样一来法律也就失去了公正,我把你老婆孩子撞死了,算是过失杀人,赔你点钱此事就算私了,不要再闹了行不这世道究竟是他妈的人命大如天还是人命贱如草张俭把候览全家杀了,他要是对候览说我赔你钱姓候的肯干吗有些事不是钱能解决的,赎刑造成了贫富异刑,同样的罪过富者得生,穷者独死,而且难以预防案犯再次犯罪,千万对一个普通人家来说是个大数字,可是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伤筋动骨,法律存在的意义是重义轻利,原本是用来主持正义的,赎刑则是完全掉转过来了,下次他继续喝醉了纵马长安,撞死老百姓继续拿钱摆平。

    赎刑是维护特权阶级的利益,强奸不属于免赎的范围,但是只要被害人改口说是通奸就可以用赎刑抵罪,衙内对付横的不行,叫上兄弟威胁人却还是会的,江湖是一滩烂泥,一脚踩上去就不可能抽出一只干净的鞋子,会为了钱杀人的不会是什么好鸟,李白能写出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这种诗本身就有问题,他初来长安的时候因为斗鸡跟别人发生冲突,对方叫来了山河会的老大,足足一万人将他给围住,后来是金吾将军杨崇庆给救了,此事结束后李白赶紧离开长安回了家,在家里修整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才又敢出来游历。西北、巴蜀地区山多匪多,杀了人往河沟里一扔就没人知道了,他再次回到长安的时候身边就有了门子,排行第十七位的武谔是著名杀手,一个杀手有名实在滑稽,问题是除了李白谁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贵公子想买凶杀人可以找李白,他就是个死亡掮客,官府想找李白的麻烦也不行,因为有权贵保着他,不论背后如何劣迹斑斑,官员表面上看起来永远是干净的,从春秋开始刺客和剑客就一直在为士大夫服务,他们往往都是如同荆轲一般的屠狗辈,身份低微、无牵无挂,茫茫人海之中他们看起来平平无奇,帷帽是女人戴的,多实用的白纱,幂篱是男人戴的,多用藤席做成笠帽,再刷以桐油可以在下雨天遮雨,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障蔽面部和全身,这种打扮的男人很常见,脸都看不到的人官府画影图形了怎么抓,被人灭门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杜并是个十三岁的娃,所以只想出在宴会上刺杀,如果是个成年男子就会换一个办法,蒙汗药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罗花,在寺庙里面都有种植,晒干了研磨成粉倒在酒里,等宾客都睡着了之后挨个问候,一人杀百人不是很难。

    跟那些长安浪荡子混,李白也不是那么白了,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的门下被称为相思门子,生意接还是不接看李白怎么选,为了自己的仕途给混蛋擦屁股还是任其自生自灭全看这位门主立场如何。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醉死在李白怀里的女人多不胜数,美酒,美色,美景组成了李白的一生,他是无数人崇拜的偶像,其中也包括杜甫,过那么纸醉金迷的生活需要钱,顶层的官员不论夫妻关系怎么破裂表面上他们还是会很恩爱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离婚会影响官声,一个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的官员怎么可能处理好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地区的事物,父母会关照他们低调,不要耀武扬威,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刚进入那个圈子里交流初期衙内还能保持该有的礼节,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因为大家都随意惯了,普通人是找好学校上课,这些人是找好老师上门,没有自控能力的




第七百三十九章 作室门之变(六十八)
    “子美……子……子美!!”

    杜甫正在指挥人凿墙呢,忽然听到有人叫他,他回身一看,正是自己的“赌友”兼旅友苏源明。

    参加完洛阳进士考试之后杜甫就去兖州了,本来在齐赵平原游历,过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谁能想到遇上蝗灾。

    虽然开元四年皇帝领头吃了蝗虫,然而对于蝗虫大多数人还是将它当成天虫来敬畏,尤其是那些蝗虫大如雀鸟,实在没有多少人敢吃。那种恐慌是和平时期完全感受不到的,与其说是他完全是为了回来再次科举,不如说是因为他害怕了。

    “弱夫,你怎么来了”杜甫问。

    听说白衣长发会的人来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书上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汉长安里还有不少百姓,杜甫估摸着可能没人来管他们,于是就从赌坊那边过来了,他本来以为苏源明已经出城了,没想到他居然也倒了回来。

    “你们在干什么!”苏源明看到那些拿着锄头刨城墙的百姓睁大了眼睛大吼。

    “我们要凿墙入禁苑避难。”杜甫挡住了他“弱夫你来所为何干”

    “你们……,哎。”苏源明气得跺脚“住手!都住手!你们还要不要命了!”

    没人听他的,住手了才没命了。

    天地形胜,城以盛民,而文明兴焉。每座城市在规划之时就做了风水布局,引水入局是风水大忌,在墙上凿能过人的洞能引发重大伤亡。

    黄帝内经有云,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一个城市跟人一样是有自己的气和形的,正气为阳,万物之生为阳,万物之死也为阳,活人住的阳宅里面需要阳气,挖洞就是卸掉城里的阳气,致使卫气无以为继,易使邪气侵体。如果一个人得了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忍,自己扛不住了才去找郎中,至于那个病传不传染人他是不知道的,相比起自己一个人在烂窑洞里等死,即便明知道自己得了天花,他一样要抱着别人一起死,黄泉路上有人作伴才不孤独。

    和上亿人死相比,损失掉一个城市里十几万人是“必要的牺牲”,然而要是被舍弃的十几万人里有自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隔离的第一步就是树立城墙,倘若城外发生瘟疫城内没有,唐长安的人会紧闭城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如果是城内发生了瘟疫,城外的人就会阻止城里的人出去,至于瘟疫会在哪里爆发全看运气,城市的风水局破了运气就不会那么好了,习惯了顺遂的人很难适应那种“倒霉”,通常会先找过去认识的人想办法帮助自己逃出困境,一直很倒霉的人则会先把粮食、药品这些资源囤积好了再说,等那些四处联系“熟人”最终无果的人想起来要占这些资源的时候已经没有了。

    关键时刻能救自己的才是朋友,不是朋友的人认识地再多都没用,跟他们闲磨牙根本就是浪费生命。

    杜甫可以不管自己的仕途,却不敢不把运气不当回事,他仕途不顺屡次三番遭挫心情郁闷了就赌钱,有输有赢,比起输还是赢的感觉好一些。

    他可以不喝酒、不、不吃阿芙蓉,却很难戒赌,牌桌上赌钱有输到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但王侯将相的命不是他妈的一样赌出来的么,荆轲刺杀秦始皇就是在赌天命,荆轲成了就不该赢政统一天下,荆轲不成就是成王败寇,自己拿命来抵罪,只图一时爽什么后果都没想,这种人就是亡命徒,他们爆发起来是不计后果的,所谓的猛将基本上就是亡命徒,苏定方就敢带着五百人冲向四万突厥骑兵,让狡猾的突厥人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汉人又在使诈,自己倘若贪心去追就会中埋伏,结果就出现了五百人撵着八十倍自己的突厥人跑的奇观。

    就在杜甫犹豫的时候城墙被打通了,他们快速得扩大城门洞,苏源明来晚了。

    人心齐了别说是泰山,喜马拉雅山一样可以移走,堵住清明门的是这些百姓,刨开的也是他们,杜甫叹了口气,公鸡要下蛋,谁能拦得住,天意如此“你的马呢”

    “大乱一起马厩里的马都被人偷走了,我是跑过来的。”苏源明见此情景也知道事不可为,叹了口气“你要不要跟我回武功”

    “你跑那么远来就是为了邀我到你家做客”

    “那你准备回杜陵吗”

    杜甫笑了起来“弱夫,你邀请我到你家做客是假,想到我家避难才是真的吧。”

    被杜甫拆穿了自己的小九九苏源明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坦然地点了点头“你也知道我家的状况,他们容不下我这个吃闲饭的。”

    苏源明是京兆武功人,跟救了杜审言一命的苏颋是一个堂口的,杜甫是幼年丧父,苏源明是父母双亡。一个大家族本来不缺他一口饭吃,但是苏源明却是古文运动的支持者。

    古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都盛行骈文,隋朝之后文章更是注重浮丽,不实用、无风骨、词藻华而不实,古文则是提倡先秦和汉朝时期的散文格式,反应现实生活,张说和苏颋号燕许大手笔,他们主张矫正那种“崇雅黜浮”的宫体诗。

    宫体诗的代表人物有陈后主、隋炀帝和唐太宗李世民,前面两个还好说,开国皇帝写的诗也反,简直是开玩笑,那个时候苏颋已经是中书舍人,还跟张说一起总领文坛,京兆苏家总堂不好说什么,可是苏源明这种白身的娃娃却在信口雌黄,他被逐出家门“思过”,免得他引火烧身祸及家人。

    杜甫也是古文派的,他不仅继承了汉魏乐府,还自创了新乐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就是新乐府诗,文人投身仕途要么科举,要么就是拜入幕府之中,高适在游历燕赵地区的时候曾试图拜入信安王和张守珪的门下,最后不得其门,只好重新回到洛阳考科举。

    考科举中举的人少,落地的人多,高适和杜甫就在酒肆之中相逢,对乐府诗进行了品评,他们的谈话引来了苏源明,一个循规蹈矩的娃就被他们两个坏人引入歧路。

    骈文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是其中翘楚,古文运动就是打击这种淫奢的文风。

    恶俗的文学往往给人高雅的假象,普通民众是很难区别其中差异的。倘若女子穿着暴露,男子看到了起邪心,但是她穿的衣服花纹看起来很雅致,闺房里穿的衣服穿到外面来,老公心情绝对很复杂,他又不想“请客”,然而他管不住自己的老婆,古文运动就像是那个管不住自己老婆的男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骈文追求的那种美是空洞的,为了好看而好看,礼制、道义全然不顾。

    女子说,她穿什么是她的自由,有一种泼妇就是得理不饶人,完全不给别人说理的余地,希望别人认同自己那一套,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就接受不了,把耳朵捂着说我不听,她是对的,必须听她的,男人息事宁人说,好我错了,她还要问错哪儿了

    既然她穿什么是她的自由,那男子对她起色心也是他的自由,谁叫她先不讲公序良俗的。

    自由不是横行霸道的理由,自己是个女流氓就不要打着男女平等的旗号,流氓才不穿衣服露出身上的纹身到处耀武扬威,一个讲道德、礼制的君子怎么跟豁出去为了美无所不用其极的女流氓交手,她干扰到公共秩序了,并且为此洋洋得意,很多男人都在看她,这就是古文运动和骈文之争的形态,面对恶俗文化古典文化束手无策,只能看着它跟毒瘤一样越长越大。

    安定馆的黑帮一直喊让女人和孩子先走,然而香室街上等着逃跑的普通百姓却没有这种自觉,身强力壮的男人护着自己的家人将年老体弱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寄到了后面,其他人看着他们挤也跟着挤,场面一下子就开始混乱了。

    面对这种情况杜甫和苏源明都没有办法,他们只是两个普通人,没练过狮子吼,里正也抱着自己的孙子等着通过,根本没人来主持秩序。

    在力量上女人存在先天劣势,如果男人和女人公平竞争生存权的话女性很容易被淘汰。

    面对生死问题时没人给柔弱的女子让路,女人需要给那些同样怕死的男人一个合理的理由,凭什么他必须让

    想不出来就只能等死,那些暴民随时可能出现,平等就是互相不谦让公平竞争,男人没有使用武力,他只是将女人挤到后面去了,女子要是能挤得动也可以走到前面。

    安拉的使者说,只有两种人值得羡慕,一种人安拉赐给他财富,他为证明真理而使用,一种人安拉赐给他知识,他以此明辨是非,并教诲他人。

    人既然被赐予了谦卑的品德,就不应当无视它,基督教认为骄傲是一种原罪,信仰不是总是正确的,可是它在灾难降临时能给人带



第七百四十章 作室门之变(六十九)
    在章怀太子的墓里有一副壁画,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者,中国官员气度沉稳、雍容自若、白裙曳地、身着阔袖红袍,三位异域使者拱手躬身、毕恭毕敬,其中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神态焦虑,露出谦卑和胆怯之色,这个人就是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

    查士丁尼瘟疫之后七十年,天灾再一次降临拜占庭帝国,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民主会影响反应的速度,太多人不同的意见会造成意见分歧,如果让元老们争出结果的话波斯人可能已经攻占君士坦丁堡了,一个英明果决的皇帝能省去争吵不休的时间,希拉克略在收复了被波斯侵占的领土后曾经策划过痛过丝绸之路北道向中国派遣使者,然而那个时候地处中亚的阿拉伯人已经控制了整条丝路,一直到希拉克略死后两年使者才经过阿拉伯人的重重封锁来到长安,与大唐帝国建立外交往来,使者请求与中国人一起对付大食人,但唐帝国拒绝了,五十年之后,换成中国人接连丧失土地,最终退出中亚,结束了扩张的过程,由于造纸术的兴盛,已经有不少有钱人开始用纸擦屁股了,真正的书法家却需要在柿子叶甚至黄土上练字,文明不如自己的屁股,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所处的位置局限了自己的视野,从那个时候开始唐人就从主动了解世界变成被动接受。

    在来华商人的笔下,有些地方死了人,要停棺到第二年忌日才可以安葬,人们把死者装入棺材之中,在尸体上堆生石灰,将使体内的水分吸收,以此保存一年,如果是皇帝则尸体要放入沉香液和樟脑里,这些死者的棺材一般放在家中,也有放在寺庙里面,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男子患有肾结石是常见病症,要小便的时候都是站着,从王侯到百姓都是如此,患有肾结石的男子小便一次要很长的时间,他们认为凡膀胱疼痛或撒尿时引起的胀痛是因为坐着小便引起的,因此只有站着小便才能将小便排光。

    为啥男子要坐着撒尿呢因为娘是这么教的,很多国家的贵族都是如此,有男女大防在女人也不会去观察一个男人怎么小便,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方式造成了教养孩子由女子负责,站着小便尿会溅在裤子上,坐着尿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家里干净整洁,他自己整洁干净,于是跟妹妹一样蹲着或者坐着小便的儿子就产生了。

    富贵人家的儿子一般是要到进入社会之后才会开始学着跟其他成年男子一样站着撒尿,中年人换了结石撒一次尿要“哎哟,哎哟”疼半天才撒出一泡血尿,尿血啊,看起来就渗得慌,体质虚寒的人多喝热水是对身体有益的,贵族和有钱人都时兴喝热水,那是宫廷养生的办法,光喝白水又觉得淡而无味,于是茶叶和茶道就开始快速普及了。

    樵夫也是要吃饭的,因为山里有狼出没一般都是由年轻男子担当,大家成群结队一起采樵,但是朝廷三天两头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禁樵令,春夏不得伐木、五岳名山不能伐木、道坛郊祀不得伐木、仙山福地不能伐木,东禁过来西禁过去,樵薪的价格就上去了,穷人家买不起就没法喝热水,自然各种各样的流行病就出现了。

    山北有朽木,山南有枯枝,好地方采樵的人就多,不想淌混水的樵夫往人迹罕至的地方走,邪门事就遇的多了,小说家和诗人很喜欢跟樵夫聊天寻找写作灵感,和尚道士趁此机会借樵夫的嘴来说各种各样的神奇故事,以便于给自己传教。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米的前面,农夫可以种田采樵却必须上山,爬山下山多费劲呐,一般的墓穴都会种树,懒汉就去砍了人家豪门大户坟头的松柏枝桠,点燃了鬼薪就把别人家的祖宗招到自己家了,这位官爷的魂就是每家每户的灶王爷,长期霸占别人的祖宗保佑自己是不道德的,因此每年都要送灶神。

    鬼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的,要是他回了自己的坟头发现儿孙给的贡品不如贫寒人家他还会回去,他跟保家仙一样能降福免灾,一般是寄身在灶神像里,至于招不招来灶王爷全看自己的运气,没招来就算给再多供奉也是白搭,接灶神和送灶神只是个过场。

    儒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信鬼神之说的读书人很多,信的人也有很多,儒学修史实行盖棺定论,除了明王道之外还要为当朝的统治者服务,他们在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记载和注释中往往就不那么客观,对于一些特定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失公允。

    武王伐纣本质是武王偷袭了帝辛,祖龙秦始皇尊为千古一帝却被诟病为暴君,极力推崇三皇五帝的禅让制其实就是血淋淋的争权夺利,野史记载的与儒学正史有很大的出入。儒学修史不修本朝历史,司马迁就曾经修本朝史,结果冒犯汉武帝被处腐刑,所以司马迁之后很少有人史学家修本朝历史了。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虽然儒学修史不修本朝历史,但是却挡不住其他好事的读书人修史,正史之中对于真相细节往往是一笔带过,野史里面却写了详尽过程。然而皇帝能管住自己的学者却管不住外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最伟大的王朝不是秦汉,也不是大唐帝国,而是充满了暴政的隋朝,尤其是隋文帝被他们恭维成了秦始皇之后第二个千古一帝,那时正好是武川军阀当政,隋末时一场稍微大一些的战役双方的兵力都会上十万人,那是欧罗巴人根本没法想象的,之所以会积弱成如此不过是因为忘了孙子兵法里一句人人都知却没人当回事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41242243244245...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