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女人坚持出去赚钱就等于一个人在忙着规划未来,另一个人却在琢磨着分手,一方穷得什么都没有,偏偏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已有的生活状况,男的女的都有,把性别换过来,出嫁的女儿换成入赘女婿一样试用,所以皇帝的女婿没人想当,挨欺负了申冤的地方都没有,再大的脾气都只能忍着。穷的田舍汉结不了婚,嫁进豪门的女人为了一个月轮上自己一次两次的雨露而费尽心机怀孕,豪门再怎么能生也就二三十个孩子,要是按照一夫一妻制人口可以翻至少一倍,这些嘴里说着要施仁政的君子实际上却阻碍了国家人口发展的策略,不论是谁当国君或者皇帝,只要人口下降并且新生儿减少就证明这个国家在实施与仁政相反的暴政,要么是因为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要么是因为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流亡,借口很容易找,但是结果就是如此,隋末只要有粮食就能扯起来一支几千到数万的军队,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刘武周遇上的那个没有听说皇帝命令不敢开仓放粮的官不止一个,义仓无义,百姓饿得人相食,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广发动民力不分节气,做什么事情都要一步到位,老百姓一年四季围着他转,自己的生活完全打乱了。到了李唐这里房子和田产就成了新的暴政,田舍汉守着一年的收入,希望自己的家能过得好点,文子上仁篇有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老百姓就想过简单的生活,耕读之家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这些穿着华丽的达官贵人和伴游女子却耻笑种地的,不知道这年月做什么生意容易发财,非要人家舍弃农耕进城做手工,至少不用顶着烈日干活,都不种地了大家喝西北风去有些人虽然不会说何不食肉糜这种话,却还是会问“粮食难到不是从粮仓里来的”这种话来,你过得利欲熏心就不要打扰别人的安宁,好好在城里过自己富贵的生活,又想看淳朴民风又高高在上地教化人,富不过三代的人有什么资格教人做人。
父子二人经过一片连栋豪宅,儿子不屑地说“住在里面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的说“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没有钱。”这么教儿子的父亲以后老了就不要后悔儿子不给自己付汤药费、不给自己饭吃,口袋里有钱才是正道。
崇尚“人定胜天”的人,靠压榨生命、极限奋斗而非工具革新、技术发明、提高效率等来解决问题,这些崇尚“狼性文化”的精英,不懂普通人的生活,也不尊重他人生活方式,嬴政修阿房宫的时候调拨了三百万人,以秦国的管理制度,这个数字肯定是精密推算过的,不像杨广一样发兵一次就是百万,然而大家完成统一之后不是想继续绷紧了弦对外扩张,继续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他们只不过想要安生的日子罢了。
为了钱当贪官污吏的人,学问没有钱重要,考完了科举就把书本给丢了,进士团的游手闲汉把各种各样的吃喝玩乐安排妥当,只等着老爷上任之后补上。
不论是你贪污受贿也好,给他们开方便之门当保护伞也好,总之是黑的和白的勾结起来了,满朝文武只要狎过妓的要是都被论处的话恐怕九成以上的人都要被牵连,张九龄年轻的时候当进士都难逃干系,包括皇帝自己都养了妓女监视朝廷命官,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家看到某些人在名利场活得那么累不想进入其中,阁下就不要劝自给自足之人去过“好日子”了,不一样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守贫就是消极颓废的阁下治理的这片大好河山,是不是十室九空,村里只有老人孩子和妇女,并且邪教横行
在城市的繁荣掩盖
第八百零五章 礼不可废
中国人这一辈子要学两次走路,第一次学走路是周岁左右自然走路,第二次走路是入学年龄按照周礼规范的走路礼仪。
穿着汉服出门,永远免不了上下楼梯,过长的衣服裙摆会拖到地上,这个时候就需要侍女来帮忙拉着裙摆,然后娘子才能优雅顺畅地下楼。胡服就没有这方面的苦恼了,直接迈着大步走都没问题,只是这样一来就免不得显得粗鲁,行得正坐得端也是春秋时期某些国家官员的考核标准,鲁国就是其中之一,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人还在父子共妻,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都被称为蛮夷,楚国人很干脆,拍着胸脯说我蛮夷也!秦国人耻辱感十足,因此奋发图强,举国上下变法决心十足,由此一跃成为第一强国。
如果女人要复兴汉服,要复兴到哪个程度如果是只是为了穿一穿过瘾还是算了,汉服很费布料工序复杂,有那个闲钱和时间不如做两套锁子甲,而且不懂走路的姿势提着裙摆登楼的样子看起来很辣眼睛,不要说孔子了,随便一个人看了都觉得粗鲁,登梯姿势是从西阶上迈左脚,从东阶上迈右脚,每登一步台阶都要稍微等一下,两条腿在一个台阶上之后再重复之前那样西边的迈左腿,东边的迈右腿,周礼讲究缓步徐行,是朝仪的一部分,那种迈开步子一步一个台阶的走路姿势是不合礼数的,以这种姿势爬楼梯,含元殿前那看起来威风,实际上差点累死老臣的台阶就非常不人性化了。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登堂之后还要接武,也就是说后一步要踩在前一步一半的位置,如果手里拿着诸如笏一样贵重的东西可以不趋,没有就要趋,曹操混了一辈子才混了个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命妇头上要戴着首饰,行揖礼的时候不方便,在正式场合就不能用简化版的肃拜来意思意思了,礼仪是练出来的,上台阶是抬腿,下台阶就要提着衣襟,跟上台阶一样西边台阶迈左腿,东边台阶迈右腿,下一步之后等两条腿在一个台阶上继续迈腿,这个时候眼睛不能时刻盯着脚面,古墓派的女子之所以要对裙摆长度和袖子宽度都进行规范就是因为这个,太长太宽不方便行动,容易被绊倒,仙女派的没有这方面的苦恼,怎么方便怎么来,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复兴也是周礼复兴,礼教束缚冲出来了再回去就很难做到了,没要求女人三从四德,这基本的走路仪态还是要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走路淑女的女子优秀的男子才多看两眼,不读书不知礼,要不然为啥有的女人要缠脚让自己走路姿态优雅呢,在家里练的时候还要顶个盘子,走路不稳盘子掉地上了要接着练,一直练到不摔碎盘子为止。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礼制分为先秦、后汉两个时期,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绝大多数典籍在那个时候已经绝迹了,后来到了汉朝又从民间收集了不少,这个时候已经不完整了,大凡是入进退都是要行步安详,不可跳走,只有长者召唤可以急行,贵人行走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脚轻,小人走路如火炎上,身轻而脚重,路分为道、路、途、行、径、街、衢等,道为先秦时期供马车行走的大路,径是人行走的小路,先秦时期规定男子走径的右边,妇人走左边,车走道,这种走路规矩影响到婚仪,女子要走在母亲的左边,男女异路在汉魏时期曾经强制推广,到了新莽时还强制执行,不按照规矩办的要挨象刑,后来五胡乱华,男女异路的事就没人提了,不过出城靠右的规矩必须守,女人家走在外面抛头露面是很不好的行为,常常有登徒子拦路调戏,这也是为啥王莽一定要推行男女异行的原因,最基础的行走礼仪就是这样了,越往上走礼仪更多,贵族都是要讲礼仪的嘛。这种文化过去只有上层人士可以接触,现在所有中国人都可以效仿了,一个没有优雅举止的女人能叫做淑女吗至于男子就是另一个标准了,因为尚武精神要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这是“君子”的表面标准,如今的李唐人这些都几乎要消失了,那些拼命把女儿往贵族家里塞的父母也是让女儿练过的,就怕那种连礼仪都不学就想往豪门嫁的女人,贵族运动是文化和历史的再现,有的人即便穿着布衣荆钗也给人一种尚俭的感觉,有的人即便穿着金光闪闪仍然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这就是某些人心心念念的贵族气质了,贵族气质本来就是一种复古的时尚,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突厥、阿拉伯、欧罗巴也有贵族,欧罗巴贵族三个指头抓饭吃就算餐桌礼仪了,哪个要跟他们学
即便是崇尚逍遥自在的道门也有自己的规矩,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必须在观里苦行培养行行才能拜冠巾为师,名门正派都是这样的,那个给王守善带路的小道童心性还不够,九尾妖狐大战狼神的场面百年难得一见,他当然想去看大场面了,修道是很枯燥的,要长年累月地重复一个过程,结果师尊却不允许他去,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觉得心情不好了。
高道、高真、高士、大德是入世修行的道士,想拜东都大德张探玄为师的人多的是,隐居修炼的道士称为大隐或高隐,多赠以先生、真人、天师的尊号,张道陵在创立道教之时就被称为天师,其子孙后代世袭张天师的称号,道教徒尊为宗师或大师。就跟孔子的后人不一定都是圣人一样,张天师也是有水的,想求仙问道到深山老林里去找,终南山就有不少隐士,道门的门派不同,陈鹏那个崆峒派的称呼蜀山来的李道长为师妹是道门的规矩,搞不清楚辈份看年纪,年纪大的就叫师兄,年纪小的就叫师弟,道士不拘礼还是有三个礼仪,道友和道友之间、道友与信徒之间行抱拳礼,左手包住右手,第二种是作揖礼,和儒家的作揖不一样,道家的作揖礼是先抱拳,弯下腰,然后再起来,这种礼节一般事对师长或者德高望重的老修行行的礼,一般的信徒看到老道长野可以这么做,第三种礼仪是一礼三叩,抱拳之后作揖,起来以后跪在垫子上,男跪一大片女跪一条线,意思就是说男人跪下的时候两个腿是分开的,女子跪下两个腿要并着,让女道士分开腿骑马,难度无限接近用说教的方式让老树开花,男道士就没那么多讲究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会骑马送信什么的,一礼三叩就是道教的最高礼仪,对神仙、圣真和师长,初一、十五的时候行的大礼都用这个,儒家祭天,啧啧,祭天和祭地的地方都不归道家管,不过神降之所是道教的地盘,北宫的寿宫就是道教的醮坛,坛场禁忌总的精神就是秽物不可入坛,在举行迎真祈福的道场不可以有吊丧、问病、畜产等不洁之物入道场,寿宫和神仙宫是完全隔离的,进寿宫之前还要沐浴斋戒,连水都不能用不洁的水,给神供花以梅兰竹菊为上品,次之为水仙、牡丹、莲花,上香的时候手指甲要干干净净,而且不能用手拈香,坛场点的油灯都是用的芝麻油,不允许用六畜脂膏,总而言之就是要干净清洁,汉代修神仙宫的时候就挖了不少浴池,这些浴池都是用的梅兰竹菊做装饰,而且里面也没什么装饰,浴池周围都
第八百零六章 海棠依旧
嬴政少年即位,自己非常勤政和励精图治,日览竹简二十石,除此之外还要每天和大臣商定平定六国的策略,而且他还不是那种言之无物,不切实际的人,跟着这种老板一起干活,底下的伙计既觉得自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觉得很累,有些目标要完成起来必须压榨干净自己身上所有的潜力,强国的臣子必然也是强者,男人在胜负问题上是绝对不会服软的,李斯害死了自己的师弟韩非是因为嫉贤妒能,荀子说人性本恶,韩非又发展出了人的自利本性这个说法,比起师傅韩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惜他是理论派,玩弄权术阴谋韩非远不是师兄李斯的对手,同样是法家,商鞅立木为信,李斯玩弄的却是权谋,放在他师傅荀子的王霸之道里,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李斯就是属于三流的权谋家,一个擅长权谋的丞相无论换了谁当国君都辅佐不出千秋霸业的,同样李林甫也有嫉贤妒能的毛病,他要是有容人之量就不会将张九龄和裴耀卿挤下来,换上来什么都要讲流程的牛仙客了。
用义、用信、用权谋治国需要明主自己谨慎选择,人的自利本性又是市场经济的本质,重农抑商的华夏最终通过自利本性与商道和在了一起,而女人作为商业之中的主要载体,她们的选择决定了世界的走向。同样的裙子,按照礼制的裙子就必须受到禁锢,可是她可以获得贵族气质,还有一个是仙女一样的裙子,她可以自由地买买买,如果她是非理性的冲动消费,那么汉服运动就会被迫停止,出现一种复合当下审美,却不符合礼制的衣服,这种衣服可以称为唐制,这种日常穿着既保留了唐衣的圆领,又保留了汉衣的宽袍大袖,结合了所有不实用和可看性于一身,领子没挡住胸,袖子妨碍做事,还有长长的裙摆需要专门雇一两个人给她牵,加上这种衣服不会有蹀躞带,替她拿东西的又是一帮人,养活一个这种贵妇就要至少额外养活四个婢女,而这五个人干的事还不如一个乡下健妇有用,她种地纳粮不仅养活了自己一家人,还给国家交税。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刘汉之后的统治者管理百姓都是用的外儒内法,这位贵妇人是个外啥内啥难道就是为了追寻吴带当风、飘然欲仙的状态五胡乱华被当两脚羊的教训也才过了百年,这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秦始皇对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必定是严格的,正是因为严过了头,所以扶苏才半点犹豫都没有,直接拔剑自刎了,语言暴力是一把锋利的武器,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扶苏的心早就在嬴政一句句责骂“软弱”中被捅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他不再完整了,他努力打自己不喜欢打的仗只是为了获得父亲的肯定,可是假的诏书却是让他自尽,这个诏书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赵高看多了父子之间相处的情况才想出如此毒计。
女人学习女暴君,家宅清净才叫怪事,很多有文化、家学渊源深厚的家庭反而喜欢那种没什么文化的女人,丈夫在外面吵了一天,回了家不想再跟女人继续辩论,再说了,纵使打扮得漂亮并且出口成章的女人看问题一样肤浅,很多温柔贤惠的女子并不像上官婉儿一样才高八斗,却通情达理,对丈夫和儿子嘘寒问暖关爱有加,一样哺育传承了华夏以和为贵的文明,大部分男人选老婆,都是选的温柔、漂亮、贤惠、善良,如果女人勤学上进愿意增长自己的知识那就更锦上添花了,长孙皇后放在历史上算不得才女,可是天可汗李世民却对她一往情深,女人又说了,李世民明明有那么多后宫嫔妃,他怎么会对长孙皇后一往情深。男人的情不能按照女人的逻辑去算的,崇尚佛教是于国有害的,为了陷害辩机李世民还赔上了自己的女儿,但是为了文德皇后的身体能恢复健康,唐太宗还是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时候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三百九十二座为皇后祈福,明君变昏君只是一念之间,男人常说女人不懂男人,女人常说男人不懂女人,到底谁更不懂谁绝大多数不幸的婚姻是女人不懂男人,而男人根本不懂爱情,一个常对男人说“你真没用”的女人注定不幸,要不她丈夫变得无比窝囊,要么就以离婚收场,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内部开始,无声无息的,现如今出来干活的女人很多都没口德,并且嫉妒心很强,她这种性格在家里没办法呆下去,不给自己找条退路以后离婚了怎么生存。
哦,冲口而出的话是真性情,姜皎因为喝醉了冲口而出的一句话死了,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没有口德就是没有品德,三从四德里妇德排第一位,不论女人怎么谴责男人,三从四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男人择偶的时候还是会照着这个标准来,别人怎么想的你管得着么
在神仙宫当然穿道袍了,就算王守善不是道士也只能穿这个,洗了澡,又累了两天,一觉醒来分外神清气爽,此时天已大亮,屋外还在下雨,因此天看起来事灰蒙蒙的,昨晚所见的鸵鸟已经不见踪迹,院子里空荡荡的,雨水溅落在屋檐上起了一层水雾,整个神仙宫如同笼罩在云雾之中。
道士和和尚一样要做早课,不过王守善是俗家弟子,当然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了。白衣长发会刘月娥带着一众弟子在长安附近作乱,但他相信会有别的人去管的,现在该他想的是怎么把医学院的事给处理好。
女人爱孩子吗当然爱了,可是她们愿意学医吗这就不一定了,这世上总有人会选择成为少小科医生,孩子是一家人最大的希望,可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陷在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的泥潭里出不来,那种看着希望一点点流逝,最终只能深陷绝望的滋味真不好受,不过没办法,这世道笑贫不笑娼,武周后的女人以当武则天为榜样,功利心太重,武则天用一条血路铺就了千古女帝的称帝之路,在利用完了那些听命于她的奸佞之后又将他们当成替罪羊舍弃,她当所有人都是傻瓜嘛来俊臣敢那么搞还不是有她背后授意,女疯子的逻辑简直让人无法理解,洛阳再繁华再美,在那个到处都是暴力和疯子的城市里生活有什么好的,正常人都跑了,就剩下狄仁杰还在继续坚持,内心的力量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武则天已经疯了,她是被逼疯的,其他女人是被她传染的,疯子是不知道自己已经疯了的。
有的女人有个习惯,明明有很多衣服鞋子了,还是觉得自己缺一件衣服、鞋子,王守善同父异母的弟弟有年生日有人送了他一个很好看的鸟笼,这个笼子他当然不会丢掉了,于是就买了一只鸟回来养,为了照顾那只鸟他又添置了食盒,每天为了照顾那只鸟还要给它准备食物和水,他原本是不喜欢养鸟的,后来他照顾烦了,就把那个鸟笼和鸟一起丢给了买买提,于是买买提除了给少爷洒扫院子,还多了养鸟的活计,当人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时,会不自觉地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那个总觉得自己少一件衣服的女人也成了衣服的俘虏,当她没事在商铺闲逛的时候,回家再看家里的衣服就不顺眼了,于是就去买了回来,然后又觉得所有的鞋都跟这件衣服不配,她就又去买新鞋,如此循环往复,她的柜子里哪怕装满了衣服还是觉得少了一件。换成男人就是各种各样的美女,在外面看花了眼就觉得自己家里那个人老珠黄的女人配不上自己,为了找到个跟自己“般配”的女人而收房,男人与其说征服了女人不如成了女人的俘虏,要养活那么多姬妾要努力赚钱,女人的花销能有多高能超出男人的想象,穷奢极侈是一步一步来的,挥霍无度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护是恒古不变的定律,但李隆基的良心还没丢完,他还记得要给老百姓干点实事,这一次医疾令能改变很多东西,探一探如今的中国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第八百零七章 君臣佐使
委屈是指的遭到不公平的待遇而难过,不过委屈可以哭啊。
憋屈一样是遭到不公平的待遇而难过,或者处于不顺的境遇里,和委屈不同的事憋屈投诉无门,也无法向人倾诉和理解,汉地的老爷们活得相当之憋屈,家里没钱是女人的不幸福,男人不浪漫事女人的不幸福,相反,女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强势对家庭的破坏力有多大,家里没钱女人不知道省着花吗,男人不浪漫女人不能制造浪漫吗,男女双方各自有不易,能彼此减轻一些双方的痛苦那自然是最好的了,至少不要雪上加霜得抱怨,如果一方一直打压,而另一方选择一直隐忍,那最终在某一刻就会发现有个人心已经死了,那个时候补救为时已晚,量变引发质变,人变成禽兽之后就只知道破坏,家庭破裂、国家破亡,总而言之是惩罚那些曾经压迫着他,让他觉得憋屈的一切人事物,法家的严刑酷律让秦国人也觉得受不了了,再加上后期李斯为了迎合胡亥而随意删改的法律,强秦由此江河日下,汉朝建立时除了几个异姓王闹了闹,其他人根本就没打算为秦国复国,可是汉朝过了那么多年还是有人怀念它,虎狼之师听起来很凶暴,问题是那种感觉就是个动物,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那种人文情怀是截然不同的。
吵架能吵赢女人的男人是少数,家暴妻子的男人也是少数,大多数男人采取的处理方式更偏向隐忍,当一个人发泄的途径倍切段就会出大问题,有的行商长年累月得在外面跑,除了赚钱养家,还因为他在那个家里过不下去了,花盆在盆地要带一个孔,花瓶则不用,如果在不钻孔的花盆里栽种植物,那么盆里的植物很快就会因为烂根而枯死,至于花瓶里的花几乎从来都放不长久,它要倾诉就从瓶口倾诉,把臭水倒进花盆里,她自己爽了,花盆的痛苦却增加了,这个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喝喝酒、吹吹牛,或者玩两把麻将可以排解,结果这成了妻子攻击他的弱点,一个好男人就是要不赌博、不烂酒嘛,花盆底下的那个孔被强行堵住了,英明神武的汉宣帝刘病已都有赌博的“恶习”,只要他不是一个月天天喝酒、天天赌博,适当纵容他的这些“爱好”有助于他自我修复,但是是必须严令禁止的,万恶淫为首,万一他出去嫖惹了一身花柳病回来倒霉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堵不如疏,要合理地调整他的不良生活习惯,两痛取其轻,如此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