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蝗灾的救灾粮我来提供,神策右大营的军食我来转输,然后大家都应赞同平凉筑城的计划。

    “是也,是也。”在场的人们都应和到。

    韩滉又说,于平凉筑城,必须增强泾原行营的力量,我举荐宣武军节度使刘玄佐,加泾原节度使、平凉镇遏使、原州刺史,抽一万宣武军士卒,又发淮西陈仙奇五千士卒,河中浑瑊二千士卒,至泾州一带,和安西四镇行营合流,共四万官健,开赴平凉筑城——为防士兵调动时哗变不满,每名官健筑城期间,食三倍出界粮,发资装费四贯钱,另赐布帛五匹,筑城功成后,每名官健再给赏设钱八贯!

    “是也,是也。”在场的人毫无异议。因大伙儿都清楚,韩滉入京前,就和宣武军刘玄佐(原名刘洽)达成默契了,刘玄佐全力支持韩?

    姆桨福蛲短冶g睿偌隽跣羧テ搅怪俏Γ窃僬2还牟僮鳌?br />

    “另请韦军使发奉义军五千,高少尹发白草军四千,合其他方镇防秋兵,驻屯咸阳,以为后拒;段公的凤翔军,韩游瑰的邠宁,论惟明的庆州,戴休颜的渭北,皆为犄角,以备不虞。”

    高岳和韦皋都表示没有问题——防秋兵,一旦出本镇界,至西北军镇戍守时,吃喝拉撒都归朝廷度支司管,不会给当地财政造成负担。

    &nb




18.试问妻姊妹
    “云和是升平坊院中的女儿,她再嫁为谁,自然有她阿父阿母操办,高郎不必担忧。”崔宁不以为意。

    “云和再嫁,若不遇好人家,又该如何”

    崔宁听到这话,微笑渐渐消失,心想高郎今日的问话怎么如此奇怪,“那对云和的婚事,高郎有什么见解吗”

    这时高岳额头上的汗珠都流下来,他当然也不敢说得那么直接,就拐弯道:“阿父先前镇守西蜀多年,也该知当地羌胡有个风俗习惯。”

    “羌胡风俗习惯多异于中土,不知高郎说的是那种。”

    “比如,蒸母报嫂。”

    “嗯,是有此习俗。不过我出镇边陲,也明白羌胡为何有此习俗,他们所居的风土恶劣,有女子嫁来就不容易,配偶死后,也不能任女子守寡,故而有娶后母、纳寡嫂的习俗,后母、寡嫂所生之子,也视如己出。”

    这时,高岳翻翻眼睛,看着一本正经解释的岳父,最终咬咬牙,又问了句“又比如,夫兄弟,妻姊妹......”

    夫兄弟,妻姊妹,也是当时西北蕃族的婚姻习俗,简单地说,“夫兄弟”就是一位女子同时嫁兄弟俩,而“妻姊妹”便是一位男子同时娶姊妹俩,其实这样是万恶而落后的中古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怎会有如此的......莫非你给云和再嫁找的人选是个蕃将,还要侍奉蕃将的兄弟们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蕃族这种习俗几同禽兽耳,我升平坊院中女儿,嫁给进士或军将都无妨,可必须......”

    翁婿对话时,遥远的兴元府曹操城下的毬场上,正在纵马疾驰演练骑战术的明怀义,和两位弟弟,不约而同地在马背上连打数声喷嚏。

    这时,崔宁的话语开始结巴起来。

    他猛然觉得,自己方才那番话有什么误会,很大的误会!

    接着他看着坐在席位上的女婿,眼神闪烁,突然一股火焰,砰声,从他的脑浆里迸溅炸裂出来。

    “妻姊妹”崔宁牙齿咔哒咔哒抖动着,喊出这句话来。

    “小婿惶恐,小婿有罪。”高岳这时也知道,岳父怕是恍然过来了。

    脚步声想起,高岳抬头,看到他岳父正走动着,好像在寻找什么。

    “阿父,阿父。”

    他望见,岳父从廊下的兵兰上,取下张六钧弓来。

    高岳跃起,一把将眼前的投壶给抱起就跑,因为这六钧弓没有箭囊,整个廊下只有投壶里有几支箭。

    “禽兽休走!”崔宁须髯戟张,怒发上指,抓起了弓,绕廊追高岳,“我非得把你用弦给勒死不可。”

    “阿父,我现在好歹是四品,勒死我不好。”高岳东躲西闪。

    “怪不得你先前不纳妾不纳妾,还以为你是个清淡君子,原来一直起着奸占云和的心思,还想妻姊妹,那马上我要是死了,你还不得学蕃子(以下划去)。”

    “绝无此事,小婿素来将岳母当亲母看待的。”

    “住口,无耻败类!”崔宁将弓给掷下,又从兵兰里取下把横刀来。

    &n

    bsp;“阿父百年后,升平坊崔氏和宣平坊高氏的两家兴荣,岳一肩担之,绝不辜负阿父阿母,也绝不辜负阿霓和霂娘。”高岳闪到根廊柱之后,崔宁举刀冲来,高岳翻过勾栏,继续腾挪。

    “你今日奸占了云和,明日还不知道会对谁起**!”

    “小婿对天发誓,小婿此生后只有双妻一妾,绝无他想。”

    这时崔宁扔下了横刀,又开始从兵兰上抓铁锏,要飞掷过去,击碎高岳的天灵盖。



19.拖延斛斗米
    高岳明白岳父岳母准备把此事给高抬贵手暂且放过去,觉得不能再纠缠下去,便顿首行礼。

    结果头刚刚抬起来时,耳边传来柳氏的声音:“高郎,这件事无论如何,是你负了阿霓。所以丑话说在前面,如你此后有蹉跎跌荡的话,去岭南也好去福建也罢,那时升平坊崔氏不会再给你奥援,阿霓是绝对会和你离婚改嫁,到时高郎便只携庶妻去天涯海角即可。”

    这柳氏说的话绝非虚妄,唐朝官宦家的女子是有离婚主动权的,其中因丈夫坐罪而离婚者最为普遍,如裴矩之女曾嫁李武德为妻,后武德因罪流放岭南,其女便坚决地和他离了婚。

    “阿母教训的是。”所以高岳只能深深地将头给埋下来。

    “现在不用唤我阿母。”柳氏的语气里还带着气愤。

    “唯......阿......不,广汉夫人。”

    “也不用对高郎如此......”结果崔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粉面含威的柳氏努了一眼,吓得崔宁立刻摸摸胡子,不敢再吱声。

    崔宅连晚饭都没招待,高岳告辞后,只能骑马,乘着长安城的暮鼓,返归到自己于宣平坊的甲第里。

    好在他这次入京,把整个兴元府的留务交给韦平,带了刘德室等一批僚佐来,故而这座甲第现在更像个驿馆,有人负责生火做饭。

    “逸崧啊,这感觉有点像昔日在升道坊五架房,同处韬奋棚的时候啊!”刘德室和一群兴元官佐坐在廊下的宴几下,有说有笑。

    可这句话却勾起高岳的心事,他没吃多少就搁下了食箸,踱步来到东院的亭榭间,看着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池沼,双眼望着飞来飞去的蜻蜓,想起过往种种,不由得又平添了份内疚和悔恨,当时虽说是云和先动的吻,可后来未尝不是自己色迷心窍而致

    当初在唐安那里那么坚决,可为什么就在妻妹面前败下阵来。

    想着想着,高岳有些骇然,莫非自己的身体里,确有某种背德的基因在作祟

    然而现在路已走到这步,不容他逃避回头。

    此外如今的局势,也不容高岳做过多的深入灵魂的自我检讨,因为事关整个天下走向的延英殿问对即将开始。

    十月初四,大明宫三大殿的檐角,刚刚挑开了盘绕在龙首山上的晨雾时,金吾仗院的鼓点开始响起,帝国的旭日便再一次于这准时的声音里,隆隆跃出。

    不大的小延英殿的架柱之间,五位宰相在首列站立着,只有中书侍郎萧复因宣慰天下,刚从河阳而归,尚未过潼关,其后便是密密麻麻的各地司使,分坐在席位上,这次召对的规模之大,是罕见的。

    皇帝李适所坐的绳床边,站着位紫衣的中官,是为掌扇使孟光诚,还有刚刚就任的司金吾枢密使尹志贞,再往边上是宣徽院南北使刘贞亮、第五守义,全是新近得势的宦官,虽然名为陪侍,绝对不能在殿内发表什么意见,可实质上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爪牙”,李适如今有这群人伴在身旁,面对汹汹的大臣、节度使们能提起对抗的勇气来。

    而在御座边上的角落里,坐着所有的翰林学士,大多是青衫,他们的角色大多也即是旁听,必要时可以给出意见。

    “看来啊,这皇帝已懂得了宦官的好,早

    晚宦官的势力得渗透到政事、军事和财计各个方面里去。”高岳默默地如此想着。

    很快,李适就提出了议题,首件就是关中的蝗灾问题。

    张延赏刚准备说些什么,班次里的韩滉就往前膝行了两步,接着手奉笏板,对着皇帝一拜,再拜,高声喊出祝词,接着起身舞蹈,再拜后,便上奏此事根本简单得很,“即日东南斛斗米即可送至陕州,过三门峡后,可由永通渠运抵渭口入京师,其首批长纲船足可载六十万斛(石)



20.延英双簧戏
    这时不光是皇帝,连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牵引着,集中到高岳的身上。

    翰林学士席位里,郑絪尤其紧张。

    高岳毕竟镇守关中、蜀地和荆襄间的交通门户,所以由他第一个答复皇帝的垂询,自是理所当然。

    在迅速与李晟、韦皋做出眼神交流后,高岳一手捧住象牙笏板,一手振袖,接着在班列当中,对皇帝再拜,而后起身出班,再拜后口呼“臣岳赴阙,获面圣颜,无任瞻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

    皇帝摆摆手,意思你和朕还搞那么多客套做什么,这个局面就交给你打开了。

    果然高岳慷慨陈辞:“兴元府入秋麦收后,赤崖仓得稻米、麦谷足有二十万石,臣岳除去留八万石以备水旱、供军用外,其余愿与斛斗米一道,送抵京师来!”

    “忠,果然忠......”皇帝内心大喜。

    紧接着高岳的,是韦皋,他称凤兴二州虽则田地有限,可也能筹措三万石的粮食上供。

    李晟接着说道,西川可出十五万石粮食。

    不错,不错,这一下子三川就能弄到四五十万石的粮食,京师的军民有救了。

    就在皇帝喜不自胜时,高岳下面又开口:“然则转输粮食至关中,只能走西汉水(嘉陵江),臣细较过,赤崖关入西汉水须得过金牛陆路,西川、东川的粮食至西汉水得过三泉,而后粮食至西汉水尽头后,又须得过凤翔府陆路才能入渭水,至上都西渭桥处。如此途中损耗巨大,五十万石粮食,怕是只能有二十万石到西渭桥。”

    一听这个,皇帝就泄气,二十万石确实不够啊!

    京师里如今的各禁军加上西北各方镇的镇兵,外加来防秋的兵马,足有二十万上下,这么多粮食也只够他们吃一个月的,况且百姓呢若是全饿死了,来年整个京畿谁还种粮食,朕可真的要成孤家寡人了。

    这时翰林学士陆贽忍不住,起身建言:“请陛下出脚力钱、和籴钱,于三川百姓那里征购更多粮食,来抵充路上消耗。”

    皇帝就转头问陆贽,这笔钱得多少

    陆贽稍微计算下,便回答说,假若能拿出四十万贯钱来,应该可保障五十万石粮食足额送到长安来。

    四十万贯,四十万贯......皇帝又痛苦起来。

    这笔钱该谁出

    是宰相把持的国库左右藏,还是朕私有的大盈、琼林

    可私库里现在钱帛不多啊,朕在之前让大盈使霍忠唐遍地宣索,如今也就弄到了三十万贯不到,何况宫廷里“御供”花费太大,朕也需要维持下去,不然这个大明宫入冬后就得崩溃,总不能把宦官、女官、工匠还有那群皇子皇孙和公主、郡主、县主们都开除吧。

    于是皇帝问秉笔宰相张延赏及判度支崔造,度支司所掌管的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偿付这笔脚力钱、和籴钱

    “陛下,左右藏所余钱无几,仅能支撑中外官俸、军需七十日不到。”张延赏和崔造急忙回答,意思是陛下,国库里也没余粮啊!国库里要是有钱,早就去买粮食赈灾,还用陛下你劳烦吗

    皇帝颤抖着,眼神又投向了气定神闲的韩滉。

    如今的事态,好像陷于了个怪圈,累死累活绕了一周,又回到这位宣润节度使肩上。

    韩滉手里有钱,东南的盐利所得每年就有二百多万贯,还不包括茶、酒的收入,可这笔钱全在韩滉一手把持的巡院里,并不在朝廷国库,



21.原会七关图
    “与其分散困守,不如择一可扼挡数路之锁钥地,筑一大城,高垒深沟,修治粮道,增以马坊,且耕且牧,守以强弓劲弩,兼以良马游骑,常以三万精锐守之,陛下五万神策大营居奉天、咸阳为后拒,又以西北各镇为犄角。若此小蕃来十万可拒,来五万可吞,可罢关东防秋兵十七万之费,此笔钱用以整修军备、犒赏士卒,则边军日益劲锐,据此大城,可攻可守,深得兵法‘重门’精妙也!”

    高岳的这番话,其实对皇帝也很有触动:当敌人已堵到你家门口,还在那里鬼扯什么“战略防御”所换取的和平是多么珍贵的理论,完全是可笑的,正如高岳所说——你的家门钥匙都在别人手里,你当乌龟缩头一万年,所积蓄搜刮来的财货让你再富有,都是无济于事的,野蛮落后的邻居随时都能直入你家,把富有但虚弱的你打倒在地,奸淫你的妻女,掠走你所有的钱财,其实就连宋朝的有识之士,也始终明白拓边河湟的战略意义。

    而河西和陇右,即是所谓的河陇或河湟地区,向来是京畿以西的重要天堑屏障,它就是唐朝或者说中土政权的“西大门”,只要光复其中的关隘和军州,那么唐和西蕃的整个攻守局面便可逆转,唐便不用再被动防守京畿各个通道,也能减省巨额的防秋军费,可集中力量和西蕃争夺狭长的河西走廊。

    因长达千里,夹在祁连山、龙首山、合黎山及诸多大沙漠间的河西走廊,十分狭长(现在看甘肃省地图就能有个直观的感受了),像一根扁担,东头挑起京畿关中,西头挑起丰饶富庶的西域,形状绝似个巨大的哑铃。

    宛如串珍珠,挨个列在这条走廊上的军州足有二十多个,其中最重要的即有秦、渭、兰、洮,而后再往西,于走廊的中腰地带的,又有凉、甘、肃、瓜、沙数州,而一旦越过走廊最后的重镇沙州(敦煌),通往西域的大门即能叩开!

    这条走廊,守卫起来的压力,如今对于西蕃来说,并不亚于昔日主人唐朝。

    而接下来,在韩滉的“追问”下,高岳继续说出的大城的具体构筑地点,其实还是原本元载计划的加强版:

    “恢复陇右,当先恢复陇山,恢复陇山,当务为恢复原州七关。七关为何石门、木峡、六盘、制胜、驿藏、木靖、石峡也。七关当中,又以六盘、制胜二关为要中之要,可择选四万官健,备五十万斛米,进至平凉以西的弹筝峡、潘原筑大城,前扼六盘、制胜二关,后蔽平凉一县。原州地界虽为多霜雪的苦寒之地,然牧草为多,平凉县又可耕殖,筑城完毕,以三万兵坚守,一万兵于平凉营田放牧,西北、山南西、关中以粮饷为后援,随即北上,沿葫芦河与小蕃争固原,如今原州之地荒芜,小蕃弃居,所有精锐兵力都猬集于固原以西的摧沙堡(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海子峡北口东侧台地,当地人称其为‘焦赞城’,称木峡关为‘孟良城’,不知何本),堡内驻军给养,小蕃亦需长途自河陇诸地,以犏牛载运抵达,故而两相争夺,蕃实不如我。一旦拨取固原、摧沙堡,便可复原州七关,分兵据守,坚如磐石,等断小蕃一胫,随即二三年后,步步为营,往北可绝大河,复故萧关、鸣沙、中卫,与灵武五城互为形势,再克复会州,重据陇砥——随即我唐可分三路大军,一路出原会,一路出凤翔、陇州,一路自三川出武州,克期围攻秦州,呈夹击俯冲之势,河陇光复有望矣!”
1...118119120121122...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