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这桑田的产出有衡量的标准没有”武元衡问到。

    两位和尚便回答说有的,通常是“十亩百树五匹绢”,也就是十亩地可种百株桑树,所受桑叶养蚕可得五匹上好的绢,大抵和种田的收益相当。

    为了降低成本,和尚就指着模型说,桑田织锦坊就是用大块土地,集中种桑,桑树还可与豆、芜菁等混种,而后在桑田和桑园汇聚要冲,筑起蚕室,备好蚕具,再筑起织锦大作坊来,陈设二百三百乃至更多的织机,且有印染的作坊:由官府、大寺雇佣织造户来,模仿大明宫的织造署或内作使,把机织、编织、纺纱、染色四大不同的工序全都包办,所得的锦罗绸缎,即可内销各地,也可行售海外。只要在水陆通达地搞起桑田织锦坊或织棉坊来,产量既大,本钱便低,很快便能形成洼地效应,不断吸聚更多的散户,集中在城廓织坊的四面来。

    另外如桑叶、蚕还有生丝过剩,还能交给商贾,让他们卖给散户包织。

    高岳点点头,以前长安和各州县的织锦坊,生产的货品就是上贡用的,如今扬州的“桑田织锦坊”是要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的。

    “这印染”武元衡又有疑惑。

    两位和尚便说染红的话便用红花,此物多产于蜀地;染紫的话就用苏木,此物多从南海贸易得来;染黄则用柘木,淮扬本地就有出产;而染黑则用橡木子,以幽燕、渤海之地为佳品。

    染丝绸还费些功夫,可染棉丝则全不费功夫。

    “看来以后不专注于贸易,互通有无便不可了。”武元衡对此是深有感触。

    “掘子军派去掘通灵渠,勾连剑南、岭南和我淮南、江东之地,就是这个道理。”高岳说到。

    织锦坊如建起来,海船贸易如发达起来,淮海行省、江东行省对贵重钱币的需求便会越来越大,单单靠铜钱是无法满足的。

    这便是高岳船队,第二次航向日本的根本目标所在。

    拥有司南针的导航技术,及雇佣胡商所改良的船体和船帆,张熙和张保高的十八艘海船,非常顺利地进抵到了倭国五岛群的女岛处,因为在这里有座标志性的灯塔。

    顺带着张保高的船,还救起了艘撞到礁石上残破下沉的倭国




9.筑紫太宰帅
    佐伯真鱼,正是空海的俗名。

    空海的父亲是赞岐国多度郡的郡司佐伯田公,母亲是宫廷侍读阿刀大足的女儿,受母家的影响,空海精通汉学,便在情理之中。

    而空海在宫廷里读书时,他的同学就是伊予亲王——这位亲王是桓武天皇和藤原吉子的孩子,而吉子又是太宰帅藤原雄友的妹妹——所以空海能成为请益僧,乘船前往唐土,也都是藤原雄友在其中帮忙运作的。

    可悲惨的是,藤原雄友哪里知道,空海的船和其他三艘船,刚到五岛就沉的沉、失踪的失踪,好在空海命大,得到唐人来航海船的救助,才保全了性命。

    经过空海的解释,太宰帅藤原雄友算是明白了,面前这位叫张熙的将军,是大唐卫国公的使节,来此的目的就是要通商的,可藤原雄友感到很为难:“白村江,合纵连衡,不信任。”

    原来,此刻的东亚外交,四位主角即唐、渤海、新罗和日本,关系还挺复杂的。

    几百年前,那时候还叫倭国的日本力量强大,多次渡海入侵朝鲜半岛,一度让新罗、加罗、百济等小国臣服,也算有段光辉岁月。

    但到了隋唐,大陆政权涉入到了朝鲜半岛的争斗里来,因唐最早和高句丽为敌,便与新罗结盟夹攻之,为了扫除百济这个障碍,唐和新罗的联军,又开辟了对百济的分战场。百济弱小不抵事,很快被踩灭,倭国这时不自量力,支援百济遗民企图复国,结果在白村江和唐.新罗的联军爆发大战,倭军被打得惨败,舟师被焚,海水尽赤。战后,天智天皇吓得把都城从临海的难波,迁去内陆的近江,还大批征调农民充当“防人”,在筑紫、周防等地构筑城寨,没日没夜地害怕唐和新罗会登陆——实际上日本最怕的事,就是来自西面的大陆政权,会渡海把它给灭了,这是种岛国式的恐惧,这样的恐惧日本经历了三次,一次便是它和唐的白村江战后,第二次是元世祖忽必烈来袭,还有第三次便是那个叼着玉米烟斗戴墨镜的家伙成为日本太上皇(不过这次是从东面大陆来的)。

    所以这一百多年来,日本虽然不断派出遣唐使和请益僧,可这些都只是制度和宗教上的交流,其他的特别是贸易往来,日本实则是严格禁止的,尤其是唐在安史之乱后势力一度衰减,而新罗也开始不断爆发饥馑,失却生路的新罗人便和肃慎人合作,成为海贼,不断劫掠日本沿岸,导致日本和新罗关系很是紧张,由是日本便探索和继承高句丽势力的渤海国交好的模式,怕的就是唐会和新罗再度联手来为难它——所以日本朝廷对国内不断颁发诏令制文,强调“除去官府组织的遣唐使外,其余寸板片帆不准下海!”,想的就是尽量不卷入到大陆的事务里,免得白村江的惨剧重演。

    然而张熙却恳请藤原雄友说,此次来不但是为了给山部王(桓武天皇)商谈贸易的,且还有个重要的目标,便是给山部王献礼的,请务必让我等去难波。

    藤原雄友还在犹豫,张保高便说:“大都督(太宰府等同于唐的大都督府)在上,而今唐再度强大,燕贼安禄山、史思明皆死,其数个余烬方镇也将被我主人卫国公削平,而卫国公绝无征伐你倭国的想法,派遣我等来不过是三个目的。”

    &nb

    sp;在得到太宰帅的许可后,张保高就说出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希望可以与倭国通商交好,此后谁可以与我家主人贸易,谁就能掌握倭国的霸权;

    第二个目的,卫国公希望唐、新罗、日本三国携手,清扫海贼,这样倭国此后绝无海贼入寇的忧患,而入我唐请益的官



10.大唐船来航
    最终藤原雄友还是在木简上,写下了放行的长牒。

    张熙也言出必行,把五十匹战马全都留在太宰府,当作买路钱。

    太宰府城北的松林里,随船来的一群白水郎,坐在地上用松枝比划,而后窃窃私语,他们在观察太宰府周围的营地规模,“可怜,怕是连一千人都没有。”

    这说的是整个太宰府内的防人军力。

    “就这还说是九国二岛的镇守府所在......卫国公的淮海行省,光是镇戍军就有八千。”

    “最好的武器就是木弩,且没有马。若我是新罗人,我也来这里抢,简直便是狼入羊群。”

    ”别说了,军使交待,此行不是来做海贼营生的,你们好歹有点出息,目光长远点。”

    走出太宰府的张保高,便对木栅边等候的空海和尚招手,让他继续和自己同行。

    而张熙则要晚出来半个时辰,他在太宰府的栅门前停下,然后取出藤原雄友方才给他的长牒木简,交到身旁一位随员的手中,“如何,这字体不难仿造吧”

    那个随员眼睛是高度近视的,便举起木简,脸几乎全凑在上面,不像是在看字,倒像是在嗅字,“倭人的汉字看来也是靠抄录佛经硬学的,这种署名画押是最好以假乱真的。”

    杨曦远看着往博多津前行的空海和尚,就对张熙说,“军使您还真是机灵,这么快就摸清楚了太宰府和倭国朝廷间的联系,这个落难的倭国和尚反倒成了钥匙。”

    “没错,是山部王的第三个儿子,什么伊予亲王对吧”张熙得意洋洋。

    通商的关键,就在这伊予亲王的身上。

    空海和尚带着敬畏的心情登上唐船的甲板,看着船头和船舷处,排放着数门铜铸的管状物,其头被铸造为个威风而狰狞的龙首,张着獠牙和血口,对着远方涌动的波浪——他并不知道这管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但正因为不知道,空海和尚才觉得更加害怕。

    桓武天皇延历十七年十月十三日,以六艘庞大无比的唐家海船为先驱,十二艘平底海船为后续的船队自濑户内海,驶入到了难波津的海湾处,首舰上的空海和尚见到,整个难波津的小小渔船,纷纷受惊四散,以至有人匆忙间坠海的。

    其后,日本将其称作“唐船来航”事件,其中有一首连歌记录了当时的情状:

    “难波潟,御津之崎,大船来。

    荒海高,真楫繁贯,雷鸣响。”

    “轰!”

    当那包覆着怒目龙首的长管,忽然射出道夺目的雷电和浓密烟雾时,空海和尚猝不及防,被吓得坐在了甲板上,听着隆隆的回响和唐船上白水郎的哄笑声,耳朵几乎都要聋掉。

    船首前百步开外,难波津的一处长着松树的沙洲上,被打得升腾起一股尘土,数株松树被拦腰截断。

    随着这声龙的怒吼,住吉大社、难波宫都惊骇了,很快唐船的消息直达日本新都平安京处。

    当时日本的桓武天皇,刚刚将都城迁移至此,不过四年而已。

    原本

    桓武天皇为摆脱旧贵族和大佛寺势力,便依托“归化人”力量(大多是朝鲜半岛移民),在旧都平城京以北八十里处营修了长冈京,此城恰好位于桂川、宇治川和淀川的交汇点,桓武天皇就想利用山崎津这个要冲,顺着这三条河流集合天下的财赋物资(这点想法上,日本和唐是相似的)。

    然而长冈京的建设,不但遭到了旧贵族的极力反对,连造宫使、中纳言兼式部卿藤原种继,都在督工中被人一发暗箭给射死了。

     



11.难波宫商谈
    沈惟岳,自然是汉人出身。

    但他现在已归化日本,并且得到了天皇赐予的官位。

    另外被桓武天皇指定的谈判正使,是正五位左中弁藤原仲成。

    谈判的地点,被设定在难波宫朱雀门左侧的六角塔中。难波宫,本来一度也是天皇营修的“新京”,可后来因种种原因而被废止,便空留下一群建筑物,通常作为接待贡纳使者的场所。

    “卫国公给予山部王的馈赠,可直接于此宫中陈设,而后由本人转送去平安京;

    唐船不可逾越淀津,否则将被视为对日本国的入侵;

    唐船须在三日内启碇返航,沿路不得有所逗留。”

    六角塔下的树荫帷幕中,藤原仲成所提出的条件,由旁坐的清海惟岳一一翻译成汉话,足见日本方的态度非常强硬。

    此刻高岳方的使者张熙看到清海惟岳,便突然用汉话质问他,“你是前越州浦阳府的折冲,沈惟岳”

    那清海惟岳当即就不敢顾及自己在日本从五位下的官职身份,对张熙宛若下僚小吏般跪拜,匍伏于地,连说正是正是。

    “体面点!”藤原仲成十分痛心,对惟岳大喝起来。

    “如何会归化倭国”张熙不闻,继续叱问惟岳。

    惟岳便伏地回答:

    三十八年前,也即是唐乾元二年,那时还是肃宗皇帝在位,一艘载着九十九人的日本遣唐船穿过风浪,先抵达渤海国的港口,准备和渤海遣唐使一并去唐土,目的是迎接一位叫“河清”的唐朝官员回日本。

    其实这位叫“河清”的,原名叫藤原清河,他正是上一次的遣唐大使,入唐目的则是迎一位叫“晁衡”归日。

    晁衡,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倍仲麻吕,当时这位已经在唐生活三十五年,且出任了唐朝的高官。

    藤原清河安全抵达长安城,参觐了玄宗皇帝后,便与晁衡一起从扬州扬帆出发,准备回日本去,结果扬州当地有个僧人叫鉴真,也希望搭船去日本,藤原清河拒绝了鉴真的请求,可他的副使大伴吉麻吕却偷偷地将鉴真藏在第二艘船上。

    结果四艘船,只有藤原清河与晁衡乘坐的第一艘触礁,其后遭遇逆风,居然漂到了安南驩州,除去藤原清河、晁衡外,其余船员全遭当地蛮人杀害——其他的三艘船,包括载着鉴真和尚的第二艘,悉数平安抵达日本。

    最后,藤原清河和晁衡无奈地再度回到长安,清河本人索性也留在唐国为官,还取了个汉名叫“河清”(至于晁衡就死在了唐,生前做到了秘书监的高位)。

    但日本方面没有放弃藤原清河,所以在乾元二年时,以高元度(他是归化日本的高句丽后裔)为迎使,希望把藤原清河给接回去。

    结果在渤海国,高元度听说唐家发生内乱,就让判官内藤全成带着八十八人回日本,自己则和其余十人,继续往唐国走,最终终于见到肃宗皇帝和藤原清河。

    但这时唐王朝不干了,对高元度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仗,放河清回国,路上十分危险,所以不能让河清跟你走。

    唐王朝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以河清为“人质”,要求日本贡献武器,来补充对叛军作战的所需,特别是可以用来制弓的牛角:于是高元度便只好到苏州,当时的苏州刺史李岵为他造了艘八丈长的海船,还让浦阳的折冲都尉沈惟岳统带水手九人,护送高元度返归日本。

    高元度和沈惟岳到日本太宰府后,当时日本立刻在各道搜集了七千八百只牛角,用船送去唐国,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战争。

    &nb



12.东瀛狗血史
    “因为左中弁所在的藤原式家,是众所周知的对新罗强硬派。”空海和尚对张保高这位新罗郎挺有好感的,便合掌如实答复说。

    接下来,空海和尚就告诉张保高,这日本国内各大贵族间的狗血渊源。

    一百年前,日本最有权力的大臣是藤原不比等,他不但是文武天皇(697—707在位)、圣武天皇(724—746在位)的岳父,且是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核心制定者,所以得到许可,此后“藤原朝臣”的姓只允许不比等一家独有,他家还有专门的氏寺,即奈良赫赫有名的兴福寺。

    不过藤原不比等的后代还是分家了。

    不比等的四个儿子,即“藤原四子”,藤原武智麻吕、藤原房前、藤原宇合和藤原麻吕,分别是藤原南家、藤原北家、藤原式家和藤原京家的始祖。藤原武智麻吕最高官位是左大臣,藤原房前是参议,藤原宇合是式部卿(所以叫藤原式家),藤原麻吕也是参议,朝廷九卿这家占了四个,在权争上,藤原四兄弟与圣武天皇联合,诬陷当时有力的皇族成员长屋王谋反,逼其阖家自尽,开始尽占朝廷大权。

    故而日本八世纪前四十年,基本是藤原家族执政的年代。

    这四兄弟执政有个特征,那便是模仿唐,在京畿设置总管(大约类似于京兆尹),而后在东西各地设置镇抚使(类似节度使),以稻米为官税,大练兵马,对内征讨虾夷,对外和渤海国交好(当时渤海和唐对立,还有战争),企图征服隔海的新罗。

    天平七年(735),新罗使者来到日本,告诉说我们国家改国号了,叫“王城国”,日本很不高兴,怒斥新罗使者,说你们身为日本的属国(当时日本还真的把新罗看成是纳贡国),怎么未经许可擅自改国号就把新罗使者赶回去了。

    次年,日本使者去新罗,然后便上奏天皇说新罗“欠常礼”,必须要教训教训(这个情景很熟悉,一千余年后是一模一样的借口)。

    执政的藤原四兄弟就开始让西海道大举操练起来,准备攻打新罗。可谁想到,从新罗归来的使者,感染了天花病毒,并蔓延整个都城(当时还是平城京),天平九年(737)藤原四兄弟实现了“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愿望,全部中了天花去世,当时也有说法,是冤死的长屋王怨灵作祟。
1...281282283284285...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