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崔清哭丧着脸说“而已”是什么东西他从未听过。
那群蔡州的哈哈笑起来,说“而已而已,大于驴,小于骡,值价每匹三千钱,我等入京共十四人,驿站便要供应十四匹‘而已’,共是四万二千钱。”
这时候,高岳已然从座位上起身,四周的人见是巡驿的监察御史,无不吓得纷纷躲避。
“你是何人”蔡州的步奏官们茫然不觉,还对高岳不服气地说到......
一个时辰后,得到消息的淮西进奏院派来数名骑着快马的邸吏,携了数根棍杖飞驰而来,接着十四名步奏官哭喊着,褪去裩子和外衫,在灞桥驿门前光溜溜趴了一排,然后淮西进奏院的邸吏们亲自挥杖打脊,在秋季的日头下,“噼里啪啦”打得这十四人是血肉模糊,不断对着高岳求饶道:“高侍御,高侍御,饶命则个!”
“而已是什么”高岳背着手问他们。
“而已,而已只是而已。”
“以后沿路还索不索而已了”
“不敢索而已,不敢索而已!”
最后这十四名敲诈勒索的步奏官,各个被打得足不能行,被扔到犊车上,唉声叹气地被拖到京中进奏院里去了。
整个灞桥的草市和转运院的人都涌过来,无不喝彩鼓掌,人们早就被这些到处仗势勒索的方镇进奏官与宦寺中官害苦了:没想到高侍御先前弹劾了内侍邵光超,现在又狠狠惩治了淮西的进奏官,真的是大快人心!
崔清也走过来,对高岳千恩万谢。
“唉,十八兄,这么多年你经营驿站,真的是不容易。以后我高三为察院馆驿使,就要好好保护这座京东第一大驿站。”高岳急忙扶起崔清。
话音未落,只见又有一批人,自那边长乐坡的方向而至,高岳一瞧,居然有新被提拔的中书舍人高参(高氏宰相房)的,还有新任的内侍霍忠唐,于是便立在道路旁边拱手。
霍忠唐最先看到高岳,急忙下马,和高岳对着行礼,亲热地喊道“高学士......不,是高侍御。”
高参后下马,也和高岳平拜完毕,高岳就问他俩来灞桥驿所为何事。
“是,是杨司马。”这时崔清眼尖,
指着灞桥端喊到。
只见桥上可不是杨炎,须髯飘飘,穿着身绿袍,骑着匹马是得意非凡,身后跟着辆钿车,想必是他妻子所乘的,杨炎果然从道州归来了!
但此刻高岳望着这幕,心中反倒没有预想中的快乐,而是泛起丝复杂的味道,“杨炎,毕竟还是回来了。”
只见霍忠唐快步而上,截住杨炎所乘之马,而后毕恭毕敬地奉上细竹笥,杨
15.云韶一何怒
几乎同时,皇帝李适也突然罢了韩滉的户部侍郎职务,送这位去晋州当刺史,理由是前年虚报三川盐池祥瑞、盘剥盐户,自此天下财权和铨选全归刘晏掌握。
在高岳眼中,现在暂时还是双峰对峙的局面。
可不清楚矛盾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
窦参走后,御史台表面还是非常平静的,除去刚刚就任御史大夫的乔琳。
这位年纪不小,可嘴简直是欠!
“听说高侍御是卫州崔旰的女婿”原本肃杀的御史台南食堂里,乔琳官服不整,露出袜子,就盘膝坐在南榻上,大剌剌地问到正默不作声进食的高岳。
“禀明公,旰是高姓监察泰山的旧名,已蒙大行皇帝赐名为宁。”高岳搁下食箸,不卑不亢地纠正说。
可乔琳非要摆出和崔宁很熟的模样,说你岳丈本不就是在蜀都西山守土山头的军将崔旰吗下面这位越说越过分,“泰山泰山,高侍御可知这称岳父为泰山语出何典啊”
“不知。”
“昔日明皇封禅泰山,命张燕公(张说)为封禅使,旧例封禅后百官皆迁转一级,可张燕公女婿郑镒却自九品直入五品,赐绯服,明皇怪之,便当面问郑镒官位为何腾跃如此之快,郑镒无言以答,伶人黄绰幡便说,此泰山之力也!”说完乔琳好像对自己的冷笑话非常满意,认为引用前代故事,狠狠讽刺道了高岳和他岳父崔宁,便率先哈哈大笑起来。
御史大夫这一笑,其他三院御史不得不尴尬地跟着笑,这在御史台叫“烘堂”。
可高岳却笑不出来,他很生气,虽然没和岳丈见过面,但有人如此侮辱云韶父亲,他是受不了的,便冷冰冰地对乔琳说到:“高姓监察心痛,请告辞。”
进士春闱考试时,一旦有文字犯了举子的忌讳,通常举子便会对主司称“心痛”而后离开考场。
可乔琳却置若罔闻,依旧大笑不停......
第二天御史台午餐会食后,卢杞就单独将高岳找出来,立在院子角落当中,“乔琳这老聩,原本就无才能,只会高谈阔论,口无择言,只是和圣主的侍读先生张涉有交情才陡然得重用,逸崧你可仗弹之!”
高岳振振衣袖,表示完全没有问题,我看他也很不顺眼。
这会儿卢杞的丑脸突然增加了阴暗色彩,他悄声对高岳说:“不过逸崧你仗弹前,本中丞便先要收罗下乔琳昏乱贪赃的证据,故而得少待。”
高岳心想,这个你擅长,就慢慢收集好了。
当日下午,高岳视事结束,刚刚走出皇城大门,便见到骑着马,同样准备归宅的尚书仆射刘晏,急忙上前准备行礼,刘晏却很淡然地对他说:“逸崧你的泰山也该到京城升平坊了。”
说完,刘晏头也不回,便在仆人旺达的牵引下,骑着马悠悠地离去。
“晏相好像对我冷淡许多,难道是因为杨炎归来,和我自灞桥驿并辔而行的关系”高岳看着刘晏的背影,如此想到。
等到昆仑奴韦驮天
牵着他的马,回到升平坊宅院时,果然发觉乌头门前人群簇拥,车辆、骡马骈集,衣着锦绣的陌生奴仆出出入入,内里还传来阵阵丝竹声,高岳心想刘晏的情报果然准,他岳父崔宁确实回来了,就下马提着鞭梢准备入门。
几名奴仆却拦住他,又打量他周身上下,穿着满是补丁的监察御史青衫,心想这位是个什么人
这时,崔宽两位留守宅子的老奴走出,忙
16.升阶拜泰山
“精神些,女儿女婿来了。”柳氏提醒说。
崔宁这才嚯嚯两声,支起偌大的脑袋来,结果看到走到廊下的女婿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年轻的黑发丰润,细长的髭须自唇上中分(没错,高岳为了融入唐朝圈子,也开始蓄胡了),顶上蒙着官样圆头巾,黑色长脚幞头垂下,身上为圆领灰白暗纹长衫,束银带,内衬雪纱汗衫,身材也显得修长不少,气质更是远胜刚才满是补丁的监察御史服,和自己女儿云韶在一起,确实十分般配。
这时柳氏看到女婿这般模样,根本是喜上眉梢,便又急忙用手捣捣丈夫的腰部,崔宁被她顶得来回晃动两下,才想起礼仪来,便轻咳数声,伸手说到:“请吾子升阶。”
“不敢。”高岳和云韶都低着头。
“固请吾子升阶。”
“不敢。”
“终请吾子升阶。”崔宁说到第三次时,高岳才拱手行礼,朗声回答说:“唯,不敢辞!”
接着抬步登阶,走入中堂,云韶很乖巧地跟在夫君身后半尺,而后一起对崔宁作揖长拜。
云韶的兄长们也都互相点头,挺认可这位妹夫,两侧回廊边掖处各有些美姬侍妾也躲在那边暗中观察窃窃私语。
柳氏便又对崔宁说:“你瞧我们女婿多懂礼仪!”
“哼......”崔宁还是有些傲慢。
结果这时他女儿抬起白胖胖的小手,端着红檀木食案,奉在父母的眼前。
“这”见食案上的竹笲里盛着枣、栗、牛羊肉脯,旁边又有羹汤,崔宁大为疑惑。
“阿父,阿母,崧卿父母早已仙游,不在人世,所以阿霓不可能具拜舅姑(公公婆婆)之礼。可崧卿对阿霓说,此后阿父阿母便就是他的父母,阿父阿母也同于阿霓的舅姑,以后要以双倍的孝心顺养二位。”
说完,云韶和高岳将枣、栗送到父亲的面前,“早自谨敬。”
“快收下,这是女儿亲手做的。”柳氏很是感动。
崔宁嗯了两声,点点头,便收下了。
云韶、高岳又将肉脯送到柳氏面前,“断断自修。”
“好,好......”看到女儿如此幸福乖巧,柳氏的眼睛都湿润起来。
“请用羹汤。”
崔宁便举起勺,舀了口女儿亲自烹制的羹汤送入口中。
瞬间,他的脸有些青紫,“阿霓......你的盐放得太多啦......我差点就信了你被高三这小子调教好了.......”
接着中堂大摆宴席,高岳没想到岳父虽然在战场上威名遐迩,可酒量却是如此之浅——自己在旁给岳父斟了几杯酒,崔宁就面红耳赤,手舞足蹈,居然抱住自己肩膀,恨不得称兄道弟起来:“高郎啊高郎,你先前给我送出的信,里面的方策真是太有用了,阿霓不错,端的是有眼光,哈哈哈哈。”
说着,岳父的大胡子直往自己脸颊上戳,生疼生疼的。
然后崔宁用缺了一指的手,指着庭院里的数匹骏马,打着酒嗝对高岳介绍:“明日宣
政正衙朝会,我为西川节度使要送这些马献给圣主,当作觐见之礼——然后我就奏请圣主,授你七品殿中侍御史。”
哎杨炎也已许自己殿中侍御史了。
可还没等高岳说什么,崔宁继续滔滔不绝,“随即秋月一至,西蕃来侵,那样高郎你的布置就能起成效,届时我回镇蜀都,你追随着我,将来别说幕府的掌书记,最后连行军司马都是你的。”接着他指着三个儿子说,“你们啊,
17.杨炎作梗阻
既然郭子仪和李忠臣二位军方大佬都如此说,李适也没什么反对的想法,便对武官班次里的崔宁说到:“崔仆射可暂时放下山陵使的职务,速速回镇蜀都,抵御西蕃入寇。”
“臣,敢不从命!”崔宁中气十足,当即就接下皇帝的任命。
这时御座上的皇帝又要求所有来常参的文武百官,说西蕃入侵炽烈,又不断派遣使者来言和,是战是和,如何战和,只要有裨益的言论想法,不分品秩都可“上封事”,意思即是以奏疏的方式来提意见。
高岳的眉头皱起,他知道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不然他原前的布置等于根本无用。
果然在此后的紫宸便殿里,门下侍郎杨炎突然提出:
“陛下,不可使崔宁回镇西川!”
杨炎此话甫出,刘晏、崔佑甫、乔琳等人都默不作声。
李适有些惊讶,忙问杨炎为何如此说。
杨炎接下来侃侃而谈:“西川战事,不用崔宁即可平息。”
“何出此言这时西蕃、云南三道入寇,所攻州县接连陷之,刺史、县令弃城而走,士民百姓窜逃山谷,蜀地所留诸将皆无法抵御,蜀都危殆,只要崔宁回镇,这局势便有转机。”
“陛下!崔宁镇守蜀地十四年,这十四年来西川的财赋可曾有半钱入过国库而今崔宁虽然表面入朝,而其所厚养的镇兵牙将全都留在西川各处,如放崔宁回去,即便击退西蕃,也只能继续让其割据下去,那样整个西川在他手中,和沦陷于西蕃手中,又有什么区别正所谓败固失之,胜亦不可得,愿陛下慎察。”
听到这话后,李适默然,接着他便问杨炎,“那依杨门郎的意见,这又该如何处理呢”
杨炎长髯抖动,“如今国家人才济济,内外军事何必依托于崔宁、郭子仪,此乃将帅尾大不掉之根源——而今可择选北衙禁军数千人,可再从邠州长武、凤翔府再征调数千朔方、范阳锐卒,组成‘神策招讨行营’,任陛下麾下一两员大将统帅,再合山南西道、西川、东川之兵节制,任西蕃、云南三道而来,只需击破其中一路,其他都将不战而退。如此不但蜀都可保,此后西川千里沃土也将复归国家所有。所以,崔宁不可遣回西川。”
听到这里,刘晏的眉头微动。
而李适却由衷对杨炎的方案表示赞同,这时候崔佑甫又提建议说:“陛下既然决意建神策招讨行营,可于出征赏赐将士,并设宴款待神策都知兵马使王驾鹤等将。”
听到这话,李适心领神会。
入夜后,升平坊崔府里,高岳于中堂东厅拜谒了岳父崔宁,届时整个庭院都在忙碌准备,因为府君不日即将回川重新镇守。
可高岳却直截了当地对岳父说:“阿父,怕是明后日皇帝要反悔。”
“什么!”崔宁吃惊后,便怒目圆睁、须发戟指,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新皇帝比他父亲还出尔反尔。
“阿父,皇帝是肯定要夺回西川的土地、财赋的。”
听到女婿如此说,崔宁也有些苦恼,知道势不可为,便在烛火下和女婿紧急密议:“高
郎你如何看”
“阿父不用和皇帝反复争论,此事只能从长计议——可尽快找到萧乂,不过要花费大量金财。”
萧乂的生意当中,绸绢锦布绝大部分来自西川的,他和崔宁的关系也算熟稔,并且崔宁有一点好,那就是关键时比谁都舍得破财,他当即拍拍巴掌,高岳的岳母柳氏即刻从屏风后起身,于靠墙的大柜里先后捧出三个匣子来,打开后每个
18.高岳备戎策
而这粮料使自然是高岳势在必得的角色!
他知道,岳父崔宁这次回朝怕是很难再归西川,李适不会轻易放虎归山的。可他也在思考如何靠着自己的努力“从长计议”。
提前用金财贿赂新任的神策军使白绣珪目的就在于此(萧乂已告诉高岳,圣主早就在策划用白绣珪执掌禁旅,奈何先前多次被王驾鹤所阻)。
我在泾原当过孔目,不但当过军队度支,也搞过屯田营田,又是进士状头出身,这粮料使舍我其谁
并且只有占得这粮料使的差遣,才可以下一步的策划。
李适在宣政正衙下诏要征求“上封事”,可殿廷上永远是混吃等死的官员占绝大数,就算少部分呈交上来的奏疏,大部分也是迂阔不堪,宰相班子里唯一上奏疏的是御史大夫乔琳,皇帝很感兴趣,第一个读的就是他的。
可读下来李适都根本压不住自己汹涌而起的尴尬,这乔琳用四六骈赋高谈阔论了足足几百字,居然连西蕃入侵的地理方位都搞错,是颠三倒四,“满是荒唐语!”皇帝狠狠掷下奏疏,不由得后悔听了先生张涉的话,怎么找这么个无用之材来当宰相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