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长廊那边传来细细的脚步声,云和摇着翠绿色羽扇,身后跟着婢女阿沅恰好到此来,一眼先看到廊下坐着的黑漆漆的韦驮天,心知姊夫肯定在对面,就低声要阿沅去取些果脯点心来。
“小娘子!”蔡佛奴和韦驮天见云和盈盈而至,起身行礼。
云和点点头,“姊夫。”
接着便走到刚抬眼的高岳对面五尺外,并膝敛裙,坐在面绳床上。
不好意思,看地图看着看着就把刚才答应婶娘的事给忘了,高岳连连抱怨自己,接着就傻乎乎地直接开口问云和,意思无外乎:
你年龄不小该结婚了;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子;
如果标准清楚了,姊夫可以在京城替你留心,什么集贤院、御史台(......)全都没问题。
这番话气得云和柳眉都竖起来,但她向来是毒舌派的,便反唇相讥:“这些官司衙署,可不都是姊夫经历过的地方下面是不是还要去泾原军府孔目院去找!”
反被小姨子抢白顿,高岳立刻尴尬起来,心想这小姨子惹不起惹不起,昨晚他还没对舞伎阿春如何呢,对方就被她的鞠球踢得口鼻流血。
这会云和瞧了他眼,嗔怪说“也不晓得阿姊看上姊夫你哪点”然后她又看了下高岳,才察觉高岳居然蓄起髭须来,不由得噗哧声又笑起来,挖苦说“好似个四眉妖怪——姊夫啊,霂娘钟意的男子呢,其实和阿姊也差不多,最好进士及第,在京为官,北地或中原男子,有情但不滥情,风雅却不风流。”
原本云和就是胡说八道番来搪塞取乐的,谁想对面高岳却认真地用手支颔,然后就对她说:“霂娘你的这些选格,陆敬舆可惜本贯嘉兴,不属北地、中原;卫从周已有妻子,婚事已办;李伟长虽中进士,可尚未释褐为官——想来想去,最合适的还是荥阳郑絪,那家伙也就脾气臭些,但好像他拒绝过从父(崔宽)的......”
“姊夫!”恼得云和强硬打断了他的话语。
正好这时阿沅奉茶果点心来,气氛才没有彻底爆炸。
可云和还在生气,从绳床上起身不再理高岳,只见她在翠羽扇上撒些点心碎末,平端着踱步到廊口处,轻轻唿哨两声。
随后高岳惊讶看见,云和唿哨后,花苑里桐树丛中,忽然飞出个小小的五彩鸟儿,扑棱棱地飞到云和扇上落脚,开始啄食起来,也不害怕,与云和很熟稔的模样。
&nbs
7.坛上断首龙
“佛经故事不都是如此吗姊夫,有因就有果,报应不爽,解释不来的。”云和有些奇怪,但见到姊夫这个神情又有些担心害怕。
她还不知道,高岳其实是听到蜀都万岁池这个龙叟的故事,想到另外个活生生的人来。
这时高岳思绪却更加翻腾,不由得劈头盖脸对云和倾诉说:“桐中五彩凤,皇城树头鹊,翱翔在花丛当中,上承雨露,下托高枝,时时不忘梳理自己精致漂亮的羽毛,说两句不痛不痒的话语,博得些好名声,蛊惑些后来人,画扇又入诗,缓步登朱紫。万岁池中龙,明明手中没有天符,却甘愿冒着枭首横尸的下场,降雨于天下的百姓,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难道只有国外有吗”
那边云和大为诧异,“普,普罗”
高岳激动之下,情绪也愈发激烈,根本没顾上刚才居然在云和前说出个“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来,他只记得后世人背诵桐中五彩凤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却不记得唐朝皇帝不断从户部钱里支取大量财富,用来呵护这些小巧精致的桐中凤,“翰林院......每日各给杂买钱一百文,以户部见钱充。每月共米四石,麦五石,令司农供”,难道这些钱粮不是从衢州等天下州县搜括来的
后世人只背诵桐中五彩凤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却不知“学士初入院,赐绢三十匹,赐衣一副。度支每月给手力资四人,每人钱三千五百。每年内赐春服三十匹,暑服三十匹,棉七屯,寒食节料物三十匹”,这些锦罗绸缎又是从何人身上夺来的
后世人只晓得背诵桐中五彩凤的“桑弘羊,死亦久,不独汉时今亦有”,又怎知汉武的雄图霸业正是靠桑弘羊的理财支持才得来的,没桑弘羊推行的算缗告缗、平准、均输、盐铁官营、酒榷,没桑弘羊在边地推行的六十万人规模的屯田戍边,汉武的烈烈功业又从哪儿来桐中五彩凤只知说“盐商富,多金帛,不食田农与桑绩”,又怎知正是靠京城那位“龙叟”执掌的政府和盐商的共利政策,才能将盐价以间接税的形式铺散到全国人的头上(你可以逃丁税逃田税,但你绝不可能不吃盐,而盐的税在你消费时就等于交给国家,全都包含在价格当中),让唐王朝撑过了安史之乱后的致命性危机。
然而当桑弘羊这样的“龙叟”们喂饱了朝廷、喂饱了军队,喂饱了官僚机构后,却被精心安置个“与民争利”的罪名,上了龙坛断了头,它们的眼泪和鲜血流下,滋养了鲜艳姣美的花丛,然后成为桐中凤的巢,让它们继续叽叽喳喳吟唱着美妙动听的音符,好像这繁花如锦全是它们的功劳,因为龙叟们已骨肉为泥了。
在高岳的心中,此后自己应该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在听完云和这个故事后,居然慢慢开始明朗起来,“事无可为无不可为,本钱无大也无小,我鬼使神差到这个时代来,应该就是来承担一些使命的,我认为对的,就应该守护!桑弘羊这样的龙叟,自十三岁从政,到被杀为止,扶助大汉六十多载,我不怕当龙叟,也不怕登龙坛,是是非非不用多想,如果我高岳还能在此后变化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名字,我宁愿当‘唐朝的桑弘羊’,而不愿当美名千古尘泥不沾的桐中凤。”
花廊下,举着翠羽扇的云和瞥了姊夫两眼,虽然她年龄才十五,姊夫有些话语听得不是很明白,可也知道姊夫似乎在做出什么人生的选择,大约是不愿当供人玩赏的桐中五彩凤的,便笑出声来
8.鹿头伤别离
“合川郡王!”这时钿车内,高略略虽然眼睛看不见,可很快就听出风声不对,不由得悲呼起来——离开蜀地去长安,虽然以后只是郡王的侍妾,可对略略来说,却不异于脱离了苦海火坑,要知道她身为西川营妓,尊严、安全乃至生命都是毫无保障的,今日使君节帅可能让你陪伴风流倜傥的学士,也许明日就要你给浑身脏臭血腥的军汉侍寝。
可张延赏的从事却丝毫不顾忌凯旋将军的面子,理直气壮,“官妓乃军府所有,衣中一丝线,唇上一粒粮,都是军府度支出来的,哪怕是张使君本人卸任后也不能带走,何况合川郡王您这位客将,可速将高氏还来归营!”
“胡说,蜀都尹崔宽已将略略交给合川郡王,籍也已销了。”旁边高岳便出来帮腔。
张延赏从事冷笑几下,“节帅知你是宪司的高三弹,也是前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婿,不过西川在张使君的手中,每年会有亿万财赋入朝廷的泉库里,所以奉劝你回去后要噤声,不然牵累了你泰山和叔岳父可不好。”
这下高岳也暂时无计可施,钿车里略略一听情势绝望,不由得痛哭失声。
“郡王,郡王!”几名西川军府的士卒连扯带拽,将略略自饰金戴银的钿车内拉出,塞入到辆犊车里,略略虽目不能视,可泪水却如泉涌,伸着粉雪般的手腕,拼命挣扎,对着李晟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喊着:“郡王没想到,风尘恶,欢情薄,须臾宴罢各东西,雨散云飞莫知处,略略方才留绾发丝在车内,只求郡王不要忘记略略。”
“走,快走!”一名西川士卒喊着,猛力抽打着正在转车的犍牛,那牛呜呜几声,便载着犹在哭泣不已的略略,慢慢消失在通往蜀都城的风尘当中。
“嘿!”略略离去后,李晟再也忍受不了,狠狠用拳头捶打下胸前的明光甲,嘭嘭作声,说不出的懊恼和憋屈。
没想到张延赏,会选在这鹿头戍,摆了自己一刀。
此刻金吾大将军曲环、朔方军将孟涉,还有从军的中官霍忠唐,包括鹿头戍山峰上刚刚入神策军的王升鸾及部伍士兵,都将这幕看在眼中。
“哗啦”声,李晟抬眼望去,只见高岳翻身下马,低头向自己长拜请罪:“都怪高三行事鲁莽不周,折了合川郡王的心意!”
李晟飞速下马,随着甲片的响动,扶住高岳,只见合川郡王虎目圆睁,充着血丝,对高岳低声说到:“不怪逸崧,只恨张延赏这贼气量狭隘,此仇不报,我李晟枉自为人!”
随后,神策军大将李晟神情怏怏,带着对张延赏的不满,领军向京城而回。
当神策行营大破侵攻蜀地的蕃胡、南诏捷报传入朝廷后,兵部将高岳所写的露布系在长竿之上,送入大明宫内,虽然斩获并不算多,但皇帝李适却非常重视,毕竟是自己登位来取得的首场胜利,政治意义最为重要。
宣政殿正衙内,李适端坐在御座之上,中书侍郎崔佑甫虽脸色不佳,但仍抱着病躯立在香案前,展开露布,口称有诏——正衙内群臣百官,及外夷宾客们全都蹈舞下拜,山呼万岁,接着崔佑甫阅读高岳所写的露布来:
“神策右厢将军、合川郡王臣李晟,右金吾大将军臣曲环,神策行营供军使臣谭知重,神策行营供军副使臣霍忠唐,试殿中侍御史、神策行营粮料使判官臣高岳等言。
&
9.罗织缜密网
杨炎的这番话实在是让李适变色,或者说戳中了新登基皇帝的心病。
在太子位置上如履薄冰这么多年,身为少阳院里的高级囚徒,李适无时无刻不在殚精极虑,眼睛一面要盯住自身的安危,另外面也要盯住宣政殿里的金色御座。这漫长而难捱的岁月中,他不断在寻找能为己所用的人才,也在不断地树立着潜在的敌人,父亲在位时的弊病他是多有耳闻的:宦官跋扈、姑息藩镇、纵容回纥、赏赐无度等等,他现在多希望能拥有一大批忠臣良才,将这些缠绕王朝多时的痼疾一朝一夕内清扫殆尽,还我大唐个朗朗晴空!
可殊不知,这种想法也让自己性格变得多疑、焦虑,不过李适自己是无法察觉的。
他可以因为欣赏高岳,巴不得把爱女萱淑嫁给对方;可也会因为杨炎一些不明出处的言语,对刘晏心生猜忌。
因为李适生长时是没有母亲的,什么只能靠自己,对自小就得父母宠爱的韩王,他除去畏惧害怕,更多的还有种嫉妒的心理,“为什么连刘晏也在帮他......”
这种想法就像颗种子,此时种植在他的心房,假以时日,必然会冒出毒蛇利齿般的芽!
而杨炎还在那里不停止,继续说着:“淄青李正己、李纳父子,魏博田悦、淮西李希烈、西川崔宁,在方镇内无不厚结刘晏,刘晏供奉过其境无往不利,刘晏巡官胜过天子使节。陛下宽仁,只知翦除黎幹、霍忠翼辈便可获社稷之安,岂不知更大的祸患更在朝廷之外,如留刘晏姑息不问,只需他一纸书信,即可挑唆州县相连的叛乱,动摇的是我唐的国本呀!”
前面讲刘晏和韩王连在一起,这句又把刘晏和割据方镇牵扯起来。
“杨卿,此事不必再说。”李适受不了,直接要求更换话题。
而那边崔佑甫也针锋相对,奋力辩解:“陛下,这种事实在是莫须有,刘晏侍奉四代圣主,乃国家元勋功臣,如以杨门郎此暧昧语便加治罪,臣恐这才是动摇天下的祸始。陛下既已登基君临万邦,便不应再究寻此虚妄之语。”
“崔中郎。”杨炎刚要辩驳,那边崔佑甫却早已情绪激动地劝他说:“杨门郎既已为国家冢宰,执掌公器,便不要再行此等决意恩仇的事。”
话刚说完,崔佑甫就撕心裂肺地剧烈咳嗽起来,居然咯出灰红色的血,这下皇帝和杨炎也惊慌起来,急忙让身边的宦寺将崔佑甫扶起,“速速送崔卿归宅,派尚药局御奉前去诊治!”
当崔佑甫被抬入笼轿里后,嘴角带血,还握住前来送行的杨炎的手,“公南,公南,听兄一语,不要再挟私恩仇......现可量移常夷甫(常衮)居一好官,以示朝廷旷达......你我身为宰臣,务必要调理百司、辅佐圣明、仁爱待人,重还天下个太平盛世......如公器私用,否则将来毁掉的,可是公南自己。”
杨炎连连答应不止。
入夜后,道政坊杨炎的宅第里,刚刚代替神策军使白绣珪接任司农卿的庾准,及侍御史张著,集贤院刚刚括书归来的学士沈既济(就是那位写黄粱一梦《枕中记》的),新被提拔为中书主事的原灞桥驿驿长吕华等都环绕在杨炎的身边。
杨炎目光如火,仇恨塞胸,很明显方才崔佑甫的一番苦心劝诫,他实则完全没有理会,反倒对庾准说:“可上奏疏,将常衮移为福建观察使,常衮必然对我感恩,如此可联络和常衮相善的翰林学士张涉,他说的话圣主是最为言听计从的。”
庾准本就是靠阿谀元载、王缙才飞黄腾达的,元载被诛杀后也被贬谪。现
10.公主特供版
谭知重是桂州人,霍忠唐是忠州人,两人对望下,见高岳脸色真诚,于是谭便说自己在家行第第三,霍说自己在家行第第七,随后又说出家中的情况:
谭知重已为内侍多年,早将全家人移居到长安城里来;而霍忠唐呢,刚刚显达,家人只知道儿子阉后,总算在宫内有了品秩,眼巴巴地在道州等着呢!
听完这些,高岳便直呼谭为“三兄”,又喊霍为“七郎”,二位宦官急忙起身说高侍御使不得使不得。可高岳下步的行动更快,只见他自怀袖里取出两枚飞钱便换来,一人一枚推了过来,并首先对谭说:“我知三兄家住长安县崇贤坊,在东内里侍奉两代圣主,兢兢业业,为人刚正清苦,每月俸料很难支持全家老小花销,以致父母妻儿(是的,谭娶老婆,也收养小孩的)不免冻馁,加上长安物价腾贵,居大不易。据此所费,三兄俸钱难支啊!岳父曾云他是最敬佩三兄这样的中官,所以特别让小婿送此便换来,希望可缓一时之需。”
谭知重取过便换来一看,居然是足足八百贯,便连说不可,圣主现在对中官管辖尤其严厉,若是这事让其知晓,我肯定要被杖毙当场的。
而那边坐着的霍忠唐更为咋舌,崔宁给他的便换上的数目,也有六百贯之多!
可高岳根本不容他俩推辞,便退后拜倒,眼中含泪,“昔日高三尚书省西子亭覆试时,谭军使也对高三身世略知一二,高三命苦伶仃,现早已将岳父当作亲父,岳父如今年事高,又离川入朝,常思避祸之道,但求一富家翁足矣,此后内廷当中还望谭三兄、霍七郎庇护。此是友人相赠,绝非巧取豪夺,二位无须多疑!”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谭、霍二位也只好将便换收下,而后谭知重就立即小声提醒高岳说:“高侍御你我既然已用行第互称,就不要见外了——我在神策行营出征前就听圣主与崔中郎商议过件事,怕是和你升平坊崔家有点关系。”
“敢问”
谭知重望望那边的崔清,而崔清也立即领会,急忙退出了驿站别厅。
接着谭将手指摁在案面上比画,切切说到:“圣主愤恨京都大臣、节帅、中官宅第奢华,曾说此‘木妖之风’必须制止,马上罪臣黎幹、霍忠翼的宅第要被拆不说,就连薨去的扶风郡王马璘也幸免不得。”
马璘的那光是中堂就耗费二十万贯的奢华宅第要被拆毁高岳心中一凛,看来真的是“荣华富贵能几时”,不过李适如此做,怕不是要得罪泾原的安西军营,毕竟马璘是他们的老上级。
接着看到谭的脸色,高岳顿时回过神来,忙答腔说“我叔岳父还在朝为御史中丞时,就曾说要拆除长乐坡的月堂,现既然不二圣主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刹‘木妖之风’,就从升平坊崔氏做起。”
谭知重连连点头,而那边的霍忠唐似乎也有话要说,可欲言又止。
直到筵席结束,大家走出别厅后,驿站鱼池边的竹林,霍忠唐悄悄拉着高岳的衣袖,随后千恩万谢,高岳很仗义地说:“七郎切莫如此。”
霍忠唐泪流满面,“我真羡慕高侍御,年纪轻轻就荣登七品清要官,文采震动京华,又能娶升平坊崔家第五小娘子,真的是羡
11.围堵退乐斋
他没来得及想到炼师,因霍忠唐这年轻宦官接着又对自己倾诉另外个苦恼:杨门郎在道州当司马时,我让家人多方照顾他,他也答应回京后帮我父母和兄弟谋几个有俸料和赐衣的流外官当当,可到现在杨门郎好像是彻底把这事给忘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