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说时迟那时快,第三和第五处凸出的马面墙上,各有数头犏牛叫喊着,头角低着,背高高弓起,在百里田士的鞭笞和喝令下,拉扯着用犁刀改造的“钩”,牵拉着偌粗的大弦,将双重的大弩臂给慢慢拉到弯曲的极致。

    卡定之后,又有田士将如锚般的铁弩箭抬起,给推入到滑槽当中。

    箭芒正对着高耸的大云梁。

    “发!”

    随着这声叫喊,铁锤狠狠砸下。

    第五处马面墙的大弩牙砰一声,弩臂猛地弹动




20.奉天城无恙
    就在皇帝决定不再干涉段秀实指挥前一旬,段秀实其实已出战,并一战击溃李楚琳的军队。

    先是,得到明怀义四千党项蕃兵的韦皋,便主动自汧阳城出击,连陷凤翔西界的吴山、南由,随后韦皋令明怀义领八百轻骑骤出,于凤翔府南侧的石鼻垒处,邀住李楚琳来救援南由的千余范阳骑,双方即刻互相驰突,明怀义三兄弟齐出马,用箭接连射杀范阳兵七名牙将,范阳骑兵大溃,明怀义趁机夺占石鼻垒。

    随后韦皋领着后继兵马赶到,大焚劫掠李楚琳留在此处的辎重给养,并令全军强行军一夜,出现在东湖的边沿,割开了凤翔府与杜阳谷的粮道。

    杜阳谷的李楚琳此刻腹背受敌,大为动摇,兵马逃亡降服者层出不穷。

    两日后,段秀实便问高岳,是否可以出击。

    高岳审讯了数名投诚来的叛军士兵后,便对段秀实说,“段公,如今李楚琳部伍已动摇,如再拖延下去恐他会想办法重新镇抚住麾下,可击贼矣!”

    段秀实遂传令全军出击。

    鸡冠山直到杜阳谷数里地带,以燃烟火为号,随即段秀实居前,韦皋切后,两面夹攻,大破李楚琳的叛军营垒,馘首二千,俘敌五千,李楚琳在逃亡凤翔府的途中,被泾原行营的张羽飞追及,斩于马下。

    很快,镇抚大军开入凤翔府当中,段秀实主审,高岳与韦皋左右陪侍,将杀害中书侍郎、凤翔尹、陇右节度使张镒的凶手一一找出,于雍城的集市上枭首示众。

    其后,高岳在城外百通坊竖起面白旗,喝令说躲入岐山、汧山中为贼的李楚琳部下,限三日内至此旗下投诚,否则他要清剿凤翔所有的山野,抓住无籍者就地砍脑壳。

    不日即有千余范阳溃兵,赶到白旗下乞活。

    高岳即传令,不杀一人,全部有机会自新。

    又过一日,投诚者数目足足到了两千。

    这时段秀实坐镇凤翔,将高岳、韦皋唤来:“而今泾原、凤翔已全部平定,可冬季来临,经此战乱,西陲、京畿的粮食都很困难,幸亏逸崧和城武营田二载,总还算可撑得下去。即刻抽出一万兵,赶赴奉天城救驾。”

    这时候段见高岳目光闪烁,便知道他是何种心思,就温言劝解道:

    “逸崧,昔日你随我出奉天城时,就没入百里城,现在我又让你即刻赶赴奉天,想必你很是思念家眷。可听我句话,既然前次过而不入,这次也就不要入了。”

    高岳明白太尉的心思,便只能捧袂应承下来。

    韦皋哈哈笑起来,说不要急不要急,我随即让玉箫去百里城段时间,带着孩子一道,去陪我弟妹。

    正在准备行装时,忽然有报,城外出使西蕃的使者崔汉衡、韦伦抵达,不但带来西蕃送回的八百唐人俘虏,还领着个叫区颊赞的西蕃内贤臣来。

    “是来和皇帝商议借兵平叛的事的!”高岳立在军府前院当中,立刻清楚这位区颊赞来此的目的。

    他当即眼珠转转,便走到廊下,拦住韦皋,说我俩去百通坊那里瞧瞧,细细询问下西蕃送归的唐人。

    韦皋便让人牵来马匹,当即和高岳一起赶赴城下百通坊的馆驿。

     

    ;八百被归还来的唐人,都暂时住宿在那里,西蕃的赞普为了表示对唐朝的和平诚意,也如同李适那般送归了部分俘虏。

    高岳和韦皋著绯衫,骑着马走入到馆驿的院落里,驿卒赶紧上前来行礼。

    下马后的高岳看到,这八百唐人有兵卒,有僧人,有女冠,可没有农夫或工匠,便觉得有点不对,皱起了眉头。

    他们有的坐在庭院里,有的坐在食堂的长杌,有的则在庑廊下,眼睛随着高岳、韦皋的进入,都盯在他俩的身上。

    &



1.缓久持重计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元稹《春晓》,作者在午睡时,一只小狗碰到了钟,这钟声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寺庙里的一段情,这时他的心情怕也是“半欲天明半未明”的吧那段情就太有名了,可参照元稹的《会真记》。

    +++++++++++++++++++++++++++++++++

    围攻奉天城的二万多叛军,当即山崩海啸,顺着奉天县四周的山地,到处遁逃。

    李元平扣住李希烈的马头,对这位楚王建言,不可以沿着泾川跑,那样的话被崔宁、韩游瑰阻截住道路的可能性非常大——还是直接从鲁店抵达咸阳陈涛斜再说。

    李希烈听从建议,挥手对身后骑着骡子紧紧相随的假子们喊到,“给我走回中道,至咸阳止步!”

    而那边的李怀光带着长武军,则蜂拥向泾阳地带奔去,这下二李也分道扬镳。

    淮宁军在冲回中道时,被高岳事前掘出的莫谷湖所阻,道路变窄,人骡嘶啸,落桥坠水,或被挤入湖水里溺毙的不计其数,气得李希烈大骂不已,这时候元平又提醒他说:“不可再回长安城。”

    “为何”

    “朱泚必然占据长安城,要出卖我等。”

    “那如何办”

    “李怀光可回河中,我等暂且重回商州,接着联络吴氏兄弟和陈仙奇等,阻绝武关道,趁机和朝廷谈条件。”

    “朝廷还肯和我谈条件”

    “无妨,朝廷如今也是捉襟见肘。楚王你响应朝廷,去了王号,保证不断朝廷的漕运,那样占据一州便有一州的价码,占据三州即有三州的资本。”

    “也罢,便听你的!”

    奉天城内,守兵和援兵所有人都沿着外城六道通衢列队站立,因人数太多,故而还有部分只可以立在墙垣或城外处。

    当李适在诸多大臣的伴同下,出现于重墙处时,士兵们山呼天子万岁,整个场面十分热烈奋发。

    李适再度拭泪。

    随即在钟楼堂中,李适亲自接见了来援的功臣,高岳、韦皋。

    李适还很关切地询问段秀实如今的位置,答曰正在凤翔府安抚西陲局面。

    “重任段公为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泾州刺史,召回孟皞为舒王傅。”

    皇帝同时兑现诺言,再次拔擢高岳为吏部头司郎中(这下真的是南省二十六司当中的头号郎官),韦皋则为金吾同正(算是文职转入武职)。

    “陛下,如今勤王大军会集,正是六龙回辔、万骑还宫的好时机。”集贤学士裴延龄趁机恭喜皇帝。

    李适颔首,刚准备高声宣布什么。

    谁想高岳就言道:“陛下,如今已然是隆冬时节,虽然叛军自奉天城败退而走,可臣先前在泾原营田所得的谷物粟米,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既然兵食匮乏,那么不可轻言收复长安城之事。”

    “......”要是搁在长武师变前,李适早就一意孤行了,现在他憋了会儿,终于对高岳问到,“依高卿的看法,又该如何。”

    此刻内堂的粉壁后,唐安伴同在母亲旁,也静静听着,可袖中的手却不断死死掐着自己的腿,她在痛苦地压抑着自己,努力在贵妃和妹妹面前伪装,伪装出事不关己的平淡表情。

    高岳看来很是气

    定神闲,侃侃道来:

    首先,请陛下继续居于奉天城,号令四方勤王;

    其后,将凤翔、泾原的士兵分出部分,继续营田,以期来年收成;

    李晟如今已抵达潼关,陕州三门峡亦在朝廷之手,那么便请陛下分割东南财赋。

    “分割财赋”皇帝还是首次听到这种操作。

    此刻韦皋也顿首进言:“陛下令授全部救驾的士兵‘奉天元从’的称号,迁转七资告身,这是件大快人心之事,可奉天城里如今一缺粮秣,二缺钱帛,口惠而实



2.误入公主闺
    萧复刚说完,一名中使也赶到,递交给高岳份牓子,这是皇帝召对的凭信。

    没想到我高岳区区三十一岁,就有召对入奏的资格,要知道我在这个时代的先祖高适,直到四十岁才当上名县尉。

    高岳接过牓子后,萧复和他同行在小巷内,才吐露了真实想法。

    萧复既算与皇室有姻亲,同时也是位向来以清约而著称的官僚,他向高岳坦承:

    高三你不应让卢杞随营,去凤州当司马太便宜他了;

    此外,我坚决反对皇帝向西蕃借兵,今晚陛下召对,肯定要商议此事,可召对不比正衙朝集,皇帝想让谁去就让谁去——故而高三你的角色就特别重要。

    所以萧复直接问高岳,你是想向西蕃借兵,还是不想。

    高岳摇摇头,说我可不想,而今既然大唐朝廷还能独立削平叛乱,那么为什么要以出卖安西北庭,舍弃河陇为代价,向西蕃借兵呢土地一旦被自己出卖,就很难重新要回来了。

    萧复对高岳的想法表示赞许,并请求他在马上召对里坚持己见,他另外再去联络颜真卿、萧昕、郭暧等大臣,要抵制翰林学士的想法。

    当这位兵部尚书离去后,在宅第邻靠的横街处,高岳又遇到了长者萧昕,便急忙行礼。

    “逸崧哇,你可好久不曾给老朽行卷了。”

    “俗务缠身,但尚有阿阳侯恩仇记的终编,随即就将其干谒萧吏尚。”

    萧昕哈哈笑起来,摸了摸胡须,接着看到高岳手持的牓子,望着那边的宅院,朱门处还有宦官和神策子弟把守,彼处正是皇帝燕居之所,低声而隐密地询问:“入夜后有召对吧”

    “正是。”高岳很诚实地回答。

    “那逸崧可勉力,奏对要条分缕析,行路更要循规蹈矩。”萧昕说完这话后,也就告辞离去。

    留下高岳,满脸的纳罕,还琢磨着这萧长者是否把话给说颠倒了

    随即高岳又去拜谒了座主潘炎和刘晏女儿潘夫人,夜幕浮起来后,才来到自家宅院当中。

    堂上,薛炼师正对着宇文小娘子,滔滔不绝地说着辟谷修道的法门,听得碎金一愣一愣的。

    “逸崧......”见到高岳平安归来,薛瑶英很高兴,但又有点不安,待到她坐在蒲团上后,就对高岳说:“老是让逸崧你住在外城营中实在是不好意思,听闻彩鸾正在泾州回中山修行,我待到明日雪霁后也准备前往。”

    “炼师可先至百里城,在那里芝蕙早已将炼师的食宿产业置办好了。”

    “哦”薛瑶英喜上眉梢,心中想到当初把家中的钱全给芝蕙这小青衣确实是对的——她知道芝蕙在百里城内,给她买了良田、果园还有邸舍,折算下来每日可得五贯钱呢!

    以后怕不是就索性在泾州安身下来

    “逸崧今晚就在本宅当中歇息......当然,本炼师居于西厢,你居于东厢。”

    不过碎金在哪厢,薛瑶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用。”高岳很客气地推辞。

    “怕甚,你以前不多次在红芍小亭留宿”

    这话说得高岳十分尴尬,特别是碎金在旁望着自己,满是目瞪口呆的表情。

    “陛下今夜有召对,不知何时才可回来。”高岳接下来的理由倒很充分。

    薛瑶英一听高岳能入召对,便不再追问下去,即说军国大事要紧。

    言语尚未说完,外门处就有黄衫小儿举着摇摇的烛火,口称奉陛下旨意,前来请高台郎入奏。

    高岳起身整顿下衣衫,就很客气地向炼师和碎金辞别。

    &nb

    sp; “有劳敕使引路。”

    其实皇帝的燕居楼院,不过就在横街对面,而今在奉天城内,播迁来的李适也没法子讲究那么多。

    “圣主不喜召对广为人知。”那几名黄衫儿边解释,边推开侧门。

    雪已停住,清冷月辉洒下,照得瓦当和地幔一片光亮,高岳便问召对的阁子在何处。

    黄衫儿直说请台郎随我来,不远处便是。

    这皇帝,肯定在入住后又召城中的工匠把最早的规制给改了,到处都砌起小墙和月门,隔出一道道巷子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行在后宫里的尊卑疏密来着。

    &nbs



3.罗帐香席褥
    这时候高岳猛地醒悟过来。

    为什么今日平时和自己没交谊的萧复,会忽然对自己谈起召对的事。

    现在看来,其实皇帝李适根本没有召对自己,那个给自己送来牓子的中使,极有可能是萧复在宫中的下线!

    他们合谋起来,再在先前再派人把自己引入到皇室的楼院当中,而后故意指错地方——居然让我误踏入唐安的闺阁当中。

    怪不得方才遇到长者萧昕时,对方意味深长地说了句:“行路要循规蹈矩。”

    完了!

    一个金光闪闪的“标题”如今闪在高岳的眼前:

    “唐安相思高台郎,逸崧误入香闺堂”。
1...8889909192...295
猜你喜欢